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大漢十七州!(抱歉!遲到了!)
(向諸位道歉!祖父被醫院下了病危通知單,大郎剛從醫院回來。立刻上網更新。再次向書友們道歉!)
結束了彈漢山之戰後,張遼留下太史慈坐鎮,並使用戰俘在黃旗海西北建城,命名為集寧,由徐盛率兩萬精騎屯駐。和太史慈以及朔方的曹彰形成北疆向北擴張的三個突出點。
閻柔則留在馬城、寧縣、廣寧一帶,在他護烏桓校尉的職務尚未被解除之前,繼續鎮撫鮮卑部民,並為太史慈做好後勤。這也是張遼將太史慈留在彈漢山的緣故,一個沒有什麼資歷,出身破落世家的太史慈是不會與閻柔為難的。而且太史慈也是君子心氣,又經歷過種種磨礪,看人也不會重視家世。閻柔的能力和品性是一定會得到太史慈的讚許的。
馬超則率兩萬精騎進駐白檀,也使用戰俘開始重修白檀城,加上昌黎的李嚴,北疆擺出了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勢。
雒陽那邊的議會已經有好消息出來。首先是解決了被張遼明確定名為憲法的根本大法。當然了,這份憲法與後世的憲法在內容上自然是沒有相同之處,可是在性質上,卻被明確了全國法律、法令之根本源泉,“天下法律出於憲!”以往說的是天子出口成憲,即天子所言即為法,如今卻變成了憲法才是根本。如此一來,也算是從絕對的人治向法治在過渡了。
而且這部條款並不算太多的憲法也是第一次用文字的方式確立了本套憲法擁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地位,縱然是對特權階層也有明文確立的統治地位,但與那種天子執掌一切貴族、官僚和百姓的生殺大權的情況相比,確實要進步不少。
緊接着就是各州郡的重新劃分,所有的封國全部取消,貴族、皇族的封邑制度也要改變,食邑制度保留,但是要限制享受封邑的貴族的數量,其餘貴族則是按照封爵制度得到相應爵位的俸祿而已。封國與郡一樣,全部改為府,州也改為省,但是因為地方上反對意見過大,將郡一級細分沒人反對,可是將州一級也再度細分就沒人願意了.畢竟中原、南方不向北疆那樣在北面有着能夠無限擴張的地盤。大家都不是笨蛋,西周分封諸侯與四野而導致諸侯不斷擴張並最終因為地盤、人口超過周天子而導致太阿倒持、九鼎易主的事情可是嚴重教訓。唯一對重新劃分沒有太多質疑權的江東、益州、交州卻因為人口稀少、蠻族勢大卻讓議會中樞不願細分。倒是荊州因為荊北、荊南在劉表當政之前就矛盾重生分歧不斷,這次被議會直接沿着長江一分為二。
冀州大體上變化不大。
常山郡被一分為二,井陘、真定、九門、蒲吾、靈壽、南行唐六縣單獨列出,組成真定府。上艾、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六縣組成常山府。
中山國的廣昌縣劃歸幽州省的高柳府(原代郡),安平國改為安平府,清河國為清河府,河間國為河間府,趙國為邯鄲府。
原屬青州的平原、樂安兩郡的黃河以北地區加上改名為渤海府的原渤海郡的修縣、重合、陽信三縣,重組為平原府,劃歸冀州。
再加上改名後魏興府(魏郡)和巨鹿府,冀州從原來的九郡之地擴大為十府。
青州的變化就有點大,除黃河以北劃歸冀州之外,青州內部也有大的調整。
原屬平原郡的黃河南岸的高唐、漯陰、祝阿三城併入濟南國,並改名為濟南府。
樂安國、齊國合併為新的臨淄府。
為了補償青州損失,將原屬徐州的琅邪國除繒縣、即丘兩城之外的地區劃歸青州,為琅邪府。雖然郡府一級機構少了一個,但是地盤擴大了不說,縣一級城池也多出不少。
而且這同時也是議會內的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士族在削弱由於糜家、陳家日益強大而富饒起來的徐州。將琅邪府劃歸青州也是為了避免將張遼得罪過深,誰都知道徐州糜家和張遼的關係,於是他們便推出同樣與張遼關係匪淺的青州,使得張遼不便再開口過問。
司隸則縮小了範圍,將潼關以西的馮翊、扶風和京兆尹劃出去,只留下河東府、弘農府、河南府、河內府四府之地。但是潼關卻歸入弘農府管轄,並將潼關、虎牢關、以及其他的各道關隘都收歸司隸所有。這是對皇室的一種姿態,因為特意劃歸皇室,以維持皇室用度的皇莊就在司隸四府中,如此姿態卻是議會代表天下士族向皇室表明他們維護皇室那僅存的名義上的地位的表示。
而被劃出司隸的馮翊、扶風、京兆尹三地除京兆尹被改名為西安府之外,還將涼州的武都、隴西、漢陽三郡與益州的漢中郡子午谷以西全部劃出來,組成雍州省。
兗州的總體變化也不算大,但是內部也有合併。
陳留郡改名陳留府,東郡改名濮陽府,任城國、山陽國合併為昌邑府,東平國、濟北國合併為東平府,濟陰郡改名定陶府。
泰山郡變化有點大,將豫州的魯國與泰山郡南部的南武陽、費縣、南城三縣合併為新的南武陽府,劃歸兗州。
