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七章 「不意秋」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今朝,同朋友聊起即將來臨的中秋宴,不禁又來了興緻,戲說蘇州地區中秋宴上的時令美食。
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中秋節,恰值三秋之半,碩果滿枝,田野金黃,如東坡居士所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江南時令果蔬與美食早已一波接一波“鮮落落”上市,到八月半這天的正桌上,可謂琳琅滿目,吃之還想吃,只怪肚皮小,“吃頭勢”啊真叫足……
舊時,蘇州人過中秋頗為講究,齋月宮、燒斗香、走月亮、虎丘曲會、石湖串月、寶帶賞月等民俗活動有條不紊,蠻有“心向”。而現在,隨着生活水平提高,文娛節目多樣化,過節的儀式感漸漸淡了,倒是時令吃食越來越牽記,愈加精緻了。
先扳扳“指頭干”,數數齋月宮的供品。
“老底子”的齋月宮,即八月半拜月,露天桌几上供奉鮮果與糕點,一家人邊賞月邊許願,吃吃聊聊,享受“風月無邊,庭草交翠”的天倫之樂,“來得個”愜意。這供品通常要準備六種或十六種,奢侈點的大戶人家則多達三十六種。有蘇式月餅、桂花冰糕、石榴、水晶柚、水八仙(茭白、蓮藕、水芹、芡實、茨菰、荸薺、蒓菜、菱)、柿子、西瓜、蘋果、梨、芋艿、毛豆莢、栗子、花生、蘿蔔、葡萄、紅棗等等。
中秋宴上,除了鮮果與糕點祭月,還有各式時蔬製作的佳肴品嘗。
“水八仙”是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茨菰、荸薺、蒓菜、菱八種水生蔬菜,主要分佈在蘇州市的吳江、吳中、常熟、太倉、張家港、崑山等地區。且讓吾挑幾樣細說說~~
茭白:是太湖特產,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其肉質潔白肥嫩少纖維,蛋白質含量高,葷素炒煮皆宜,以吾家鄉的“吳江茭”品質最佳,“茭白炒毛豆”、“茭白紅燒肉”皆是吾歡喜的家常菜。李白曾有“跪進雕胡飯,月光照素盤”之詩句。所謂“雕胡”,又名菰米,即茭白的種子,是“六穀”(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可見其歷史的深遠與極高的食用地位。
蓮藕:當詩人在感嘆“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時,蓮藕上市了。蓮藕渾身是寶,根、葉、花皆可入葯,蓮子與藕節皆為美食。藕節分七孔和九孔。七孔藕又稱紅花藕,澱粉含量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如“排骨燉藕片”,鮮香清熱,健脾開胃。又如“桂花糖藕”這道江南傳統小吃,以糯米填充蓮藕燜煮,再以桂花蜜淋之,米香、藕香、桂花香相融,入口濃郁,立刻幸福感滿滿。九孔藕又稱白花藕,水分足,生吃脆嫩香甜,也適宜涼拌或清炒,炒時別忘了滴幾滴香醋,酸酸甜甜地可口。
芡實:俗稱“雞頭米”,有南芡、北芡之分。蘇州的南芡圓整粒大,質地粘糯,香氣濃郁,是名貴的滋補食品。臨近中秋,漫步同里老街,幾乎家家門前在忙碌地開剝雞頭米,因為水鄉人都知道“不時不食,過時不候”,清甜緊實的滋味到了中秋就是到達雞頭米的黃金期,今秋的價格已飛漲到120元一斤,過了中秋則每況日下,顆粒老縮了。對食材一向特別講究的江南人,要嘗鮮就得趁早買鮮嫩粘糯的上品解饞。而那些步入老年期的雞頭米將被磨為粉,做成易保存的景區特產芡實糕銷往各地。
菱:菱角,取其諧音“伶”或“靈”,祝福小把戲“聰明伶俐”之意。水鄉的菱多色多角,有大青菱、小白菱、水紅菱、沙角菱、餛飩菱、和尚菱等等,角分四角、二角和無角。其中無角菱(又叫和尚菱)吃起來頂省力,它同兩角烏菱一樣肉質硬、澱粉多,熟食硬糯飽腹,老菱燒肉也別有風味。而蘇州人中秋上桌的供品必須是俏靈靈脆生生的水紅菱,那抹靚麗激活了隆重的拜祭,猶如希望之花次第盛開,甜在嘴裏,愛在心頭。
蒓菜:太湖蒓菜,每年春、秋二季可摘取嫩葉食用,尤以秋蒓為佳。秋蒓配秋鱸用以調羹,香脆滑嫩。《耕余錄》云:“蕙(蒓菜)味略如魚髓蟹脂,而輕清遠勝,比亦無得當者,惟花中之蘭,果之荔枝,差堪作配”。吳江人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蒓羹鱸膾”、“蒓鱸之思”二典出自《世說新語說鑒》,除了表達思鄉之情,也讓吳江美食名滿天下。這道“蒓菜鱸魚羹”本是中秋家宴上的珍品,然而時至今日已作古,只能是記憶中的千古名菜了。
四腮鱸魚
