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琉球內附
琉球王尚質請求削藩內附,這一點雖然有點出乎意料,但卻並不難理解。
有明一朝,琉球國都向明廷朝貢並接受明廷的冊封,並且使用明朝的年號和漢字,是無可爭議的大明藩屬國。
琉球在東亞海域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稱為“萬國津梁”。原本人少地瘠的琉球國自從成為大明的藩國之後,便利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與明廷之間的朝貢體系,與東南亞各國做起了轉口貿易,迅速地富裕起來。
明中葉以後,明廷視倭為敵,不準其通商貿易,倭國失去了勘合貿易的渠道之後,無法再直接獲取明朝的資源與商品,只得通過琉球處購買,有時乾脆使用暴力手段,劫掠過往琉球商船以獲取物資。
豐臣秀吉統一倭國之後,遣使琉球,要求其稱臣納貢,使琉球國王尚永驚懼而死。新國王尚寧不敢得罪強鄰,於是遣使薩摩,送致方物,勉強修好。
然而這並不能滿足倭人的野心,萬曆朝鮮戰爭過後,薩摩藩財政困難,再加上藩內兵力過剩、內部不穩定等因素,使薩摩藩欲借征服琉球王國,轉移內部壓力,重振薩摩藩經濟,而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則希望能控制琉球王國,解決中日兩國貿易中斷的問題。
於是,薩摩藩向幕府提出攻打琉球,德川家康點頭應允。
一六零九年,島津忠恆派遣樺山久高為征琉大將,率兵三千人、船一百餘只、鐵炮六百挺,進攻琉球。琉球力不能支,不幸戰敗,琉球國王尚寧被迫投降,王世子、王室貴族、官員等一百餘人被薩摩軍押解到鹿兒島。隨後,江戶幕府授予薩摩藩對琉球王國的統治權。
薩摩藩將琉球君臣軟禁在鹿兒島城,並派遣薩摩奉行十四人與隨從一百六十八人進駐琉球,丈量土地,評定肥瘠,制定賦稅,掌握了琉球的財政收入,又將奄美群島(奄美大島、喜界島、德之島、沖永良部島、與論島)劃歸薩摩藩直轄,逐漸控制了琉球。
一六一一年,為了與明朝進行朝貢貿易,薩摩藩決定釋放琉球君臣,但迫使國王尚寧與其簽訂《掟十五條》,以確認薩摩藩控制琉球、介入中琉朝貢貿易的特殊權力。
在海外貿易方面,《掟十五條》規定琉球必須先得到薩摩藩的許可,才可以與中國進行朝貢貿易,實際上剝奪了琉球的貿易權。
朝貢貿易由薩摩奉行限定貢品種類與數量,不但讓薩摩商人享有專買專賣權,也讓琉球使節團只能賣薩摩藩允許的商品,薩摩藩趁機大發其財,琉球的財政卻陷入困窘。
薩摩藩禁止琉球向倭國其他藩派遣貿易船,亦不得與倭國他藩商人貿易,使薩摩藩得以獨佔琉球朝貢貿易的利益。為了防止琉球暗中走私,隱蔽收入,薩摩藩還在琉球各島派遣武士,監視貢船的人員、商品及其數量,將琉球的朝貢貿易完全掌控在手中。
在政治方面,《掟十五條》還規定琉球朝廷的三司官員只能由親薩摩派人士出任,並壓制琉球地方上沒有官職卻有影響力者,削弱其反對力量。而薩摩藩派到琉球的武士也擔任琉球的重要官員,負責監視琉球君臣,避免中國得知薩摩藩控制琉球的實情。
事實上,琉球朝廷已經完全成了倭國薩摩藩的傀儡,琉球國王一舉一動都處於薩摩藩武士的監視和控制之下,就連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明亡之後,滿清韃子竊據大寶,數次向琉球遣使齎敕,琉球王尚質為了維持朝貢貿易,繳回了前明的詔敕與印信,轉奉滿清為宗主。
但琉球接受清帝冊封、轉投清廷,卻使得當時掌握制海權的鄭森對其大為仇視,派出海盜大肆劫掠琉球的商船和貢船,琉球的朝貢貿易徹底斷絕。
琉球國失去了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日益窮困,薩摩藩也逐漸放鬆了對琉球王的監控。
而此時大興軍卻異軍突起,短短几年之內便收復了中原,接下來又在朝鮮殲滅韃子餘孽,朝鮮國主上書請求撤藩內附,遷居燕京。
消息傳到琉球,琉球王尚質便也動了心思,與其在琉球受盡倭人欺凌,整天提心弔膽,還不如學朝鮮國主向漢王上書請求撤藩內附,遷居燕京過富貴日子。
於是,琉球王派出了王舅馬宗毅﹑正議大夫蔡祚隆等人赴京納貢方物﹐表賀漢王登極﹐並請求撤藩內附。
劉玄初將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清楚楚,末了又道:“此次琉球使團的護衛之中,差不多有一半是倭國薩摩藩派出來的武士,琉球王舅馬宗毅﹑正議大夫蔡祚隆好不容易才擺脫他們的監視將這些情況傳到內閣,但卻沒有正式的奏摺!”
“這個無關緊要!”李元利臉上笑意盎然,“內閣準備怎麼做?”
劉體純回道:“臣與兩位大人商議過了,已經派人去同文館捉拿倭國薩摩藩武士,然後安排使臣明日入宮來覲見殿下!”
“等大典過後,咱們再派幾艘鐵甲艦送琉球使臣回去,順便就將琉球的倭人全都解決了!不過有點麻煩的是,六部這邊抽不出人來隨同前往!”
大興軍現在不缺武力,但治理地方的文官缺口卻越來越大,開年去朝鮮的時候,還將京師大學堂沒有畢業的學生都弄了不少出來,現在要想再往琉球派遣官吏,那實在是無能為力。
“實行軍管吧……就是由駐軍管理,讓琉球當地土官協助,反正琉球也沒多少人,先應付兩三年再說!”說起這事李元利也是惱火,原來是整天想着如何搶地盤,現在地盤大了,卻又沒人去治理。
現在把琉球收回來,大興軍還得倒貼錢糧。
怪不得萬曆年薩摩藩入侵琉球之後,福建巡撫丁繼嗣在琉球的朝貢物品中發現多種以前未出現過的倭國商品,因而懷疑倭人假冒琉球貢使團,或倭人混入其間、逼迫琉球官員來貢,甚至琉球可能已淪為倭國傀儡。
兵部隨後為此展開調查,認定琉球使團內藏倭寇,且琉球已名存實亡,實際控制於倭人之手。然而直到明朝滅亡,朝廷都沒有拿出對琉球的處置方法,最大的原因,就是得不償失。
但在李元利心中,琉球群島卻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