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乃粒

第1章 乃粒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詳明,其故何也?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總名

凡谷無定名,百穀指成數言。五穀則麻、菽、麥、稷、黍,獨遺稻者,以著書聖賢起自西北也。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來、牟、黍、稷居什三。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系之谷者。從其朔也。

凡稻種最多。不粘者,禾曰亢,米曰粳。粘者,禾曰余,米曰糯。(南方無粘黍,酒皆糯米所為。)質本粳而晚收帶粘(俗名婺源光之類)不可為酒,只可為粥者,又一種性也。凡稻穀形有長芒、短芒、(江南名長芒者曰瀏陽早,短芒者曰吉安早。)長粒、尖粒、圓頂、扁圓面不一,其中米色有雪白、牙黃、大赤、半紫、雜黑不一。

濕種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為社種,(遇天寒有凍死不生者。)最遲者後於清明。凡播種,先以稻麥稿包浸數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生出寸許,其名曰秧。秧生三十日即撥起分栽。若田畝逢旱乾、水溢,不可插秧。秧過期,老而長節,即栽於畝中,生谷數粒,結果而已。凡秧田一畝所生秧,供移栽二十五畝。凡秧既分栽后,早者七十日即收穫,(粳有救公飢、喉下急,糯有金包銀之類,方語百千,不可殫述。)最遲者歷夏及冬二百日方收穫。其冬季播種、仲夏即收者,則廣南之稻,地無霜雪故也。

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乾。夏種冬收之谷,必山間源水不絕之畝,其谷種亦耐久,其土脈亦寒,不催苗也。湖濱之田,待夏潦已過,六月方栽者,其秧立夏播種,撒藏高畝之上,以待時也。南方平原,田多一歲兩栽兩獲者。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類也。六月刈初禾,耕治老膏田,插再生秧。其秧清明時已偕早秧撒布。早秧一日無水即死,此秧歷四五兩月,任從烈日干無憂,此一異也。

凡再植稻遇秋多晴,則汲灌與稻相終始。農家勤苦,為春酒之需也。凡稻旬日失水則死期至,幻出旱稻一種,粳而不粘者,即高山可插,又一異也。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無,不足尚也。

稻宜

凡稻,土脈焦枯,則穗實蕭索。勤農糞田,多方以助之。人畜穢遺、榨油枯餅、(枯者,以去膏而得名也。胡麻、萊菔子為上,芸苔次之,大眼桐又次之,樟、桕、棉花又次之。)草皮木葉,以佐生機,普天之所同也。(南方磨綠豆粉者,取溲漿灌田肥甚。豆賤之時,撒黃豆于田,一粒爛土方寸,得谷之息倍焉。)土性帶冷漿者,宜骨灰蘸秧根,(凡禽獸骨。)石灰淹苗足,向陽暖土不宜也。土脈堅緊者,宜耕隴,疊塊壓薪而燒之,填墳鬆土不宜也。

稻工(耕耙磨耙耘耔具圖)

凡稻田刈獲不再種者,土宜本秋耕墾,使宿稿化爛,敵糞力一倍。或秋旱無水及怠農春耕,則收穫損薄也。凡糞田若撒枯澆澤,恐霖雨至,過水來,肥質隨漂而去。謹視天時,在老農心計也。凡一耕之後,勤者再耕、三耕,然後施耙,則土質勻碎,而其中膏脈釋化也。

凡牛力窮者,兩人以扛懸耜,項背相望而起土。兩人竟日僅敵一牛之力。若耕后牛窮,製成磨耙,兩人肩手磨軋,則一日敵三牛之力也。凡牛,中國惟水、黃兩種。水牛力倍於黃。但畜水牛者,冬與土室禦寒,夏與池塘浴水,畜養心計亦倍於黃牛也。凡牛春前力耕汗出,切忌雨點,將雨則疾驅入室。候過穀雨,則任從風雨不懼也。

吳郡力田者,以鋤代耜,不藉牛力。愚見貧農之家,會計牛值與水草之資,竊盜死病之變,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辦十畝。無牛用鋤而勤者半之。既已無牛,則秋獲之後,田中無復芻牧之患,而菽麥麻蔬諸種,紛紛可種,以再獲償半荒之畝,似亦相當也。

