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瓦罐煨粥
那邊火塘上的粥已經開了,發出細細的“咕嚕”聲,提示這裏尚在人間。當然了,真要是“山中無日月,世上已千年”他也只有認了。不是說了嘛,生活就像那啥,如果不能反抗,還不如躺下來享受……
轉悠了一圈,實在沒有更多的精力再繼續尋寶。反正地方就這麼大,能喘氣的目前也沒發現除他以外的第二個,基本上顯示安全。當然這只是暫時的,沒有情況就意味着最大的情況,至少自己所在的身體總不會無緣無故一覺睡著了就讓自己鳩佔鵲巢。
安心地坐在火塘邊,烤着熱乎乎的火,聽着樹枝燃燒發出的噼啪聲和鍋子裏的咕嚕聲形成一個交響曲,周圍漸漸地平靜下來。如果不看“周圍”的環境的話,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的冬天,在外公家烤火的日子。
冬天都是農閑,外公終於從一年繁重的農活中解放出來,可以和他一起坐在低矮的側間裏點上一堆火,講講古,說說故事。外婆則會忙忙碌碌地在火塘上燒水、燜飯、煮火鍋。總之不會讓木材白白燃燒,那是最大的浪費。勞動人民有着最樸素的環保觀——哪怕山上全部都是樹,也要時刻記得節省、有計劃的取用,要不然大自然總會一天不會再慷慨地饋贈。
像現在身後碼得整整齊齊的木柴,都是冬天來臨之前要做的功課。沒有人會不分青紅皂白拿着斧頭鋸子上山砍樹,哪怕是一根小小的幼苗都會小心翼翼地繞開,希望它能夠在幾十年後成材。這些用於取暖的木柴則全部是大家辛辛苦苦爬上樹,給樹枝修理枝葉的產物。
經過修剪的樹木會越發高大,不會浪費多餘的養分在很多分支上。只有一些死去的大樹才會被徹底肢解運回家去,包括深藏地底的樹根,也會被連根拔起運回去當柴燒。
除了這些,人們會把那些一年生的灌木砍倒后,把它們的根挖出來。這種小樹根不是很大,比動不動幾人抱不過來的大樹根好挖多了,經驗豐富如外公,扛着“釘嘴鎬”一天就可以挖出足夠整個冬天取用的樹根。這是最環保最經濟的木柴,不會浪費任何東西,更加不會造成任何生態的損壞——只要到了春天,山上又會鬱鬱蔥蔥長滿了低矮的灌木叢。
運回家的木材會被分門別類碼好,等待風乾后冬天的來臨。周圍身後的這個柴垛,從大到小,從粗到細,長短一致碼的整整齊齊的,取用的時候簡直要逼死強迫症。剛開始他覺得空間很雜亂,現在定下來觀察,其實是因為山洞本身不規則的原因產生的錯覺。
受地形所限,有高有低,凸起和低洼處也很多,看上去東西都是東一堆、西一堆地雜亂無章,實際上就像柴垛一樣,所以的東西都在自己的位置被擺放得整整齊齊的,剛才發現的武器也是一樣——連箭枝都是擺放成一排。
嘶……這完全就是處女座吧?
周圍誠惶誠恐地把剛才找到的陶碗和筷子放整齊一點……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剛剛意識到這一點,他就怎麼看這亂扔在一邊的碗筷不順眼。
不要啊……爾康手飄過,他堂堂七尺男兒(好吧也就172),才不要那樣龜毛,gay里gay氣的……
等等!周圍打了個激靈,現在“他”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他”,這性格跟身體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可是……總覺得哪裏怪怪的。算了不想了,填飽肚子要緊。
粥已經煮好了,屬於穀物特殊的香氣瀰漫在空氣中,讓周圍本已經偃旗息鼓的肚子叫得更加歡暢了。二話不說就開干,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具,胡亂拿了一塊破布包住鍋的把手直接將一鍋粥倒在早就洗好的瓦罐里,然後在鍋里接上水繼續燒……沒辦法,小時候養成的習慣,看不得火白白燒着不煮東西(還說不是強迫症?)。
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哪怕燙得直嗦嗦也捨不得放慢速度。身體內部對這碗粥的渴望在嘗到它的那一刻幾乎使他失去理智,果真是牛嚼牡丹、豬八戒吃人蔘果,一碗都干光了才想起來回味。
也不知道這具身體多久沒有進食了,周圍恢復了一點點從容,端起第二碗粥。沒有放任何的調味品,甚至在渾渾噩噩間連鹽巴都忘了放,原汁原味的穀物粥散發著濃郁的香氣,裏面的顆粒在充分煮過之後也沒有了之前看起來那麼粗糙——總之在他看來這已經是難得的美味了,毫不誇張。
他大小也是個吃貨,平時總喜歡尋找街角巷尾的美食。大餐吃不起,偶爾出門打打牙祭會是沒有問題的。雖說廚藝不怎麼樣,但是舌頭還是有一種水準的。這確定無疑的大米粥沒錯,但是稻穀脫粒不完全,只把最外層的粗殼去掉的糙米煮起粥來去意外的好吃。
也許科學家是對是,過分精細的食物反而失去了它的本色。也許是太餓了什麼都好吃,總之在囫圇喝了兩大碗後周圍還意猶未盡。但是他知道不能再吃了,長期未進食的胃經不住暴飲暴食。其實明智的做法是只喝一碗,不過他實在沒忍住……
把瓦罐里剩下的粥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這樣可以保持裏面的溫度,也避免高溫使陶罐碎裂。這一套他做起來駕輕就熟——外公喜歡喝“煨茶”,自采自己炮製的茶葉滾水沖泡后,放在瓦罐里仔細煨着,時間越長瓦罐茶煨得越醺,小時候他喝上一口頭都暈的,可外公就愛這一口。
把炭火扒拉一些墊在下來,然後在烤火的時候不停地轉動瓦罐,等過幾個鐘頭,裏面的粥已經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吃起來口感像米糊一樣,周圍還不忘在裏面加一點點鹽,又營養又美味。
第一個夜晚就這麼過去了。在初來乍到的忐忑,對未知地域的恐懼中,天漸漸黑了下來。耳室里冷得跟冰窟窿似的,他乾脆把一塊大樹根丟進火塘,在旁邊和衣而卧度過了山洞裏的第一夜。
早上醒來的時候,明火已經熄滅了,只有樹根內部還在散發著縷縷青煙,說明他在“陰燃”,在沒有明火的狀態下燃燒,這是樹根最喜歡乾的事。因為樹根太大,很難徹底燃燒,所以一塊足夠大的樹根往往要燒好幾天,這才是人們喜歡燒樹根的原因——省啊!
丟了一把枯松針在上面,很快濃煙冒出來,周圍輕輕吹了幾口,明亮的火焰就堂而皇之地重新降臨這個冷清的山洞,讓偌大的空間中多了一絲生氣。
裹着身上漏風的袍子,周圍在洞口張望了一下,一切和昨天一樣,大雪封山,一片死寂,下山的路被凍得像一塊冰壁。還是沒有陽光……昨天也沒有,陰沉沉的天空顯得十分壓抑,一言不合就要下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