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第一章 古鎮散心
[[[CP|W:250|H:190|A:L|U:http://file2./chapters/20109/3/1701037634191531239409976375241.jpg]]]熊清浦最近很煩,連他也理不清自己到底想些什麼。
只是,每天總是晚上睡不着,白天沒有精神。
回想這幾年大學生活,他其實還是很“快樂”的,06年,他從雲南考上人大,雖然是冷門的歷史系,但好歹還是名牌嘛,只要混到個畢業證,應當不愁工作,他一直這樣安慰自己。
結果,三年來,他放任自己、按着自己的性情,當了三年的宅男、書蟲。
每天,除了應付完學習外,其它的社團、社會實踐之類的活動都是淺嘗輒止,甚至壓根不參加。
課餘時間幾乎全用於看小說和看老莊之類的雜書了。這種狀態,說好聽點是無欲無求,他甚至還得了“真人”、“佛爺”的稱號;
但說難聽點就是混吃等死,直到現在,都已經大三結束了,他還沒過英語四級,玩了三年電腦,卻還連打字都不太熟練。
每天光顧着上網看小說了,成績也很一般,什麼技能也沒有,而且獨來獨往,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這種情況,他即便再樂觀,也知道要就業是比較困難的。
而且,今年世界金融危機,還不知道明年會不會結束,也加劇了他的憂慮。
若是他家裏條件好,倒也罷了,但是他來自農村,現在上大學也多仰仗弟弟打工掙的錢。
因此,大學期間,他混日子還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大勢如此嘛。但是,若畢業后找不到合適工作,那就說不過去了。
不過,有句話說得好,“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收”。
他原本是很上進、成績很好的一個好學生,但在高中時卻受到嚴重的挫折,結果,一蹶不振,從此迷上網絡小說。
雖然復讀一年改變了很多,但他進了大學后,本來意志就比較薄弱,又沒人管束,大一大二時又沒有多少壓力,於是就徹底沉淪於高中時開始看的網絡小說。
為看小說,作息時間黑白顛倒,也不愛運動了,不但身體垮了,連雄心壯志也多有消磨。
到了大三,想振作也振作不起來,結果,大三一年也就按着慣性稀里糊塗地在成百上千部長篇YY小說中度過了。
一年前暑假,他家裏太遠,就想留在北京打打工什麼的,但結果,硬是按着慣性,看了一個多月小說。
由於沒有課程,更加天天黑白顛倒,看得昏天黑地。本來他早就覺得如此迷戀小說不對,每次看完一部長篇或者通宵后總是一陣陣空虛和後悔。
但一覺醒來后,因為意志薄弱,積習難改,很快就將之前的反省置之腦後,總覺得無事可干,忍不住打開電腦上網看小說,繼續下一個亢奮—疲憊—空虛—後悔—亢奮的輪迴。
他逐漸覺得,只有看小說才能讓自己快樂,其餘幹什麼都提不起精神來。
而後悔及愧疚卻讓他很煩躁,覺也睡不好,於是,他採取鴕鳥政策,有意不去想那些事情。
看小說之餘,每每思考如何修鍊,幻想自己也能修鍊有成,成佛成仙,或者幻想自己也能穿越回古代,做出一番事業。
平時跟同學說話,一張口就是歷史及哲學、宗教方面的問題,結果,除了一兩個人之外,沒人愛跟他談論這些東西,真是走火入魔了。
但是,大三結束了,對於今後是考研還是工作,以他的家境,早就選擇了工作。
因此,就業壓力已經撲面而來。無奈,他這幾年看小說養成的習慣,總是想得多,做得少,甚至根本不做,生活的打擊和YY小說的麻醉硬是將他由急性子變成慢性子。
於是越來越焦慮,對未來的擔憂及改變現狀的想法是壓也壓不住,清醒時可以看小說逃避,睡夢中卻屢屢做惡夢,讓他逃也逃不掉。
所以,在大三暑假已經過了一個月,他一潭死水般的生活還是沒有任何改變時,他決定回一次家,戒掉網癮,換一下環境,也換一種生活狀態。
但是,回家半個月,他就受不了了,沒有網絡,父母又死活不讓他幹活,他自己也幹不了,覺得太累。
而且,他父母還想辦法做好吃的給他,沉甸甸的關愛讓他無地自容。
更受不了的是,村裏的親朋、鄰居見到他,都誇他有本事,讓他感覺簡直是種諷刺,因為他現在覺得自己簡直是前途無望。
他又一次逃避了,呆了半個月,其實離開學還有三周多,他卻謊稱學校里有事,決定提前返校。
但是,他提前訂好的返程票時間是三周后,於是他到了省城春城后,決定在春城先住一段時間。
