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 1911後記

外篇 1911後記

打開了新的文檔,點起一支煙。二百三十萬字的1911已經在我的身後了。

不知怎麼搞的。當寫下全書完的時候,心裏的感覺真的很複雜。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這段時間真的又長又短啊…………沒有大家的支持,我是走不到現在的。

寫1911是從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開始的。本來在寫那本金庸的同人。在辦公室裏面突然就開始碼下了第一個字。主角是什麼性格,未來故事如何發展,當時心中都沒有準備。結果到了後來,雨辰就變成了這樣…………

雨辰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第一點,毫無疑問。他虛偽。

其實我也想讓主角能開朗一點,有趣一些。但是那個時代沉重的氛圍在寫作過程當中就縈繞在我的周圍。大家都知道,那幾十年裏,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經歷了什麼!在清帝國轟然倒塌之後。從歷史的書頁當中,只能看到一個個私心自用的領導者。哪怕是以前是懷着多麼高尚的意願投入到時代變革的浪潮當中純潔的青年人們。當他們加入了某個利益團體,成為了某個利益團體的一部分,甚至成為了這個團體的代表。私心和劣根性就無何遏制的爆發了出來。想想那麼些年,那些當權的人造了多少的孽,又做出了多少愚蠢的決策!

如果是世界發展的潮流給了後進的國家以追趕的機會。那麼在世紀之交的那前十年。隨着歐洲和新大陸國家的複雜勢力消長,隨着戰爭風雲越來越濃厚。那麼那次,絕對是一個機會。可惜的是,我們錯過了,而有的國家,抓住了。我們國家,錯過了那麼一次大工業時代的飛速發展躍進。而蹉跎到現在的後遺症,仍然可以清晰的感覺到。

雨辰身處的就是這個時代,他面對的就是這些敵人。他的行為,又怎麼可能高尚得起來呢?

既然是熟悉近代歷史的他,他知道權力的重要,槍杆子的重要,話語權的重要。還有形象上必須要佔據道德的高地。歷史上,那麼一個以清教徒形象出現的團體最後贏得了勝利。他雖然沒有說,但是在個人的行為上,還是重複了上面的道路。不放棄軍權,至少在表面的道義,要完美無缺。

所以他殘忍的犧牲了很多,放棄了很多。偶爾有真正的感情流露。也是吝嗇的。隨時可以收回的。而對權力,則是絕對牢牢的掌控。小媛在這種程度上,是可憐的。那些被他用種種方式碾碎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有可憐之處。

第二點,他同樣有着犧牲自己的決心,而讓整個國家能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

雖然我在書里反覆強調大勢不可違抗,歷史也不是由陰謀所推動的。這些話。對也不對。從廣義的層面上說,從人類進步發展的歷史來說。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具體到每一國家每一團體,一些微妙的不同選擇,就會引起截然不同的後果。

中國當時的現狀,民族覺醒的浪潮,隨着西方東方列強的衝擊,已經勃然而興。當然在其中還有一些人,反而是喪失了意志。自認了自己民族的低劣落後。但是從整體氛圍來說,大家都是在尋求出路的。大家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走了不同的道路。先是尋求在體制範圍內解決問題。立憲成了笑話。最後在種族革命的名義下推翻了清朝。中國各個尋求改變的階層結合在一起,新勢力,舊勢力…………都在尋找出路。他們試圖在不觸動中國傳統體制的情況下,尋找富強的道路。

但是舊時代的傳統和影響力是如此之大。直到將每個人都淹沒其中。這條路給我們自己走到了盡頭的時候,另一種極端開始了,完全否認我們自己的傳統,走另一條嶄新的道路!這種潮流的思想基礎發軔於五四新文化運動,而行動上,組織上完全採取了一條搬來的道路。這條道路是一個十九世紀的德國猶太人政治經濟血家在圖書館中為歐洲那些工業國家設計的道路!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這個新中國。

但是我們,已經和傳統完全割裂了。

在這種情況下,能找到一條折衷的道路么?能不能利用一切機會,讓國家快速強大起來。在民族元氣沒有凋零喪盡。在自己民族沒有走到絕路的時候,給一個緩衝的機會?

