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郴縣城終究歸漢
曹參守在郴縣,心中亦是五味雜陳,共尉則是每日都來詢問郴縣防守情況,以及秦軍是否向此處挺進,頗有些患得患失的感覺。
就在盧綰不知所謂的時候,劉邦卻從皋城密傳一封帛書,其言曰:“漢王密曰,天下紛亂,黎民四起,諸國佔地為王,百姓苦不堪言,秦雖暴亂,今日復平,人不可自欺,所弱者不過齊衡也,漢稍有強勢,應發跡而動,不可輕易苟全。”
“衡山之地千里,今被秦奪六百里,郴縣人心惶惶,何也?無人所依,無人所靠而已,既如此當以強扶弱,以福安貧,故命汝等據郴縣,以德安民,所言繁瑣,概不多敘,將共尉送往九江即可。”
盧綰看罷詔書,心中久久不能平定,隨即將曹參招來,商議此事,曹參聽聞此言,心中恍惚不能決斷,只是來回踱步。
“今大王欲要行此事,當真事危矣,共尉身為衡山王,其本身並無過失,吾等擅自秉政,將其遷走,未免有些違背仁義,還需三思啊。”曹參低聲道。
哪知道盧綰直接擺手道:“據我看來,其實不然,所謂仁義不過盛世而已,而今亂世,仁義保國簡直荒唐,且觀吾王,仁義孝達,地不過九江而已,反觀秦君,連年征戰,諸國皆言其為暴秦,然其土地千里,無人敢犯,此乃權勢所及,非仁義所取也。”
“吾王此想法倒也實在,當得寸是寸,況且義帝陵墓在郴縣,吾等駐兵把守,也算是以九江之地換取郴縣之地吧,另外大王有言,將郴縣改為帝陵。”盧綰倒不是很在意地說道。
曹參在旁不再言語,良久方才說道:“如此行事矣。”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曹參對這點也是略微明白,晚間時刻,共尉設宴公卿,曹參盧綰自然也在其中,不過城外的漢軍全部調往城中,共尉對此竟然絲毫不在意,似乎只是想保住郴縣城。
衡山偏殿內,諸位公卿入座,曹參分別列在左右首位,自從司馬父子身亡,司馬家族的勢力在朝中也是一蹶不振,因為沒有兵權,故而無人願意與他們交往,古往今來,皆是實力說話,反倒是曹參盧綰經常受到諸位大臣的巴結,現在郴縣兵馬能用的約有一萬,五千衡山本地人馬,五千九江兵馬,而且衡山兵馬分配在各個地方,唯有九江人馬合在一處,所以大勢所歸,理所當然。
殿上酒過三巡,盧綰上前敬酒道:“啟稟大王,而今衡山危急存亡之時刻,大王可有打算,今吳苪投降秦軍,且其為國為民,更重忠義,早晚必來郴縣,所為者不過是郴縣義帝陵墓,若如此,大王可有他法防範?”
共尉眉頭微皺,“將軍所言極是,然吾卻無他法行事,還請將軍教我。”
不待眾多公卿發言,盧綰緊接著說道:“承蒙厚愛,大王不棄,末將確實有一法,可保大王萬事無憂,子孫享祚。”
“卿言之。”
“啟稟大王,而今上有楚國霸王,西有強秦,南有九江,雖有兵馬,五千之眾,難成大事,若秦楚合力來攻,吾等必定身隕,還請大王早做準備,移往他處才對。”盧綰很是認真地說道。
眾臣還未反應過來,皆是頷首,卻無人敢違背,反倒是臨做殿尾有一人,坐在那裏,聽聞盧綰之言,卻是哈哈大笑。
那人身穿懶散長袍,頭帶文官方巾,面色發黃,眼神有神,神似司馬寅,此人便是司馬寅次子司馬衷,為人放蕩不羈,有膽略。
盧綰見狀,眼神頗為憤怒,當即高聲:“豎子安敢在朝堂之內亂言,與我拿出去也!”
首座的共尉慌忙起身,頗為無奈地解釋道:“將軍且慢,此人乃我結拜兄弟,官居三公,朝中皆稱之為司馬公,此番不屑,定有解釋,還請將軍給予時間,容他啟稟。”
曹參在旁亦是示意盧綰不要這般無禮,這時司馬衷才緩緩起身向前道:“君臣不和司馬亡,漢將威風衡山堂,有城一座若孤墳,衡山擇日入他牆,真是表面君子,暗地小人也,吳苪判漢,卻使得吾衡山盡滅。”
“吾雖久居家中,尚且知曉天下時勢,今衡山三分有二被秦所吞,漢王亦是想得些好處,故而以杯酒勸君南移,借保護義帝墳墓之名,行苟且不良之事,好一手偷梁換柱,蠱惑君心的手段啊。”
盧綰站在殿內,見諸事被司馬衷戳破,有些尷尬地看着曹參,隨即將杯酒置地,“汝知曉又何妨,晚了!漢軍何在!”
只聽得盧綰聲音落下,一千士卒從殿下的暗格中出來,將偏殿圍得嚴嚴實實。眾臣唯唯諾諾各自起身站在殿角。
為司馬衷則是凌凌走到共尉身旁,“大王,今日欲以身殉國,亦或是苟全殘生也?”
共尉早就被眼前的情況嚇得雙腿發軟,不敢說話,過了片刻,方才畏畏縮縮地說道:“苟全性命尚且不錯,奈何今日必亡矣。”
司馬衷聞言有些無奈地笑笑,“當初我與你結拜,皆因先王與汝父八拜之交,而汝在列為王子之中,最為謹慎,未曾想今日竟這般可憎!吾三位弟弟已經隱居,吾深感父親識人不明,兄長為君不值,然事已成過往,吾雖不如屈原,亦不願與爾等為伍,吾今日便尋我父去也!”
就在眾人反應不及的情況下,司馬衷直接一頭撞向旁邊的石柱上,可謂一代賢良也,古者不惜命,故而留千古。
曹參在旁也是暗暗惋惜,未曾想衡山小國寡民,竟有這般烈士,可惜未能為友,不然一定捨身相救,共享富貴。
“來人,將屍體抬出去喂狗!”盧綰卻絲毫不在意,反而惡狠狠地說道。
那些侍從哪裏敢違背,直接將司馬衷的屍體拖了出去,可惜一代重臣,滅國之時才知曉啊。
見到司馬衷的屍體被拖出去,盧綰臉色好了許多,轉而問向共尉道:“啟稟大王,若要苟全性命,便移往九江,畢竟此城由吾等代為把守也不失為一件壞事啊。”
共尉哪敢說話,只是連連點頭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