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節狀元故里

第五百四十二節狀元故里

我們迫不及待的登上飛碟,嗖嗖嗖的以風馳電掣的速度,不過幾秒時光便來到三狀元故里大橋鎮,這外星人的時空機器確實好用,除了不能飛回現代社會以外,真是找不到它的其他毛病。

來到大橋,我們並不趁着風平浪靜,急於求成的找下一處羊皮紙上寫的地址,肯定得去三狀元的故地觀光觀光,方才不虛此行,首先我們去了金魚山,這裏有當地老百姓自發集資修建的南部縣大橋鎮三陳祠。和現代社會不同,給我們煥然一新的感覺,因為這建築物才剛剛修葺不久,所以窗明几淨,面目一新。三陳祠安然坐落。三陳祠上下兩層,木樓結構,古香古色,粉牆紅瓦,飛檐翹角,別具特色,一樓擺放着陳氏三兄弟的塑像,三兄弟或文或武,巍然站立在家鄉的山嶺上,守望着這一方靈秀山水。在雕塑兩邊,陳放着幾塊古碑。一塊是唐新井令陳公諱翔府君之神道碑,另一塊是出兄弟狀元宰相瑞筍處的石碑,而赫然望去,雪白的牆上龍飛鳳舞的寫着:長嶺越三千,桃李艷艷映重宵。看陳祠晴雲、寶殿飛檐、三洞夜月、漱玉秋風,快賞旱橋天成,樂聽馬跑泉音,休忘卻,逍遙拜老君,佛岩覽祥光,盡將大橋八景收眼底;崢嶸逾萬紀,楊柳飄飄接天際。溯省華安民、堯叟擊寇、佐公修史、咨保長安,欣頌譙周匡國,驚觀朝柱揚威,須長嘆,永維戰朝鮮,志士還古韻,會當新井七傑注心間。三陳祠還有一聯曰:新井市中存八景,桂花橋上訪三元。

胡嬌嬌疑惑不解的說:“這什麼意思呀,看了半天還是雲裏霧裏的。”

小飛好為人師的說:“我覺得懸挂在的這幅長聯,讓我們每個品讀的來者不得不為大橋的地靈人傑所折服。聯中所指八景估計就是大橋古鎮的八處名勝,七傑便是大橋這片土地曾經養育的精英。這三元自然便是唐朝新井令陳翔後裔陳省華的三個兒子: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他們南部人俗稱為陳氏三狀元。唐高唐末,陳翔任新井縣令。北宋初年,陳省華三子相繼中進士,堯叟、堯咨中狀元,堯叟、堯佐相繼為宰相,堯咨為節度使,新井三陳一時聞名天下。”

我微微一笑的說:“小飛解釋的不錯。不過這陳氏三狀元比起三蘇來還是要稍遜一籌,知名度沒有三蘇那麼高。”

小飛不我感嘆的說:“這人物的命運確實經過歷史的變遷還是有所不同。三陳雖然功名顯達,但與眉山三蘇相比,還是鮮為人知。“三陳”的生活年代早於三蘇,其功名、官職也遠遠超過“三蘇”。同時,他們也都勤政愛民,蘇軾治理西湖,留有蘇堤,陳堯佐治理錢塘、衛河、汾河,留有陳公堤。我想究其原因,第一是你們的宣傳力度不夠,第二是三蘇美名得以文章傳世,所以宦跡渺難尋,只博得三傑一門,前無古,后無今,器識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屬,任憑他千磨百鍊,揚不清,沉不濁,父子兄弟,依然風雨共名山。所以還是你們寫文章寫的好的萬人敬仰,千古流芳呀,所以紫月,你可要好好的寫作,可不要辜負了你的才華,說不定千年之後有人還會記住你的。”

我嘀咕道:“人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你卻讓我死後留名,你真是太有追求了,有境界,我是自嘆不如。”