凡稻分秧之後數日,舊葉萎黃而更生新葉。青葉既長,則耔可施焉。(俗名撻禾。)植杖於手,以足扶泥壅根,並屈宿田水草,使不生也。凡宿田[B072]草之類,遇耔而屈折。而ㄗ、稗與荼、蓼非足力所可除者,則耘以繼之。耘者苦在腰手,辨在兩眸。非類既去,而嘉穀茂焉。從此泄以防潦,溉以防旱,旬月而“奄觀釒至刈”矣。

稻災

凡早稻種,秋初收藏,當午曬時烈日火氣在內,入倉廩中關閉太急,則其谷粘帶暑氣。(勤農之家,偏受此患。)明年田有糞肥,土脈發燒,東南風助暖,則盡發炎火,大壞苗穗,此一災也。若種穀晚涼入廩,或冬至數九天收貯雪水、冰水一瓮,(交春即不驗。)清明濕種時,每石以數碗激灑,立解暑氣,則任從東南風暖,而此苗清秀異常矣。(祟在種內,反怨鬼神。)

凡稻撒種時,或水浮數寸,其谷未即沉下,驟發狂風,堆積一隅,此二災也。謹視風定而後撒,則沉勻成秧矣。凡谷種生秧之後,防雀聚食,此三災也。立標飄揚鷹俑,則雀可驅矣。凡秧沉腳未定,陰雨連綿,則損折過半,此四災也。邀天晴霽三日,則粒粒皆生矣。凡苗既函之後,畝上肥澤連發,南風薰熱,函內生蟲,(形似蠶繭。)此五災也。邀天遇西風雨一陣,則蟲化而谷生矣。凡苗吐穡之後,暮夜“鬼火”游燒,此六災也。此火乃朽木腹中放出。凡木母火子,子藏母腹,母身未壞,子性千秋不滅。每逢多雨之年,孤野墳墓多被狐狸穿塌。其中棺板為水浸,朽爛之極,所謂母質壞也。火子無附,脫母飛揚。然陰火不見陽光,直待日沒黃昏,此火沖隙而出,其力不能上騰,飄遊不定,數尺而止。凡禾穡葉遇之立刻焦炎。逐火之人則他處樹根放光,以為鬼也。奮梃擊之,反有鬼變枯柴之說。不知向來鬼火見燈光而已化矣。(凡火未經人間傳燈者,總屬陰火,故見燈即滅。)

凡苗自函活以至穎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將刈之時少水一升,谷數雖存,米粒縮小,入碾臼中亦多斷碎。)此七災也。汲灌之智,人巧已無餘矣。凡稻成熟之時,遇狂風吹粒殞落,或陰雨竟旬,穀粒沾濕自爛,此八災也。然風災不越三十里,陰雨災不越三百里,偏方厄難亦不廣被。風落不可為。若貧困之家,苦於無霽,將濕谷升於鍋內,燃薪其下,炸去糠膜,收炒糗以充饑,亦補助造化之一端矣。

水利(筒車牛車踏車拔車桔槔皆具圖)

凡稻防旱藉水,獨甚五穀。厥土沙、泥、磽、膩,隨方不一。有三日即干者,有半月後干者。天澤不降,則人力挽水以濟。凡河濱有制筒車者,堰陂障流,繞於車下,激輪使轉,挽水入筒,一一傾於梘內,流入畝中。晝夜不息,百畝無憂。(不用水時,拴木礙止,使輪不轉動。)其湖池不流水,或以牛力轉盤,或聚數人踏轉。車身長者二丈,短者半之。其內用龍骨拴串板,關水逆流而上。大抵一人竟日之力,灌田五畝,而牛則倍之。

其淺池、小澮不載長車者,則數尺之車,一人兩手疾轉,竟日之功可灌二畝而已。揚郡以風帆數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蓋去水非取水也,不適濟旱。用桔槔、轆轤,功勞又甚細已。

凡麥有數種,小麥曰來,麥之長也;大麥曰牟、曰廣;雜麥曰雀、曰蕎;皆以播種同時、花形相似、粉食同功而得麥名也。四海之內,燕、秦、晉、豫、齊魯諸道,民粒食,小麥居半,而黍、稷、稻、粱僅居半。西極川、雲,東至閩、浙,吳、楚腹焉,方長六千里中種小麥者,二十分而一,磨面以為捻頭、環餌、饅首、湯料之需,而饔飧不及焉。種余麥者五十分而一,閭閻作苦以充朝膳,而貴介不與焉。