“扁舟系岸不忍去,秋風斜日鱸魚鄉。”此中被譽為鱸鄉的是松陵,松陵為吳江縣治,松陵的江水也叫松江、吳江、吳淞江,在姑蘇之南。早在西晉,大司馬東曹掾張翰(字季鷹)作詩:“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宋熙寧年間(1068—1077)吳江知縣林肇築“鱸鄉亭”於松陵,以志鱸鄉其地。此鱸鄉非後來元朝設府的上海松江,而是江蘇的吳江。為區別松江水與松江府,水名從“淞”。所以元以後,人們把鱸魚的產地改說為“淞江”或“吳江”,亦為松陵的別名。“請君聽說吳江鱸,除卻吳江天下無。”吳江鱸是松陵垂虹橋下盛產的四腮鱸,以斫膾著名,如明朝李時珍所記,“凡魚鮮活者,薄切洗凈血腥。沃……五味食之”。今人識得日本的刺身為鮮美的生魚片,卻多數不知曉中國古代曾被視為“國味”的“膾”已有史3000年。先秦已有“膾”字,從肉,意為細切的肉,故有牛膾、羊膾、豬膾等。但漢人常吃的是魚膾,即古法的生魚片,后形成“鱠”字。吳江四腮鱸為秋初至太湖入海通道“吳淞江”迴游的大鱸,因下游圍墾造田使水道逐漸淤塞,以致斷江,破壞了鱸魚溯江而上的生態環境,至明末清初鱸鄉己是鱸跡罕見,而近代“鱸鄉”已無鱸。當下,餐桌上端出來的所謂鱸魚,要麼是新引進的加州鱸,要麼是鄉間的紅頜鰓塘里魚(春天產),而非歷代文人們唱詠的松江鱸魚(秋天產)。
那麼,中秋家宴上的珍品“蒓菜鱸魚羹”只能簡單點,蒓菜銀魚湯代替吧~~
大閘蟹
蟹的種類很多,因分佈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等級之分,一等是湖蟹,二等江蟹,三等河蟹,四等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而蘇州地區盛產的太湖、陽澄湖大閘蟹無疑最為上品。古人筆下的蟹之味“美如玉珧之柱,鮮如牡蠣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勝右軍之脂”。吃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文人的風流韻事是從魏晉就開始的。蘇州的蟹為何稱為“大閘蟹”呢?包天笑的《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於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金秋,因蟹而體味世間的生趣與滋潤,因蟹而增添閒情逸緻的文化享受。
而其起源,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一說它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是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秋”字的解釋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種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間的意思,農曆的八月是秋季中間的一個月,十五日又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中秋節賞月的風俗,據歷史學家推斷,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6]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中秋節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傳說唐玄宗夢遊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說:“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內延居民,深夜逢聞笙芋之聲,宛如雲外。間裏兒童,連宵婚戲;夜市駢闐,至於通曉。”吳自牧《夢梁錄》說:“此際金鳳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簍之人,解農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婆於市,至燒不絕。”更有意思的是,《新編醉翁談錄》記述拜月之俗:“傾城人家子女不以貧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飾之,登樓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免;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蠟兔之形。”“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也,皓魄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同時這五百多年中還推出“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其中的賞月,吃月餅、團圓飯等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