這種封國的合併與限制封邑貴族的措施就是要限制皇族子弟的勢力,讓皇族在那將來沒有暗中養兵,以圖起兵改變既成事實的能力。
徐州在失去琅邪之後,內部郡府也做了細分,原本是五郡國,如今細分出來,府一級官府設置並沒有減少,這也緩解了徐州士族對議會的壓力,同時還能夠拉攏徐州非糜家、陳家那一系的士族、世家。
東海郡改名東海府,下屬縣城不但沒少,還多了原屬琅邪的繒縣、即丘兩城。彭城國改名彭城府。
下邳國南部的東城、淮陵、高山、盱合、徐縣五城加上廣陵郡的東陽以及下邳國東部的淮陰、淮浦兩城組成淮陰府。
下邳剩餘的縣城加上廣陵郡的淩縣、海西兩城組成下邳府。廣陵郡更名廣陵府,並在東部沿海增加了三到五個隨時可以擴建成縣的亭制機構。
豫州變化較大,除了潁川郡改名潁川府之後,陳國改名淮陽府,梁國改名睢陽府。
沛國的譙縣、酇縣、建平、太丘、臨睢、鄲縣被獨立劃分出來,再加上汝南郡的城父、恩善、細陽、汝陰、慎縣、山桑共十二縣組成費亭府,治所也是將譙縣以東的費亭加以擴建。
這是在拍曹操的馬屁,給曹家、夏侯家一個最大的實惠,因為這兩家的勢力都在這十二縣之內。至於那費亭府的名稱則是沿用的還健在的曹嵩費亭侯的封爵,這裏面還隱含着議會取得張遼好感的用意。誰都知道,曹清能嫁給張遼是曹嵩一力主張,即便是曹操與張遼發生矛盾時,曹嵩也沒有支持自己的親生兒子,反倒是在家中對女婿極力稱讚。而張遼對曹嵩也自然十分尊敬和孝順,每次回到雒陽,不但禮數不失,更是變着法讓曹嵩開心。
汝南郡剩餘的部分則成為新的汝南府,沛國則改為小沛府,豫州原本六郡國的建制依舊存在,只是少了個魯國。
荊州、揚州的變化極大,不但郡國數量增多,更是在州一級也發生的變化。
先說荊州,沿着長江一分為二,分為荊南、荊北兩個省。
原屬漢中的子午谷以東的西城、鍚縣、上庸、房陵和南陽郡的豐鄉城組成上庸府,劃歸荊北省。
原屬南陽郡的均水、丹水、沔水沿岸的析縣、丹水、南鄉、順陽、武當直到陰縣、筑陽組成南鄉府。
鄧縣、樊城、襄陽、中盧、邔縣、宜城、鄀縣、編縣、臨沮組成襄陽府。
原屬南陽郡的蔡陽、章陵、襄鄉、隨縣、復陽與原屬江夏郡的平春、鄳縣、軑縣、西陽組成隨州府。
南陽郡其餘舊地則依舊為南陽府。
原屬南郡的巫縣、秭歸、夷陵、佷山、夷道組成夷陵府。
南郡剩餘的當陽、枝江、江陵、花華容、州陵加上原屬江夏郡的竟陵、雲杜、南新市組成江陵府。
江夏郡剩餘地區則為江夏府。
荊南的人口因為補充了大量從北方躲避戰亂而流落南方的百姓,此次劃分時也依照人口密度多分出幾個府。
原屬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地區細分為長沙、零陵、衡陽、湘東、桂陽、臨賀六府,武陵郡因為人口密度過低,暫時不再細分,更名為武陵府了事。
揚州則更是由原來的六郡國,九十二縣細分為廬江、九江、丹陽、豫章、蘇州(原吳郡)、新都、鄱陽、臨川、廬陵、建安、臨海、會稽十四個府,縣治則更多,完全可以彌補大量流亡江東又不願北返的中原及臨淮士人。
涼州雖然失去了武都、隴西、漢陽三郡,但是涼州無論向北、向西,甚至向西南都有大片廣袤的土地,新的涼州省倒也不算吃虧。
至於失去了漢中的益州則與交州一起保持了原裝,僅僅是將郡國改為府,並依照中央即將下發的官員體系,將新的官僚體系組建起來。
如此一來,大漢原本的十三州如今只多出北疆三省和雍州省四個省,總共十七個省級建制,郡府也沒有增加的過多,倒是因為戰亂漸平,很多在江東躲避戰亂的百姓重新出山,使得江東多出不少縣級機構。
“父親,這種和稀泥的改制根本就不應該存在嘛!”在北疆軍結束了彈漢山之戰後便被張遼叫到軍中歷練的張震在看完了雒陽傳來的消息后不忿的說道:“真的改制就得像咱們北疆一樣,兩個州分成五個省,縮減了管轄範圍,又細化了官僚體系,使得官員能夠更好、更細緻的管理治下百姓,也能有利於當地的經濟騰飛。”
張震跟着張遼,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不少後世才有的名詞,甚至對一些後世常見的經濟常識也不算陌生。畢竟張遼對家中子弟的教育一向抓得很緊,而數學更是重中之重,單論計算能力,雖然沒有學到高數,但是已經將多元多次方程和函數學的差不多的張震絕對是大漢少有的數學人才。張遼雖然拿出了後世的初中數學知識,卻並沒有將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去。藏一手也是張遼下意識中的反應。
看着自己的兒子,張遼心中倒是有些喜悅。不過表面上張遼卻擺出一副嚴父的架子道:“小孩子,你又懂得什麼?你只知道北疆擴編十分順利,那你是否看到了北疆與別處的差別?是否看到了北疆多出來的三省究竟是什麼情況?不是羌人就是匈奴人、鮮卑人,還有高句麗、扶余、三韓以及大量中原流民,加上并州、幽州歷經戰亂,黃巾肆虐,胡人寇邊,北疆的士族、世家不是逃亡就是實力大損,哪裏還能給我們找麻煩?”
