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周公來也沒有用!

第十一章:周公來也沒有用!

周福望着空空如也的禪房,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又出去看了看的確是日落西山了。

不得不說,白馬寺的景色還真是不錯。

這個時辰是講經的時候,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這也太奇怪了吧,周福當長老以來從來沒有碰過這種情況。

會不會是周長長老?

寺廟裏名聲比他差一點的也就是周長長老了,難道是那個老傢伙把和尚都忽悠過去了?

想了想,周福也覺得不太可能,除非是德悟方丈講經,不然是不可能的。

周福還在沉思的時候,一個小和尚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

周福一眼便看清了跑進來的那個小和尚正是道風,只見道風急急忙忙地衝進來大聲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出大事了。”

“能有什麼大事?為師可是教過你,不管遇到了什麼事情,都要平靜應對,這樣有助於思考,你竟然忘了?”周福聞言便有些生氣。

“不,不是……師傅……”

“快說吧,到底什麼事?”周福有些不耐煩地說道,若不是道風還有點慧根,早就讓他滾蛋了。

“那個……德悟方丈在寺廟門口就要跟人打起來了……”道風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什麼?”

周福嚇得大驚從早到晚都失色,連忙讓道風在前面帶路。

道風這時也已經順了順氣,見到周福長老一臉緊張的催促着他,不由得皺了皺眉。

剛剛還說要平靜應對……

兩人來到了白馬寺門口,果然圍了一大群和尚。

這樣難怪,原來是發生了大事情,怪不得沒人過來聽他講經。

周福的臉色這才變得好了些。

只見門外站了一大群才子打扮的人,為首的是一個青袍書生,他帶頭指着德悟方丈說道:“我唐明敬重你是德高望重的高僧才這麼客氣,但並不意味着這樣就可以包庇這種欺世盜名之徒。”

德悟方丈冷冷地看着他,隨後冷不防地張嘴,一口咬住了那名叫做唐明的才子。

“卧槽……老東西!鬆口!你幹嘛!”唐明感覺食指都要被咬斷了。

真是想不到堂堂白馬寺的方丈竟然會這樣做,嚇得臉色都變了,想要把手指抽回來,卻被對方緊緊咬住了。

他身後的才子這才上前去勸說。

“這位方丈,確實是我們多有冒犯,還請方丈見諒,我們只是要找一個叫做李白的和尚,並非要跟白馬寺過意不去。”一名才子上前拱手道。

“是啊,我們也知道這樣做有些過分,可是你可知道這個李白到底是什麼人嗎?”

“無須與他們說這些,這個老禿驢肯定是想要包庇寺里的和尚,才這樣……啊……疼……”唐明皺了皺眉頭說道。

德悟方丈始終是沒有鬆口。

周福長老見狀便走了上去,拱了拱手說道:“諸位公子,老衲周福,乃是白馬寺的長老。”

“周福長老?”有人疑惑地問道,他好像聽過這個名字。

還真是不得不說,周福在這附近的名聲隱隱會比德悟高,畢竟平日周福也會下山去給有緣人講經,留下了不少好名聲。

“嗯,正是老衲。”周福滿意地點了點頭。

唐明卻是不買賬了,冷冷地說道:“我管你什麼周福,周祿……就算是周公來了也算個屁?”

“在下,周公長老!不知你有何賜教?”一個小和尚也緩緩走了出來,一臉平靜地看着那名叫做唐明的才子。

“這……”

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唐明竟無言以對,這白馬寺真是奇葩多,怪不得要包庇那個欺世盜名的傢伙。

當然,所有才子都沒有真正見過李白本人,而寺廟裏的和尚只要通過佛法考核都有了自己的法號,塵世間的名字很快就會被淡忘,新一屆還沒通過佛法考核的弟子也沒有一個叫李白的。

所以,幾乎所有的和尚都不理解這群才子要找的到底是誰。

眾才子看了看這個突然跳出來的長老,不由得疑惑地打量了一會。

這小和尚只有十六歲左右,怎麼會這麼快就成了長老?

眾才子不由覺得白馬寺真是有些奇怪,幸好那名周福長老還有些模樣,並不像德悟方丈和這個周公小長老一樣不靠譜。

周福長老也不生氣,他微微皺眉,問道:“不知你們口中那個欺世盜名的人到底做了什麼事?”

有才子拱手解釋道:“周福長老,你有所不知,前段時間中秋詩會才子云集,詩作更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盛景……可是就在詩會剛過一半的時候,出現了一首詞。”

那名才子見眾人都在認真聽着,才潤了潤喉說道:“這首詞的詞牌名是《水調歌頭》,此詞一出,立刻引起了全場轟動,詞風別具一格,更是有種空靈飄逸的澄澈意境,全詞構思奇幻,豪放雋秀,實屬上上之作。”

這名才子說起的時候,眾才子都在回憶着當時的場景。

無數大儒才子默默傳閱,卻沒有人敢給這詞評價。並不是因為這詞不好,而是太好了。

最後,國子監的太學士曾堂封看着這首詞,也嘆了口氣說道:“吾遠不如已。”

此後更有人傳出,中秋詞自《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足以說明這首詞的影響力。

可是……

最初的時候,因為這首詞太過優秀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評價詞作之上,後來才有人問道,能寫出這樣詞作的人會是什麼樣子的?

於是便出現了很多傳聞,有人說是一個很有名的才子看破了紅塵,出家當了道士,此後閱盡無數人生才作得此詞……

更離譜的還有人說,這首詞竟然是一位官場失意的官員,感嘆自己懷才不遇,空有一身才華竟然不得施展,因而對現實產生一種強烈的不滿,心態轉變為消極避世時所作。

當然,這一說法沒有人能證實,也沒多少人相信。

最可信的一個便是周邦彥說出來的,說這詞是一名十六歲的小和尚所作,還道出了這個小和尚的姓名叫李白。

眾才子多翻打聽之後,才隱隱聽聞這個李白現在就在金山寺,於是他們便相約一起上山揭穿這個小和尚的真面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花和尚之一代惡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花和尚之一代惡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周公來也沒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