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鐵人的烙印!
“放心,普洛瓦同志,軍隊守住第二防線沒有問題,紅軍第四師和第五師至少能夠拖住德國人半個月,而現在,德國人需要面臨另一個難題。”斯大林向普洛瓦給出了當前的局勢和自我判斷:“我們只要繼續堅持下去,一定能獲得這場衛國戰爭的勝利。”
勝利。
這個詞語對新生的蘇維埃共和國而言,意味着希望。
如今,被逼到絕境的德國人不得不裝備重炮,讓前線戰場獲得一定程度的勝利,可是,重炮不僅帶來了勝利,更帶來了德國人無法解決的難題。
由英國和法國主導的凡爾賽條約管理委員會。
想到這裏,斯大林內心更是充滿了底氣,蘇維埃共和國的希望,已經出現了。
雖然,由於德國人裝備重炮的緣故,導致前線戰場工農紅軍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
不過,斯大林看來,任何為了布爾什維克革命事業的付出和犧牲,都是值得的。
“是的,我們一定能堅持下去,斯大林同志,你說的沒錯。”
聽到斯大林這番話,普洛瓦頓時明悟,雙目放光,有些陰霾和凝重的情緒,頓時煙消雲散,語氣蘊含了一股快意:“德國人,會為違背凡爾賽條約而付出代價的。”
代價。
是的,代價!
既然德軍裝備重炮,使得前線戰場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可是,第二防線依然在偉大的紅軍手中,並未全面失守,如此一來,德國人接下來勢必要面臨英法兩國的問責。
凡爾賽條約,這可是有世界第一強國和歐洲第一強國共同制定的鐵律——
不容侵犯,
不容褻瀆,
不容違背。
斯大林點醒了他,雖然德國人看似強大,用重炮取得戰場上的勝利,可是,這卻違背了英法兩國的底線。
意外之喜。
這絕對是意外之喜。
斯大林微微一笑,大鬍子撇了撇,眼神深處掠過一抹光芒:“普洛瓦,這件事暫時放下,我來見你,還有另外一件事。”
“什麼事?”普洛瓦內心一動,沒有遮掩,直接說道。
“領袖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國家的未來和形勢依然嚴峻無比,這次保住共和國后,我回到蘇俄后,或許會接任領袖的工作。”斯大林面容變幻,透出一抹嚴肅之意,充滿睿智的雙目注視着普洛瓦,正色道。
領袖。
偉大的蘇維埃俄國締造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布爾什維克黨創始人,十月革命領導人,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筆名,列寧。
現如今,列寧領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精力遠不如從前,精神狀態逐日下滑。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國不能一日無君。
整個蘇維埃布爾什維克全體上下,包括斯大林和列寧領袖自己,都深深明白一點,時間不多了。
這次抵達蘇維埃共和國,協助德共保護革命果實,任務由領袖列寧下達。
而斯大林明白一點,自己完成此次委派任務后,回國很大概率接替領袖的工作,成為蘇維埃共和國的最高領袖。
最高領袖,這是斯大林一直為之奮鬥的目標,現在,他已經準備好為日後的布爾什維克事業,布下自己的安排。
聽到斯大林這番話,普洛瓦嘆了一口氣,雙目湧出濃濃的悲情,不禁唏噓道:“領袖老了……斯大林同志,你有什麼想法嗎?”
他想起了領袖寫個自己的親筆信,那位締造布爾什維克和蘇維埃俄國的偉人。
這位偉人,已經老了。
“普洛瓦同志,我們是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同資本主義處於對立面,然而,資本主義的力量太過龐大,即便蘇俄都難以對抗,再加上整個歐洲對我們的經濟和軍事封鎖,布爾什維克的革命事業道路非常艱巨。”斯大林雙目注視着普洛瓦,正色道:“我覺得,在未來不久,我們應該組成一個聯盟,由布爾什維克領導的蘇維埃聯盟。”
當面臨強敵,弱者若是想要生存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團結一致,共渡難關。
聯盟。
這是斯大林內心深處根據當前國際形勢和環境,對蘇維埃俄國和一眾蘇維埃政權國想出的生存之道。
資本主義和布爾什維克主義,是不可調和的存在,雙方由於意識形態的緣故,無法共存。
奈何,由資本主義統治的歐美國家,佔據全世界80%的經濟和力量,蘇維埃俄國和一眾蘇維埃政權遭受資本主義的全面封鎖。
經濟封鎖,軍事封鎖,嚴禁邪惡的紅色主義席捲整個歐洲。
如今,對內戰爭已經進入尾聲,領袖列寧的身體愈發下降,作為最佳的領袖候選人,斯大林不得不為未來做打算。
團結!
偉大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力量,必須團結一致,共同抵抗邪惡的資本主義。
“聯盟?”聽到斯大林這番話,普洛瓦吞了吞喉嚨,腦海頓時高速運轉了起來。
“沒錯,我們必須團結起來,蘇維埃共和國即便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可面對英法兩國,依然渺小脆弱。”
斯大林鄭重的點了點頭,目光深處透出興奮而激動之意,濃密的大鬍子顫動,正色道:“我的想法是,由蘇維埃俄國、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德意志蘇維埃共和國,以創始國的身份,合併成為一個緊密而龐大的蘇維埃政權聯盟國家。”
四國合併,這就是斯大林內心深處的想法,更是斯大林準備在這個渺小的蘇維埃共和國身上,留下的烙印。
烙印!
一個屬於斯大林,不,屬於鐵人的烙印!
想一想,那將是多麼激動人心的畫面?
歷史,必將銘記他斯大林。
此時此刻,坐在旁邊的普洛瓦,聽到斯大林這番話后,內心完全被震撼了,雙目失神,嘴巴微微張開。
偉大的馬克思在上,四個國家,共同合併創立一個全新的國家,形成緊密而息息相關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