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與世界作對,與自己作對(4)

誰在與世界作對,與自己作對(4)

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對亞洲和全世界來說都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它同樣是時好時壞。儘管通過合作對付“基地”組織——這是反恐戰爭中的一個亮點,使中美關係有所改善,但美國的態度仍然是模稜兩可的。一方面,美國與中國發展貿易與投資關係,其規模之大以至於我國最大的雙邊貿易逆差不再是日本,而是中國,美國投資的數百億美元都流進了中國。另一方面,蘇聯解體后,我們企圖將防禦重點轉向中國,將它作為潛在的威脅,理由是: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並聲稱要在世界上重新發揮“適當的作用”;中國擁有核武器和現代化軍隊;以及中國決心要讓它的國旗在台灣(它認為台灣是一個背叛的省)上空高高飄揚。美國人所以要把中國當作潛在對手,部分原因是出於上述考慮,部分原因是在對待迅速增長的經濟關係上有點患精神分裂症,以致使美國搞導彈防禦部署,故意將中國當作“戰略對手”。在台灣問題上,美國的態度十分愛昧。1972年尼克遜總統對中國開放后,美國儘管斷絕了與台灣的正式外交關係,並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美國與台灣繼續保持着親密的經濟關係。不僅如此,在台灣近年來由**政體過渡到民主政體,並聲稱準備宣佈從中國獨立出去的時候,美國加強了對台灣的支持,布殊總統宣佈了新的龐大的售台武器計劃,並聲稱美國“將盡一切可能”保衛台灣。我在亞洲旅行的時候發現,這些舉措為人們帶來了更多的不安而不是放心。幾乎沒有人會同意這種觀點,即像中國這樣一個擁有18枚彈道導彈、國防預算只相當於美國的十分之一的國家,在當前的任何時候企圖或能夠成為美國的戰略對手。我見到的中國領導人的確對美國將中國看成是取代蘇聯的對手、企圖把中國變成妖怪、“把中國壓下去”的做法表示擔心。他們指出;不是中國用軍事基地包圍美國或者用間諜飛機經常在美國沿海地區飛行。他們還指出,中國的重點是發展經濟(在美國工業界和美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量的軍事開支會延緩經濟的發展。上海一位官員對我說:“我們希望向美國賣東西,而不是攻擊它”。其他人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在內都指出,主觀想像的東西是危險的,如果我們硬把中國當敵人看,那麼它就可能真的變成敵人。至於台灣問題,許多亞洲人士都感到震驚的是,在小心翼翼地維持了三十年“一個中國”政策后,美國改變作為整個美中關係的基礎的立場,將會損害該地區的穩定。即使在台灣,大多數人都不支持獨立,也不太擔心共軍入侵。實際上,台灣人正在湧入大陸,他們在大陸的投資已經超過了600億美元。僅在上海市就有近50萬台灣人定居。我採訪的一些亞洲人驚奇地問道,是不是美國真的需要樹立一個敵人。許多外國領導人還指出了美國單邊主義的其他缺陷:言行不一,目中無人。他們指出,1979年以前阿富汗在美國人眼中幾乎是看不見的,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並在那裏建立了**傀儡政權,美國做出的反應是扇動伊斯蘭聖戰組織起來反抗,為阿富汗游擊隊包括奧薩馬·本·拉丹提供資金和武器,讓他們打蘇聯人。蘇聯一撤出阿富汗,美國人對阿富汗立即失去了興趣,當塔利班強迫阿富汗婦女離開學校、離開工作崗位並佩戴面紗時,美國一言不發。現在美國又對阿富汗十分感興趣。從這一角度講,美國是不可信的,自私自利的,不講道德的。美國類似的口是心非還表現在全球化方面。美國的經濟實力如同它的地緣政治存在一樣是抹殺不了的。在過去的50年中,美國是全球化的設計大師,它鼓吹自由貿易、開放市場、利己主義、非條例化和相互依存。當印度尼西亞、巴西和馬來西亞的經濟面臨困難時,美國及一些與其有親密關係的國際組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緊急貸款,條件是停止財政補貼和“任人惟親的資本主義”。在與日本、韓國和歐洲沒完沒了的談判中,美國官員堅持要終止對所謂的敏感物資進行保護和補貼,並要求開放大米、牛肉、桔柑類水果以及大量其他產品的市場。美國在鼓吹“貿易不是援助”的時候,強調自由貿易協定——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發展和強大的最佳途徑。2001年,美國對進入美國的鋼鐵加征緊急關稅,使世界其他國家非常失望。甚至更無理的做法都被說成是合理的,美國政府聲稱,鋼鐵是在進口傾銷中遭受損失的敏感物資。全世界許多受到美國貿易談判官員威脅和要挾的人只能一笑了之。然而,更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的農場報單顯著提高了所有美國農產品的補貼。在這裏,請看加征緊急關稅和進行補貼對別國帶來的後果,飽受危機折磨的巴西出口的近75%的產品不能進入美國市場。巴西人驚嘆道:原來這就是“貿易不是援助”啊。墨西哥的情況更糟糕,儘管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嚴格的限額使墨西哥的大部分白糖根本進不了美國市場。現在,墨西哥的糖業工人失業,墨西哥軟飲料的用糖已被得到大量補貼的美國的甜玉米產品取代了。與貿易一樣,全球氣候變暖一直是過去20年來大量談判的課題。美國作為使世界氣候變暖的最大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源,一直是這些談判中的關鍵角色。大家對氣候變暖的事實沒有異議,但對其產生的原因、可能的程度和影響卻有不同看法。由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會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美國對此表示了謹慎的關注,但在討論的問題沒有得出明確結論以前,反對規定數量指標。1992年,美國保證按里奧條約採取措施延緩氣候變暖,但仍堅持超出協定規定的減少排放量的定額或特定指標。後來,到2001年3月,布殊政府拒絕批准關於制止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從而退出了制止全球氣候變暖的一切條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全視角看美國:流氓國家--誰在與世界作對?(連載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全視角看美國:流氓國家--誰在與世界作對?(連載完)
上一章下一章

誰在與世界作對,與自己作對(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