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猜策
“轟轟轟……”連續無聲巨響之後,一個炸藥罐摧毀了火船。
捂着耳朵的李誠搖頭嘆息,投石車的準頭真是感人,五個炸藥罐才炸掉了這麼一艘船,以後不能再這麼幹了,虧大了都。今天這麼用的目的,自然是壯壯聲勢。
關鍵炸藥罐這玩意不好掌握,不用陶罐呢,重量太輕,想拋的遠點有難度。用陶罐呢,爆炸后碎片容易誤傷自己人,每次都得豎起盾牌,運氣不好扎船上難看的很。
“這玩意還是用來攻城為好。”李誠嘆息了一聲,黑火藥的威力其實沒那麼誇張,就算是顆粒化之後,也就是那樣了。響是夠響的,殺傷力有限。不過在這個時代,嚇都能嚇死人。
張亮遠在五里之外的登陸場都聽到了動靜,當時就是一哆嗦。李誠這廝,又在放天譴?上回解州的勾當,就有人懷疑是李誠做的手腳。這傢伙來歷古怪,都懷疑他是仙家弟子。只不過以前沒證據,現在似乎有證據了,但是卻更不敢去惹他了。
高句麗的小型水師全軍覆沒之後,登陸場已經開始陸續上岸了。很明顯,高句麗守軍沒有在城外作戰的意思,全都縮在卑沙城(今旅順西北)裏頭,就這麼看着唐軍登陸。
李誠指揮的水師繼續戒備中,謹防高句麗人的決死衝鋒,快船四處掃蕩,登陸場方圓二十里內,一艘其他船隻都不許出現。入夜之後,就算高句麗水師有心偷襲,也很難掌握航向。這年月夜盲症很多,大海上夜間不借住工具想找准方向幾乎不可能。
沿着海岸線出擊,更是沒可能了,所有路線都被牢牢守住。高句麗人也不出來送死了。
兩萬唐軍(其中輔兵一半)完成登陸,張亮也從旗艦上下來,乘小船登岸。輔兵開始修建棧橋時,李誠指揮水師起錨,沿着海岸線往北而去。
被圍在卑沙城的高句麗守軍將領一看水師的去向,頓時頭皮發麻,趕緊派人出城,回去報信。一支唐軍乘船北上,警惕唐軍沿大同江偷襲。
定州,李世民親佩弓矢,激勵全軍。
李績出柳城,瞞天過海渡過遼水,攻建安城,斬首數千。李道宗破蓋牟(今蓋縣)后,大破高句麗援軍四萬步騎,李績將遼東城團團圍住。
卑沙城小,張亮率部猛攻三日後破城,俘八千餘。高句麗全線告急之時,唐軍水師不見了。乙支文德非常重視唐軍水師,因為水師總管是李誠,這個號稱“不敗戰神”的傢伙。
問題是唐軍水師北上之後不見了,那麼多船居然不見了。大同江口的高句麗水師倒是不斷的派船去偵查,因為天氣的緣故,海面大霧,很難發現唐軍水師。
大霧給高句麗水師帶來了麻煩,給李誠其實也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好在有六分儀,加上海匪對這一帶海況很熟悉,李誠率部成功的抵達獐子島后停了下來,快船全部派出去偵查。
遼東城下,李績率部猛攻十二晝夜,城破,殺敵過萬,俘男丁四萬之眾。俘虜根本不用唐軍操心,一堆商人在等着做人口販子。現在到處挖煤,勞力缺口不小。
唐軍進擊白岩城,城主孫代英見戰局不利,私下請降。李世民優待俘虜,收取民心。白岩城下,設岩州,孫代英為刺史。唐軍進擊安東,高句麗北部酋長高延壽,南部酋長高惠鎮率部增援,白袍小將薛仁貴將星閃耀。
兩路援軍大敗,唐軍斬首兩萬,二高請降,膝行入營。平壤聞訊,舉國震驚。
李世民率部圍住安東,聽信守將言論的百姓擔心唐軍屠城,軍民一心死守安東城。
李世民指揮的唐軍這一次卻沒有着急進攻,而是不緊不慢的三面圍城。
李績見狀不禁着急了起來,謁見李世民道:“陛下,安東城牆堅固,每拖一日,就增加一分破城的難度。臣以為當急攻之,陛下素來知兵,為何此番如此緩慢?需知寒冬將至,屆時我軍不能速勝,唯有退兵之選。”
“朕正欲問策於卿,不知卿有何見教?”李世民笑眯眯的問一句,李績道:“安東城堅,地形險要,不利我軍全面圍困。臣請築土城一座!”
