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天子上戰場,君王死社稷
梁景帝龍興四年,宋寧宗開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春,蒙古貴族齊聚斡難河岸,召開盛會,諸王和群臣為他們的首領鐵木真上尊號,稱其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翰難河誓師,一個強大的國家,於此時誕生了。
鐵木真自幼喪父,受了無窮無盡的苦。多少次險象環生,多少次九死一生,朋友的背叛,仇敵的偷襲,他都挺過來了。
此時梁文帝、金世宗皆己病故。金世宗的太子早喪,由其孫完顏璟繼位,此人雖然不是昏君,但比起金世宗,終究是差了太遠。尤其是其統治後期,大金國內部各種族矛盾重重,互相爭鬥不休,國力大損。
曾經無比強盛,天下無敵的大金國,在金章宗後期,徹底衰落了,後面的君主更是一個比一個垃圾,大金國再也沒能再恢復元氣,直到它滅亡。
而那個弱小到是個國家都敢欺負的蒙古,卻一躍成長為龐然大物,論起強盛程度,它甚至能在中國歷史上排名第一。
天上最柔弱者為風,便是一張廢紙,亦能逼它改變風向。但等它積聚力量變成颶風時,則毀樹碎屋,無堅不摧!
地上最柔弱者為水,再小的縫隙也能阻擋它。但當它有朝一日匯積成洪水猛獸時,則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天下之大,那麼多勢力共存,大梁、大宋、大金、大理、吐蕃、西夏、西遼……為什麼偏偏只有蒙古最弱?
因太它太分散了。
而且最致命的是,它的子民從來不抱團,本來就弱,還總自相殘殺,那就只能弱上加弱,待敵方大舉來襲,蒙古只能百戰百敗。
其實若論單兵作戰能力,蒙古兵的兇悍程度,遠勝以上任何一個強國。可是越是這樣,當他們自相殘殺起來,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蒙古兵如果想變成洪水猛獸,或是龍捲風暴,那就必須得有一個最厲害的領袖,將他們全部團結起來。
數千年的歷史,無論是此時,還是其後的元明清時代,都已經證明了這個道理:蒙古兵只要有好領袖,就一定能橫掃天下,只要沒有好領袖,就註定只是一盤散沙,任人宰割。
鐵木真無疑是所有蒙古領袖中,最為傑出的一個。
小子才疏學淺,遍覽《元史》《多桑蒙古史》以及戰爭諸史之時,對鐵木真領兵打仗的能力真是嘆為觀止。此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堪稱千古一帝。
在鐵木真的家族內部,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
兄弟幾個經常打架,母親把他們叫來,給他們每人一根筷子,讓他們折,結果他們輕鬆折斷。後來母親又拿出一捆筷子,放在一起讓他們折,結果誰也折不斷。然後母親告訴他們:一個人的力量太分散,你們兄弟幾個團結起來,力量才強大。
鐵木真把這個法則發揮到了極致。
鐵木真雄才大略、胸襟開闊、氣度恢宏、公正嚴明,身邊聚居了數不清的人才。
當鐵木真把蒙古人統一起來,消除了自相殘殺這個致命缺點之後,天下無敵這四個字與大梁國,大金國永遠無緣了,它將只屬於鐵木真。
1218年,成吉思汗滅西遼。
1227年,成吉思汗滅西夏。同年,成吉思汗病逝。
1231年,窩闊台滅花剌子模。
1234年,窩闊台滅金。
1241年,窩闊台滅東歐諸國。同年,窩闊台病逝。
1246年,貴由滅吐蕃,並殺敗梁軍,奪佔多彌平原,切斷了大梁與大理國的聯繫。兩年後,貴由病逝。
1253年,蒙哥滅大理。
此時的大梁國,繼太祖、文帝、景帝、明帝、元帝之後,帝位己傳至梁烈帝。
梁烈帝大觀三年,公元1254年,蒙古大汗蒙哥,起精兵六十萬,攻伐大梁。
梁烈帝御駕親征,與蒙哥在邊境交戰。
這一仗,整整打了五年半。
一直打到青黃不接的地步。
這五年多的時間裏,二千多個日日夜夜,梁烈帝衣不解甲,始終留在前線,與敵人周旋。
蒙哥惱恨大梁頑抗,下詔從國內再調六十萬精兵。
而大梁,再卻也無兵可調了。
公元1259年,八月。
“大梁天下,不能亡於朕手!太祖子孫,沒有孬種!”
梁烈帝趁夜發起突襲。
為了最大限度的鼓舞士氣,梁烈帝親自率領御林軍,向蒙哥的御帳發起自殺式突襲,旨在完成斬首行動!
