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章

這會兒突然聽得小姑子提議要開鋪子,兩人自然都是歡喜。畢竟那包子的美味她們二人也親口品嘗過,肯定不會缺了客人,到時候鋪子賺錢,她們手頭怎樣都比如今鬆散些。

「娘,我倒覺得妹子是個腦子活絡的,西邊那條官路,整日裏有人走動,賣些茶水吃食肯定能賺錢。」劉氏身為長媳又生了長孫,腰杆子硬實,所以當先開口也不算壞了規矩。

王氏一聽嫂子打了頭陣,趕緊也是附和道:「大嫂說得對,木頭整日在外邊做活計,我留在家裏也是無事。若是開個麵食鋪子,給家裏添個進項也是好事,到時候攢的多了,給妹子置辦一副豐厚的嫁妝,走出去也不會讓人小看。」

呂氏聽到兩個兒媳這般說,也添了一些信心,於是轉頭去問詢自家老頭子,「她爹,你看呢?」

丁老實磕了磕煙袋鍋,抬頭仔細打量閨女幾眼,末了點頭說道:「家裏沒有什麽銀子,若是花費不多倒也能成。只不過,薇兒不能去鋪子露面,畢竟是個姑娘家,傳出去不好聽。」

丁薇一聽見這話立刻就想反對,但好在她還算機靈,及時收回將要出口的話,乖巧地應道:「知道了,爹,我在家把包子餡調好,娘和嫂子端過去再包就成了。」

丁老實聽得滿意,這才拍板敲定晚上等二兒子回來再一同商量這事,畢竟丁青木常在外走動,心思靈活,還是要聽聽他的意見。

結果丁薇這一下午差點把窗紗望穿了,好不容易盼到二哥回來,也不等他換件衣衫、喝碗熱水,就直接拉了他到堂屋。

王氏也是心急,倒也沒埋怨小姑子。

丁青木一聽妹子劈里啪啦把發財大計一說,立時就笑道:「爹、娘,其實我這幾日也有這個打算。我常跟着師傅進城做工,那幾家有名的包子鋪也都去吃過,真沒妹子的手藝好。而且西邊那條官路,前後二十里都沒有村鎮,咱們家開個鋪子絕對不會缺了客人。」

丁家眾人聽了都面露喜色,倒是呂氏想起柜子裏鎖着的那幾兩銀子,心裏有些沒底,小聲問道:「那這鋪子蓋下來,要用多少銀子啊?太多了可不成,咱們家沒有什麽余錢。」

丁青木擺擺手,不自覺地挺起胸膛,笑道:「娘,你忘了你兒子是做什麽的了?咱們只是建個小茶鋪,也不是什麽好院子。山上的破爛木頭砍一些,我再跟師傅、師兄們說一聲,過來幫幾日工,咱們家供吃供住,有個七八日就建起來了。至於鍋碗瓢盆也用不了幾個錢,全算下來,有七八兩銀子就夠了。」

呂氏一聽這話才放了心,不再反對,於是全家人都看向丁老實,等着他這個一家之主拍板。

丁老實沉默了半晌,最後點頭說道:「既然要開就趕緊張羅起來吧,最近去南邊置辦年貨的商隊都回來了,路上人多呢。」

「太好了,我明日就去尋人砍木頭。」丁青木立時笑着應道。

丁薇也抱了老娘的胳膊央求道,「娘,我和嫂子進城去選鍋碗瓢盆,好不好?」

「成,但你先幫着你二哥把地方選出來,還得跟村長打個招呼呢。」

「你娘說得對,選好了地方就備些禮,我去村長家走一趟。」丁老實囑咐了一聲,就背着手出去了,馬上天黑要歇息,四處轉一圈是他多少年的老習慣了。

大事底定,丁家眾人就都忙碌了起來。

第二日,丁薇穿了大襖在官道邊走了一上午,回來的時候凍得臉蛋通紅,但選了一塊好地方。那處離村口約四五里,小河灣流過多年,河水從上游帶下來的泥土沖積成了一塊平坦之處,比河床高了許多,正好夠蓋一棟寬敞的木屋,而屋後緊鄰河水,到時候取水給客人飲馬或者洗刷用物都極方便。

當晚,丁老實就帶着二兒子,提着一條肉和一罈子酒去了村東的村長家。

老山坳里都是百十年前南方大旱災時,逃難來的災民,諸姓摻雜,彼此通婚,相處也算和睦。

村長家裏的婆娘也姓丁,從南邊流落下來後無依無靠,就嫁給當時殘了一條腿、從兵營退下來的吳大勝。

吳大勝腦子活絡,手裏又有些撫恤銀子,老村長去世後就想了法子,把村長的位子接了過去,如今兩口子生的兩個兒子都已成婚,日子過得很是紅火。

村長婆娘因為同丁老實的年歲差不多,又同姓,待丁老實倒真像兄長一般。一見他們父子進門,趕緊請到屋裏倒茶說話。

吳大勝也不是個刻薄的,聽丁老實父子一說明來意,就痛快把酒和豬肉留下了。那塊地方不大,也種不得莊稼,平日白放着長草,他怎會不行個方便、做個順水人情?