雨辰的所作所為都是這一切。他採取了很多方法,都是歷史上未來那個成功團體所採用的。激進的民族主義,用勝利和宣傳凝聚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以秘密堅強,自認為是特殊材料,天賦使命的人組成的小團體作為核心。最主要的是,牢牢控制着軍事力量。先讓國家緩過氣來,解決了外憂,在給予我們自己足夠的時間來化解內部的問題!讓歷史曾經的血腥,減到最少。讓我們的內憂壓力,可以有機會向外排解…………

他了解那個時代,了解那個時代在台上人物的弱點。第一就是道義層面的。他了解雖然人們畏懼那時的領導人物的威權,但是從來都是對他們的動機懷疑。認為他們是在為了保護自己的權位,不惜出賣國家利益。所以他一直佔據道德的制高點,不惜採用那麼矯情的方式。

那時的領導者封閉,特別是以北洋為首的。他們最怕的就是民氣。而雨辰就利用一切手法利用民氣。採取了種種激動人心的作秀方式。

那時的領導者對於軍權雖然重視,但是並沒有到絕對控制的地步。他們身邊都是同時起家的老人。每人都有自己的考慮,自己的範圍。而雨辰完全利用單純的青年人,牢牢的將軍權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他還知道自己根基淺薄的弱點,所以採用了地方自治的方式來和地方實力派分享權力。他知道什麼時候該妥協,什麼時候又決不能讓步。再加上一些金手指和大能…………。

所以他成功了。

但是中國的命運,中國數千年的治亂循環,中國近百年來的下滑曲線在短暫的上升之後…………這些就真的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了么?

想從1911看到完全美好結局的朋友們,我很遺憾。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黑暗當中尋找可能的光明。

我只是希望書中的犧牲,能夠更加有意義一些,能夠真的能在前方看到一絲光明。1911僅僅是個開始。讓中國這麼一個古老的國家徹底的改變。改變那些沉重的過去,讓我們種種的遺憾,對未來各種各樣美好的企盼都在書中實現。

當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還在摸索和在路上的時候,怎麼能指望雨辰在短短几年當中就做到這一切?

出現這樣的結局,對於奧斯卡來說,是一種必然。對於雨辰來說,也是一個極限。

他已經做到了超出他能力的一切(在奧斯卡無恥的幫助下…………)。他也是普通人,在權力的顛峰站了那麼久。他不可能就輕易的放下這一切。美國為什麼會有華盛頓?因為從五月華號踏上新大陸土地的時候,這片殖民地就是從一份共同契約上起步的。他們有着這樣的土壤。而在中國呢,過去幾千年的傳統,對明君的企盼,對強人的服從。這個國家,有他這樣輕易選擇的基礎么?人都是會變的。

不過坦率的說,從我個人傾向上來說,我是不喜歡拿破崙式的人物的。他的時代,法國青年損失了23%,而法國也在未來的二百年當中喪失了在歐洲的統治地位。日本更是我們身邊良好的例子。知道當一個國家陷入整體狂熱是怎樣一種可怕的局面!但是在強力人物英明的領導下,國勢在一段時間內蒸蒸日上。民心凝聚在一處。這種誘惑是難以抵擋的。如果奧斯卡生產民國初年那種找不到出路的時代,生在經歷了魏瑪時代幻滅混亂的德國。也許同樣會為雨辰或者小鬍子的出現而歡呼鼓舞!

