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選定方向開始

從選定方向開始

在生活和工作中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人,他們滔滔不絕、高談闊論、信誓旦旦地說要做一番大事業。然而,當你接下來想看看他們怎樣實施自己的偉大事業時,卻發現他們所謂的事業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除了嘴上說說大話,無半點兒實際的作為。這就是空談主義者。如果你真心實意地想成就一番事業,就不要空談,因為空談會誤事,甚至會誤了大事。為了避免這種局面的發生,我們要讓自己的目標明確,規劃切實可行,最重要的是為了這個目標所採取的行動。

你的一切價值標準,都要以人生的終極目標作為依據,也就是說,個人最重要的期望或價值決定了一切。每個人都要將個人使命牢記於心,所有行動都是為這一使命服務的。

確認使命意味着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看清方向,透徹地了解當前面臨的狀況,不至於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最終解決問題,完成任務。這是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應具備的決心,它督促着我們排除萬難,圓滿地完成自己的使命。麥卡錫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正是得益於此。

但就個人來說也有不如意的時候,就是當下所做的一切似乎都毫無意義。

所以,在開始工作之前,你首先要明確自己工作的最終目標是什麼。所謂最終目標,就意味着無論你做了什麼,都不能偏離這個大方向。就拿拼圖來說,當你面前擺滿了凌亂繁雜的圖片時,你很清楚要將它們組成一幅完整的圖案。在拼接過程中,錯誤是難免的,錯了就推倒重來,為的就是那個最終完整的圖案。我們所做的工作其實也和拼圖一個道理,總是要圍繞一個既定的目標,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但始終都不會偏離大方向。

還要注意的是,所謂最終目標是戰略性的,它並不會為你規劃出每天的具體工作和生活,比如從事什麼、怎樣生活等。而是從總體上規劃你的人生,明確所要達到什麼目標,儘管還很遙遠,但從一開始你就要明確這個目的,這樣,當你從事每一項工作時,都會牢牢把握這個大方向,不偏離目標。也許說來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就難了。有的人總在忙碌中生活和工作,可每每靜下心來,卻發現自己瞎忙一場,離本來的目標越來越遠,自我反省一下,也覺得連自己也越來越不像是自己了。

因此,你需要經常從正在做的事情中抬起頭來,思考一些最基本的問題,例如“我正在做的事情對解決問題有什麼幫助”“我是怎樣推進思路的”“這是不是我當下最重要的事情”“如果這件事並不重要,我為什麼還要去做呢”……麥肯錫人在工作時總會遵循這樣的準則:經常檢驗一下自己的行進路線,避免因為太過匆忙而偏離了方向或迷失了方向。

你的行動應該圍繞着目標做出選擇。做事情前先要構思一番,然後再採取行動。例如,一座建築在具體施工之前,首先要有詳細的設計圖紙,然後制訂施工計劃,最後才能開始施工的步驟。圖紙代表着目標,計劃指明實現目標的程序,施工的整個過程都要以此為準則,在設定目標時做到完美,具體施工時才不會做無用功。

經營企業也是如此。首先確定產品或服務可以達到的運營目標,然後再考慮綜合資金、研究發展、生產作業、行銷、人事、設備等方面的資源,準備工作做好了,再開始具體地實施。事實證明,很多企業的失敗都是由於事先規劃得不周全,導致資金缺乏或是沒有認清市場等因素。

比塞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座小村莊,它毗鄰一塊1.5平方公里的綠洲,然而,直至1926年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那裏的人們沒有一個走出過沙漠。

當時,肯·萊文是英國皇家學院的院士,他聽到這種說法后,感到難以置信。他來到了比塞爾,向當地人詢問原因,大家一致地回答說:從比塞爾出發,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終還是會回到比塞爾。

肯·萊文為了證實這種說法,親自做了一次實驗。他從比塞爾出發,向北走去,結果不到四天就走出了沙漠。

那麼,當地人為什麼無法走出沙漠呢?這讓肯·萊文感到非常奇怪。最後,他只好僱用了一個名叫阿古特爾的當地人,讓他帶路,看看他究竟是怎麼走的。他們牽着兩頭駱駝,帶上可以飲用半個月的水,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化設備,就這樣上路了。

10天後,他們已經走了幾百英里的路程。第11天,他們的眼前出現了一塊綠洲—果然,他們又回到了比塞爾。

經過這一次的旅程,肯·萊文終於找到了比塞爾人走不出沙漠的原因:他們根本沒有認識北極星。

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中,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參照物,僅僅憑着感覺往前走,那麼他必定會來回打轉,走出的足跡幾乎是一個個圓圈。比塞爾坐落在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里沒有任何參照物,如果沒有指南針,又不認識北極星,那麼的確不可能走出沙漠。

在離開比塞爾之前,肯·萊文找到阿古特爾,對他說道:“只要你白天休息,晚上朝着北面那顆最亮的星星走,你就能夠走出沙漠。”阿古特爾跟着肯·萊文,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走出了沙漠。