然後,就找到了離市區較遠,房租便宜又風景秀麗的官渡古鎮,在古鎮旁邊一處城中村租了間房子住了下來。
住下后,熊清浦每天上上網,逛逛街,散散心,但也忍不住抑鬱。
也許是想有個寄託,也許是興趣使然,他每天總愛去古鎮中心閑逛,因為那裏以一個金剛寶座塔為核心,呈六邊形對稱分佈着妙湛寺、法定寺、燃燈寺、觀音寺、五穀寺、飛梁寺等六座寺廟。
其中妙湛寺為六寺之首,建於元代,已有700多年歷史,如今已被兼并為少林寺下院。
妙湛寺門前有13層密檐式的雙塔,雙塔前的金剛寶座塔與之呈品字形排列。
這座金剛塔,與妙湛寺的兩座密檐磚塔相輝映,建築上高低錯落,品字佈局,十分壯觀,構成了官渡鎮古建築群的核心。
三塔所在之處,構成一個廣場,三塔之間,還有一個古戲台,每到晚上,許多人在那唱歌、跳舞。
廣場周邊,除寺廟外是沿着兩條十字街分佈的古鎮建築群。
街道上鋪着平整的石板,兩旁是磚瓦結構的仿古建築,門窗皆是木製,古色古香。
不論白天還是夜晚,行人熙熙攘攘,沒有機動車打擾,行人悠閑地逛街、購物,品嘗各種風味小吃,古寺的鐘聲和周邊商店的音樂成了背景。
尤其在晚上,在萬家燈火映照下,古鎮更加熱鬧和瑰麗。種種美景,讓他暫時忘記了煩惱。
他最喜歡的兩處是妙湛寺及金剛塔。妙湛寺中環境十分清幽,雖不及他在北京、蘇州遊覽過的一些名寺,但也古色古香,佛像也十分莊嚴。
金剛寶座塔巍峨壯觀,全為石質,與他以前所見不同的是塔基有四道拱券門。可通車馬行人。
他還專門在網上查了一下此塔。據說金剛塔原為印度伽耶城尼連禪河畔釋迦牟尼佛得道成佛處的紀念塔,稱為“佛陀伽耶大塔”。又被稱為“壇城”,即“神壇”。
塔座四角各建一幢小方形塔,拱衛着中間一座高大錐形塔。五個塔代表五方佛,正中大塔代表大日如來,四周四幢依順時針代表阿閦如來、寶生如來、彌陀如來和不空如來。
官渡金剛寶座塔由基座、塔體兩大部分組成,基座的平面為正四方型,邊長為10.4米,高4.7米,有四門可通車馬行人。基座之上,五塔聳立。
中央建高16米的主塔,四角配以高5米的小塔。主塔宏巨雄偉,小塔小巧玲瓏。主塔與小塔都由須彌座、塔身、塔頸和塔剎組成,但式樣不同,風格迥異。
大小塔相映生輝,十分諧調。高聳俊秀的塔剎,簇擁聳立,猶如雨後春筍,爭相破土,形象輕盈俏麗,有一種飛動之美。
此塔始建於元至正年間,后毀,現塔為明代天順二年(1457)遺物。
修建目的據說是為了“造功德”,“求延壽”,“順習俗穩民心”,這裏說的“順習俗穩民心”,指的是民間有螺絲怪興風作浪的傳說,故建塔以鎮之。
金剛塔是一座方形高台基上建成的中間大,四角小的五塔建築。
主塔高大雄偉居中,高16.05米,小塔僅5米。塔身狀如喇嘛塔,即基座上為覆砵狀塔身。
下半部有七圈蓮瓣(稱金剛圈)如台階樣層層收縮。四面開有佛龕。
塔身之上又是方形須彌式塔脖子。塔脖子上是塔剎,塔剎是寶塔頂部的一種裝飾,其形狀本身也是一座完整的寶塔形狀。
塔剎上有十三天相輪,有銅鍛傘蓋,垂八鈴鐸,蓋面立銅鑄四天王。再上為石制圓光,四面有小鈴鐸。剎頂為寶瓶、寶珠。
據說,以前人們往返經過此地都要穿行此塔,甚至連新娘的花轎也不例外。人們認為這樣可以與神相通,帶來好運。
在基座十字券洞穹窿頂部,嵌有一銅鑄雕板,四角雲紋,中心浮雕八葉蓮花,趺坐八如來。正中大日獨坐,共是九佛。這是表現金剛界佛眾的法器,叫“金剛界九會曼陀羅”。
在塔身須彌座束腰部分,有五佛座騎,是東面正中浮雕獅子,獅子為諸獸之王,象徵毗盧遮那為諸法之王;
獅子兩邊為象,象力最大,諸獸無敵,暗喻金剛部無堅不摧;
南面雕雙馬,馬行速疾,象徵三密修行,快捷無比。
西面雕雙翅孔雀,孔雀為瑞獸,生西方極樂世界,能歌善舞。佛經說它是轉法輪王(即蓮花部阿彌陀的別稱)的標誌。
見了它,即可托生極樂世界,永世歡樂;北面雕人頭鳥,叫迦樓羅,又名大鵬金翅鳥,此鳥威力能降諸龍,象徵羯摩法王攝引一切人天,無不歸者。
熊清浦每天早晚兩頓飯都到鎮上吃,吃完后總要逛街,每次逛街一定要遊覽一下妙湛寺及觀賞一下金剛塔。
晚飯後逛完街后一般上網到12點才回去睡覺。結果,不知不覺到了2009年9月3日,農曆7月15日,是“鬼節”,也是佛教的“盂蘭盆節”。
結果他這一天只感到古鎮上更熱鬧一些,完全不知道這一天是鬼節,因為他不知農曆的時間。
6點剛吃完晚飯就去網吧了,連晚上古鎮上的慶典也不知道,更不知道鬼節的禁忌。結果,這天晚上發生的事情,讓他終生難忘。
<ahref=http://www.>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