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4章 啃老34
第3814章啃老34
親朋好友之所以這麼關注王表哥家的事,主要也是因為,當年王表哥相當優秀,在那個年代,賺的錢比其他人多多了,眾人一提起來,都是驚訝的合不攏嘴,畢竟夫妻倆一年能賺六十萬,而老家的人,就本市那工資水平,一年能賺六萬就不錯了,人家能是你的十倍,你賺十年人家一年就賺到了,也難怪別人會仰望王表哥家,覺得他這人特別能幹。
但等不久,有人將王表哥在首都混了一二十年,房子越換越差,差不多一分沒賺,可能還將父母的錢倒貼進去了,王表哥在親朋好友間,就走下了神壇,覺得他賺的多也不算什麼本事了,畢竟大家在小地方,一年賺個六萬,還能存下一萬,一二十年,也能存下一二十萬呢,這人倒好,一年賺六十萬,竟是一分沒存下來,還將父母的錢倒貼進去了,有什麼可吹的,眾人對王表哥的濾鏡自然就碎了。
濾鏡碎了后,王表哥自然就成了眾人的笑料,畢竟年入六十萬,還能一分存不下來,甚至還在吃老本,誰家聽說過這樣的事啊,就這樣的,賺再多也沒用啊,畢竟大家比的是存款,而不是賺多少,要不然很多人賺的不少的,但花的也多,能真正存下來的,才是錢,花掉的算什麼。
王表哥會被人笑也很正常,因為,這些人當年能笑原身,就說明他們喜歡嘲笑別人,現在笑話王表哥,也很正常。
也幸好王表哥沒回來,要不然,當年那些人直接當著原身的面,嘲笑原身啃老,這會兒也能當著王表哥的面,嘲笑他一分錢沒賺,讓王表哥面子下不來。
王表哥知道老家的人是什麼德性,所以聰明地沒回來,還真是對的,要不然,被那些人當面笑話,王表哥只怕要氣吐血,不會比原身的情緒狀態好到哪兒去,畢竟不是誰,都像安然這樣無所謂別人說什麼的。
至於像安然過來后那樣懟那些嘲笑原身的人,王表哥也去懟嘲笑他的人,王表哥可沒那個能耐,沒辦法,安然當時能懟那些嘲笑原身的人,是因為,原身花的錢,的確比王表哥他們少,跟他們比起來,原身不算啃老。
但,王表哥沒存下一分錢,甚至在坐吃山空這事,可是真事啊,這樣一來,王表哥能怎麼懟?只能躲的遠遠的,來個眼不見為凈了。
不久,王大舅夫妻過世。
因兒子家還鬧的不可開交,所以王大舅夫妻算是死不瞑目的,這自然是安然願意看到的,想來兩人這樣落魄離場,能讓原身高興。
王大舅夫妻過世了,王表哥夫妻不能不回來料理後事,畢竟總不能為了不看到那些嘲笑他們的人,就讓孫子回來料理,自己這個做兒子的不回來吧。
好在辦喪事,不會有人那樣沒眼色的在這種時候,問王表哥怎麼工作了一輩子,沒賺到錢,還賠了那麼多錢,頂多就是好奇地打量這個四十歲以前被人稱作同輩中最優秀的人,最近這二十年變成了什麼模樣。
看王表哥一副頹喪的模樣,早沒了二十多年前意氣風發的模樣,眾人自然免不了私下裏議論一番,不過沒誰會在這種時候,議論到王表哥跟前,讓王表哥不至於生氣。
在王大舅夫妻過世后,王表哥不想再回這個讓他丟臉的城市,便將老兩口的舊房子賣了。
因是老房子,且當年為了圖便宜,買的也是便宜地方,再加上這些年房價一直在跌,他們就是賣了,也沒拿到多少錢。
這讓他們不由抱怨老兩口有毛病,當年不將賣房子的錢全給他們,讓他們頂住斷供壓力,非要在這兒買房子,導致他們斷供,只能賣了買便宜房子,損失不少不說,父母的錢也因房價跌了,縮水了不少,這兩相加起來,損失了不知道多少錢,讓王表哥夫妻能不抱怨王大舅夫妻的做法嗎?
覺得當年老兩口要是將賣房子的錢給了他們,他們頂住了斷供壓力,過了幾年後,房價漲了,然後又多還了幾年房貸,他們現在也許沒賣了首都的房子,還在首都生活,哪像現在,錢不夠用,只能賣了首都的房子,回省會住,又讓人笑話了。
覺得老兩口不幫自己,害了自己一生,這也是王表哥一直對老兩口沒好氣的原因。
至於王大舅夫妻要真將賣房的錢給他們了,之後他們夫妻沒錢又沒住的地方怎麼生活……那就不在王表哥考慮範圍之內了,他只知道,自己在首都的房子,因為有斷供的壓力,只好賣了,買了條件更差地方的房子,一步錯,步步錯,導致他現在住不起首都的房子了,回來了,丟臉了,讓他生氣。
從王表哥抱怨王大舅沒給他錢就看的出來,要是他知道在原身世界,唐父唐母曾給他幾十萬,在這個世界沒給,肯定也一樣會抱怨的,抱怨的內容會跟抱怨他父母一樣,也會覺得是唐家不給他錢,導致他一步落魄,步步落魄,是害了他一生的惡人,因為他就是這種自私性格的人。
隨着王表哥賣掉了王大舅夫妻的老房子,徹底離開了老家,大家對他的討論就少了很多,畢竟人家都不回來了,老家的親戚王大舅夫妻也不在了,沒討論的意義了,畢竟以前王大舅夫妻還在老家,大家不時碰個面,還能說上一二,現在他們夫妻過世了,王表哥又走了,就算他們家再鬧騰,離開了這個親戚圈,大家的談興就不高了。
雖然不怎麼再談了,但每次碰到家裏孩子,大家還會拿王表哥作例子,叮囑自家孩子,不要為了面子,損失了裡子,看看王家那個伯伯,為了面子,當年工資那麼高,也沒存下一分錢,還將老本吃光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王表哥,從當年各家嘴裏別人家的孩子,用來鼓勵自家孩子奮鬥的目標,變成了拿來做警示的反面例子。
王表哥雖然沒回老家了,但,省會有很多老家的親戚,老家的人說什麼,有時也會飄進王表哥耳里——雖然他不想聽老家那群人說他什麼,也不跟他們打交道,但跟他鬧僵了的兒子們喜歡聽啊,聽完之後,就會跑過來罵他們,罵他們混的這樣差,連累了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