如今,比塞爾已經成為了西撒哈拉沙漠中的旅遊勝地,每年要接待數以萬計的遊客,當地的經濟因此得以迅速發展。作為比塞爾的開拓者,阿古特爾的塑像被豎立在小城的中央,在塑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假設兩個人以相同的速度前行,其中一個人的目標很明確,那麼他就會像肯·萊文一樣,沿着直線前進,很快就會達到目標;而另一個人沒有確定目標,只憑着感覺前行,那麼他就會像在沙漠中盲目摸索一樣,最終或是回到了起點,或是迷失在路上。

長遠的目標是一個宏大的工程,它的實現需要我們一步步地去做,也就是說大的目標既定后,還要制訂具體的規劃,每一步我們要怎麼走,走到什麼程度,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短期目標,而且要保證這每一小步都在一點點接近那個遠大的目標。

這每一步既可以用量來衡量,也需要用時間去積累,就像美國管理大師杜拉克說的那樣:“不會把握時間,就什麼也把握不住!”這樣看來,為了長遠目標的實現,我們要制訂一個具體的時間表,既有短期的,也有相對長期的,經過這樣時間的累加,逐漸接近目標。

所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容不得半點空談,容不得僅僅停留在口號和表態上,你要有每一步具體的目標,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大學畢業后做什麼,而立之年要達到一個什麼目標,而且要量化。不要小看那些看似遠離長遠目標的小小的舉措,它們都會引領你逐步接近未來。能否做到這些,不妨對照一下後面的一些問題,做個參照,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1)已經制訂的目標,包括遠期、中期和近期的目標,它們是否可行?

(2)下周的工作是否已經明確?

(3)每天開始工作前,是否安排好了一天工作的次序?

(4)在安排工作的次序時,是以事情的重要程度來排序的,還是以事情的緊迫性來排序的?

(5)在工作過程中,注意力是集中於目標還是集中於過程?自我評定是以績效為依據還是以工作量為依據?

(6)在工作效率最高時,是否在做重要的事?

(7)為了遠期、中期以及近期的目標,今天能做些什麼?

(8)是否每天都能有點兒時間做做規劃,同時思考一下工作上的問題?

(9)上下班的時間是否被很好地利用?

(10)為了避免下午打瞌睡,午餐時是否有意減少進餐?

(11)休閑時,是否讓自己充分放鬆,以便當突發事件發生時能及時應對?

(12)是否將工作儘可能地授權他人去完成?

(13)對於富有挑戰性的以及例行性的工作,是否常常授權他人完成?

(14)當授權他人工作時,是否依據“權責相稱”的原則?

(15)對於下屬感到困難或不耐煩的工作,是否組織他們做“反授權”?

(16)在工作中是否充分調動部屬協助自己,使自己能比較輕鬆地把握時間,同時又不至於浪費部屬的時間?

(17)在辦公桌上是否不擺放無關的資料以及報刊,不使它們佔用自己的時間?

(18)與客戶溝通時,是否採用電話或親自拜訪的方式,而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採用書面的形式?

(19)除了特殊情況,是否在下班后不再考慮工作的事?

(20)如果臨時需要加班,並且可以自由選擇時間,是選擇提前上班,還是推遲下班?

(21)一些小的決策能否在短時間內迅速做出?

(22)當獲得關鍵性的資料時,能否在第一時間制訂決策?

(23)對時常有可能出現的工作或精神危機,能否保持警覺和防範措施?

(24)是否為自己和員工制訂工作時間表,規定完成的時間?

(25)對於近期沒有意義的工作或例行活動,是否加以拒絕?

(26)是否習慣在口袋或書包中放一些書籍或資料,利用排隊等候或乘車乘機的空閑時間進行處理?

(27)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時,是否按照“二八法則”(即只集中精力處理20%的重要問題,而不受80%的不重要的問題所困擾)來應對?

(28)對於時間能否有效把握?自己的行動是自己做主還是要看周圍環境?還是要看其他人的優先次序進行?

(29)是否一次就能將事情做好?

(30)對於一些常見的干擾如電話、來客和會議等,能否設法避免,不使其打擾自己的工作?

(31)是否更關注當下,而不是沉溺過去,或者擔心未來?

(32)“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是否總是念念不忘?

(33)是否安排時間為下屬做培訓?或幫助他們尋找這樣的機會?

(34)在打電話前是否考慮好說什麼?是否把要打的電話集中起來打,而不是隨意想起什麼說什麼,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記?

(35)是否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

(36)是否將自己的工作環境封閉起來,以避免外界的干擾?

(37)一天的工作結束后,是否總結一下得失並找出補救的辦法?

(38)在準備會議時,是否考慮一下有沒有比開會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39)是否注意講話的時間和方式,以盡量少耽誤大家的時間,避免空談。

(40)是否注意檢討自己對時間的支配方式,以避免浪費時間?

以上問題看起來很細緻也很瑣碎,但如果你認真看后發現自己對每個問題的答案都是令人滿意的,那麼你就是個善於規劃自己的人,你對工作對生活的規劃一定是完善的。按照你的規劃行事,一定會有個美好的前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麥肯錫思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麥肯錫思維
上一章下一章

從選定方向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