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妙味齋上線
郭六爺離開后,沈小漾囑咐三郎、四娘看好家門,別給陌生人開門,便帶着沈二郎出門去了。
待到午時,東十三街人氣正旺,沈家雜貨鋪前沈小漾和沈二郎帶着兩個抬着塊招牌的漢子回來了,沒一會,取下了舊招牌,掛上了新招牌。
“妙味齋?大娘子,你家鋪子這是改名了?”有街坊好奇出來瞧了瞧。
沈小漾點了點頭:“是啊,以後就叫妙味齋了。”
“賣什麼?”
“賣吃的。下午我請你們嘗嘗。”
店裏還剩些雜貨,沈小漾提筆寫了“轉業經營,清倉大甩賣”幾個大字,貼在立式原木架子上,擺在店門口,讓沈二郎看着鋪子,自個兒回後院做豆腐。
做豆腐可不是輕鬆活,浸豆、磨豆、濾漿、煮漿、點漿、壓制六大步驟必不可少,人們將“打鐵、曬鹽、做豆腐”都歸為艱苦的營生,沈小漾帶着幾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小娃娃,也沒指望過靠賣豆腐過活。
然而豆製品這麼營養豐富又好吃的東西,還是應該出現在餐桌上的。
豆子是早上做紅豆包時浸泡的,已經顆顆吸了水漲得鼓鼓的,飽滿圓潤,沈小漾把院子裏的石磨沖洗乾淨,加水加豆轉起了石磨,乳黃色的豆漿落在了小水缸般大小的大木桶里。
三郎、四娘兩個閑得慌,笑嘻嘻地跑過來幫忙添豆子加水。
磨好了豆漿,沈小漾取出一個長長的紗布袋子,放進另一個大木桶,一瓢一瓢的將豆漿舀進布袋子裏濾漿,末了,用力提起布袋子,擰緊,將水分全部擠出來,袋子裏剩下的那一大團,便是豆渣了。
接着,將濾過的豆漿都倒進鍋里,大火燒開,邊煮邊撇去浮沫。
煮漿的同時在旁邊小鍋上燒了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調成石膏漿,倒入鍋內燒好的豆漿里,邊倒邊沿着同一個方向攪動勺子,直到片刻后豆漿開始凝成豆花。
豆花凝好后,在木板做的豆腐框裏鋪上紗布,舀上豆花,滿框后紗布包起來,頂上放上一塊乾淨的大石頭壓着,壓掉多餘的水分。
沈小漾接連做了三框豆腐才停手,煮最後一鍋時,舀了四碗豆花出來,撒上白砂糖,招呼三小來吃豆花。
青花瓷碗裏白嫩鮮滑香甜的豆花輕而易舉的征服了三小的嘴巴,恨不得再來三碗。
“阿姐阿姐,我還想吃。”四娘撒着嬌,眼巴巴看着沈小漾。
“留點胃口,晚上咱們吃豆腐。”
待到豆腐做好后,沈小漾拿着木尺子和刀子,“刷刷刷”將每框豆腐橫五塊、豎五塊的各劃成了二十五塊,每塊長寬高皆為3寸。
將其中一框豆腐再切成小塊,熱鍋下了半鍋油,將豆腐小塊扔下去,小火慢炸成了金黃色的豆腐泡,撈起來晾乾。
鋪子裏原有些細藤編織的小籃子,做工粗糙,裝不了多少東西,先前賣一文錢一個,沈小漾前幾日又聯繫賣家要了一批,如今有好幾百,用來裝豆腐剛好。
一個小籃子能裝4塊豆腐,沈小漾往每個籃子裏裝了2塊豆腐一份豆腐泡,準備送給東十三街及附近相熟的街坊鄰居們。
日已西下,暮色降臨了整個寧安縣,李木匠正點着門口的紅燈籠,卻見門前來了一大一小,手裏各提着一個小籃子,裝着不知道什麼東西。
“哎,是大娘子和二郎啊,吃飯了沒?”李木匠招呼道。
“一會就吃,家裏做了點豆腐和豆腐泡,想着大家沒嘗過,給你們家送點。”沈小漾說著,將手裏一個小籃子遞給李木匠。
細藤籃子裏鋪着片翠綠的芭蕉葉,襯着白豆腐猶如上好玉石,金黃的豆腐泡看上去也很有食慾。
李木匠接過籃子,驚奇地叫了起來:“看着可是稀奇玩意,你們有心了。最近家裏怎麼樣?鋪子還開嗎?”
“改‘妙味齋’了,以後賣吃的。”
“以後要賣這豆腐和豆腐泡?”
