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篇2
午後時分,戰船緩緩靠岸,三千王師部伍次第下船。
徐朗所率那三百伍士標立於此,軍容軍姿已是冠絕當場。如今整整三千同樣精銳悍勇的王師戰卒們陣列在前,所帶來的壓迫感更是十足猛烈。特別當平遼大都督胡潤在親兵們簇擁之下登抵岸上,王師眾將士山呼威武,肅殺氣息更是充斥此方天地。
早已經在岸上等候多時的遼邊眾人們,此刻也在長史溫放之率領下上前相迎。遠遠見到溫放之行來,胡潤不敢託大怠慢,快行幾步叉手為禮,溫放之同樣以禮相還,口中則笑語道:“遼邊人眾,苦盼大都督久矣。虎將北行,邊事可以無憂!”
“陽曲公謬讚,臨行之際,聖人殷切囑我,言是公國之肱骨、賢庭壯嗣,樹義遼邊,宣威國門,來日若能此邊成事一二,俱需仰賴陽曲公先行規匡!”
胡潤與溫放之交情不深,但在這邊遠遼地,卻頗有幾分故人相惜的味道。胡潤這個獨眼龍望去煞氣多於儒雅,儀態實在稱不上俊美,但在苦守遼邊多年不得返回天中的溫放之看來,此刻卻是顯得可愛的很。
作為聖人門生、北伐大將,胡潤乃是如今王師當之無愧的中堅代表,但在面對溫放之的時候同樣不敢倨傲。即便不說溫放之家門餘澤、父名顯赫,單單其人以寡弱之眾在遼邊諸多盛舉,閑步於虎狼之中,謀成風雷之態,便絕對值得敬重。
“我來為大都督介紹遼邊時流諸俊。”
彼此見面,雖然有許多話題要作探討,但眼下這個場合自然不適合深談,彼此小作寒暄,溫放之便拉着胡潤向他介紹周遭諸人。
面對溫放之的時候,胡潤雖然客氣有加,但在面對其他人的時候,則沒了什麼謙和姿態。他就任平遼大都督,在未來便是遼邊軍事首長,武人之間,論勢度力,場面工夫大可省去。背靠大梁帝國,手握邊鎮權柄,胡潤自然無需再靠和顏悅色邀取眾寵。
此刻在場華夷人眾,無論心跡如何,此刻流露出來的,都是熱烈的歡迎姿態。雖然只是初次見面,但這些人也能明顯的感覺到這位周身煞氣的胡大都督與此前所接觸的王臣如溫弘祖之類明顯不同。
“謀之獨眼,唯識王法詔命,日後遼邊共事,自與諸君共勉。人情偶有疏忽,還望諸君海涵,相忍為國,勿作睚眥互怨。”
胡潤這話說的不算客氣,搭配着那略顯猙獰的儀容,也讓人不由生出凜然之感,令得氣氛一時間略顯尷尬沉悶。自此之後,這種感覺也將會越來越明顯,隨着胡潤抵達遼邊,大梁朝廷針對遼事邊務風格陡變,再非舊態。
之後王師部伍開道,在溫放之等人的引領之下,胡潤抵達了歷林口新營建的官邸,經過一番簡短的交接,正式接掌此間一應軍伍。
幽州刺史劉群沒有親自迎接胡潤,並不是因為託大,而是行走於遼西,聯絡接洽遼邊諸邊胡酋首,籌措歸國入朝述職事宜。不過就算劉群不在這裏,但有溫放之輔助交接,也並不影響胡潤快速了解並接手遼邊事務。
此次朝廷派出胡潤入遼創設平遼大都督府,遼邊在政務方面也將做出調整,劉群繼續擔任幽州刺史,但幽州轄境大為縮減,原本所轄遼西、北平諸郡已不再領,正式的坐鎮薊城。
溫放之也不再擔任幽州刺史府長史,而是正式出任平州刺史,統管遼邊政務民事。而胡潤平遼大都督府的範圍,基本也與溫放之的轄境重合,西起秦皇島附近的臨榆關,東北區域盡在大都督府轄區之內。
朝廷此番調整,意義不可謂不重大。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正式收回了永嘉禍亂后被遼東慕容氏所竊奪的平州刺史這一名位。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朝廷的態度,最起碼遼邊慕容部幾股勢力還沒有得悉此事。溫放之出任平州刺史的事情,也僅僅只是確立於內外往來的函文中,並不像胡潤出任平遼大都督那樣明告諸眾。
這也是為了避免過分刺激到遼東慕容部,如果讓他們得知自身已經被排除在大梁朝廷東北秩序之外,說不定就會暫時放下彼此紛爭,聯手抵抗朝廷針對遼邊的經營。
