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遷之路

西遷之路

西遷之路

乾隆皇帝卧在御榻冥思苦想:

平叛了新疆的葛爾丹,

沙皇依然窺視着新疆。

伊犁、阿勒泰、塔城的風沙,

讓朕整日憂心忡忡。

為了讓大清的邊疆從此安寧,

我要派大將鎮守天山南北的要衝。

新疆土地廣闊、兵員空虛,

僅憑滿族的將領難以抵禦,

沙皇的入侵卻步步緊逼,

當地的叛亂此起彼伏。

民族分裂勢力已日益猖狂,

破壞大清的統一不肯停息。

必須從內地調兵,

以解新疆的燃眉之急。

必須滅掉沙皇囂張的氣焰,

展現朕的雷霆偉力。

英明的乾隆皇帝他忽然憶起,

錫伯族驍勇善戰、能騎善射的精英,

忠於大清國的民族部落首領。

曾經馳騁歐亞大陸,

令敵人聞風喪膽成的吉思汗的鐵騎,

有着無數錫伯族的官兵。

尤其可貴的是他們還會種田打渠,

打起仗來也非常的勇猛、頑強。

不像滿族只會種田不會打渠,

不像哈薩克族只會打獵不會農耕。

想到這裏乾隆皇帝興奮的坐起

大聲喊道:“

傳朕的旨意,

叫盛京將軍舍圖調集錫伯的勇士們,

到新疆防禦兇狠的仇敵。

掃平貪婪的沙皇對我大清的侵襲,

建設鞏固大清遼闊的北疆!”