“嗯。以後還請多多幫襯。”
“這個怎麼吃?是菜啊還是點心?怪精緻的。”
“白色的是豆腐,可以涼拌,撒點鹽,淋上香油或熱油,加一把蔥花就可以吃了;或者紅燒、油煎、煮湯都行,吃法隨便。黃色的是豆腐泡,可以炒肉片、炒青椒、炒白菜,也可以紅燒,塞肉進去釀,總之,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我這就讓婆娘做來吃晚飯。”
“我們姐弟先走了,還要給其他街坊送點。”
“慢走哈,謝謝了。”
沈小漾和沈二郎花了大半個時辰送完了所有準備的籃子,回到家一看,三郎和四娘已經啃起了豆腐泡。
“阿姐阿姐,這個好吃。”
“沒滋沒味的你們也覺得好吃啊。”
“香香的。”
沈小漾笑了,“來,咱們今晚吃豆腐宴。”
紅燒豆腐、香煎豆腐、小蔥拌豆腐、肉末蒸豆腐、白菜豆腐湯、香菇釀豆腐泡……沈小漾做了滿滿一桌子的菜,和三小吃了個肚兒尖,飽得快走不動路。
與此同時,收到豆腐和豆腐泡的十來戶街坊們,也都心滿意足的吃着前所未有的豆腐菜肴,嘖嘖讚歎着。
“大娘,平時連白菜你都能整成半生不熟的,這豆腐淋點醬油和蔥花就能吃了,簡直拯救了你的廚藝。”
“三娘,給你弟讓幾塊豆腐,別都夾自個兒碗裏,你弟挑食得很,難得這豆腐他愛多吃幾口。”
“這紅燒豆腐泡吃起來居然跟肉一個味道,也不知道是什麼做出來的。”
“沈家雜貨鋪以後改賣吃的,這豆腐和豆腐泡也做得啊,獨一份兒!”
“爹,明兒咱們還能吃豆腐么?”
“……”
夜深人靜的時候,妙味齋內院子裏仍然忙碌着,沈小漾重複着磨豆、擰漿,沈二郎煮漿、點漿、壓制,沈三郎抄着菜譜,沈四娘則裁着芭蕉葉鋪籃子裏。
磨豆、擰漿都是力氣活,推了一天磨,擰了一下午和一晚上漿,沈小漾感覺胳膊腿都不是自己的了,這缺乏運動的虛胖小身板能支撐下來簡直是奇迹!但看着三小都這麼認真的跟着一起熬夜,沈小漾咬咬牙又堅持了下去。
沈二郎是個聰明伶俐的娃,看着沈小漾下午做那三框豆腐便學會了怎麼做,煮漿火候、點漿的技術簡直把握的比沈小漾要好,青出於藍勝於藍!
至於沈三郎,雖然剛開蒙不久,認得字不多,抄起菜譜也是有模有樣。這是幾樣豆腐菜式的簡單菜譜,沈小漾打算放籃子裏隨豆腐贈送的。豆腐這樣橫空出世的新異食材,給人們傳授一些做法,做得多了,吃法也就豐富起來,人們自己就可以補充。
芭蕉葉是下午約好的牙人送過來的,沒聽說芭蕉葉這樣野地里隨便長着的東西都有人買的,十文錢就有一大捆,洗乾淨裁成片兒,放籃子裏墊豆腐蓋豆腐再好不過,清新自然脫俗。
“阿姐,明兒咱們這豆腐怎麼賣?”沈二郎問道。
“十文錢一塊。”
“這有點少了吧,一斤豆子才做三斤豆腐,一塊豆腐都半斤了,一斤豆子都得二十文,還得耗石膏和柴火,人工也得花不少,幹嘛賣這麼便宜,這麼新鮮的事物,便是一百文一塊那些大戶人家也是吃得起的。”不愧是家裏開鋪子的,沈二郎算盤打得叮噹響,這些沈小漾可沒與他細說,他倒是記下來了。
“因為阿姐不只是想賣給有錢人阿,阿姐想讓所有人都可以吃到豆腐,跟冬瓜白菜一樣。”
“為什麼?”沈二郎有點懵,有錢不賺是不是傻?真看不出,他阿姐原來是個胸懷天下、濟世救民的人。
“阿姐有更值錢的東西要賣,手裏好東西太多容易招人眼紅,反正做豆腐那麼辛苦,就讓別人去做好了,咱們以後也能隨便買來吃。”
沈小漾終於擰完了最後一桶漿,伸了伸腰,有種想要仰天長嘯的感覺,下一秒就想立刻趴下。
“阿姐,我抄完一百份菜譜啦!”沈三郎放下筆,跑過來找沈小漾邀功。至於沈四娘,早就裁完葉子去幫二郎看火了。沈家的娃娃都乖巧懂事的過分,沈小漾摸了摸三郎的頭:“三郎太厲害了!手肯定酸了吧,阿姐幫你揉揉手哈。”
“我也要幫阿姐揉手。”
“好呀,阿姐手也酸了。”
直到深夜,才終於做完最後一框豆腐,數了數,居然有六框,比下午時效率高得多,先前買的豆子都用完了,石膏倒是還有不少。
沈小漾買石膏時為了避免引起藥鋪注意,倒是沒有在同一家大量購買,而是跑了好幾家藥鋪湊着買的。跟掌柜打聽過,石膏礦有不少,這石膏用處雖一般,價格倒是低廉,以後也能滿足大量需求的。
這會的天氣已是深秋,夜裏冷得很,估計再過不久,就要下第一場雪了。因為氣溫低,沈小漾才能夜裏做好豆腐,明日清早便能送去菜市場賣,放到下午也不會壞,天然的冰箱。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