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出路
有了大量錸金屬元素儲備之後,國內則是進行少部分鉬礦伴生錸的開採提純,以此掩人耳目。
手頭有糧,心裏不慌,按照汪正國的說法,現在咱高溫渦輪葉片技術可以不用受錸元素制約,自然就放開膀子,當前國際主流的二代單晶普遍含錸3%,那咱奢侈些,直接添加到4%;三代單晶是6%,沒問題,我直接添加到7%或者8%都可以。
沒辦法,有錢(kuang)、任性!
現在西南動機公司要錢有錢;要市場有市場;要時間貌似也很充足,除了在經驗和基礎技術積累方面還差一些,其它真沒必要擔心,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往下走。
“說白了,現在我們不會支持下一代大推核心機研製,至少按照我方預計,國內當前的基礎技術領域還不足以支撐相關研究,如果這次是來拉投資,尋找合作機會,我們最多能夠出資繼續支持高推研計劃,至於其它方面,那肯定不可能。”
回答倒是很絕情,但卻又是現目前最好選擇,只有認清事實,方能有所成就。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研製難度真不是想像中那麼容易,這個在我們同羅羅公司合作時候是深有感觸,所以現在必須慎重。”
吳大觀說出原因所在,但624所的一行人卻找不到任何反駁理由。
人家西南動機也都說了,並非是不願意開展下一代大推核心機研製,主要是在擔心當前國內航空產業基礎水平,那這個就讓人非常尷尬了,白刀子直接往心窩裏面插啊。
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不過好歹也還有些收穫,西南動機願意支持所里繼續開展高推預研,終歸也算是好事兒。
點點頭,知道沒必要再說太多:“好吧,這個說法也挺有道理,那我們回頭還是繼續做高推預研,不過在資金方面還是希望你們這邊多少可以支援一點兒,以後如果出了成果,所有權可以歸西南動機。”
本來技術預研都是624所分內之事,但現在確實又架不住太窮,就只能這樣來勉強維持科研隊伍不散,至於北方606所,人家那邊最近才拿到先進中推項目,以後小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
對於624所帶領的小團隊來說,其中420廠每年都能夠近水樓台,直接從西南動機公司拿到不少代工採購訂單,再加上一些外貿單子,其實也還勉強過得去,中推核心機項目失敗,他們其實也損失不大。
至於二重,人家那屬於重型機械廠,跟航空方面關係真不大。
主要都是做些普通工廠難以加工的大型部件,生產各種重型機械,當初去參加中推核心機,也不過是因為核心機使用的主軸屬於高難度特種加工,是二重分內之事,所以才跑去“摻和”。
總體來說,真正對中推核心機項目最上心實際是位於雲貴高原的黎陽/貴發所,這是他們邁入新世紀之後的救命稻草。
汪正國蝴蝶效應太猛,直接把渦噴13發動機給整沒了,黎陽/貴發所只能抱着手頭渦噴7系列發動機動腦筋,據說在渦噴7乙之後,貴發所又搗鼓了渦噴7丙,這可是上位面絕對沒有存在過的型號,但現在又確確實實地出現了。
誠然,隨着渦噴7乙發動機研製成功,黎陽/貴發所還能繼續苟一段時間,但大家都知道,採用渦噴發動機的殲七戰鬥很快就要停產,如果不能找到新項目,僅靠軍隊未來的換髮採購訂單,又還能持續多久?
倒是反過來,直接加入624所中推核心機項目,如果能夠成功,那就有機會爭取看,說不定還能把先進中推發動機項目拿到手。
而現在的殘酷事實擺在面前,先進中推項目塵埃落定。
國內的大推項目握在西南動機手裏,中推在東北那邊,仿製D-30KP項目落到430紅旗廠,就連南方航空動機也拿到了為K-8配套的小推渦扇11。
黎陽/貴發所的未來到底在哪裏,這是一個沉重地包袱,反正在目前看來是無法解決。
江和甫從貴發所調到624,他對老單位還是免不了會有感情,也知道如果沒有具體型號工程牽引,那邊就確實懸了,已經完全找不到任何出路。
“要是繼續做技術預研的話,如果沒有工程型號來推動項目發展,那......”
作為624所的總工程師,劉大響也能猜到這位才調到所里沒幾年的搭檔想要說什麼,但現在這都已經很明顯了,西南動機公司走的很穩,不可能跟他們一起冒大風險,因為人家完全沒必要。
正想要開口把人攔下來,卻不想吳大觀先開口,直接一語道破當前黎陽/貴發所的困境,並指出未來出路何在。
“按照未來趨勢,中推已經確定下來,大推不用說,絕對也輪不到你們黎陽和貴發所,如果真有奮進打算,那便應該先着手研製一款四代小推核心機練手,現在渦扇11發動機的原型不過是一款二代小渦扇而已,它活不了多長的時間,也沒太大前途。”
渦扇11的原型是烏克蘭AI-25發動機,那東西技術水平屬於六十年代初期,和最早的斯貝、阿杜爾同屬一個時代,未來已經沒有多大潛力。
現在讓624所抓緊時間,直接利用現有高推預研成果去搗鼓新一代小推核心機,這才是正道。
有了基礎儲備,小推力渦扇研製相對於中推、大推就要簡單很多,也還比較適合黎陽/貴發所技術水平,未來國內的高教機不管是走單中推,亦或者雙小推,都可以有發動機使用,多好。
就真要退一萬步,如果未來高級教練機選擇單中推方案,但只要黎陽/貴發所給力,弄出一款高性能小推渦扇,那也只需要對發動機稍微改改,便能用到噴氣式無人機領域。
未來共和國的無人機產業屬於世界頂級,中低端螺旋槳無人機幾乎佔有統治地位,中高端噴氣式無人機則因為沒有靠譜的小推力渦扇而力有不怠。
現在黎陽產/貴發所去補上這個缺口,既保住了自己的飯碗,還給國產無人機補上最大一塊短板,豈不美哉!
也就是現在西南動機沒有足夠人手,要不然在汪正國之前提出小推渦扇發動機設想時,西南動機自己就已經出手了,怎麼可能還把大好機會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