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哀嘆-默書友,關於主角外放被伏殺的問題
?主角得罪宦官,外放被伏殺,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
東漢後期,宦官在雒陽除了政變像殺竇武那樣矯詔,其餘時候很老實的,畢竟有皇帝看着,但出了雒陽就不一樣了,我這裏有兩個故事可以為證。
第一個是桓帝時大宦官單超的,當時桓帝升太常劉矩為太尉,封度遼將軍種暠為司徒,命太常虞放繼任司空一職,又升中常侍單超為車騎將軍。單超手握兵權,氣焰更盛。單超的弟弟單匡為濟陰太守,貪贓枉法,被兗州刺史第五種察覺,派從事衛羽查出實情,上書彈劾兄弟二人。單匡驚惶之下,暗中派刺客任方刺殺衛羽,結果派出去的刺客被衛羽抓獲。單匡怕河南尹楊秉出頭追究,指使任方越獄逃亡。單超又把持朝政,反而誣告楊秉私放囚犯任方,意圖嫁禍單匡。桓帝竟將楊秉罷官,又將第五種充軍邊塞。
第二個是蔡邕因上奏婦人、宦官干預政事為異得罪宦官,蔡邕的叔父衛尉蔡質,又與將作大匠陽球關係不好,陽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他們陷害蔡邕與蔡質,最後蔡邕免死,與家屬被流放至朔方,不得因赦令而免罪。但就是這樣,他們於蔡邕流放路上還派刺客刺殺蔡邕,若不是刺客失手,蔡邕一家早亡,後來還有沒有“文姬歸漢”還說不定呢?即使這樣宦官還命令有關官員下毒毒殺蔡邕,最後幸好蔡邕命大,不然早死了
所以以此類推,主角可是比這兩個故事更加得罪宦官,在我看來外放伏殺都算輕的,只是想不到那個時代還有什麼好的殺人方法,就寫了這個。
我認為這就是宦官身體缺陷導致心理變態,對付讓自己不滿意的政敵一點也不留情面,就是要讓政敵死。
所以,我寫主角得罪宦官,伏殺政敵,應該是合情合理的,謝謝哀嘆-默書友的問題,大家如果還有疑問可以發書評區,我看到會立即回復,不推薦本章說,因為以後章節多了,我不一定會往回看的。
最後感謝各位看書書友的支持,這本書或許成績不好,也只有老白或者考據黨能看,但我肯定會寫完的,畢竟這本可能會打破一般三國文的限制。
我只想說我只寫我心裏的東漢,他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一無是處,就像靈帝,誠然長大后他是幹了不少荒唐事,但用“靈”這個謚號我感覺還是太過,還有漢末真的是史書那樣因為土地兼并的階級矛盾嗎?東漢土地兼并一開始就有,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不大,以後會具體寫到的,因為即使沒有土地兼并,東漢還是會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