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節碑院大佛(2)

第五百四十五節碑院大佛(2)

我趕緊跟隨他們的腳步,沿着崎嶇不平的陡峭險峻的山路蜿蜒逶迤而上,蒼松翠柏、群山環合,和風吹過,松濤陣陣,倒是這邊風景獨好,我們沿着高低不平,古老斑駁的青石石階一路向上而行,沒有走太久,我們就看見迎面而來的高聳入雲,大名鼎鼎的碑院大佛了,這和現代社會不太相同,現代社會為了保護大佛,特意在外面加了座古色古香的佛堂來為大佛遮風擋雨,而現在大佛真面畢露,顯得格外的吸人眼球,高大突兀,顯得無比巍峨而壯美,屹立於群山之中。我們這些肉眼凡胎走到大佛身下,立刻感覺到凡人的渺小,仰望才能看着清楚大佛的全身。

大佛刻鑿在海拔667米的禹跡半山腰,看上去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背岩而立,面南稍偏西。大佛禹跡山大佛左右各有一石龕,石龕內有一奇石,石如龍虎,左看狀如待命的卧龍,右看又奇石形如馴服的老虎。右側有石刻觀音像一尊,因為它們的存在,禹跡山便多了一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兩側石頭的配襯的格外恰到好處,相得益彰。佛高18米,腰寬6.1米,下肢寬5.2米,它的厚實有肉的腳掌也無比大,可以和吃飯的餐桌相提並論,長寬均約1.3米。大佛依山而立,遠看其面目,黑白分明的雙眼、齊肩的長耳、佛珠般的頭髮,表情莊嚴肅穆而不乏慈祥,觀之可親,圓潤的手指、斑駁的軀體昭示年代的久遠。近看大佛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面頰豐腴,兩耳齊肩,面容端莊,儀態大方,雙目微啟平視,俯瞰蒼生,若有所思,於靜穆威肅中寓慈祥,觀之可親。雙目微啟平視,鼻尖粗壯,鼻尾直貫額心,嘴角微微上翹,容態肅穆安詳。頭有肉髻,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舉與胸齊,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舉,掌心向左,拇指與中指、無名指相扣,作施“說法印”狀,大佛雙手的造型特別好看,蘭花指微微翹起,力學與美學皆具。內着僧衣,薄而貼體,外為鑲花袈裟罩體,僧衣末端略顯飄逸,袖長過膝,精雕細琢,造像嚴謹。面南而稍向西,負岩而立,除背上部與山崖相連外,全身不與岩石相屬。下肢離崖2米,可環腿遊覽。外為袈裟罩體,大佛頭部與下肢皆鏤空圓雕,僅腰背與山石相連。佛像雕鑿造型嚴謹,唯頭部稍大,雖然遠視輕微有點比例不適之感,但近視則比例和諧,恰到好處,不失其古樸自然之神韻。原色自然,而且全身金光閃閃,金碧輝煌的一片,原來是被鍍了金身。繞過大佛身體,在它的腳后石隙間,竟有清澈見底的一股股山泉緩緩的潺潺流出,聚於小池,所以大佛腳后窪地常年積有清泉。真是天然的不可多得的礦泉水呀,我們當地人美其名曰喚此為神泉,神水,喝了大有裨益,延年益壽,強筋壯骨,增才長智,此觀念深入人心,來者必喝,我也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果然還是千年後的口感,大家也都學着我的模樣,也好奇的用手鞠水而飲,果真甘甜可口,清爽無比,令人稱奇,估計多半是該處的排水系統,千年前的古人的智慧真是山高水遠,不可小視,還有就是因為縣城到禹跡山的20公里山路屬於沉降地帶,長期封閉,人跡罕至,所以該大佛佇立禹跡山近千年幾乎不被外界所知,所以這南部大佛才能歷經千年的歲月荏苒而安然無恙,保存完好。特別是如果適逢其時,當時天降大雨,待雨停后出來,一陣白霧飄過,若露天,必有一翻景象,無怪大佛又被稱為仙佛。特別是還有個神奇的當地村民傳說的神乎其神的故事從前有個頑皮的孩子爬上大佛頭頂的山崖玩耍,不慎跌落,結果被佛用手掌接住了,孩子毫髮未損,如果此故事為真,確實是當之無愧的仙佛呀,還有神奇的減震功能。

