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楔子

【楔子】

常西城外有一座樓,樓子裏,南來北往的都是武林人。

有個說書先生在二樓搭了個棚,他的名聲很大,名號「無卦不通」。

無卦先生,喜說八卦,江湖香艷事,由他口中說出,必能多幾分旖旎,添幾分春意。

而今要說的故事,便從無卦先生的一則八卦開始。

那一日,尋常的天,尋常的人。

二樓的客倌坐了八分滿,無卦先生便以醒木敲案,慢聲開口,言曰:「今日的八卦,乃是一樁真事兒,源頭是七年前的嶺南蕭族。」

客座里,忽起一陣唏噓,蕭氏宗族,行事殘忍嚴酷,為眾人所畏懼。

無卦先生一笑,「蕭家的離奇事,想必客倌都有聽聞。」

「早些年,嶺南蕭家有一雙兒女,同榻而卧,同進同出,長大後,兄妹至婚配之年,各有親家。誰料七年前,兄妹隨蕭氏夫婦南渡長江,兩人一時無法剋制,竟在行船上,做了那禁斷之事,翻雲覆雨之際,卻被父母撞破,那時,蕭妹已有四月身孕……」

「後不知因何緣何,蕭氏一族,竟於返航時沉船落水,連同那足月大的男嬰,也斃命於長江水中……」

說書先說始末,無卦先生口中,事情的因果與傳聞一般無二,只是,待他細細說來,兄妹間世俗難容的情緣,亦平添幾分催人淚下的意味。

一座客倌,皆皆聽入了迷,隨着故事起伏,或而歡喜,或而惆悵,樓里、樓外成了兩個世界,待到故事落幕,聽客還沉浸在紅塵遠水中,未能回神。

其實,這則故事極短,無卦先生說完,烹好的春日茶水還冒着熱氣。

樓子外頭,榆樹剛抽出嫩葉,葉稍牙白,葉芯一抹翠色正緩緩暈開。

無卦先生嘆口氣,一邊將醒木揣入袖囊,一邊道:「蕭家之劫,已過去七年,諸位客倌只當是……」話未說完,手便懸在半空,無卦先生一臉怔色,望向客座角落。

角落裏,坐着兩個人,一人是年過七旬,面容清和的老人;一人是眉目朗秀的小兒,看那小兒年紀,不多不少,大約也只七歲。

老人起身,朝無卦先生淡淡一笑,遂牽着小兒的手,往樓外走去。

誰也不知無卦先生的真名,誰也不知他會否武藝,是否究極其境,只是這茫茫江湖,並無一人敢招惹他。

而這個時候,無卦先生卻憑欄而望,朝着長道上一老一少的背影,深深作揖。

樓子裏,聽書的茶客來了又去,隱約傳來無卦先生的一段辭令,這段辭令,無卦先生每說完一個故事,都會講一次。

「人之一生,時日短促,恰如白駒過隙。然縱有山河浩蕩,無人世點綴,卻也徒然。我說的八卦,無非江湖逢春,陌上見花,比之亂世梟雄,盛世英豪的言談,略顯流俗。然而,一則俗事,能於紅塵輾轉間流傳,必有其動人心扉之處。誰又曉得,哪一則故事,千迴百轉,於聽者心有戚戚,莫不銘記,莫不追懷,莫不是一場傳奇呢?」聲調淡淡,平仄有度。

樓外頭,落下暮春毛毛雨,道路遠處,卻是人世的蒼蒼霧氣。

這便是故事的起始,以至於後續如何,且又待評說。

倒是這一年,江湖上有幾樁不大不小的事兒,頗值得一提。

覆滅六十年的暮雪宮重建了。

蜀地青衫宮的少宮主,年僅九歲,便能將一手風華劍使得出神入化。

春末夏始,一曲驚鸞重現,兩個美人從此名聲大噪。

中原腹地,又出了個怪傑,此人名聲敗壞,性情浪蕩,偏生武藝好得很,令人置喙不得。

也有江南流雲庄,屹立百年,依舊雄霸武林。

江湖人都說,單從這一年,便可瞧見二十年後的江湖盛景。

當然還有一些事兒,不那麽值得一提,比如有個老人,在青城山的後山腰,給小孫子置了一所宅子,讓他在此開枝散葉。

比如唐門一個三歲就能識毒的丫頭,竟不分五穀雜糧,吃壞了肚子,在床頭散了七天氣血,病去抽絲,最後被送上青城山,靜心休養了三月。

三月後,丫頭下山,恰逢晚夏天涼,她誤入一處宅庄,不慎將火摺子落在柴堆,一場大火燒得雞飛狗跳,火舌子一卷,將半個膳房舔了個乾凈。

宅子的主人大動肝火,揪着小丫頭就要拚命,兩個人酣暢淋漓打了一架,主人扯壞丫頭的肚兜,丫頭喂主人吃了五種奇毒,算是兩敗俱傷。

這樁瑣碎事,落在凡世里,如一夜扁舟入海,遇浪則沉,觸礁則亡。

可誠如無卦先生那句出了名的辭令,誰又曉得哪則八卦扣人心弦,末了終了,又成一場傳奇呢?

且說這一葉扁舟上的小丫頭,名叫唐緋。

這一年,唐緋初遇江展羿,她六歲,他七歲,懵懂年華結了怨,她非青梅,而他亦非竹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一刀驚春 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一刀驚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