小飛熱情洋溢的說:“走吧,我們去陳家老宅看看,看看有什麼新發現。”我們一行人便又興緻勃勃的走到了老宅去一探究竟。

不過我們去了他們家的老房子之後卻大失所望,老房子非常樸素,而且很久沒有修葺了,還有些破破爛爛的感覺,看來他們三位確實不可多得的好官,清官,即便飛黃騰達之後,沒有像其他官員一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遍長安花那般得意,要衣錦還鄉,要光宗耀祖一番,把老宅子弄得富麗堂皇,不可一世,他們家卻還是原來的老樣子,並無太多變化,而且早已人去樓空,不過還好他們的鄰里還在,一位白髮蒼蒼,鬍鬚全白的耄耋老人熱情洋溢的接待了我們,我們便向他打聽下陳家的事情,他不緊不慢的說:“哎呀你們真是找得巧,我可是看着他們長大的,這三個小孩確實是人中龍鳳,聰慧無比,活潑伶俐,從小就招人喜愛,我就說他們長大之後不同凡響吧,果不其然,從小看大,居然個個都中了狀元,了不得呀。最主要的我們旁邊這陳家人風水確實好呀,祖墳修得好,沒有辦法,就該他們家出人才,我們這不是因為挨着他們家,也沾了光,添了彩,我兒子前年也高中了個秀才,這都是感謝陳家,真是託了他們家宅子的福,我們家也出了個秀才。對了,他們家家教也很嚴格,陳省華夫婦庭訓嚴謹,教子有方,我們《南部縣誌》載——宋陳省華對客,子堯叟、堯佐、堯咨列待,客不安。省華曰:學生列待,常也。所以在父母的嚴格教育下,後來三子成名而母獲殊榮。《保寧府志》載:陳馮氏,南部人,陳省華妻,多智術,有賢行,教子以禮法,以堯叟貴,封鄢國夫人。所以除了風水好,他們的成功也離不開我們南部淳樸的鄉風,人傑地靈的風土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三陳為官勤政愛民,連皇帝也寫詩相贊。連我們北宋前朝皇帝真宗趙恆《賜尚書陳堯叟出判河陽》詩云:文苑昭清譽,朝端仰盛才。宋代大文豪歐陽修也曾撰文《賣油翁》言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人家孟母三遷,我們運氣好,一出身都是他們的鄰居,不用搬遷了,所以多虧耳濡目染他們的教育方法,我們的子孫也很上進,所以我這個老頭子活了幾十年了,雖然也沒有多少文化,但是我得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人父母,生了小孩,就一定要教育好他們,不說要他們成為國之棟樑,至少要對大宋無害。對了,你們應該去看一看那後山的岩洞,那可是他們三兄弟刻苦讀書的地方,他們家小時候條件差,也沒有個讀書的環境,這鄉里鄉親來來往往,繁瑣事情多,高聲喧嘩,孩子們也沒有個讀書的場所,所以孩子們都跑後山讀書去了。就在元寶山的漱玉洞,而且最為神奇的是離漱玉洞不遠處有瑞筍灣,因三石筍得名。據說他們《陳氏族譜》載——先祖下葬時,天降鴻雨七日,地生瑞筍三根,兄弟將相迭出。那石頭長得確實奇怪,個頭如筍狀,質青而堅硬,中筍高達2米,略呈方形,左右圓而略低,有詩道:瑞筍彎中石筍生,聯床風雨讀書聲。古來鼎足無雙品,佔盡鰲頭第一名。此日殘留西水曲,當時紙貴洛陽城。可見這都是有天意的,這兄弟三人是天上派到人家拯救蒼生的文曲星下凡呢。不過他們家雖然簡陋,但是他們陳氏三兄弟先後獲得功名,世人景仰。我們當地百姓覺得他們的事迹真是鼓舞人心,為了讓我們當地再多出人才,我們自發建了三陳氏,也讓外面的人知道外面大橋的厲害,還有南側有一石墩平橋,橋長16.4米,寬2.9米,高3.8米,是陳母杖墜金魚處。《南部縣誌》寫道金魚橋在縣西九十里,宋堯咨守荊南歸,母馮氏問堯咨:汝典郡,有何異政;答云:過客己見善射。母怒曰:不能以孝報國,一夫之技,豈父訓哉。擊以杖,墜所佩金魚,故名。東南50米處有一座三塊巨石砌成的橋,橋中刻龍,揚首奮須,故稱龍橋。旁有一口鑿於整石上的古井,口小腹廣,水味甘美,甘之如飴,大旱不竭。傳說陳母馮氏在汴京思家鄉水,堯叟以驛馬馳送,故名思鄉井,都挺有意思的,你們都可以去看看,我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就不陪各位隨行了,你們慢慢逛。”

我們告辭熱情洋溢的老人之後,迫不及待的快步流星的去小山灣一看,茂林修竹,修木茂密,清幽絕俗。而且灣內有一長38米、深3米、高4米左右,略呈彎月形的天然岩洞,洞中有清泉潺潺流動,相得益彰,別有生趣,這裏就是陳氏三兄弟幼年讀書的地方,當地人叫它漱玉洞。我們仰頭還可以看出漱玉岩幾個大字刻在岩洞頂上,洞頂還有不少突出的小石孔,相傳為陳氏兄弟效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勤學苦讀留下的遺迹。漱玉洞內的石壁上,還刻寫着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來訪時留下的詩,其中一首寫得特別好——新井縣中石筍生,聯床風雨讀書聲。峙來鼎足無雙品,佔盡鰲頭第一名。此日跡留西水曲,當時紙貴洛陽城。春風得意馬蹄速,仍是陳家難兄弟。

小飛感嘆不已的說:“沒有想到他們當年讀書如此認真,我還以為他們都是遺傳基因好,個個都是天才呢,看來世界上沒有幾個天才,反倒是勤能補拙,天道酬勤,愛迪生說得對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我以前沒有考上名牌大學,還是我自己的原因,也不能怪我自己的環境,努力了,還不夠努力,刻苦了,但還是不夠刻苦,從今往後,我要更加刻苦的讀書,工作才是,學習武功也不要想當然的渴望天上掉下來武功秘籍,而是要踏踏實實,扎紮實實的練習才能成為武林高手,人中龍鳳,我得像陳氏三兄弟好好學習,任何事情都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成就。所以真是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文學館m.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龍飛鳳舞之穿越到宋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龍飛鳳舞之穿越到宋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百四十二節狀元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