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戰和之辯(上)

第四一九章 戰和之辯(上)

根據魯肅的倡議,孫堅在再三思忖之後,還是決定借給劉備兵馬。

魯肅和諸葛亮、劉備等並無私交,他也只是站在江東的利益來考慮。劉備,人傑也,其麾下張飛有萬夫不當之勇,諸葛亮有神鬼莫測之謀,如今曹操大兵壓境,若不能好好將這些力量加以利用的話,實在是太過可惜,更是白白減去許多勝算。

魯肅和周瑜交情甚好,因此雖然周瑜對於借給劉備兵馬一事並不熱衷,但見到是魯肅提議,便也不去反對。而孫堅對於魯肅也是頗為信任,見周瑜不加反對,遂允了他的要求。

不過,諸葛亮開口借兩萬兵,魯肅和孫堅最終商議的結果乃是撥一萬士兵與之,可見無論魯肅還是孫堅,對劉備始終有着幾分提防。

除了將兵馬調動到劉備麾下之外,孫堅還任命朱然為劉備的副將,說是讓其作為劉備的幫手,但誰都知道他就是去監視劉備動靜的。

原先指望兵馬數量減掉一半不說,還被委派過來一個監軍,劉備心裏當然不可能痛快。但是他表面上卻不得不做出一副歡欣的樣子,並且在朱然面前言之鑿鑿,保證一定會竭力抵抗曹軍,為吳王賣命。

————————————————————————————————吳王王宮之中,大殿之上,吳王孫堅正召集群臣,商議抗曹一事。

“據探馬來報,曹軍雖眾,但行進速度卻極快,五萬先頭部隊已於日前屯於三江口,後續大軍想必數日之內也將到達。”吳軍大都督周瑜此時正拿着一份軍情,向一眾文武說明眼下的狀況。

殿內諸人,聞聽着周瑜的話語,臉色各異。

謀士虞翻率先出列,對孫堅說道:“今曹操勢大,而江東力薄,主公不可持一時之意氣而動干戈,屆時兵敗城破,悔不及矣。王上當遣使前往曹營,以求言和,只有化干戈為玉帛,方為上策。”

孫堅聽后,冷冷一笑道:“仲翔認為,我勝不了曹操?”

虞翻急忙答道:“今曹軍二十五萬,我軍才十五萬,僅從數量而言,便佔了下風。”

“征戰之事,士兵多寡只是影響勝敗的一個要素而已,自古以來以寡勝眾的戰役也不在少數。”孫堅臉色不虞,冷冷說道,“更何況,曹操所統之兵皆為北方之人,不善水戰,大江之上,舟船縱橫,此非曹賊及其麾下諸將所長,縱我軍數量略有不及,亦可勝之!”

“不然,曹操之軍雖為北人,但其為攻吳謀划多時,準備不可謂不充足。曹操攻下荊州之後,收納荊州水軍,近年來由蔡瑁指揮操練水軍,其水戰能力雖尚不及我吳軍,但相差卻不遠耳。更何況,曹操佔據天下十分有七,後繼之力充沛。此戰曹操攜二十五萬大軍,可其駐守各地,未動之兵至少還有二十萬以上,縱使此戰我軍得勝,彼二十五萬全軍覆沒,然曹操休養生息、招兵募馬,數年之間便又可拉出一支數十萬的大軍南侵而來。而我軍十五萬,卻已是集合荊、吳等地大多數人馬,一旦戰敗,則再無多餘兵力面對曹操兵鋒。故我懇請吳王三思而後動,切不可逞一時之勇,致萬劫不復之局啊。”虞翻言辭懇切,說了一番長篇大論出來。

孫堅此時很不滿,曹操舉兵入侵,他可是摩拳擦掌,做好了予以對方迎頭痛擊的準備,可虞翻這一番話,無疑是拎着一桶冷水,對着他的頭頂灌下,這讓孫堅如何能忍受得了。

歷史上的孫權在赤壁之戰前曾頗有過一番猶豫,但孫堅性情剛愎,豈是忍氣吞聲之人。對孫堅來說,哪怕轟轟烈烈戰敗而亡,也要遠好過窩窩囊囊不戰而降。虞翻的這些言論,讓他頗為不快,甚至有了一絲怒意,只不過孫堅並未將這一絲怒意流露於臉上,故無人發覺罷了。

當然,與孫堅相熟的一些老臣,大概也能猜出孫堅心裏是極不痛快的。

“仲翔先生此言差矣。”此時開口的並不是江東舊臣,而是心屬劉備的諸葛亮,“曹操遠道而征,妄興刀兵,失卻大義,不佔天時;我江東之地,有長江天塹,其亦不佔地利;江東之民,皆伏心於吳王,而不願歸於曹操統治,其更不佔人和。天時、地利、人和,曹操一無所有,我等何須懼之?”

諸葛亮雖然並不願為孫堅效力,但是他是一定要慫恿孫堅和曹操開戰的,否則的話劉備又怎麼會有趁亂擴充實力的機會?

“孔明之言,皆為虛妄。”孫堅帳下謀士程秉開口說道,“天時、地利、人和,實屬空談,曹操戰袁紹,據此三者乎?伐荊州,據此三者乎?攻益州,據此三者乎?然如今袁紹、劉表、劉璋何在?孔明以此三者為憑,勸吳王力抗曹操,實乃誤吾主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陷陣無敵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三國之陷陣無敵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一九章 戰和之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