第二十八章 真正“無為”的教育模式
對於中國的教育問題,孔靈最常思考的莫過於如何讓學生們喜歡學習,而不是現在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都瀰漫的厭學氛圍。本來,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天性就有一種想要學習的衝動和需求,奈何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讓孩子們從小就產生了濃重的厭學情緒。孔靈經常看各國的教育資訊,發現歐美國家,尤其是芬蘭的教育現狀最令孔靈欣賞,她也曾多次通過微信和劉易探討過芬蘭模式,劉易的觀點跟孔靈的比較一致,也認為芬蘭的教育模式為當今世界各國的楷模。
芬蘭前總理阿赫: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他最好的人生。
芬蘭教育為什麼能領跑全世界,這是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都想知道的秘密。
芬蘭教育為什麼敢稱全球第一:它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芬蘭中學生被“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芬蘭的高等教育,幾乎被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評為最佳;芬蘭是全球課時最少,課後複習時間最短,假期最長的國家;世界各國教育機構競相來到芬蘭,為的就是汲取“教育第一“的經驗。
人生是場馬拉松,還是一場只在乎贏在起跑點的百米衝刺?芬蘭教育一心想的,是不讓一個孩子落後,儘力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最適當的位置,擁有完整豐富的人生,而且她做到了。芬蘭教育帶給我們的,將是發自內心的震撼、感動與認同。
培生公司公佈全球教育排行榜,芬蘭位列榜首,這已不是芬蘭首次在“教育奧林匹克”中奪金,在經合組織公佈的中學生能力評估中,芬蘭也居榜首,而世界經濟論壇也把芬蘭高等教育評為全球最佳。其實,上世紀60年代,芬蘭的教育在國際上只位列中等,但從70年代起,芬蘭政府開始改革教育,尤其是打破唯成績論,正是這些改變成就了今天的芬蘭教育。
免費教育芬蘭人口530萬,每年將5.9%GDP用在教育上。芬蘭受教育率100%。高中畢業率達93%,43%的中學生上職業學校。芬蘭實行12年義務教育,在義務教育階段特彆強調學生的整體水平。13歲的芬蘭學生至少會2種外語。每年投入100億美元用於國民教育,人均5749美元,從小學到博士免費教育。
66%的芬蘭學生能升入大學,這一比例是全歐洲最高的。學校為學生提供一系列服務,包括每日午餐,健康檢查和心理諮詢。
平等教育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平等和有教無類,不按受教育的第一個6年來衡量孩子。從1985年開始,取消分班制,不再根據成績排班。芬蘭學生之間的強弱差異是全世界最小的,每個課堂有20名學生,老師兼顧每個學生,如果一個學生學習有困難,整個班級會幫助他,意在培養孩子關心他人。30%的學生受惠於輔導老師,學校配備“特別教師”幫助學生。平等對待移民子女,即使無芬蘭國籍都能免費上學,政府還額外撥預算,讓他們學習母語和芬蘭語。
快樂教育晚入學7歲後上小學,97%的兒童接受學前教育,內容為遊戲和社交。更多娛樂孩子每天娛樂時間為75分鐘,課間休息15分鐘,注重室外活動課程。假期長暑假至少兩個半月,讓學生享受夏天。少作業少考試教育學家認為考試不能反映學生天賦。學生上課時間每天平均約6小時,家庭作業1小時。只在16歲時有一次強制標準化測試,即升入大學的測驗,學生可根據興趣決定考試科目。
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芬蘭學校採取小而精製度,規模小,雖然學校是政府出資,但是政府對學校實行最小程度行政干預。教科書:交由民間出版社,根據國家頒佈的課程標準,由見識廣博、經驗豐富的作者編寫,政府不監督教科書內容。靈活課程制度:芬蘭教師有很大自主權,只要教學內容符合課程綱要規範,可靈活應用教具和課本,自行決定怎麼教學生,包括全權主導教學進度,學校不對教師進行評級,避免惡意競爭和向學生施壓。選課:高中階段,芬蘭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決定課程。
芬蘭教育特點:
見樹又見林,先見林,再見樹:先啟動孩子們學習上的興趣,以及對整個學科“森林“的了解,效果遠勝於對着一棵棵“樹“的細部知識與標準動作反覆演練,一磨再磨!