在這方面,朝廷諸公是有着會心的默契,樂見慕容部血親繼續斗生斗死,不願讓朝廷的詔令安排打擾到他們的彼此內鬥。所以溫放之出任平州刺史的消息,還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才會公告於眾。
總之,胡潤與溫放之一軍一政,彼此搭配,未來遼邊此境便是他們各自功業大成所在。對於胡潤的到來,溫放之也是由衷的喜悅,再次感受到背靠大樹好乘涼的任事愉悅。
胡潤此行入鎮,雖然僅僅只帶來三千王師部伍,但這並不是平遼大都督府的全部兵力。遼西原本水陸駐軍已有萬眾,這都要歸於平遼大都督府下,算是正式確立以武力制衡遼邊的一個基礎。
胡潤臨行之前,皇帝陛下已經向他透露底細,未來的平遼大都督府,絕不僅僅只是止於收復遼邊那麼簡單,除了解決此邊胡患之外,攻滅扶余、高句麗等諸國,重複漢時東北秩序同樣也是階段性目標,乃至於將朝鮮半島都納入王師威懾之下。
當然這些遠期的目標眼下多想無益,胡潤眼下所承擔的任務,還是要儘快讓平遼大都督府在遼邊立穩,並從速組織起威震遼邊的武力網。
在這方面,溫放之並不藏私,接下來一段時間裏,不獨細緻的向胡潤講述遼邊目下形勢,也親自帶着胡潤在遼邊幾個據點之間巡弋一番。
不得不說,溫放之在遼邊經營數年之久,絕非虛度光陰,胡潤目下所接手的局面,要遠遠優於溫放之當年初臨遼地時的處境。
除了歷林口這一遼邊要地之外,在過去幾年時間裏,遼邊也多有開拓。目下確鑿受王師所控制的區域,包括有秦皇島、徒河、歷林口、馬石津等地,已經初步構架起一個制衡遼邊的體系。
“遼邊終究還是寒苦,人力、物用多有不足,諸事外仰,難免舉步維艱……”
在交待這些情況的時候,溫放之並沒有恃功而驕,仍然不無遺憾。啟泰末年,在促成慕容儁弒殺其父之後,他們不只擺脫了慕容部的挾持,還正式提出了經略遼邊的大計劃,經過之後幾年的努力,雖然不乏成績,但還難稱竟於全功。
眼下的王師影響力,還只停留在蠶食遼地邊緣據點的程度上,像是奪取遼東平郭城以分割遼南為治的計劃,由於慕容部幾股勢力的反對姿態過於猛烈,加上溫放之手中實在乏力可用,至今沒有大的進展。
遼邊所面對的困境,很現實也很無奈。正如溫放之所言,諸事外仰,在得不到大量人物資源投入的情況下,很難有大的改觀。
慕容部雖然勢大於遼東,但那是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經營,特別慕容廆、慕容皝父子,狡黠兇猛,俱為胡中不可多得的英流翹楚。此邊糜爛日久,想要追及強漢故態,遠非短期之功。
像是胡潤所率三千軍眾北上,為了提供足夠給養,今年開航以來便不斷的由海路運輸,這才儲備下足夠的物貨基礎。若是還要持續增兵,後勤方面的壓力遠非新立未久、邊事仍未悉定的大梁新朝能夠承擔。
遼邊寒苦也是一個無奈的現實問題,就連歷林口這樣一個重點經營的區域,雖然已經頗有成績,但還遠遠達不到自給自足的程度。
此邊適宜墾荒耕種的荒地不少,但是由於天氣時令所限,墾荒難度極大,田畝上的收入也實在有限。眼下歷林口能夠維持兩千多戶的規模,已經是能夠維持的極限,即便還有源源不斷的漢人流民依附至此,也只能通過水陸通道運往河北,遼邊乏於人力可用的現狀仍然得不到改變。
關於這一點,胡潤在經過實地的巡視之後,也是深有感觸。他行走於歷林口附近遼水兩岸農田之間,農田中雖然不乏農人播種耐寒的麥類作物,但農人們臉色多是愁苦。
相對於稻穀,麥類雖然能耐寒冬,但遼邊氣候實在酷寒,冰凍雪封之下,播下的麥種十有七八直接凍死於土層之內,收穫寥寥無幾。之所以還要堅持播種,主要還是養田為主,若只依靠春夏作物短播,荒田養熟更是遙遙無期。
倉房中還堆放着一些不曾脫殼食用的稻穀,穗小殼癟,跟江東盛產顆粒飽滿的穀粒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是眼下遼邊所產,主要還是以雜菽之類為主,廣種薄收,一旦區域之內聚集太多人口,單純依靠田畝所出是很難維持自足的。
