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術戰法
中國工農紅軍的發展和革命根據地的擴大,特別是1930年7、8月間,紅軍大規模的集中行動,嚴重地威脅着國民黨在湘鄂贛閩諸省的統治。10月,蔣介石在戰勝馮玉祥、閻錫山之後,隨即調集重兵,對我紅軍和根據地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圍剿”。11月,蔣介石調集了10萬兵力,以魯滌平為總指揮,兵分八路,由南向北,採取“長驅直入,分進合擊”的戰略,對我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了第一次軍事“圍剿”。怎麼辦?如何迎敵、殲敵?**是:“你有你的打法,我有我的打法”。12月24日,紅軍總司令部發現敵譚道源部第50師,於午前11時到達源頭、上潮、蘆峰嶺一線,並有繼續入侵小布之勢。當即由朱總司令和總政委**簽發了紅字第9號命令:“決定明日(25)先殲滅來犯小布之敵”。為了做好戰前動員工作,第二天,總前委和紅軍總部在小布舉行了軍民殲敵誓師大會。主席台的兩側掛着一副醒目的對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里操勝算;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中殲敵人。據資料記載,**的高參郭化若曾經見到過**寫的這一幅楹聯,並且是經過**親自手書的。當時,**還徵求了郭化若意見。郭化若也就此提了潤色建議。這幅對聯是在一間民房裏寫成的。郭化若當時感到這副楹聯是難得的珍品,就把它保留了下來。非常遺憾是,在不久幾天的轉戰中給遺失了,成了我軍歷史上的一個憾事和值得回憶的事情。誓師大會開的非常熱烈,**在會上宣讀了這個對聯,並就聯中所闡發的戰術戰法,講了兩個多小時的鼓舞人心的話。最後,他滿懷信心地宣佈:“由於我們實行了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大踏步地進退,敵人已掉進我們佈下的天羅地網,敵情、地形、人民等條件,都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勝利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勝利就在眼前了。”**那振奮人心的話語,給紅軍指戰員和人民群眾以極大的鼓舞。會後,紅軍立即由小布出發,輕裝向北運動,在通往源頭的道路兩旁埋伏下來,“專候”來犯之敵。不言而喻,第一次反“圍剿”,我英勇的紅軍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準確地說,這個勝利是**戰術戰法的勝利。然而,這副對聯的藝術魅力在哪?為什麼是這個戰術戰法的勝利呢?其實,仔細地分析一下,你就會看到:這副對聯最為重要的是,**把我軍在那個大兵壓境下的作戰樣式、方法和先後順序,都全部的告訴了人們……。紅軍指戰員知道仗該怎麼打,不該怎麼打。特別是**的高參郭化若對此非常有領悟。郭化若又是什麼人呢?據帝人、麥道著的《**和他的軍事高參》(紅旗出版社,1995年11月北京第二次印刷)記載:郭化若,又名郭俊英,福建省福州人。1925年在黃埔軍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曾任黃埔軍校代區隊長。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年赴蘇聯入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1928年回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二縱隊參謀長,紅四軍參謀處處長,紅一軍團參謀處處長,紅一方面軍代參謀長,紅軍總前敵委員會秘書長,軍委二局局長,紅軍教導師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軍委一局局長、編譯處處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校長兼中央軍委四局局長,延安中央黨校軍事教育處處長,延安炮兵學校校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魯南軍區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副司令員、第四縱隊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九兵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淞滬警備司令部、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兼華東軍區公安部隊司令員和第八兵團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在**第12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郭化若在戰爭年代,曾較長時間在**身邊工作,曾被人稱之為**身邊的高參。因此,郭化若曾多次說過,軍事上的勝利,首先是**軍事思想的勝利。因為,只要按照**制定的軍事原則和方式、方法,我軍就會勝利;反之,就是失敗。歷史已經反覆證明了這一點。而如今,在世界範圍高科技飛速發展,特別是電子計算機應用到軍事領域的今天,未來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很可能是“一天決定戰爭,一個小時決定戰局,一分鐘決定戰鬥”,在這種快速的戰役戰鬥面前,我們還要不要因作戰樣式、手段和方式發生了變革而堅持**軍事思想、原則和方法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現在我們的正確選擇依然是,要毫不動搖地學習和領會**的軍事思想,特別是要注意從他制定的戰術戰法中汲取營養。在研究和制定戰法時,要注意學習和領悟**這副對聯的精髓,不能也沒有必要在那裏整天琢磨一些只是朗朗上口而脫離實際的“四六句”,以至找出管用的戰法。所謂管用的戰術戰法,最基本的內涵和要素就是,要像**那樣,把“部隊如何行動,從那裏行動,怎麼行動,用什麼辦法行動,誰先行動誰後行動”等基本問題明確起來,千萬不要在那裏搞什麼講究對仗的文字遊戲。這是當前我們軍人特別是各級指揮員應該十分注意和防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