蒙哥的御帳,其防衛程度,可謂天衣無縫。
烈帝打光了兩萬支火銃,射光了所有的箭,終於殺到了御帳前!
蒙哥出帳,親自領兵相迎!
此時烈帝的護衛已經被層層殺出的蒙古兵分割成了數塊,他本人已經被包圍了!
“着!”
烈帝天生神力,以巨力投擲太祖戒刀,蒙哥的護衛急忙舉盾相護,那戒刀破盾而出,扎進蒙哥腹中。
與此同時,蒙古兵萬箭齊發,烈帝全身中矢,轟然倒下。
雙方君主同歸於盡!
雪花鑌鐵戒刀扎入腹中,蒙哥痛苦哀嚎,一時未死,蒙古兵急忙扶他入帳。
趁蒙古兵慌亂之際,御林軍大將呼延山率軍殺入重圍,奪了烈帝的屍首而回。
烈帝馬革裹屍還。
當晚,蒙古大汗蒙哥傷重不治,暴斃於御帳中。
大梁國太子和群臣為烈帝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大梁國全國服喪。因他死的太過剛烈,故廟號謚為烈帝。
烈帝死後,十一歲的太子繼位,因他是大梁國最後一位皇帝,史稱梁哀帝。
蒙哥死後,忽必烈和另一個皇位繼承人阿里不哥爭奪大位,早把鐵木真“不要內鬥”的遺訓扔到九霄天外去了。
他們不趁大梁國最衰弱的時機伐梁,反而展開激烈廝殺,歷時長達四年之久。
在這場內戰中,蒙古兵死傷極其慘重。
1264年,八月,數度戰敗的阿里不哥力竭投降,被忽必烈幽禁,後來被忽必烈毒死。
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由“大蒙國古”改為大元,取自《易經》大哉乾元之義。
1272年,元帝忽必烈起傾國之兵,再舉伐梁。
這一仗,打了三年。
元軍直撲汴京,兵臨城下那天,梁哀帝一夜白頭。
1275年夏,元軍頂着梁軍的火銃,火炮攻破汴京城,忽必烈身先士卒,殺進城中。
雙方在巷戰中展開最後的肉搏戰。
御林軍全軍覆沒。
梁哀帝全身是傷,右手上,拿着僅剩的那一把太祖戒刀。
年紀輕輕的梁哀帝,滿頭白髮上,全是敵人的血。血順着白髮,一滴一滴的朝着地下滴落。
忽必烈這輩子見識過無數英雄在他的屠刀面前下跪乞降。
這些人,有的是敵國酋長,有的是敵國皇帝,有的甚至都已經一把鬍子了,卻貪生怕死,跪在自己面前大叫“爺爺饒命。”
然而現在,他卻從面前這個渾身是血的年輕君主身上看到了四個字:寧死不屈!
於是他下令手下停止攻擊。
他看了看滿地的屍體,又看了看這條街巷的左邊,位於自己不遠處,有一個狗洞。
於是他饒有興味的舉起馬鞭,指着梁哀帝,對他說:“這普天之下,能被朕瞧的起的人,還真沒有幾個,你大梁皇帝算一個。你若投降,朕保你富貴終生。你若不降,可從狗洞中爬出去,日後乞討為生,朕饒你一死。”
梁哀帝看了看狗洞,那個狗洞甚是低矮。他知道,如果要從狗洞爬出去,就得先對着忽必烈所站立的位置跪下,才能彎下腰爬出去。
梁哀帝仰天大笑。
他舉起太祖戒刀,狠命的朝着自己臉上劃去。
縱橫十九道,劃了個血肉模糊。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且先划爛這張臉,讓祖宗認不出這個不肖子孫!”
言訖,哀帝橫握太祖戒刀,置於脖頸,自戕而死。
他那瘦弱的身子倒了下來,戒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
忽必烈雙臂抱胸,俯身致敬。蒙古人最敬重勇士,其它將士見皇帝如此禮敬敵人,也紛紛躬身致拜。
“大梁皇帝,沒有一個孬種,勝過徽欽二鼠多矣!傳朕旨意,厚葬大梁皇帝!從現在起,但得梁地,一概不得屠城!”
忽必烈對着哀帝的屍身再次行禮,轉身離去。
哀帝死時,年僅二十七歲。
他寧死不辱,不學那豬狗不如的徽欽二帝,受到了敵人的尊敬。
公元1275年秋,忽必烈佔領大梁全境,梁亡。
大梁帝室後人,逃至山林避難。
梁太祖起于山林,歸於山林。
成吉思汗起於翰難河,其後人被明成祖朱棣打回翰難河。
所謂未來,不過就是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