廣麥獨產陝西,一名青稞,即大麥,隨土而變。而皮成青黑色者,秦人專以飼馬,飢荒人乃食之。(大麥亦有粘者,河洛用以釀酒。)雀麥細穗,穗中又分十數細子,間亦野生。蕎麥實非麥類,然以其為粉療飢,傳名為麥,則麥之而已。

凡北方小麥,歷四時之氣,自秋播種,明年初夏方收。南方者種與收期,時日差短。江南麥花夜發,江北麥花晝發,亦一異也。大麥種獲期與小麥相同,蕎麥則秋半下種,不兩月而即收。其苗遇霜即殺,邀天降霜遲遲,則有收矣。

麥工(北耕種耨具圖)

凡麥與稻初耕墾土則同,播種以後則耘耔諸勤苦皆屬稻,麥惟施耨而已。凡北方厥土墳壚易解釋者,種麥之法耕具差異,耕即兼種。其服牛起土者,耒不用耕,並列兩鐵於橫木之上,其具方語曰鏹。鏹中間盛一小斗,貯麥種於內,其斗底空梅花眼。牛行搖動,種子即從眼中撒下。欲密而多,則鞭牛疾走,子撒必多;欲稀而少,則緩其牛,撒種即少。既播種后,用驢駕兩小石團,壓土埋麥。凡麥種緊壓方生。南地不與北同者,多耕多耙之後,然後以灰拌種,手指拈而種之。種過之後,隨以腳根壓土使緊,以代北方驢石也。

耕種之後,勤議耨鋤。凡耨草用闊面大,麥苗生后,耨不厭勤,(有三過四過者。)余草生機盡誅鋤下,則竟畝精華盡聚嘉實矣。功勤易耨,南與北同也。凡糞麥田,既種以後,糞無可施,為計在先也。陝、洛之間憂蟲蝕者,或以砒霜拌種子,南方所用惟炊燼也。(俗名地灰。)南方稻田有種肥田麥者,不糞麥實。當春小麥、大麥青青之時,耕殺田中,蒸罨土性,秋收稻穀必加倍也。

凡麥收空隙,可再種他物。自初夏至季秋,時日亦半載,擇土宜而為之,惟人所取也。南方大麥有既刈之後乃種遲生粳稻者。勤農作苦,明賜無不及也。凡蕎麥,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後種。其性稍吸肥腴,能使土瘦。然計其獲入,業償半谷有餘,勤農之家何妨再糞也。

麥災

凡麥防患抵稻三分之一。播種以後,雪、霜、晴、潦皆非所計。麥性食水甚少,北土中春再沐雨水一升,則秀華成嘉粒矣。荊、揚以南唯患霉雨。倘成熟之時晴干旬日,則倉稟皆盈,不可勝食。揚州諺雲“寸麥不怕尺水”,謂麥初長時,任水滅頂無傷;“尺麥只怕寸水”,謂成熟時寸水軟根,倒莖沾泥,則麥粒盡爛於地面也。

江南有雀一種,有肉無骨,飛食麥田數盈千萬,然不廣及,罹害者數十里而止。江北蝗生,則大之歲也。

黍稷粱粟

凡糧食,米而不粉者種類甚多。相去數百里,則色、味、形、質隨方而變,大同小異,千百其名。北人唯以大米呼粳稻,而其餘概以小米名之。

凡黍與稷同類,粱與粟同類。黍有粘有不粘,(粘者為酒。)稷有粳無粘。凡粘黍、粘粟統名曰秫,非二種外更有秫也。黍色赤、白、黃、黑皆有,而或專以黑色為稷,未是。至以稷米為先他谷熟,堪供祭祀則當以早熟者為稷,則近之矣。凡黍在《詩》、《書》有[B290]、芑、丕等名,在今方語有牛毛、燕頷、馬革、驢皮、稻尾等名。種以三月為上時,五月熟;四月為中時,七月熟;五月為下時,八月熟。揚花結穗總與來、牟不相見也。凡黍粒大小,總視土地肥磽、時令害育。宋儒拘定以某方黍定律,未是也。

凡粟與粱統名黃米。粘粟可為酒,而蘆粟一種名曰高粱者,以其身高七尺如蘆、荻也。粱粟種類名號之多,視黍稷猶甚,其命名或因姓氏、山水,或以形似、時令,總之不可枚舉。山東人唯以穀子呼之,並不知粱粟之名也。已上四米皆春種秋獲,耕耨之法與來、牟同,而種收之候則相懸絕雲。