胡嬌嬌嘖嘖稱道的說:“確實眼見為實,不虛此行,這禹跡山大佛,對了,它又叫碑院大佛、還叫南部大佛呀,果然不同凡響,大佛確實很高大,怪不得是該佛像是中國最大的石刻圓雕立佛,怪不得和樂山坐佛、大足卧佛並稱為巴蜀三大佛,確實名不虛傳呀,我仔細觀之,其儀態、神韻之美在四川大佛中堪稱上乘。”王公子也點頭叫好。段公子嘖嘖稱道的說:“這些人確實很會選地址,從科學的角度看,禹跡山的地質構造是很適合摩崖造像,因為整個山體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山石的硬度和結構都比較理想。同時,刻鑿佛像的那一面山體減小了迎風面,延緩了風化速度,還減少了烈日和暴雨的危害。所以歷經千年依然光彩如初。”

胡嬌嬌又好奇的問道:“這究竟是誰呀,為什麼在這深山老林裏面修建如此大的一座大佛呢?而且這佛到底是什麼年代的?完全看不出來?又花了多少時間修的呢?”

一休哥脫口而出道:“如此巨大的佛像,想必開鑿也頗費了工夫,民間集資,無法象皇室貴族那般講求精細裝飾,村民更看重於佛像之慈悲。不過肯定是花了巨資的,不過究竟是什麼年代,我確實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我洋洋洒洒的說起來:“確實如此,這個現在都還沒有定論,刻鑿大佛的發起者是誰?這恐怕比大佛的身世還讓人難說清。不過關於大佛的來歷,有個口口相傳的傳說故事,民間流傳最廣的故事是:很久前,山腰上住着一戶人家,日子清苦而平靜。主人晚上做夢夢見佛,佛告訴他自己的位置,要他請人開鑿。於是,那人請來工匠,說來也奇怪,鑿子碰着哪裏,哪裏的石塊就紛紛而落,很自然地,一尊神聖的大佛呈現在面前。不過我覺得是當地一些虔誠的佛教信徒發起的,眾人拾柴火焰高,為了完成這一宏偉工程,那些虔誠的信徒通過化緣、募捐等方式到民間籌集資金,然後花錢請來以刻鑿佛像為職業的石匠對整個山石進行設計。而大佛刻鑿的確切時間由於沒有確鑿的記載,因而民間流傳着三種版本。一種版本是,明萬曆進士曹學詮在《蜀中廣記》卷二十四《名勝記》第二十四中寫道:縣(南部縣)東南與蓬州(今蓬安)相接三十里為禹跡山,禹治水所經也,有小石泉,鑿石為像,層樓覆之,宋紹興間何汝賢有禹跡山院記。所以人們據此推斷,北宋時期大佛就已經存在。另一種版本是,唐天寶年間(公元742-745),北方戰亂連年不斷,唐玄宗入蜀避難,一大批畫匠、雕工、高僧跟隨他進駐四川,並帶來了四川文化藝術的繁榮。後來,四川圖騰石佛進入了鼎盛時期。大足石刻、安岳石刻、巴中石刻、廣元石刻以及樂山大佛等先後湧現出來。這些石刻佛像的湧現表明,禹跡山大佛“出生”的最佳時機也是那一時期。第三種版本是,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沈榮(成都府犀浦尉的侄子)請人在今南部縣盤龍鎮回龍山上刻鑿了《功德記》與十五尊佛像,其中佛像的造型和表現手法與禹跡山大佛驚人相似。這說明,刻鑿大佛的工匠與刻鑿唐代回龍山佛像的工匠應該是同一批人,如果排除他們之間是師徒關係的話,禹跡山大佛的“生日”在公元769年左右。

小飛不假思索的說道:“這個我在相關的報道中看到過,不過我覺得比較贊同第二種說法,禹跡山大佛的衣紋雕刻手法帶有明顯的盛唐遺風,同時也體現出了曹衣出水、吳帶當風的唐代畫風。所以當時人們之所以要不惜如此高的代價刻鑿這麼一尊大佛,很可能與佛教文化的興起有關。”

段公子點點頭說:“我也覺得你們確實有道理,而且這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這禹跡山大佛肯定不是只用一日修成的,不是短時間就能完工的,不過我們可以用樂山大佛進行參照與推算。大家看,樂山大佛高71米,刻鑿花費時間是90年,禹跡山大佛原高18米左右,高度雖不及樂山大佛的三分之一,但是難度卻因為是立佛,全身比例要求嚴而不亞於樂山大佛。如果在工匠大致相同的情況下,刻鑿禹跡山大佛估計需要20年左右的時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飛鳳舞之穿越到宋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龍飛鳳舞之穿越到宋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五節碑院大佛(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