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浩蕩大勢
大統王朝遭受海軍的侵擾,無力反抗。
這就與歷史上失去了海軍的晚清政府一樣,整個沿海等於是對列強不設防的,隨時都能從港口登陸,威脅大陸安全。
大統的王朝水師在面對大蒼海軍艦隊的時候,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在堅船利炮下,別說激烈交戰了,就是靠近都難,能在大蒼海軍手中逃生的大船,寥寥無幾。
另一方面,青龍軍團、白虎軍團、朱雀軍團、玄武軍團、麒麟軍團這五個早期建立起來的軍團,則是從武北郡和魏北郡這兩個郡城,再往北進發,一直深入到大慶王朝內。
這就相當於,海軍拖住了大統王朝,然後騰出一隻手出來,專心對大慶王朝出手。
待到大慶王朝意識到大蒼軍隊的入侵,已經晚了。
五大軍團,將近兩百五十萬的軍隊,如同洪水一般壓上,在紅衣大炮和各種戰爭利器的攻擊下,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哪怕是大慶王朝早就有預料,特地加固的關隘,也變得十分的蒼白無力。
頓時間,整個大慶王朝都為之震驚。
事實上,上一次大慶王朝大軍撤退回國,關於大蒼軍隊的特別之處就已經不是什麼秘聞了,但僅僅也就只是談資罷了,沒人相信大蒼王朝這個新興的王朝會在短短三年後,竟然會主動進攻大慶王朝。
簡直不可思議!
待到其強大的攻城拔寨能力展現,朝野更是為之惶恐。
要是一直保持着這個速度,要滅掉大慶也不是什麼難事呀!
這幾年,雖然大慶王朝已經從前幾年的戰爭泥沼中拔了出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國庫仍然有一定的虧虛,錢糧也不是很充足,所以相比較前幾年剛入侵大蒼王朝的時候,國力還是有所不足的。
再從兩個王朝的規模和體量上來看,其實大蒼王朝還要佔優勢一些,無論是人口還是地域,都比大慶王朝要厲害。
這就相當於,一個在國力和軍力都比大慶王朝要強大的國家,在向大慶王朝開戰。
雖然,大蒼王朝面臨的問題跟三年前差不多,後勤方面是一個問題,但是毫無疑問,在強大的推進能力上,這一點還真不算什麼,只要穩紮穩打,後勤方面大蒼的軍隊倒是沒有那麼焦慮,畢竟國內的水陸交通十分發達,無形之中要節約大部分的資源。
待到大慶王朝做出全方位的應對,已經是三個月後了。
也正是這三個月,大蒼軍隊的五大軍團已經站穩了根腳,並且開闢了一系列的後勤網絡,戈壁之上如火如荼地鋪設起了一條條鋼鐵高軌,盡最大可能的加強兩大王朝之間的聯繫。
這一切,都讓大慶王朝的高層如墜冰窟,只感覺到一種蕩蕩的大勢撲面而來,自身一點點的被侵蝕笑容。
唯一能夠得到安慰的就是,經過兩三個月的傳播,大慶王朝已經得知大蒼王朝在向自己開戰的同時,也在向大統王朝開戰,這就意味着大慶王朝不是孤立無援,大蒼王朝雖然暫時用一己之力挑戰兩大王朝,但時間一久,未必不會和三年前的兩大王朝一樣,陷入到泥沼當中,只能灰溜溜撤退。
但是,大慶王朝錯估了大蒼的戰略。
所謂對兩大王朝開戰,不過是一個假象而已,大統那邊僅僅是海軍牽制而已。
還有一點就是,目前大蒼軍隊所攻佔的,只是過去大宏王朝的一部分而已,在姬卿月這位大宏長公主的號召下,立即有一些不安分的人士響應起義,且不管這些人的真實目的怎麼樣,反正在民間造成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蒼軍隊能夠迅速站穩根腳,並且展開下一步的推進。
也正是這個時候,楊沐開始慶幸當年的佈局。
要不他目光長遠,將姬卿月收入後宮,那麼現在絕對要多一重非常大的阻力。
有了姬卿月的加持,大蒼王朝雖然沒有到佔據大義的地步,但是總的來說還是比大慶和大統王朝更要得人心。
這並非是說,攝政長公主有多大的號召力,而是大宏的百姓被奴役得太久了,一直無法發泄出來,大蒼王朝的軍隊一來,便給了人改變命運的機會,而攝政長公主就算是一份香火情分,互相利用,僅此而已。
大慶王朝的軍隊源源不斷的集結,雙方展開幾**的會戰。
儘管規模宏大,但是也並沒有多少新意,總的來說就是大蒼王朝的軍隊憑藉裝備和將士素質,一路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穩紮穩打,打得大慶軍隊節節敗退。
這並不是誇張,而是實實在在的碾壓。
到了什麼程度了呢?
大概就相當於,在整個一連串的大戰中,只要是兩軍對壘,蒼**隊就一定會勝利這樣子。
大慶的軍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只能夠勉強防守,切暫且退的樣子。
一次次會戰中,大慶軍隊沒有一次打贏。
可以說,是十分的艱難了。
如此大的差距,讓大慶的君臣心急如焚。
僅僅只是三年的功夫,大慶王朝就嘗到了大蒼王朝的恐怖,後悔當初與大統王朝選擇結束戰爭,要不然也不會給了蒼國喘息之機,從而飛速崛起。
另一邊,大統王朝傳來的消息也不容樂觀,整個王朝的水師基本上被大蒼海軍給覆滅了,也就是說漫長的海岸線上,成了一片片無設防的邊疆。
而大統王朝,始終對三支海軍艦隊無可奈何,只能是調派軍隊在沿海的一些重要城池駐紮,儘可能的防備海軍突襲,以圖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反應。
局勢的嚴峻,不僅讓大統王朝的朝野如臨大敵,更是讓大慶王朝的君臣感覺到了一種有心無力。
從年初開戰,一直到七八月的秋收,整整半年的時間,大慶王朝昔日苦戰幾年侵佔的大宏王朝的疆域,基本上就淪陷了。
若非大蒼軍隊有心穩固基本盤和大後方,恐怕這個時候已經推進到了大慶王朝的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