凡麻可粒可油者,惟火麻、胡麻二種。胡麻即脂麻,相傳西漢始自大宛來。古者以麻為五穀之一,若專以火麻當之,義豈有當哉?窈意《詩》、《書》五穀之麻,或其種已滅,或即菽、粟之中別種,而漸訛其名號,皆未可知也。

今胡麻味美而功高,即以冠百穀不為過。火麻子粒壓油無多,皮為疏惡布,其值幾何?胡麻數龠充腸,移時不餒。Х餌、飴餳得粘其粒,味高而品貴。其為油也,發得之而澤,腹得之而膏,腥膻得之而芳,毒厲得之而解。農家能廣種,厚實可勝言哉。

種胡麻法,或治畦圃,或壟田畝。土碎草凈之極,然後以地灰微濕,拌勻麻子而撒種之。早者三月種,遲者不出大暑前。早種者花實亦待中秋乃結。耨草之功唯鋤是視。其色有黑、白、赤三者。其結角長寸許有四棱者,房小而子少,八棱者房大而子多。皆因肥瘠所致,非種性也。收子榨油每石得四十斤余,其枯用以肥田。若飢荒之年,則留供人食。

凡菽種類之多,與稻、黍相等,播種收穫之期,四季相承。果腹之功在人日用,蓋與飲食相終始。

一種大豆,有黑、黃兩色,下種不出清明前後。黃者有五月黃、六月爆、冬黃三種。五月黃收粒少,而冬黃必倍之。黑者刻期八月收。淮北長征騾馬必食黑豆,筋力乃強。

凡大豆視土地肥磽、耨草勤怠、雨露足慳,分收入多少。凡為豉、為醬、為腐,皆於大豆中取質焉。江南又有高腳黃,六月刈早稻方再種,九十月收穫。江西吉郡種法甚妙:其刈稻田竟不耕墾,每禾稿頭中拈豆三四粒,以指扌及之,其稿凝露水以滋豆,豆性充發,復浸爛稿根以滋。已生苗之後,遇無雨亢干,則汲水一升以灌之。一灌之後,再耨之餘,收穫甚多。凡大豆入土未出芽時,防鳩雀害,驅之惟人。

一種綠豆,圓小如珠。綠豆必小暑方種,未及小暑而種,則其苗蔓延數尺,結莢甚稀。若過期至於處暑,則隨時開花結莢,顆粒亦少。豆種亦有二,一曰摘綠,莢先老者先摘,人逐日而取之。一曰拔綠,則至期老足,竟畝拔取也。凡綠豆磨澄晒乾為粉,盪片搓索,食家珍貴。做粉溲漿灌田甚肥。凡畜藏綠豆種子,或用地灰、石灰、馬蓼,或用黃土拌收,則四五月間不愁空蛀。勤者逢晴頻曬,亦免蛀。凡已刈稻田,夏秋種綠豆,必長接斧柄,擊碎土塊,發生乃多。

凡種綠豆,一日之內遇大雨扳土則不復生。既生之後,防雨水浸,疏溝澮以泄之。凡耕綠豆及大豆田地,耒耜欲淺,不宜深入。蓋豆質根短而苗直,耕土既深,土塊曲壓,則不生者半矣。“深耕”二字不可施之菽類。此先農之所未發者。

一種豌豆,此豆有黑斑點,形圓同綠豆,而大則過之。其種十月下,來年五月收。凡樹木葉遲者,其下亦可種。

一種蠶豆,其莢似蠶形,豆粒大於大豆。八月下種,來年四月收。西浙桑樹之下遍環種之。蓋凡物樹葉遮露則不生,此豆與豌豆,樹葉茂時彼已結莢而成實矣。襄、漢上流,此豆甚多而賤,果腹之功不啻黍稷也。

一種小豆,赤小豆入葯有奇功,白小豆(一名飯豆)當冫食助嘉穀。夏至下種,九月收穫,種盛江淮之間。

一種(音呂),此豆古者野生田間,今則北土盛種。成粉盪皮可敵綠豆。燕京負販者,終朝呼豆皮,則其產必多矣。

一種白[B17J]豆,乃沿籬蔓生者,一名蛾眉豆。

其他豇豆、虎斑豆、刀豆,與大豆中分青皮、褐色之類,間繁一方者,猶不能盡述。皆充蔬代谷以粒民者,博物者其可忽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工開物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天工開物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乃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