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鎮遠級戰列艦
昔日跟隨朱聿鍵的軍政官員們,如今都成為了大明帝國最核心的支撐,成了國家發展最有利的保障。只可惜歲月不饒人,這麼多年的奮鬥讓許多人老了,國家局勢穩定之後,不少人開始退休離開了自己的崗位。
首先就是徐光啟老先生,他雖然得享高壽卻沒有了繼續搞科研工作的體力,不得不選擇了退休生活。機械研究所的所長王徵、總裝備部部長張燾、最高法院院長張書堂、沿海省布政使余大成等人先後退休。不過這些人的退休,對華夏的經濟和科技發展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為經過了十多年的教化與培養,新生代人才已經成為了主流,他們已經能夠承載起整個國家的繁榮和昌盛了。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因為年齡偏大而選擇退休,剛剛四十歲的宋禮決定脫離海盜隊伍,成為了一個平民。這是在朱聿鍵決定將已經閑置三年的海盜隊伍調往地中海,並給出大明帝國正式辦法私掠證的情況下,主動提出來了。
可以說朱聿鍵為了利用華夏海盜,給地中海沿岸歐洲國家上最後一道枷鎖,給出的條件非常豐厚,他們只要不去劫掠華夏商船在地中海可以肆意妄為,如果有什麼危險可以躲入任意大明帝國及藩屬國的港口,都不會受到任何責難。
在這樣的條件下,宋禮卻選擇了急流勇退,他麾下海盜都被編入了另外十三家海盜之中,繼續在地中海橫行,並打出了舟山十三家海盜的私掠艦隊名頭,飄揚的星條旗開始代替黑色骷髏旗,成了歐洲地中海各國聞之色變的海盜商標。至於宋禮則隱姓埋名與家人一起住到了衢州府的一個小鎮中,從此以後再也沒人知道這個平凡老人的來歷。
宋禮得以在悠閑自得的環境中,享受起天倫之樂,只有在回想起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他才會將壓在箱底處從不示人的一級榮譽勳章拿出來玩賞,那是朱聿鍵親手發給他,獎勵其為國家做出優秀貢獻的標誌,也只有它才能顯示出這位昔日海盜首領的功績。
錢百萬同樣選擇了退休,他雖然從未在大明帝國軍政體系內工作過,卻取得了他人無法比擬的功勛。當他將自己工作交給接任的新官員時,整個歐洲五千萬人口中,已經有十分之一成為了他龐大傳銷體系的下線,近三分之一歐洲人口染上了天使聖膏的毒癮,未來這將是大明帝國控制歐洲的另外一道枷鎖。
也正是在這一年,寧波象山港造船廠內,最新的一號戰船宣佈下水。關於這艘新戰艦的設計,曾經在國內引起了許多爭論,大部分都認為二號戰船和三號戰船已經足以讓大明海軍變成無敵的存在,又何必耗費大量資金繼續發展海軍新戰艦。
對此朱聿鍵進行了嚴厲的批駁,他認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軍隊的保駕護航,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有馬放南山的情況出現,否則那將是亡國的開始。至於許多人詬病的軍事佔用國家發展資金的問題,朱聿鍵也給出了合理解釋,軍事科技的發展能夠帶動民用科技,這是國家科研機構能夠不計成本發展新技術的動力之一,能夠極大促進國家科技發展。更何況未來大明帝國將倡導軍民融合技術,讓軍事科研的研究產生大量利潤,讓大明帝國越來越強大。
在朱聿鍵的這種倡議下,一號戰船成為了新的試點。這艘排水量達到13360噸的鋼甲戰列艦,第一次使用了八座小水管燃煤鍋爐和兩台三氣缸立式三膨脹式蒸汽機,讓三軸雙舵推進的軍艦擁有一萬一千馬力的超強輸出功率,也讓這艘軍艦的航速達到了恐怖的18節。
引入了鐵甲堡式裝甲概念的新戰艦舷側主裝甲帶長約77米,高2.64米,其中水線以下延伸1.52米,舷側中部主裝甲帶最厚處達457毫米,然後分別以406毫米和356毫米向前和向後遞減,內里是102-203毫米厚的柚木支撐層。舷側上部裝甲厚102毫米,舷側裝甲的總高度約4.5米。
首尾兩端的防水隔艙壁分別厚406毫米和356毫米。在這個主裝甲帶區域的上方是厚76毫米的中部甲板裝甲,主裝甲帶前部和後部的下甲板裝甲厚為63毫米。主甲板和中部甲板之間的舷側上部裝甲是102毫米厚的鎳鉻合金鋼裝甲,兩頭則是76毫米厚的防水隔艙壁。
主炮的防護炮座、動作與裝填機械部分俯視的外形為梨形,頂部裝甲厚432毫米,向下遞減至406毫米,至上部水線裝甲帶以下側面為280毫米。指揮塔裝甲厚305-356毫米,後部指揮塔76毫米。在主裝甲甲板與上部舷側裝甲帶之間的區域為煤艙,為艦體提供額外的防護能力。
在軍事研究所拿出最新的液壓緩衝機構之後,大明帝國的火炮終於進入管退時代,也讓戰艦擁有了更強的火炮系統。在這艘新戰艦上,前後各佈置了一個裝甲炮塔,安裝有四門350毫米主炮,兩側分別以單裝炮形式安置了10門150毫米速射炮和16門75毫米速射炮。如此強大的火力和武備,已經具備以單艦粉碎除大明外任何一國海軍的能力。一號戰船的下水,讓海軍上下欣喜若狂,朱聿鍵親自將其命名為鎮遠號戰列艦。
鎮遠號戰列艦入役,標誌着大明海軍進入了鋼鐵戰列艦時代,也表示着大明帝國全面掌控海洋的時代來臨。與此同時新的小水管鍋爐和三膨脹式蒸汽機也被用在民船上,加上建造鎮遠級戰列艦讓華夏擁有了建造萬噸以上級別鋼鐵船隻的能力,也讓各大海洋上漂浮着的大明商船開始了鳥槍換炮的時代。
以三萬噸排水量為起點,採用新式蒸汽機的新寶船開始設計下水,依靠着超前的設計與極為低廉的運輸成本,大明帝國翻開了大航海時代新的一頁。
在整個大明帝國境內,工商業蓬勃發展,科技的進步始終沒有放鬆。4341年五月,已經膠捲式照相機為基礎的攝像機投入使用,隨後華夏百姓們有了娛樂方式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