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歸於福德
?……
“師仙子請坐”
王世充在明堂之內,面帶和悅笑容,將師妃暄迎進了堂內。
雖然王世充年過半百,是不折不扣的長者,但師妃暄沒有打算以長輩來待他,看着那和善的笑容,心裏無由地生出一陣反感。
在堂內坐下后,師妃暄透着面紗看向王世充:
“鄭王有請妃暄,不知是有何事?”
師妃暄淡淡地說道,只問是有何事,沒有加任何點綴,不說“大事”、“要事”,只說“事”。
神秘絕美的身姿上生出一種高冷清絕的味道來。
“呵呵呵······”王世充自嘲般笑了笑,彷彿不在意師妃暄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臉上的笑意照舊,心情不受絲毫影響,長輩醇厚的聲音響起:
“都說師仙子行蹤神秘,傾城絕世,老朽卻是從來沒目睹過,今日一見果然超凡脫俗。”
“若是沒事,妃暄就告辭了。”聽到王世充打啞謎,不願明說事情,師妃暄當即起身,往外走去。
“師侄女留步,本王有要事相商。”
王世充聲音中帶上了些急切,連忙起身勸阻。
他可不能就這麼讓師妃暄離開了,這樣的人不好請,誰的面子都不賣,若是錯過的這次的機會,再想請來就難了。
“有話直說,妃暄還有要事在身。”
師妃暄頭也沒回地說道。
先前問王世充時,只說“事”,如今說道自己,竟然用了一個“要事”。
頓時,態度很明顯地表露了出來。
換做其他人,可能會覺得貼了冷屁股有些尷尬,但王世充不是一般人,心性修養很好地將一切掩飾了下去。
老狐狸。
“素聞慈航靜齋那是天下間一等一的神聖公正之地,王某是想問,如今貴派將和氏璧送給華夏,我們這些人是不是應當及時歸附麾下,聽從調遣,才算是順應天命?”
王世充不再繞圈子,直接將這個陷阱丟給了師妃暄,一個回答不好,那麼慈航靜齋的威信就要受到莫大的影響。
而且這個問題,是王世充深吸熟慮之後的,可以說無論慈航靜齋怎麼回答,都會在他這裏留下把柄。
早就得到消息,慈航靜齋對華夏的態度不好,不可能真心想擁立華夏為天下主,那麼師妃暄還將和氏璧送給華夏,稍稍一想,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慈航靜齋是想讓華夏成為眾矢之的。
這種打算不可謂不毒,就算是天下群雄知道其中的用意,都是很願意做這個借刀殺人的刀。
是謂陽謀。
“那群小兔崽子,還年輕了些。”王世充對着樓頂上的橫樑一笑,不自覺地想到驛館裏的那些年輕人,對於他們避免忌諱,裝糊塗的做派,發出內心的譏笑。
聽到王世充的問話,師妃暄心裏瞬間一怔,這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稍有不慎,便會落人口舌,留下把柄。
老狐狸。
心裏將王世充暗暗罵了一聲,腦子裏飛快地思考對策。
一時間,師妃暄如同呆鵝立在原地。
王世充在背後輕笑,一副疑惑等待誥命的臣子,虔誠地將仰着的頭放平,不卑不亢。
看你怎麼解釋,別人不清楚,卻瞞不過我,華夏排擠你們的教義理念,你們早就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如今將和氏璧給華夏,分明就是不安好心。王世充有些小得意,從來沒人敢對慈航靜齋逼宮,除了從始至終彷彿都不在乎慈航靜齋的華夏外,他是第一個能將慈航靜齋傳人逼到如此境地的。
哪怕是李世民,也不敢如此作為,對於慈航靜齋將屬於他的和氏璧送給別人的事,只能在心裏不舒服,不敢隨意多言。
這算不算是無欲則剛,王世充心想。
自從知道慈航靜齋沒有將他考慮在人選內,他王世充就彷彿感覺到慈航靜齋沒有傳說中那麼神聖莊嚴,再也沒有什麼不能說道的忌諱。
“鄭王何出此言,難道是對我派的行事有所懷疑?”過來良久,師妃暄聲音略帶不滿地說道。
“王某不敢,只是心中有疑問,和氏璧輕易歸了華夏,那其他人該怎麼辦?天下間福德威望,不下於華夏葉院長的不在少數,如此教那些人情何以堪?”對於慈航靜齋傳人的回答,王世充並不意外,馬上拉來天下群雄做大旗,繼續問道。
師妃暄面紗下的美目眨了眨,嘴角輕抿,王世充的態度讓她很不舒服,這是對慈航靜齋的不敬,不過作為慈航靜齋的代表,她還要表現出一副慈悲寬宏的姿態,不能迴避王世充的提問,不能以不符合身份的方式回答。
“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若是華夏葉慕有那個德行威望,和氏璧自然就是他所有,如是德淺福薄,就算是將信物送與他,終究也會流落人手,一切定數尚有因循易變之理。”
終究,師妃暄還是想出了答覆,既符合身份,又顯得慈航靜齋寬仁德望,說完便不待王世充回應,便接着向門外走去。,
“妃暄告辭。”
王世充阻攔不及,知道已經不可能再將師妃暄留住,便對着白色身影喊道:
“師侄女慢走,請恕王某不送了。”
心裏卻在品味師妃暄剛才的那句話。
······
北方有突厥,戰功密集之地,中原群雄割據,反不好貿然掀起事端。
反覆權衡之後,李世民決定帶着他的屬下們,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請命去北方將功贖罪。
“二哥,如今和氏璧已經落入華夏手中,洛陽風起雲湧,正是天下群雄虎視眈眈之時,二哥正好乘此良機發展羽翼,日後為天下主。”
長安城外,寬大的馬車中央,李世民一人正襟危坐,手裏將方才探子遞來的信件拆開,馬上就見到了李秀寧清秀雋永的字體,眼中閃過一番欣慰,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最近一直沒有舒展開來的眉頭,此時舒展開來。
有親人的支持,做起事情來,會比較有信心與底氣。
“秀寧果然是最懂我的人。”
李世民將手裏的紙重新疊好,放進信封,貼身藏好,對着時不時被風吹開的窗帘透過的天空,喃喃語道。
馬車顛簸,一路向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