村長婆娘更是笑着說,等開業那日要去鋪子捧場、嘗個新鮮,早就聽村裡人說丁薇兒做吃食有一手,就她還沒嘗過。

丁青木是個機靈的,立刻就接口,要明日就讓妹子蒸鍋包子送來。

村長婆娘也沒推辭,至此,丁家開鋪子這事就算在村裡過了明路。

老山坳的人家從來都是從土疙瘩里刨食吃,這麽多年來還沒有誰家開鋪子做生意的。因此丁家要開茶鋪子的消息一傳出,立刻成了各家炕頭上的熱門話題,當然,有羨慕的,也有說酸話的,不一而足。

但丁家人不把這些事放在心上,全家總動員忙碌開了,因為丁青木的師傅和幾個師兄要來幫忙,劉氏和王氏帶着孩子住到丁薇的炕上,讓出廂房給客人暫住。

丁石頭和丁青木帶着趕來幫忙的相熟村人上山砍木頭,丁薇就把家裏的蘿蔔白菜變着花樣的折騰,明明沒放多少肉片,但吃得眾人都是讚不絕口,直說丁家有丁薇兒在,開鋪子賺錢就是信手拈來一般容易。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丁青木平時也是個懂人情世故的,他的師傅和師兄弟幫起忙來也不惜力氣。

木頭從山上運下來後,不過七八日功夫就把鋪子建了起來。一溜三間木房,兩間打通做了大堂,一間做灶間,屋後還圍了一塊地方做雜物倉房。

等按照丁薇的提議,用青磚砌上爐子和火牆,屋子裏沒一會兒就變得溫暖如春了。新打的木桌,因為趕工,所以都沒有上漆,只刷了一層桐油,沒想到擺放好之後倒顯出一種別樣的乾凈柔和。

丁薇帶着兩個嫂子進城找了一家大雜貨鋪,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買了五十套青花碗盤、十幾個陶盆還有諸多罈子罐子,雖然比預算多花了一兩銀子,但擺酒謝客那日,白胖的肉包子擺在素雅的碗盤裏,再加上那些油潤噴香的滷味,一端上桌招待鄉鄰和幾位師傅,立刻得了大家的誇讚,怎麽看都比家裏黑乎乎的陶碗乾凈、貴氣許多。

呂氏這幾日帶孩子、做飯,累得瘦了一大圈,但她依舊踩着大雪,去鄰村找了遠近聞名的神算宋瞎子卜了一卦,選了臘月初一這日開業。

到了臘月初一,一大早,天還未亮,丁薇就爬起來剁酸菜、拌肉餡、揉面,累得滿頭大汗才把食材準備完。

呂氏和兩個兒媳也都黑着眼圈,顯見昨晚都沒睡實。三人一人端着面盆、一人端着餡盆,一人抱着鹹菜罈子就去了茶鋪子,至於丁老實和丁石頭,這爺倆根本就住在鋪子沒回來。

丁薇舀了一瓢谷糠兌了些碎爛的白菜葉子,餵了雞鴨,又哄着大寶和福兒吃了半碗粥,末了怎麽想,那心裏都跟長了草一般,不親眼看看鋪子開張上客,就是平靜不下來。

眼見太陽升到了半空,她實在忍耐不住,就把兩個孩子送到隔壁,求相熟的孫奶奶看顧一會兒。

孫奶奶是個精明又勤快的老太太,可惜年輕守寡,親生女兒嫁的遠,平日同丁家走動極多,相處親近,她見丁薇這般,就笑咪咪地應了下來。

丁薇也不敢耽誤,大襖都沒披就深一腳、淺一腳踩着大雪奔去了茶鋪子,遠遠就見到茶鋪子前邊的空地上停了五六輛馬車,她眼睛忍不住一亮。待再走近的時候,就聽屋子裏傳出二嫂歡快的招呼聲,偶爾還摻雜着客人嚷着添包子的聲音,於是心裏更有底了。

她輕手輕腳地跑去窗邊,想要看看屋裏的情形,可惜窗子被關得太嚴,一絲縫隙也沒有。

丁薇有些失望,正要扭頭回家時,旁邊的馬車裏卻突然傳來一陣咳嗽聲,嘶啞又沉重,聽得她都跟着覺得喘氣困難。

她琢磨了一下,到底抵不過好奇心,上前幾步,小聲問道:「請問,還有客人在車裏嗎?鋪子裏拾掇得很乾凈,燒得也暖和,客人要不要下來歇息一會兒?」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廚娘興家 卷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廚娘興家 卷一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