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聲小傳(4)
王樹聲率部挺進嵩山,與先期在那兒活動的皮定鈞、徐子榮的部隊會師。然後兵分數路,在嵩山山地跟敵人周旋,把敵主力吸引在山裏,接着,出其不意,派奇兵直搗登封。同時,王樹聲還分兵在嵩山周圍的臨汝、伊川等地廣泛開展攻勢,拔除許多日、偽據點,佔領一些樞紐要津,使豫西大片國土得以收復。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后,王樹聲遵循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指揮部隊逐鹿中原,從日、偽手中接收了不少城池要地和武器、物資,嚴懲膽敢反抗者。與此同時,國民黨陰謀發動內戰的跡象日益暴露。為作好迎戰準備,王樹聲根據黨中央指示,率領豫西的部隊南下,與新四軍第5師和八路軍南下支隊在桐柏山區會師,成立新的中原軍區。不久,中原軍區將主力整編為兩個縱隊,王樹聲任第1縱隊司令員。在該山區活動一個時期后,王樹聲奉中央電令,率部開往豫皖蘇邊界,途中遭國民黨重兵圍困。王樹聲指揮部隊擊退敵人的多次進犯,並爭得時間練兵、學習。1946年初夏,我受困的中原部隊遵循黨中央突圍“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顧慮,生存第一,勝利第一”的電示,全線出擊,分途突圍。王樹聲率領的第1縱隊作為南路突圍主力,先後闖過敵重兵防守的平漢鐵路和漢江,打垮敵人的前堵后截,於8月初到達崇山峻岭的鄂西北。黨中央命令王樹聲率部在鄂西北創建根據地,並任命他為根據地的全面負責人——區黨委書記、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因敵我力量懸殊等原因,創建鄂西北根據地工作受挫。後由於健康原因,王樹聲離開鄂西北去山西晉城休養。1947年6月,人民解放軍開始了對國民黨軍的戰略進攻,病未痊癒的王樹聲執意要求隨劉鄧大軍南征。黨中央批准他的請求,任命他為鄂豫軍區司令員。從1947年10月至次年3月,王樹聲指揮所部配合劉鄧主力,先後粉碎敵30萬之眾的“重點清剿”,支持與籌建各級政權和地方武裝,保護土地改革,為重建大別山根據地打開了局面。1948年春,由於全國戰局的需要,劉鄧野戰軍主力轉移到淮河以北另覓戰機。敵人再次派重兵侵入大別山區,發動瘋狂“掃蕩”。王樹聲只好避其鋒芒,率部暫時分散於深山峻岭,與敵抗爭。王樹聲以身作則,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使部隊受到人民群眾的由衷擁護,戰鬥取得節節勝利,逐步從極端困境中擺脫出來。1948年底,震動中外的淮海戰役打響了。“清剿”大別山的敵正規軍大批撤走,只留下小股軍隊。王樹聲抓緊時機,分兵出擊,積極配合淮海大戰,先後解放商城、固始、新縣、黃安等多座縣城,使大別山根據地基本建成。此後,王樹聲率領鄂豫軍區的部隊,乘勝消滅殘存境內的反動地方武裝,為南下大軍掃清渡江障礙;積極配合地方政府籌糧備款,修橋開路,支援前方,為解放全國作出了重大貢獻。1949年4月,隨着我大軍南進之後,流竄四處的鄂豫皖邊的國民黨反動派殘餘分子,勾結當地土匪企圖反撲。面對這種形勢,王樹聲義不容辭地率部殺向剿匪戰場,僅用半年左右時間就殲滅和生擒土匪15000多人,出色地完成剿匪任務,大大鞏固了鄂豫皖大別山區,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各路南下大軍。1949年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黨中央通知王樹聲赴京觀禮。王樹聲以剿匪任務尚未徹底完成,毅然放棄參加開國大典這個難逢的機會,繼續奮戰在大別山區。新中國建立初期,王樹聲先後任湖北省軍區司令員和中南軍區第三副司令員。他盡心竭力領導全區地方武裝的建設,成績卓著。1955年,王樹聲被授予大將軍銜和“八一”、“獨立自由”、“解放”等三枚一級勳章。同年,王樹聲由湖北奉調進京,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軍械部部長,1959年調離軍械部改任國防部副部長,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第二政委和黨委第二書記。王樹聲是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第八、九、十屆中央委員。1974年1月7日,就在周恩來代表黨中央和**看望了病重的王樹聲,並對他的一生作了高度評價的五天之後,這位為創建新中國奮鬥了半個多世紀、功勛卓著的大將軍,與世長辭了,享年6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