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兵臨

第350章 兵臨

崇禎三十二年五月,明軍第八軍團主力抵達烏拉爾山,迅速擊潰烏拉爾山東側的哥薩克騎兵,一千多名哥薩克騎兵被全殲,一千多顆人頭被硝好,連夜送往寧古塔,寧古塔已經築起了一座陰森可怖的京觀,隨着明軍不斷斬獲,京觀高度逐漸增高,蔚為壯觀。

第八軍團長途奔襲得手后,未作休整,便翻越烏拉爾山繼續向西進攻。

全球七大洲,只有歐亞大陸緊密相連。烏拉爾山脈是歐、亞兩洲的分界線。烏拉爾山脈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達拉茨灣,南至哈薩克草原地帶,綿延2000多千米,介於東歐平原和西伯利亞平原之間。山勢一般不高,平均海拔米;亞極地1894米的人民峰是烏拉爾的最高峰。山脈的寬度為40千米—150千米。中段低平,成為歐、亞兩洲的重要通道。

在漫長的地質史上,烏拉爾山地區原先曾是一個大地槽,那時的歐亞陸地是被大地槽分隔開的。到距今約2.8億年的石炭紀末期以後,經過翻天覆地的地殼運動,大地槽演變成山脈,然後又幾乎被風化侵蝕所夷平,最後又垂直隆起成為歐亞大陸之間的界山。

烏拉爾山脈還是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同東坡鄂畢河流域的分水嶺。有趣的是生活在東西兩側河流的魚兒也不一樣:西側河流里的鮭魚體閃紅光,而東側河流里的馬克鱘魚和折東魚等卻都呈銀白色。早在18世紀,俄國歷史、地理學家塔吉謝夫就是通過這些有趣的發現,首次證實烏拉爾山脈確是亞、歐兩洲的天然分界線。

烏拉爾這個名字,源自當地土著巴什基爾人的語言,意為“邪惡的山”或是“壞山”。

此地沼澤密佈,不適應大規模放牧,經常會有牧民和馬匹走失,很多地方被認為是生命禁區,時間長了自然得到這個惡名。

好在崇禎皇帝對這些迷信並不感冒,他唯一關心的是,大明軍隊何時才能將紅色戰旗插到歐洲,如果能徹底擊敗歐羅巴,全面掌握這顆星球。

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明軍開始向歐洲大陸挺進,在西伯利亞連連慘敗的俄國軍隊,皆望風而降,從基輔到莫斯科,從烏拉爾山到喀山,從車里雅賓斯克到伏爾加格勒,到處都遍佈身穿紅色鴛鴦戰襖的明軍身影,在明軍身後,還有數十萬名從遼東,山西,甘肅遷移而來的大明百姓。

朱由檢以劍化犁,大明利劍將為帝國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不同於苦寒之地西伯利亞,在烏拉爾山以西的廣袤土地上,有的是一望無垠的肥沃良田,足夠養活數以千萬的人口。

彼得大帝雖然繼位不久,準確來說不超過兩年,在莫斯科城中資歷尚淺,不過他也沒打算坐以待斃,這位俄羅斯大帝早做好了和明國決一死戰的準備。

從去年年初,彼得一世便派遣使者前往歐洲各國,向他的那些遠方親戚們求援,歐洲人對遙遠東方的記憶不止是遍地黃金,還有上帝之鞭帶來的恐懼,這種恐懼已經深入他們骨髓。

所以當瑞典和法國國王聽說東方來了一支傳承自蒙古人的軍隊,他們沉睡多年的恐懼又被重新喚起,儘管俄國親戚向他們保證,這次排除援兵不過是“清理野蠻人”的常規行動,遠比當年十字軍東征要輕鬆容易很多,只需一戰將其擊潰,然而就可以追着他們的長袖大袍,去東方掠奪黃金和絲綢茶葉。

所幸這些歐洲親戚們也不是傻子,除了攪屎棍英國,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搭理俄國人,這個窮親戚每次過來找他們幫忙都沒什麼好事,大家也不願把他當自己人。

至於什麼遍地黃金茶葉的鬼話,馬可波羅已經說過很多遍了,這樣的話,他們是一句也不會信的,這伙兒野蠻人肯定不好對付,否則俄國人也不會被人家一路打到烏拉爾山,還要跑來向他們求助。

英國允諾三千多名雇傭兵前往歐洲大陸,以上帝之名,對抗異教徒,拯救那些受苦受難的教徒們。幾位傳教士帶着雇傭兵,其實也就是幾千個孤兒和少年渡過英吉利海峽,艱難向東進發,他們扛着十字軍大旗,一邊前進,一邊唱着讚歌,沿途所過,強行乞討,彼得大帝對這支雇傭軍無可奈何,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歹也算是英國皇室對俄羅斯人的支持。不過沿線國家對這群乞丐軍恨之入骨,他們所到之處,不僅以上帝之名強行募捐,而且在他們影響下,法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家的流民也開始蠢蠢欲動,一些人已經加入這場17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中,到崇禎三十七年年底,這支行軍緩慢的大軍終於抵達頓河,距離烏拉爾山已經不足五百里,他們的人數也劇烈膨脹到了三十萬人。當然,死在路途上的人也有十多萬人。

彼得大帝對這樣的結果表示滿意,他當然知道英國人願意幫他,和基督教義沒一毛錢關係,攪屎棍只是希望歐洲大陸更亂一點,更亂一點,而且現在看來,英國人的計劃已經達到了。既然英國人想攪,那就好好攪吧,彼得大帝甚至想威脅西邊那些親戚,威脅他們,如果不派遣援兵支援俄羅斯,他們便將這些野蠻的東方人放過去,讓他們去巴黎,去維也納,去柏林,讓他們去哪裏見識上帝的神跡。

不過最終理智還是戰勝了怨念,他判斷到了最危急的時候,西邊這些國家肯定會對俄國予以援助,就像當年十字軍東征時發生那樣。

援軍陸續進入俄羅斯境內,他們身上掛滿了沿途搶劫到的財物、食物,還有禦寒的衣物,這群十七世紀的十字軍,和三百多年前他們祖輩們一樣,開始了一場註定悲慘結局的遠征之旅。

他們武器匱乏,缺乏訓練,補給困難,統一指揮,不過彼得大帝並不擔心援軍實力,這些瘦骨嶙峋的兒童少年,指望他們戰勝明國遠征軍,彼得大帝是不相信的,不過幾十萬人多少能抵抗明軍前進步伐,遲滯他們的進攻,的吃飯問題基本上不用他解決了,

一萬名哥薩克騎兵秘密潛入到頓河河畔,伺機切斷明軍後路,將這群不可一世的明軍全部留在烏拉爾山,留在歐洲。

在正面,彼得大帝集中俄國精銳,連同這批十字軍,總計二十萬人,號稱百萬,在烏拉爾山西側構建防禦陣地,準備與明軍決一死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崇禎有把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崇禎有把槍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0章 兵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