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昇
畢昇(?~1051年)北宋時代的人,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者,與其同時代的沈括所著《夢溪筆談》中對其發明有詳細記述,活字印刷在宋仁宗慶曆元年至慶曆八年(1041年~1048年)間發明。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雕版印刷比起手工抄寫,已方便得多。但是雕版仍有缺點,雕刻一部大書,需要不少人力、物力,很不經濟,同時書板還佔據大量空間。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偉大技術革命。據沈括《夢溪筆談》卷18的記載,畢昇用膠泥刻字,一個字,一個印,用火燒硬。先預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着松香、蠟、紙灰等,鐵板四周圍着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擺滿字印,滿一鐵框為一板,拿到火上加熱,葯就溶化,用一平板把字壓平。為提高效率,用兩塊鐵板,一板印刷,另一板又排字,這塊板印完,第二板又準備好了,這樣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每一個單字,都有好幾個印,如“之”、“也”等常用字,每字有二十多個印,以備一板內有重複時用。至於沒有預備的冷僻生字,則臨時寫刻,用草火馬上燒成。把字印按照韻目分類,安放在木格子裏,根據畢昇的試驗,假使只印三、兩本顯不出簡便,假使印數百、數千本,就極為神速。他的方法雖然原始簡單,但與現在鉛字排印的基本原理相同。
遺憾的是,沈括對於畢昇的生平事迹,沒有交代清楚,只說他是“布衣”,沒有做過官。在之後的記載中,凡是講到畢昇的,只不過重複或節錄沈括原文,至今還未發現任何新的文獻。不少外國學者說他是一個鐵匠,也是根據《夢溪筆談》,因沈括說有一位老鍛工畢升,曾在皇宮中用鐵鍛煉黃金,有人說他是四川人,但沒有提出任何證據。當他發明活字板時,沈括只是十幾歲的小孩。畢昇死後,他發明的泥活字印,為沈括的侄子輩所獲得,作為古董般保藏起來。所以畢昇與沈家或有親戚關係,沈括是杭州人,畢昇可能也是杭州一帶人。
1993年,有報道說湖北英山發現畢昇墓碑,此碑風化嚴重,又遭撞擊損傷,筆畫多有殘缺,年號難以確定。但有人認為此碑的墓主即為發明活字的畢昇。
明朝正德年間(16世紀初)在河南汝南地方一個武官家中,從地下掘出黑子數百顆,每子有一字,書法像唐歐陽詢的字體,堅硬如牛角,當時有人以為這些就是宋活字,它的精巧,非畢昇不能造。不過這只是後人的一種推測。畢昇的膠泥活字,是經過苦心設計的,因為這牽涉到刻字、排版、印刷等實際技術問題。清朝道光年間安徽涇縣有一位教書先生翟金生,仿照畢昇的老法子,費了三十年心血,造成同骨頭牛角一樣硬的泥活字十萬多個,到1844年才印出《泥版試印初編》,可知泥活字印刷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過去有些學者以為泥活字一觸即碎,不能印刷。並說膠泥刻字,不合情理,可能指的是金屬活字,或鑄字的模型,因而懷疑畢昇是否真的用過膠泥活字。其實泥活字“堅貞同骨角”,並且印得字畫清楚。據近年新發現的幾種泥活字印本和翟金生的泥活字實物,就可用來否定上述主觀臆說了。又有人提出畢昇的膠泥,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煉丹時用來密封爐頂的“六一泥”。實際上,清代翟金生用的只是普通泥土,並非用七種藥物合成的所謂“六一泥”。同時,李瑤在杭州仿宋膠泥印書,朝鮮用陶字印《三略直解》,也都根本不提“六一泥”。“六一泥”之名只見於宋人醫方,及《道藏》內《丹房須知》、《太極真人雜丹藥方》等道書中。而正統《道藏》清代學者是很難見到的。所以說普通膠泥不能印書,要印書須得用“六一泥”的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畢昇發明活字不久,南宋周必大於1193年就用泥活字印刷自己著作《玉堂雜記》。後來的人除沿用畢昇的泥活字外,元代王禎又製成木活字。其實木活字畢昇早已考慮過,他發現木頭的紋理有疏密,沾水后高低不平,並且與葯相粘,取下不便,所以舍木用泥。清代包世臣也說過用木活字印書,印了兩百部,字划就脹大模糊,而泥版可印至千萬而不失真。元、明兩代,又有人利用錫、銅、鉛等材料鑄成金屬活字,與雕版印刷相輔而行。
畢昇的泥活字傳到朝鮮,稱為“陶活字”。朝鮮人利用畢昇活字印刷的原理,推陳出新,早在王氏高麗高宗時(約1234年)已用鑄字印書,李氏朝鮮太宗三年(1403)以後,鑄造活字二十餘次,鑄成銅活字二三百萬個,並在世宗十八年(1436年)鑄成世界最早的鉛活字。活版印刷後來由朝鮮又傳到日本。越南在黎聖宗光順三年(1462年)已能很迅速地排印中越詩人唱和的詩篇。這些都是中國系統的漢文活字。西洋活字印刷術由德國梅因茲地方,而傳到歐洲各國,以及新大陸的美洲。因為文字與中國不同,看起來似乎另成一系統。但自16世紀以來,不少的西方學者均以為歐洲的活字印刷術也受到中國的影響。所以中國發明的印刷術(雕版與活字板),不但直接傳播到亞洲各國,並且影響了整個世界,對人類文化有着極其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