李世民見李績如此說,不禁長嘆道:“卿之所言,竟不出自成所料分毫。”
李績聞言大驚:“自成都說了些什麼?”李績是個驕傲的傢伙,他對自己的軍事才能很有自信,大概除了李靖,李績就沒有在軍事上佩服的人了。
李世民道:“自成料定卿用巧計渡遼水,我軍在遼東戰局不難,唯有安東城據地利,恐難輕取之。又道卿必請朕急攻安東,並獻土城之策。”
修築土城在古代攻堅時是常用的辦法,土城高於城牆后,可以居高臨下以弓箭壓制城內。這種辦法的缺點是比較笨,耗時比較長。這也是李績着急的原因。
李績這一下信了,李世民不可能信口開河的來打擊他。頓時面露喜色道:“陛下,臣料定自成必有破城之策。此子用兵詭詐,想來另有奇謀,不知可是率水師北上,奇襲平壤?”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道:“卿所言中亦不中!”
李績表情古怪,什麼叫中亦不中呢?說對了一半,還是怎麼說?不等李績發問,李世民轉頭問身邊的長孫無忌道:“輔機也來猜一猜,李誠所出何策?”
長孫無忌攤手道:“臣所謀素來堂堂正正,奇謀不足也。懋公且不能全中,臣如何能?”
李道宗笑道:“陛下,臣也來猜一猜,想那自成用兵素來不守成法,羚羊掛角,無跡可尋。臣以為,自成率水師護張亮部登陸后,或取道北上,助新羅破百濟也未可知。”
李世民聽了哈哈大笑,心道他們都沒猜對。自成最厲害的計謀,乃是火藥。至於水師的進軍方略,自成也不曾決定,所謂相機而動,但卻短短不可能助新羅破百濟。
李誠上次見李世民,獻上火藥后,重點強調了一下半島今後的格局。高句麗一旦被滅,絕對不能讓新羅統一半島南部,哪怕扶持一個傀儡在百濟,也要盡量的弱化半島小國。高句麗這個前車之鑒可不遠呢。
在這個時代,憑藉地利很容易守住疆域。現在看着新羅弱小,一旦統一了半島南部,難免不會滋生野心,變成下一個高句麗。不斷的弱化周邊國家,這是李誠堅定的外交策略。對草原上的胡人也好,對半島國家也罷,都是一個待遇。
如果有可能,周邊最好不出現一個能威脅到中原的勢力。李誠重點強調,從軍事角度來看,一個國家周邊一旦出現了強勢的正確,潛在的危機就出現了。例如吐蕃,上次一把火燒的吐蕃元氣大傷,出於全局的利益,李世民還是和親了。
李誠對於和親的策略,很是不滿,這一次又強調了一下。對此李世民倒是不以為然的。一個女人能換取一個國家友好,帶來邊境平靜幾十年,怎麼看都是賺的。
李誠強調國家自身強大才是安全的基礎,這一點李世民深以為然。但是他主觀的認為,大唐會一直強盛下去,並且好戰必亡。
最後李世民還是同意了李誠的策略,一旦高句麗被滅,將保留百濟。這一點,李治就不如李世民了,李治當初放棄了半島南部,給了新羅一個擴張的機會。
總體上看,半島那個國家雖然一直看着很恭順,但是卻在恭順的外表下,不斷的蠶食大唐的疆域。現代社會的邊境,都到了鴨綠江了。高宗當初可是在平壤設都護府的。
“陛下莫笑,還是說說自成之策吧。”李道宗笑着催促,李世民笑着點頭道:“自成所出之策,不外相機而動罷了。自成言大海茫茫,以三千陸戰之師,深入敵境不足為取也。我軍速下安東,自成則逼近大同江口,牽制敵軍即可。我軍困于堅城之下,則登陸敵後阻援。”
李績秒懂李誠的策略,關鍵還是要看安東城下的戰鬥。當然這是李誠讓李世民這麼說的,實際上安東城在李誠看來,已經是囊中之物了。這個時候的李誠,其實是在等一個大概的時間,唐軍破安東城的時間。
這個時間是可以計算出來了,之前唐軍用兵的時間史書上是有記載的,安東城下,李誠判斷半個月肯定能搞定。要知道李誠可是留下五百工兵的,專門培訓出來挖地道的。
眾人恍然大悟,李績嘆息道:“兵無常形,水無常勢,此言誠哉。”
李世民聽着嘴角露出微笑,下令讓李績帶人去築土城,等到李績走了,單獨留下李道宗,一番交代后,李道宗領了軍令而去。
李道宗的任務是帶兵在城下佯攻,保護輔兵填平護城河。等到李道宗也領命去了,李世民對長孫無忌招手道:“輔機,上前說話。”
長孫無忌上前聽李世民一番交代,長孫無忌一臉肅然的去了。李績築土城,李道宗佯攻,真正的殺招居然是挖坑道。不過這個戰術,風險還是很大的,對手如果有防備很難成功。
長孫無忌多少有點擔心的去了,不管怎麼說,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