相對而言,河北各境同樣不乏良田撂荒,同時急缺人力恢復生產,田畝所產墾荒的回報要遠遠高於遼邊。所以儘管遼邊仍是乏人可用,出於現實的考慮,所招撫的遼邊流人也只能安排西歸,前往河北渤海等諸境屯墾生產。
但是這樣一味的回遷流人也不是長久之計,說到底,朝廷想要收復遼邊並且進行有效的治理,王師所提供的武力保障只是一個前提,更根本還在於庶民勤懇。
此前皇帝陛下提出寒流南侵、冰河傷農的說法,天中工程院多方採證、深入研究之下,已經認清了這個事實。胡潤在準備入遼任事的時候,對此也多有了解,心中很明白,在這樣的氣候之下,未來的遼邊想要長久入治,將根本放在農桑上面是一個效率很低的做法。
雖然胡潤的主職是軍務,但武力的維持同樣需要豐富的物質基礎。所以關於這一點,他與溫放之也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討論,彼此達成的共識是雖然農桑根本不可廢,但是未來遼邊局面的維持,仍然需要仰仗工商事宜更多。
眼下朝廷是無力兼顧多邊,但在西南戰事告一段落之後,未來自然會往遼邊投入更大精力。但是沒有利益回報的開邊拓土終究不可持久,更何況大梁新朝甫立,百廢待興,施政用事方面,就需要更加慎重的量力而行,避免陷入到窮兵黷武的困境中。
漢皇重武喜功,屢興邊事,偌大一個強漢盛世仍被搞得民窮財盡,不得不輪台罪己。如今大梁新朝甫立,儘管君臣一心、眾志成城的想要開邊復疆,再鑄金甌,但若是真的不管不顧、全無節制的興兵弄武,即便盛於一時,也絕難持久。
所以胡潤與溫放之這一對遼邊軍政首長,除了要完成本職工作之外,還有一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儘可能深挖遼邊此境價值所在,以達到以戰養戰、長久維持的狀態。
因是胡潤此行,除了三千王師部伍之外,還包括有大量的工程院技長人員並民間的商賈時流。他們將要在王師所提供的保護之下,深入走訪、探查遼邊各地,努力挖掘此邊所存在的資源價值。
關於這一點,朝廷所提供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類似關中、山西,包括收復在即的蜀中等地,山澤官營都是基本操作。
但是遼邊這白山黑水,朝廷卻放寬管制,鼓勵民資湧入其中,類似礦藏、水力、木石、百草等諸多資源,無論何人只要慧眼獨具、能夠挖掘出其中價值所在,朝廷都不會與民爭利,甚至支持他們圈山占野。
這也是一筆很簡單的賬,單純依靠朝廷的力量開發遼邊,投入大、收效緩,而且朝廷也不可將所有精力盡投遼邊。
曹魏末年,晉宣帝司馬懿在平滅遼東公孫氏之後,對於遼地持着放棄姿態,這也使得遼邊胡患滋生,危及中國。即便不提眼下壯大的東胡鮮卑諸部,未來的高句麗更是直接引發了隋帝國的崩潰瓦解。
與其任由遼邊荒廢,成為諸胡肆虐壯大的樂土,不如放開管制,與民享利。無論是何種方式的經營,只要能夠加強遼邊與中原之間的往來互動,就能夠固化這種聯繫,長久的融為一體。
而且所謂的小冰河影響,也並非永遠的存在。只要能夠確保諸夏生民在遼邊佔據主導地位,隨着天時回遷,以諸夏民眾與生俱來的勤懇,遼邊的大規模深度開發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當然這些只是後事,眼下隨着胡潤的到來,擺在平遼大都督府面前的首要問題,還是儘快確立王師在遼邊的武力優勢。
PS:先跟大家道一聲歉,最近幾天家裏有點私事,加上狀態一放難收,有點懈怠,番外更新不太給力。最近兩天調整好狀態,儘快寫完這幾篇番外。感謝盟主黃茂原厚愛,並推一本最近在看的書《重生南非當警察》,正在追讀,看慣了王侯將相的故事,這種外國異域風情感覺很有趣味,推薦大家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