所以在奧斯卡的筆下,雨辰有矛盾,他多次說出。希望只犧牲一代的青年就夠了。但是時代的浪潮下,站在顛峰的他同樣會被不自覺的向前推動。他到底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至少奧斯卡是不知道的。

當情節發展到這個時候,當人物已經融入時代的時候。這個人物的未來已經不是由作者控制了。而是由作者所創造的時代,和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而決定。所以奧斯卡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一萬個人可以讀出一萬種哈姆雷特。而雨辰的選擇,同樣是交給大家來思考。

關於江北三傑。

說實話的,對他們的描寫少了一些,這也是奧斯卡感到遺憾的地方。vip創造要求的是更新數量。有的時候情節飛快的朝下趕,對人物的描寫就難免粗陋了。

其實這個時代的青年軍人,不應該是這樣的臉譜化的。新舊時代的衝擊,可以引發一個人多少的側面!高尚和卑劣,勇敢與懦弱。往往就會融合在一起。但是在奧斯卡的筆下。何燧就是理想而死心眼而且沒什麼政治智慧。陳山河就是有些沒心沒肺和對雨辰完全服從,吳采就是勤懇而略微有些懦弱…………

這是奧斯卡對讀者諸君們感到抱歉的地方。

何燧是完全理想化的一個軍人。是在現實當中基本不可能存在的。奧斯卡描寫他,也只是想表現另外的一種堅持。但是由於筆力的有限,也只是為堅持而堅持了。完全可以寫得更加深沉一些,這種理想的光芒,也完全可以更加耀眼一些!

他的內心世界是有些潔僻的。雨辰對他基本上也是容忍的。因為雨辰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些自己曾經希望堅持下去的東西。沒有雨辰的保護,這樣和自己團體產生離心力的軍人,早就沒好下場了。

他的死也是很自然的…………在那幾十年的時代變遷當中。和他一樣保持着這個想法的人們。都在現實當中碰得頭破血流。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之交,兩種命運決戰之際。這種思潮終於在國家命運變幻當中,在發出了自己最後的聲音后。消失在歷史舞台當中。那些代表人物的命運,有些人可悲,有些人可笑,有些人卻不知道如何評論。象何燧那樣只是一種符號的人是沒有的。但是這個民族,卻少不了這種對理想單純堅持的人。

陳山河…………就不說什麼了。放在任何朝代,他都會是上位者一員猛將,一條忠狗。有的時候奧斯卡自己都迷糊,他俊秀如女子的面容的背後。真的是沒心眼呢?還是太有心眼了?

吳采,在後面已經完全弱化了。軍事上的風頭被司馬湛搶走。而政治上的光芒又不及李睿何燧耀眼。他就是那個時代大多數心地還算好的人的寫照。明哲保身,老實聽話。確保自己的地位。他知道他們這個元老團體在雨辰心目當中——也許連雨辰都未必清晰的注意到。是今後最大的障礙。熟悉中國歷史傳統的他選擇了沉默。選擇了退縮。在最後,奧斯卡還是讓他爆發了一次。也算是吳采最好的結果。

還有李睿。

這同樣是一個只有理想的軍人,和何燧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他的鋒芒,比何燧還要耀眼一些!他和何燧之間的張力。應該描寫得更加充分一些。但是為了vip寫作的一個原則,盡量多給主角一些鏡頭。讓主角威風。奧斯卡可恥的省略了不少應該挖掘深入的東西。這也是奧斯卡要對大家抱歉的地方。

對何燧的蓋棺定論,同樣可以套在他的頭上。但是奧斯卡深深懷疑,那個時代是不是真的有這樣既重視軍隊,而又毫無私心雜念的人?所以雨辰也同樣懷疑。李睿在盡到自己的使命之後,毫無疑問就算活下來也沒有好結果的。他同樣是一個悲劇。。

但是他代表了那個時代的一種呼聲,一個方向。一個軍國民主義的夢想。中國從來就沒有走上過這條道路,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看《星船傘兵》這本優秀的科幻小說,把軍國民主義已經描寫得淋漓盡致了。奧斯卡寫得還不如大師的萬一。

由人物可見,奧斯卡寫這本書,從來沒有想過是寫喜劇。只是寫一種可能。在大時代激烈變化的過程當中。身在浪潮上的人,也許會閃耀,也許會發光,也許會做出事業。但是他們的命運,絕對不會是皆大歡喜的喜劇!這個原則,奧斯卡就算再想yy也違背不了。因為過去的一百年已經無數次的告訴了我們的一切。

