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圖)
“我的父親非常嚴格,是一個嚴明的人。每天早上上學之前,我們都得去教堂。回到家裏,我們要換衣服,做家務,做作業,吃晚餐。直到我十幾歲的時候,父親才允許我看電視。父親不喜歡我們整天無所事事。”“在我小的時候,祖母常常告訴我不要和男孩子玩,要熱愛耶穌,做一個好女孩。所以,聖母和妓女這兩種形象一直伴隨着我的成長過程。”“在家庭聚會上,我會爬到桌子上跳舞。如果這樣還吸引不了大家的注意,我就弄出一些噪音。”“我真的感到非常孤獨,即使我和兄弟姐妹在同一間屋子裏,我也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我母親有一件紅色的絲綢睡衣,非常漂亮,我記得那時就摩挲着它進入夢鄉。”“我父親是第一代美籍意大利人。我的祖父母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我想,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代表了一種父親不想與之發生任何聯繫的生活方式。他得到了工程學學位並想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繼承了父親的一些性格:生性固執和令人掃興。如果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通常,第一個要回家的總是我,朋友再挽留也沒有用。我們出去訪親問友時,父親總是要回家,他不想在外面過夜。我身上有父親的影子。”“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作為一個女孩,漂亮可愛,有女人味,可以給我帶來很多好處。所以我就用這種方式去得到一切我想要的東西。”“關鍵是,如果父親沒有對我這麼嚴格,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我想是他的嚴格教會了我某種程度的戒律。這種戒律對我的生活和事業幫助很大,也使我為得到一些東西更加努力地工作:無論是為了被別人接受還是為了得到做事的優先權。”“我十七歲離家,從此以後很少回去。我花了幾年的時間才與家裏重歸於好。有一段時間,我和父親談話很少。這並不是說我非得離家出走,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其實,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我只是感覺他並不真正了解和欣賞我做的一切。直到後來……現在,我已經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藝術家。我想,父親理解我在努力做些什麼。”“我生命中經歷的最傷心的一件事就是母親的死。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從這份痛苦中解脫出來。”“那段時間,當我知道母親不能繼續和我在一起,意識到我將要失去她的時候,我努力地尋找,尋找生活下去的動力。我非常渴望能填補那種空虛。”“在學校里,我在學習和其他方面都很優秀,那是因為如果在我們的成績報告單上有一個‘A’的話,父親就會獎勵我們。我倒不是對學習特別感興趣。我們每得到一個‘A’,父親就給我們25美分,我只是想賺最多的錢。”“家裏的每一個人都學會了一門樂器。父親確實在這方面頗為出色。我只上了一年的鋼琴課,隨後,我就說服父親讓我去上舞蹈課。從此以後,我再也不用去上那令人討厭、單調無聊的鋼琴課了。但是我們家裏卻一直樂聲不斷,放唱片,聽收音機,或者有人在浴室里唱歌……充滿了噪音。”“我確實學了一年的鋼琴,但最終放棄了,因為我從不去上課,老師就讓我退學了。我常常躲在溝里。我說服父親讓我去學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