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圖)
沒有編劇,亦無導演,在張家界的青翠山野中,一隻小巧玲瓏的猴子,突如其來向我行一個標準的“猴禮”,我受寵若驚,忙不迭還禮致意。這是1998年,在張家界拍攝《西遊記》續集時的奇事。這樣的事,峨嵋山亦遇見過,冥冥之中,是否真有天意?“孩兒們”親切熱衷的目光,至今讓我留戀不已,不知她們,今日身在何處?
父藝子承,衣缽相傳,這個規則在中國已經傳了幾千年。尤其是在藝術領域,講究耳提面命、手口相傳,漫長的歷史造就了不少傳承久遠的藝術家族,這樣的家族,被喜愛她們的人稱為“世家”。除了在“血統論”盛行的文革時期,“世家”的名號成了“原罪”和累贅以外,在中國歷史上任何時期,一個家族得到這樣的稱號都是一種無上的榮譽。我出生在一個以擅長表演猴戲著稱的“猴王世家”。對我而言,“世家”的背景,是我登上舞台的“報幕詞”,也是我演藝生涯的壯麗佈景。我來到世間,無從選擇,命運註定了我成為這個家族的一員,讓我分享這個家族的先輩創下的巨大榮耀,分享他們的苦難和欣喜,追慕他們的燦爛笑容,啜飲他們的苦澀淚水。流年似水,我年已不惑,天命不遠,風塵在路,我感到命運之神眷顧着我,她告訴我,我註定要承擔起這個家族的厚重使命,要去揮寫這個家族縱貫一個世紀的傳奇,要去擦亮這個家族的光輝記憶。我不能選擇沉默。我感激命運,因為,她賦予我一種堅定的責任感,讓我的內心始終祥和安寧,雖然我的生活,也許時時面對驚濤駭浪。不過,我更願意相信,這種命運,這種我堅信存在着的,在我和我所存身的這個家族之間的約定,是一種生來自有的“緣”。“緣”本是“猿”。有一個民間傳說,講的是“有緣(猿)千里來相會,無緣(猿)對面不相逢”的道理,故事中穿針引線的一個角色,就是一隻有神性的善良的白猿。也許,“猿”和“緣”這兩個字之間,真有某種特殊的淵源,只是我並不知道。對於我來說,我一生中所珍視的種種緣分,卻都是因為一隻神奇而又可愛無比的“猴子”,所以,這本小書的名字,就叫“猴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