錫伯族人帶着堅守的信念,

不畏艱難困苦風風雨雨。

西遷的隊伍由盛京太平寺出發,

帶了三千頭牛與兩千匹馬,

帶上親人們無盡的牽挂。

揮別了骨肉與親朋再無一句話,

從東北的白山黑水到西北邊陲的新疆伊犁。

途中經過一望無際的蒙古大漠,

白天常常颳起遮天蔽日的風沙。

風沙刮過碎石迎面打來,

天昏地暗只能把頭低下。

在荒無人煙的浩瀚戈壁上,

水源難覓、酷熱難擋。

錫伯族的軍民們揮汗如雨,

人畜的飲水成了大難題。

自然險阻和無數的遭遇,

難不倒錫伯族的男男女女。

正當乾渴難熬的時候,

在大漠的深處掘到了清泉,

錫伯族的信眾們俯身下拜,

感謝上天賜予“錫伯吉爾孟”的吉祥之地。

轉眼夏季過去了,

來到了秋季,

樹枝上的落葉繽紛飄去。

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

烏雲裹着冰雹‘乒乒乓乓’地落下。

人們無處躲藏,無處逃避,

牲畜的嘶鳴呼天喚地。

寒冷的空氣悄悄到來,

漫天的白雪潔白晶瑩。

腳下積雪發出沙沙的聲響,

一覺醒來牲畜的背上佈滿白霜。

呼出的霧氣瞬間凝結,

天氣驟寒人們常常凍僵。

人們揉搓着手指跺着雙腳,

想念篝火的溫暖出現在身旁。

西遷的隊伍在烏里雅蘇台過冬,

牲畜由於長途趕路疲憊瘦羸。

倒斃的牛馬與日劇增,

春前的瘟疫損失慘重。

聖明的乾隆皇帝接到奏摺,

不禁擔憂心緒不寧。

他傳旨蒙古部族借給錫伯族馬匹、駱駝,

幫助渡過危機的時刻。

英勇的錫伯族軍民繼續前行,

從烏里蘇台行至科布多。

天氣突然變得暴熱,

阿勒泰山的積雪逐漸消融,

河水陡漲、洪水泛濫。

錫伯軍民只好改變原有的行程,

繞過科奇山尋路穿行。

一連好幾日困苦不堪的生活,

只有採摘野菜充饑勉強活着。

英勇的錫伯軍民,

為了紀念這艱苦的時刻。

每年春天採摘,

一種叫“烏珠墨爾”的野菜生活,

浩蕩的隊伍橫渡流向北冰洋的額爾齊斯河,

砍伐樹木,架設浮橋,

在後來被稱作“錫伯渡口”的地方過河。

大隊人馬來到新疆,

來到布克塞爾、察罕俄博地區的老風口。

瘋狂的大風把牛車、馬車掀翻,

飛沙走石迎面打來睜不開眼。

人們每走一步都很艱難,

拚命手拉着手掙扎着向前。

到達額敏在山腳下歇息,

留下了“錫伯圖”美麗的名字。

西遷的隊伍繼續前行,

穿越塔爾巴哈台巴爾魯克山。

越過阿拉山口、博爾塔拉陡峭的山巔,

架設七十二道橋樑通過果子溝的天險。

多麼令人驚嘆,

經歷如此千難萬險。

無數的牛馬迎風倒斃,

但西遷的大軍人口卻不曾減。

一年零四個月的西遷,

人口不曾削減,

有350名嬰兒在途中來到人間,

還有405人情願一路陪伴。

到達伊犁人數達到5000人,

原定的三年行程縮短了一半。

吃苦耐勞的錫伯族人,

完成了史詩一樣的波瀾壯闊的畫卷。

雖然路途漫長、充滿艱險,

但堅強的意志定能勝天。

錫伯族來到伊犁河的南岸邊,

此時的伊犁地區荒涼無限,

只有一年四季的風沙與飛煙,

在天空中飛舞與盤旋。

無論日子過的多麼艱難,

飢餓時也不捨得將種子吃掉。

為了保衛祖國的邊疆,

面對艱辛面容卻帶着微笑。

沿着綽霍爾舊渠修建了城堡,

戍邊日夜辛勤捕盜、追逃。

防止越界放牧和開墾,

建成了十八所邊防哨。

每年春秋兩個季節,

巡邏幾千里的邊境線。

從錫伯營房出發,

從伊犁河直達巴爾哈什湖岸,

從哈薩克游牧區到伊塞克湖的岸邊,

從北疆塔城到南疆喀什輪換。

面對沙皇對新疆的侵襲,

他們果敢堅毅、無所畏懼。

面對沙皇的威脅和利誘,

他們有着浩蕩的英雄正氣。

整整經過三十八年的戍邊,

錫伯族人口增至八千。

八千人的後勤供應,

讓錫伯族人進退兩難。

錫伯族人聚集在大帳里,

眾說紛紜議論紛紛:

一派認為朝廷的口頭許諾,

戍邊60年可以返回東北老家團聚,

既然歸期已經不遠,

何苦再費千辛萬苦開挖此渠。

反對派的頭領公開譏笑圖伯特:“

如果你挖成此渠,

我就笑死在炕頭上。”

圖伯特拔出佩劍高高的舉起,

對着桌案劈了下去。

“咔嚓”一聲桌案碎成兩斷,

圖伯特大聲說道:“

誰要是反對開挖此渠,

就是我今生的仇敵。

他的下場就和桌案一樣,

永遠也得不到祖先的原諒。”

圖伯特抬腳走出大帳,

雙手揚起迎着升起的太陽。

“我圖伯特懇請祖先的明示,

您的子孫在新疆盟誓,

開挖察布查爾大渠,

錫伯族人將世世代代在此安居,

永鎮北國的邊疆直到萬世。”

圖伯特總管高瞻遠矚、力排眾議,

選派四百勞力分成兩班輪流苦幹。

工程開工后並不順利,

想讓伊犁河水上岸真的很難。

圖伯特不知究竟下手在哪裏,

但他不願輕易的放棄。

正在他犯愁苦惱的時候,

他看見一頭牛沿着河岸走。

他眼睛一亮受到了啟發,

沿着耕牛走過的路線馬上開挖。

結果一舉成功,

伊犁順流直下。

嘲笑他的反對派首領,

沉默地注視着河水一言不發。

灰溜溜地走回大帳,

再不敢把嘲笑說給大家。

整整過去了七年,

挖成了長200餘里的“察布查爾大渠”,

灌溉了上萬畝的良田。

在邊疆遼闊的原野上,

在伊犁河的兩岸邊,

造出了星羅棋佈的肥沃田園。

往日荒涼的土地變成了肥沃的“糧倉”,

牛馬放牧在山腳下的草場,

遠方白雪皚皚的烏孫山,

見證了錫伯族人胸懷的偉岸。

滾滾西去的河水,

波濤洶湧一往無前。

誰讓伊犁和從此馴服,

是英雄的錫伯族人不畏艱難。

捍衛統一建設美麗的邊疆,

後代銘記你們不朽的功勛。

每年農曆四月十八,

錫伯族人懷念西遷的親人。

他們把這一天稱為“杜音拜專扎坤”,

歡聚一起,共進野餐,

表演歌舞,紀念英雄的祖先……

創作於二零一零年六月三日至六月五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墨梅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墨梅集
上一章下一章

西遷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