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34章 白馬非馬
公孫龍剛入韓國都城即受到城內百姓的關注,其程度超過了對秦趙兩國長平戰事。儘管上黨郡曾是韓國的國土,可那是N年前的事了,再者那是“食肉者”的事,百姓們沒幾個人去*心。眾人之所以對公孫龍關注,那是因為他是位名人。公孫龍聞名於諸侯,是因為他的兩部著作《白馬論》《堅白論》,其提出的“白馬非馬”,“離堅白”觀點,在諸侯國中無人能駁倒。
說起“白馬非馬”,還有段故事。
數年前,不知什麼原因,趙國的馬匹流行烈性傳染病,使大批戰馬死亡。秦國為防止瘟疫傳入國內,在函谷關口貼告示:凡趙國馬匹不能入關。
某日,公孫龍騎着白馬到函谷關前。關吏按規定阻止公孫龍騎馬進入。公孫龍分辨道:“白馬非馬,為何不能過關?”關吏道:“白馬也是馬,凡趙國馬匹皆不能入關。”
見關吏不肯通融,公孫龍不得不發揮的出色口才:“敢問大人,公孫龍是龍否?”關吏愣了半天,仍然堅持道:“秦王有令,不管白馬黑馬,只要是趙國馬匹均不能入關。”公孫龍道:“‘馬’乃名稱,‘白’顏色,名稱與顏色並不相同。‘白馬’分開就是‘白’和‘馬’或‘馬’和‘白’,也為兩個不事物。某人要馬,予黃馬、黑馬皆可,若某人要白馬,予黑馬、黃馬則不可。如此,足以證明‘白馬’與‘馬’並非相同之事,故白馬非馬。”
關吏越聽越糊塗,被公孫龍弄得暈頭轉向,不知如何作答,只得讓公孫龍大搖大擺地過關。一旁圍觀的人聽了公孫龍的高談闊論,暗暗佩服,“白馬非馬”之說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就這樣在諸侯國中傳開,無形中捧紅了名不見經傳的公孫龍。
對於“粉絲”們的熱烈歡迎,公孫龍不以為然。其實他在內心裏並不注重名氣,他一心只想治學,想讓諸侯各國“偃兵”。為了這理想,他選擇了趙國作為第一個遊說對象。為了餬口,他被迫寄宿於趙勝門下,他作夢了沒想過,今日會成為趙國使者前來拉籠韓國合縱。
一路上,公孫龍作了打算。待此次使命完成,回了趙國,即離開趙勝,帶上弟子前去燕國,希望自己的學說能在燕國生根發芽。
隨從按照公孫龍的吩咐,將軺車駛到趙國駐韓國鄭的商社。公孫龍之所以沒有入住趙國設在鄭的驛館,是想以“學者”的身份與韓桓王相見,因為公孫龍知道在這非常時期,韓王對趙國來使是十分敏感的,他想用旁敲側擊的方法來說服韓王。
商社管家對公孫龍的到來是萬分歡迎,一是有機會見着心中“偶像”,二是公孫龍無形中給他帶來了客源。
“先生唐突訪韓,不知所為何事?”商社管家有意問道。
“為新說而來。”公孫龍故意提高聲音,引得店中用餐的人都停下碗筷,齊齊望來。
“新說是否又與馬有關?”管家道。
“非也,此說與國有關。諸位有耳福,此說乃是龍首次講演。”公孫龍道。
店內了陣竊竊私語,商社門前瞬間圍了三層“好事者”。
“不知新說為何名目?”管家繼續“訪問”,想用獨家資料吸引更多客人。
“國非國。”公孫龍道,“一路勞累,我先休息,擇日再與諸位分享新說。”
“先生請。”管家屈身在前引公孫龍上樓。
待安頓好住宿,一名隨從迫不急待地問道:“先生莫非忘了平原君之託?”
“平原君託付之事關係國家存亡,豈敢兒戲。”公孫龍道。
“既然未忘,何故不直接入宮請求面見韓王?”
“韓王畏懼幫國,若以趙國使者身份請求面見,斷然不敢輕易接見我等。如我以士者身份入宮,無論合縱成功與否,秦國諜者皆不得知,韓王也無需顧忌因此事招來秦國問罪。”公孫龍小聲道。
那名隨從想了半響,悄然大悟:“先生是想讓韓王派人來請?”
公孫龍笑而不答。
正如公孫龍所料的那樣,他要在韓國宣傳新說“國非國”的消息不脛而走,自然也傳入了鄭城的王宮中。韓桓惠王聽說時正與老臣陳筮在書房談論國事。
陳筮是韓國的三朝元老,雖一直以來僅是名小官,卻也做過件值得引以為豪的事。
韓厘王二十三年,趙魏聯軍攻打韓國華陽,韓國向盟友秦國求救,秦國卻不加理會。當時的韓相知道陳筮彼有口才,於是派他前往秦國遊說。
秦相穰侯因連連受到韓國使者的騷擾,對陳筮自然也沒好臉色,冷冷地道:“韓**情真的如此緊急,剛剛送走你們的一名使者,你這外臣又來到。”陳筮知道秦國是想藉機撈好處,便故意道:“回穰侯,華陽之事也我無關,我僅是順道前來秦國遊覽。”穰侯聽了很不是滋味,大叫道:“你這外臣竟如此不稱職,剛才你國使者哭哭啼啼地說華陽朝不保夕,你卻說不急。看看你又是咳嗽,又是流鼻涕,若不急,用得着這麼拚命前來秦國?”
陳筮用衣袖拭去鼻涕:“若是韓國已走投無路,早已投靠魏國或趙國,如今還未與魏、趙訂立城下之約,所以說不急。”
穰侯聽出了陳筮的言外之意,知道事情的緊迫,於是馬上入宮請求秦王發兵助韓。八日後,秦兵趕至華陽,擊敗了魏趙聯軍。陳筮由此在韓國聲名鵲起。儘管陳筮有點計謀,可韓桓惠王一直沒打算重用,只是偶爾召他進宮拉拉家常。
韓王雖有點渾,可也是位“追星族”,對紅遍諸侯國的公孫龍是非常崇拜,只是礙於身份不好意思大大咧咧地跑去同人家索要簽名擁抱。
“公孫龍?愛卿以為寡人是否應與名士一見?”韓王有些虛偽。
陳筮是年事已高,卻沒有老糊塗:“難得公孫先生入韓宣傳新說,吾王不妨一見。”
韓王拍手道:“妙,寡人即刻差人宣公孫先生進殿。”
“大王且慢。”陳筮道,“公孫先生到底僅是士者,在大殿召見未免過於張揚,國人不知還誤以為大王沉溺於名家之說而荒了國事。”
“有理,有理!卿以為當在何處召見公孫先生?”韓王像聽話的孩子。
“偏殿。如此公孫先生也不會覺得大王怠慢。公孫先生乃是列國中名士,聽其說受益非淺,大王何不召幾名近臣入宮一齊分享?”陳筮順水推舟,他心裏猜度,公孫龍僅僅是以“國非國”為借口求見韓王。
韓王此時對陳筮是言聽計從,即喚來兩名內侍,一人去接公孫龍,一人去通知韓王欽點的幾位大臣火速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