人生是場馬拉松:人生真的不是一場需要贏在起跑點的百米衝刺,而是一場與自己賽跑的馬拉松。學習,不是為了奪冠軍,爭第一,而是為了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與習慣。
不做起點不公平的較勁:所有的評估與考試都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從哪裏去改進,考試的目的,不是要給孩子帶來挫折和懲罰,而是要讓孩子和老師共同了解對於學科的認識到了哪裏,最終求得大家共同進步。
老師一樣好,不用評比:“平等、品質、公正“是芬蘭教育不斷強調的,芬蘭的教師得到教育制度的最大信任,他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善待學生,對學生有益處,而不是為了讓學生或自己的教學成果拿第一。
不強調“精英“:教育體系不帶頭、不鼓動、不排名,希望落實相對的“平等“,以此為教育施政最基本的考量。畢竟,天才與精英是真正的少數。
為孩子量身定做的教育:為社會小眾與弱勢群體挹注更多的教育資源:智力不足、身體殘障、移民的孩子,都保障相對公平的受教權與求知權,將他們努力轉化成社會安定發展的中堅力量一部分。
用家庭教育贏過全世界:芬蘭父母從小就教孩子們讀書,但卻不把學業當成唯一,在與學校的溝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們的成績。芬蘭的家庭教育,是打造世界第一競爭力的基石。
一個缺乏自然資源、人口稀少、強鄰環伺的小國,就因為有很深的自知之明,也知道唯一能建構起國家未來的,只有人力資源。而良好的教育,就是把人力資源轉換成人才的唯一竅門。
“平等、品質、公平“是芬蘭教育中不斷強調的。人人都應賦予相同的機會,但從不強調要贏在起跑點上!因為那只是跑百米的衝刺,而不是真實人生的馬拉松;況且,誰要是在馬拉松的起跑點上就爭先要贏,那通常是最後的輸家。
芬蘭社會一再強調的是“人“的基本平等價值觀,只要是人,都有尊嚴以及受到國家資源照顧關注之權利。雖然聽起來都是極為理想的思維,但這個國家,就和其它的北歐各國一樣,總是努力朝此正面的“人本“方向長期持續發展。
我們眼裏一般所謂的“後進生“,在芬蘭,卻沒有人會放棄他們。不但教育體系不放棄,也期望學生不要自我放棄!只要學校和學生共同找出一種激勵學習動力的生路,或許學習過程比一般學生漫長、曲折,但生命終究會自己尋覓到出口,只要給予它適當的機會和平等對待的誠意。
北歐芬蘭的圖書館設施,所以會如此完善、平民化、實用、舒適,最根本的理念,只不過是要落實一個「平等」的精神。因為北歐人與芬蘭人都相信,平等是一切社會發展的基礎!然而真正要能落實根本上的平等,就必須要讓人民真正擁有「知的權利」。
既然是種權利,政府就有責任提供一切,或許某些娛樂享受型的設備可以缺一點或少做一些,但圖書館資源、信息、教育,一樣都不能少,大家才能有「公平」的起點。這象徵了一個國家與政府,對人民與社會的公平正義有義務與責任,提供不分貧富貴賤的基本條件與權益。
原來事物的根本,仍在「以人為本」的原點,以及了解人本思維之後,願意去付諸實現的誠心。如此罷了。有時看着他們或許好像慢上大半拍,又帶點鈍拙,明明可以再多做一些,或者反應再快、再多樣化一點。但他們總是「保守」的只先去做七分,直到累積足夠的自信心之後,才又一點一滴架起剩下的兩、三分。但這最後階段,反而是他們在厚實的基礎上,奮力勇往邁進的精銳盡出。
芬蘭多數的高中,都有相對整齊的素質,學區與學區之間、各校教學成果之間的落差不會有天地之差,因此國中學生並不太需要為了擠進所謂「好」高中,而焚膏繼晷的犧牲睡眠、運動、興趣、嗜好、寒暑徦,去拼搏各科目的成績。
住在郊區的學童,住家散佈廣闊,又因為區域內沒有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所以當局為了讓孩童接受國家義務教育,因而提供出租車的上下學接送,費用由政府負擔。
在芬蘭,憲法保障國民受教育的權利,因此提供教育資源就包括了適當的學生交通安排,就是政府應盡的義務。
在一個重視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國家,所有的一切,包括教育,也是國家與國民之間的一種憲法關係。
這不是奢侈,不是浪費,而是一種國家對善盡教育義務的用心與付出。
芬蘭學生們不只在閱讀、解決問題能力項目上的評比排行高居不下,在數學、自然科學等項目,也和大家習以為常認定數理能力比較強的亞洲學生旗鼓相當。更可貴的是,OECD評量計劃的57個參與國的學生中,沒有通過PISA測驗的平均比例超過20%,但芬蘭學生受測的失敗率卻不到5%!這種均衡的教學成果,不僅讓學生得以在“人文“和“數理“兩大範疇之間正常遊走學習,還顯示出城鄉與貧富之間的教育資源與平等受教的差異,相當之小!“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評量成就,讓芬蘭舉世驚艷!本來大家連芬蘭在哪裏都搞不清楚,突然吸引了世人的好奇目光;一連好幾年,世界各國的大小參訪團體蜂湧而入,一心想要了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秘訣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