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逛街
不怪宋縝脫口而出,當初新娘子弄錯了都沒人發現,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三人穿的嫁衣都是一家綉樓出的,雖然不至於長得一模一樣,但確實十分相似。婚禮是大事,可就算精密的籌劃過,真到了那個時候還得忙亂,誰也沒去注意那一點細節。嫁衣本應該新娘子自己做,但寧思女紅不好,寧熹又是匆忙定的親事,所以兩人的嫁衣都是綉樓買的,至於白夜歌的就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了,而後寧熹給家人的見面禮都是宋縝那裏拿的,宋縝還真沒見過寧熹的綉工。
而對於寧熹,作為一個有原主記憶的她來說,被人質疑女紅,就跟前世被人質疑會不會分離雞蛋清一樣,那是對於專業的侮辱。寧熹瞪着宋縝漂亮的鳳眼,到底沒捨得下手撓花他的臉,哼了一聲,道:“是啊,我針線不好,還不許我出去轉轉?”
當晚,寧熹背對着宋縝睡了一夜,次日神清氣爽的帶着堂妹出門逛街去了,宋縝難得休沐,一大早被寧熹鬧了起來,打着哈欠準備在院子裏宅一天,就被堂兄叫了去。
寧熹雖然才嫁過來,但宋綰是個活潑的,兩人一路出門也不枯燥,何況地方也不遠,就在前街的信和布莊。寧熹知道,南街雖然更為繁華,可畢竟不比前街管理成熟,尤其是附近居住的達官貴人家,依然更傾向於在前街,而相對於南街分片成塊的佈局,更不似前街這邊方便,買好了東西便可以尋個酒樓、茶樓坐一坐。
信和布莊也是老字號了,布料絲線都是極好的,宋綰拉着寧熹進去,向招呼客人的店小二道:“有新到的絲絹沒?挑好的拿來我們看看。”
店小二一見宋綰那架勢,連忙招呼寧熹和宋綰去雅間,自己去取新到的布料和絲線來。宋綰在桌邊坐下,頗為得意道:“三嫂你瞧,虧得我們來得早,若是晚些,可就只能在外面挑選了!我倒是喜歡熱鬧,只若是叫我娘知道了,必定又要說我。”
寧熹點點頭,與宋綰小聲說笑着,不多時,店小二便取了布料和絲線過來,快到上巳了,布莊也想多賺些錢,布料和絲線的顏色都十分豐富,還有兩種漸變色的布料。宋綰一眼就看上了那淺黃到深綠漸變的布料,細細看了質地,問寧熹道:“三嫂,你看我拿這布料做一身裙子如何?”
出去春遊踏青,穿這樣的裙子也算應景,不過,“四妹妹,上巳只有幾天的功夫了,怕是做不好呢!”
正說著,外頭小丫鬟脆生生的聲音道:“掌柜的,聽說你們這裏新進了一種漸變色的布料,快拿來我家姑娘瞧瞧。”
宋綰本來也在擔心這個,漸變色的布料是好看,可就算不用往上面繡花,也要裁剪縫製得巧妙才好看,不然比尋常布料還不如。她出遊穿的衣裙已經備好了,聽到外邊有人說要索性道:“罷了,那就下回再說吧!想來這麼好看的布料也不會只進這一次。”
店小二見狀連忙點頭,將其他布料留下,抱着兩匹漸變色的布料先出去交給要看的人。門帘子掀開,寧熹只瞥了一眼,就瞧見頤指氣使的小丫鬟旁邊高傲的揚着下巴的寧珍。
寧珍沒有看過來,寧熹也沒有出去跟寧珍說話的意思。那天寧珍那樣埋汰她,她不說反駁的話不是因為無話可說,而是與寧珍爭那口舌之利實在沒什麼意思,反倒叫別人看笑話罷了。但不管是原主還是現在的寧熹,對寧珍這個堂妹都抱着敬而遠之的態度,畢竟沒事跟人爭吵,不管有理沒理都不會給人留下好印象。
寧珍本來就是衝著那難得的漸變色布料來的,挑好了布料對其他的都沒有興趣,付了錢就直接走了,寧熹和宋綰從雅間出來的時候,寧珍早已經離開了。瞧着時間還早,宋綰提議去旁邊的銀樓看首飾,雖然原本沒有這個預算,但宋綰本來就手頭寬裕,臨時添上這一項也無妨。
旁邊的銀樓叫做珍寶閣,也是老字號的銀樓了,寧熹出嫁之前,周氏還特意在珍寶閣給寧熹定做了一整套的頭面。看老掌柜對寧熹熱情的態度,就能想到那套頭面有多貴,寧熹想到今日沒有特意買首飾的打算,便道:“有新鮮的花樣嗎?拿來我們看看。”
寧熹這個要求正和宋綰的心意,她臨時起意,不會買貴重的首飾,不過若有新鮮合眼緣的,也可以買下來。老掌柜會意,連忙叫人拿了新出的小物件給寧熹兩個看,都是耳飾、珠花、戒子一類小巧精緻的小物件。
寧熹一眼就看中了粉色小珍珠攢成的小巧珠花,忍不住拿起來細看,宋綰也看過來,道:“這個真好看,若不是三嫂喜歡,我就自己買下來了。”
雖然已經嫁人了,戴這種粉嫩的珠花有賣萌之嫌,但寧熹喜歡,就買下了。又幫着宋綰挑了一對小金球耳墜和鑲了細碎紅寶石的珠花,才從珍寶閣出來,對面就是宋綰提過的匯珍閣。宋綰一直留意着時間,時間差不多了就從珍寶閣出來,進了匯珍閣也不用多等,直接進了二樓的雅間。
宋綰心心念念的就是匯珍閣的八寶蒸飯,才進門就先點了八寶飯,這才問匯珍閣有什麼新菜。寧熹見宋綰眼睛都不眨的點了五六個菜,連忙阻止她接着點下去,道:“四妹妹,咱們就兩個人,哪能吃得了那麼多,這些就夠了!”說著叫人在旁邊擺一桌,讓跟來的丫鬟婆子都坐下吃東西。
宋綰有些遺憾,道:“難得出來一回,還想着將招牌的好菜都嘗嘗呢!”
寧熹聞言就笑了,道:“你有多大肚皮,能吃了多少?我倒是不吝嗇這點飯錢,不過浪費了那麼多東西,回去定要讓祖母罵的!”宋老夫人雖然出身好,自小就不缺錢的,但家風嚴謹,就算富裕,也不許浪費。
宋綰吐了吐舌頭,只得嘆道:“罷了,下回再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