奧斯卡已經足夠的避重就輕了。

這就算後記。最後還是要感謝一直支持我的讀者。奧斯卡工作很忙,三十歲的男人了。生活,事業上要負擔的責任也很多。所以經常會跳票,讓大家感到深深的失望。所以奧斯卡從來沒有敢於反駁,只是感到歉疚。只是一貫默默的接受大家的指責,並且不斷的道歉。對於在一年過程當中,沒有對讀者諸君用文字耍半點性格,還是勉強做到的了。

感謝一直用書評支持我的丁丁2003、大懶貓湯姆、巨大型鼻屎,弈之音…………等等等等太多太多的朋友。感謝那些給我提出寶貴意見的朋友,感謝一切收藏點擊訂閱推薦的朋友!這本書如果還有點價值的話,正是因為你們閱讀了她!

感謝!

ps:如果大家非要有個結局的話。那麼奧斯卡就寫一個可能的年表。其實已經暗示許多了…………

1916.9。兵變結束。雨辰強行通過了國家緊急狀態法案。國會政府勢力弱化,他的權力得到最大的加強。獨裁時代到來。他一意孤行的在自己的道路上面走下去。吳采退出現役。司馬湛出任陸軍總參謀長。

1916.10,對日合約簽署,台灣光復。

1917。中國大舉增兵九十萬,建立了一支空前強大的赴歐遠征軍。陳山河擔任遠征軍司令長官。在東線崩潰,同盟國兵力集中西線。而美國並未大舉參戰的關鍵時刻。頂住了德國一系列大規模的攻勢。中國成為協約國當中已經相當有分量的夥伴。

1918歐戰結束,中國作為四大戰勝國之一參加了巴黎和會。同時準備配合協約國干涉俄國,同時力圖在俄國遠東進行特殊化政策,扶植親中政權。

在歐戰結束后,由於戰爭景氣的刺激,中國的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7.2億美元的數字。國民生產總值大約在30億美元左右。但是戰後進行的規模龐大的海軍建設,還有大量在遠東的軍事開銷,讓國民並沒有見到太多的戰爭紅利。

1920。對俄遠征干涉結束。中國收復了包括海參崴在內的大約4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但是中國扶植的高爾察克遠東共和國崩潰。中俄雙方,在遠東開始了時日長久的對峙。而這個時候的中國,由於戰爭景氣的結束,政府財政情況不佳。不得不更大程度的依附於新大陸的經濟體系。和美國刻意保持的友誼關係得到進一步加強。在國際事務上為美國搖旗吶喊。同時大幅度的向美國開放市場。

1921。辛丑條約廢止。租界收回。香港地位和英國開始談判。澳門葡萄牙已經定於1930年之前合適時機歸還。國防軍大量歐戰老兵退伍。對國防軍老兵的安置讓財政在連續數年的黑字后出現了赤字,並連續數年擴大。只能依靠資本項目流入的外資彌補。但是由於國外資本的活躍,經濟在一定時期內還保持着表面上繁榮的情況。但多為沿海財團獲取了大部分的利益。大部分來自內地的國防軍退伍軍人,覺得他們的付出沒有得到足夠回報。老兵問題成了當時國內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在同年,中國開始了和魏瑪德國的秘密合作接觸。

此後十年,是一個個經濟危機和國際危機交相錯雜的年代。政府和軍隊越來越形成了一體化的態勢。並且試圖憑藉當時亞洲已經第一的軍事力量,準備對外輸出危機。和西方的關係,總體是趨於惡化的…………在雨辰43歲的時候,他第五次連任總統。在歐洲的另一頭,一個小鬍子中年人也躍上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新的風暴又開始了…………

寫着玩玩的。大家就當看着一樂。

總之,1911這本書,是結束啦…………

~~~~~~~~~~~~~~~~~~~~~~~~~~~~~~~~~~~~

請大家支持奧斯卡的新書《天命神話》!.cmfu.showbook.asp?bl_id=101617謝謝大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1911新中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1911新中華
上一章下一章

外篇 1911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