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五章:藏富

第七一五章:藏富

正旦朝會圓圓滿滿的結束了,總結了過去的一年,展望了未來的一年,這是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

大臣們欣喜滿滿的回家過年去了,留下苦逼的值班官員望眼欲穿。

李元吉也領着李承光緩緩的離開了大殿,不過卻沒有去後宮,也沒有去東宮,而是直接將其領入了自己的書房內。

宋忠早就接到了李元吉的指示,進入書房之後,直接走向一堆資料面前,從中抽出了一份,直接擺在了李承光的面前。

“看看吧!”李元吉臉上帶着微微的笑容。

帶着疑惑,李承光打開了這份並沒有任何明顯標註的資料。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所有的資料都有一個特點,翻開之後的第一頁,永遠都是序章,接着是目錄。

序章可不是後世那種隨隨便便寫上一段話就可以的,所謂的序章,就是對這份資料的總結,讓人看完這篇序章以後,能夠準確的了解到這本書內大致寫了些什麼。

目錄就不用多解釋了,但凡是個正常人都能看明白。

此刻李承光手中拿着的這份資料,並不算是什麼機密,因為在剛才的朝會上已經公佈了具體的數字,雖然每一個項目到底投入了多少錢,每一貫錢的收入到底來自於哪裏,這些關鍵點並沒有說明。

但是也並不需要去說明,正旦朝會不需要去解釋這些,只需要將總數說出來就可以了。

看着手中這份財政資料,李承光有些走神了,暗暗想到這裏面莫不是還有什麼隱秘的事情?

接下來是目錄,目錄僅有三個大章,收入,支出,盈餘。

每一個大章下面又劃分了不同數量的小章,但這些小章也並不是最詳細的,分別為稅收,本土鑄幣,海外鑄幣,其他收入。

支出則是分為軍費,官員俸祿支出,基建支出三個小章。

盈餘則沒有小章,就是一個孤零零的大章列在那裏。

這是一個比朝會上說的稍微詳細一點,但卻依舊很粗糙的賬目。

李承光有些好奇,父皇為什麼會給自己看這些東西。

不過好奇歸好奇,在親眼看完這份資料上的內容之前,李承光可不會傻乎乎的去質疑什麼。

然後翻開第一頁,上面寫着的赫然正是今年的稅收,與皇甫無逸所說的基本一樣,全年稅收二百四十四萬三千六百貫,比上一年度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九點多,不到百分之二十,大約就是四十多萬左右。

上一年度比上上一年度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七左右,連續三年增幅在百分之十五以上,且每年都以兩個百分點的速度在增長。

後面是一些分析,預計明年增幅可能會在百分之二十一至二十三之間,考慮到南北鐵路中線有一部分即將通車,商品及人員流動性近一步得到了加強,且工業佈局越來越多,大量的商品使得貨物價格被迫下降,百姓購買力增加,所以能夠有效的刺激經濟發展。

原本還以為這就是跟朝會上說的沒什麼區別,但看完這一頁之後,李承光卻發現自己錯了。

上面不僅只是列出了數據的對比,同時還帶上了一些分析,雖然具體的分析不會只像這上面說的那麼簡單,但對於李承光來說,同樣是一筆巨額的財富。

這也讓他更加深徹的認識到,發展經濟的主要方法,就是修路,佈局工業,讓商品價格下降,保證工作崗位持續增長,使更多百姓有地方去賺錢,然後購買力自然也就增加了,購買的多了,雖然價格降低了,但龐大的數量足以抵消,甚至超越這些收入,於是,國家的經濟自然也就好了起來。

這份說明很簡略,但卻給李承光提供了一個詳細的思路,雖然以前他也問過馬周這些問題,馬周也跟他解釋過,但當年太小,對這些問題也只能是懵懵懂懂的,根本沒有真正的掌握。

李承光緊接着翻到了第二頁……

“父皇,這……”李承光瞬間瞪大了眼睛,本土鑄幣二百多萬貫,這個數字沒有出錯,但是後面的……

李承光有些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道:“父皇,這上面是不是寫錯了?”

“沒有寫錯,繼續看下去!”李元吉淡定的搖了搖頭,說道。

李承光強行壓制着內心的震驚,按照這份資料上寫的,海東諸省的鑄幣,根本不是之前公佈的三百萬貫,而是接近七百萬貫,足足翻了一倍有餘。而朝鮮諸省的鑄幣也不是一百萬貫出頭,而是逼近三百萬貫,僅僅只是兩個新納入的海外地區,一年之內就差不多為大唐提供了一千萬貫的資金。

而這一千萬貫,算上稅收,算上本土鑄幣,大唐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夠得到這麼多的收入。

如果這還不算震驚的話,那麼下面的內容就足夠震驚的李承光講不出話了。

戶部準備在海東,朝鮮諸省建立數座冶鍊工廠,用於對金銀礦石的第一次冶鍊,保證可以同等時間內將更多的金銀運回本土。

特別是海東諸省,目前已知的金礦銀礦,開採率甚至不足一成,戶部打算組織當地土著進行高強度的採礦工作,以確保可以再短時間內提供更多的礦石。

說白了,這就是剝削,還有些內容在這上面並沒有列舉出來,比如說海東諸省的女人,大多數都被送到了別的地方,或者嫁給了漢人當小妾,戶部只不過是配合著這一政策,在得到利益的同時,儘可能的把海東諸省的土著給玩死而已。

因為計劃才剛剛提出來,需要時間來完成,所以預計明年兩地大約能夠提供至少一千二百萬貫左右,從第三年開始,每年至少能提供兩千萬貫。

兩千萬貫的金子有多重?一兩等於一貫,十兩等於一斤,只需要二百萬斤的金子,或者一百萬斤的銀子就可以了,這個對於整個海東來說,並不難。

李承光有些搞不明白,既然朝廷有這麼多錢,又為什麼要隱瞞這一數字?特別是在他看到後面的盈餘方面又跟皇甫無逸說的數字完全對上以後,就更加鬱悶了。

這些錢明明就在國庫內,而且也花了出去,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

藏富?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必要這麼做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最佳閑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唐朝最佳閑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一五章:藏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