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草宣言名傳千古

起草宣言名傳千古

1775年4月19日,列剋星頓的槍聲打響,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在人民革命鬥爭形勢的推動下,第二屆大陸會議在費城召開。年輕的傑斐遜和喬治·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等許多著名人物參加了會議。在這屆大陸會議上激進派和保守派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傑斐遜被推舉起草一個堅持戰爭理由的宣言,稿子提交委員會之後,賓夕法尼亞的代表約翰·迪金森認為文章口氣過於強硬,於是又由他重新起草。迪金森只保留了傑斐遜原稿中的最後幾個段落,而更為強勁有力的話卻被刪去了。會議通過了這份最後算作二人合寫的《關於拿起武器的原因和必要的公告》。公告中寫道: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的聯合是完美的。我們的內部資源十分充足,而且如有必要,無疑還可得到外援。……我們將使用敵人迫使我們拿起的武器……來捍衛我們的自由。萬眾一心,決意死為自由人,不願活着當奴隸。根據這個公告,大陸會議組建大陸軍,並委派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這一切大大鼓舞了正在波士頓近郊浴血戰鬥的愛國民兵,並取得了般克山戰鬥的重大勝利。面對蓬勃發展的美洲革命運動,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持強硬態度,主張“必須用戰鬥來對付那些處於叛亂狀態的殖民地”。英國首相諾思勛爵於1775年2月27日向議會提出一項《諾思和解決議》,表示英王可以不再向殖民地徵稅,但先決條件是殖民地政府在徵集經費的同時,必須附帶徵集由英國決定的適當數額的防務費用。英王企圖以此來緩和殖民地人民的不滿,“使大陸會議永遠結束”。這時傑斐遜揭穿了決議的所謂“和解”的實質,他代表殖民地人民對《諾思和解決議》作出了答覆。這就是《答諾思勛爵書》,其中的基本論點後來寫進了《獨立宣言》。1776年1月,托馬斯·潘恩的《常識》出版,潘恩公開號召殖民地人民拿起武器為獨立而戰,這本小冊子激勵了那些猶豫不決的人們,使“獨立”成為殖民地人民的一致呼聲。而當時傑斐遜調查的地方輿情表明:弗吉尼亞北部諸縣的居民9/10贊成獨立。1776年5月,大陸會議通過了約翰·亞當斯的提議:號召一切殖民地都建立自己的政府。6月7日,弗吉尼亞的代表理查德·亨利·李在大陸會議上發言,提議“這些‘聯合殖民地’成為、而且名正言順地應當成為自由獨立的國家”。經過激烈的辯論,7月2日大陸會議通過了這一建議。同時,會議選舉出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5名委員:傑斐遜、約翰·亞當斯、本傑明·富蘭克林、羅傑·謝爾曼及羅伯特·利文斯頓,這個委員會負責起草一份正式宣言,“列舉迫使我們作出這一重大決定的各種原因”。托馬斯·傑斐遜被委員會決定為《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在6月11日到6月28日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內,傑斐遜完全埋頭於起草和修改宣言的工作,他從來沒有如此仔細地推敲詞句及命意,真正做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而特別要說的是,傑斐遜是在內心極度苦楚的情況下寫出這部偉大作品的。當時,他的母親剛剛去世,不久前又死了一個孩子,愛妻瑪霞正在生病。《獨立宣言》的草稿於6月28日送交大陸會議,經過7月2日至4日的激烈辯論,最後於1776年7月4日獲得會議正式通過,決議的全稱為《美利堅合眾國十三州共同宣言》。7月4日成為美國的實際獨立日。《獨立宣言》旨在為美國的獨立進行辯護。它包括三大部分:(一)大前提:在人類中間成立政府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不可割讓的自然權利,如果政府侵犯人民的這些權利,這個政府就應該為人民所推翻。(二)小前提:英國國王這些年來一直侵犯北美人民的權利,並且懷有把暴政強加於北美人民身上的意圖。(三)結論:因此,北美人民推翻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而實現獨立,是理所當然的。而在《宣言》的第一部分,傑斐遜對作為大前提的人類自然權力學說作了如下的解釋: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們從他們的“造物主”那裏被賦予了某種不可轉讓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所以才在人們中間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利,則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如果任何一種形式的政府變成了損害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要奠基於這樣的原則上,以這樣的形式組成它的權力,以期它能保障人民的安全和幸福。這段文字一直被認為是美洲和全人類自由的憲章。《獨立宣言》則是美國資產階級主張民族獨立和民主自由的第一個重要文件,馬克思把它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它給了傑斐遜不朽的名聲,幾天之內,這個包含傑斐遜思想精華的《宣言》就傳遍整個殖民地,廣大人民以極其喜悅的心情閱讀、傳播並接受了它,使之成為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去爭取獨立而鬥爭的旗幟。《獨立宣言》正式向全世界宣告美國脫離英國而獨立,這標誌着北美獨立戰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美國總統全傳:平步青雲的人生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美國總統全傳:平步青雲的人生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起草宣言名傳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