“可是太原王家,漁陽田家,遼東公孫家不都是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張震還有些不服氣。
“沒錯!但是你是否看到王家、田家早就被為夫用利益捆綁起來,公孫家自公孫續遷移至雒陽,遼西公孫已經消失,遼東公孫乃是新近歸附之人,雖說軍隊絕對沒有徹底交出,可是面對愈加強大的北疆軍,他們還能做什麼?”張遼用馬鞭在自己兒子的後背輕輕的抽了一下道:“任何政治上的決定,無一不是各方政治勢力之間相互博弈,相互妥協的結果。若是一方實力被壓制,就如同北疆這樣,任何結論都會很快被通過。若是大家實力差不多,那就如國家議會那樣,一個多月的討論,得到這麼一個妥協后的方案。”
“是因為那些家族早已經將自己的勢力滲入各州,而使得這些家族不願意放棄嗎?可是多劃分一些省,對於那些家族並不會有什麼傷害啊?相反,他們還能在新的省中建立起自己的勢力,將自家的勢力滲入又一個省級官衙中不是更好?”張新不解的問道。
張遼讓長子隨軍,就是要鍛煉他的軍事能力,同時也是要讓自己的長子在自己身邊接受正式的官場知識教育。這種時候正好是向家族未來的繼承人灌輸那些爾虞我詐的蠅營狗苟的最佳時機,張遼面露微笑道:“震兒,你想的固然沒錯。可是你是否想過,這些別劃到別的省的家族勢力是否有可能起了自立之心而與本宗分道揚鑣?是否想過其他無法將勢力擴張到如此地步的家族是否願意看到一個橫跨數省,隱然間練習了數省官僚的大家族的存在?”
張震是張遼和曹清所生,更是張家長子。從小便被張遼用後世的教育方式教導着,曹清也始終以家族接班人的標準要求着自己的兒子。張震的聰慧自不用多言,心思細膩,反應敏捷也是一等一的。所欠缺的就是經驗。這也是張遼此時要交給兒子的。
聽到張遼的提醒,張震明白過來。“父親,孩兒明白了。旁支勢力一旦遠離本宗,多多少少都會有自立門戶的傾向,所以本宗不希望省級建制過多。但是本宗也希望能夠將勢力名正言順的擴到鄰省,家族中出現更多的省級官員,可是其他家族卻不希望看到。於是在這些勢力相互的算計以及妥協之下,才出現了這麼一個幾乎等於維持原樣的決議。”
“不錯,就是如此。對此你得出了什麼結論?”張遼問道。
張震對着張遼苦笑了一下說道:“父親,孩兒能想到的除了父親常說的利益之外,便想不到其他原因了。”
張遼此時也不再說話,他站起身,走到長子身邊。如今張震已經十六歲了,除了身材尚未完全長開,還顯得有些消瘦,臉上也有着稚嫩的痕迹之外,從背後看,父子二人幾乎一般高低。然而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十六歲的男子已經是可以成家的年齡,若是破落家族或者長輩早逝,十六歲就要撐起一個家庭的人比比皆是。
張遼在長子右手邊停下,用右手摟住兒子的肩膀。張震從小就被從不遵守“抱孫不抱子”這條規矩的張遼經常抱着,父子間的感情很好。對於張遼的這種舉動,雖然張震有些不自然,卻沒有抗拒張遼。
張遼右手用力一撥,讓長子與自己一同面向屋外,口中緩緩的說道:“從我們人類誕生在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利益就成為了人類之間相處的主題。不算人類,動物也是一樣,弱肉強食的本質還是利益的爭奪。如今當人類從原始部落發展到如今制度嚴明,技術發達的地步,沒有利益,沒有慾望,是不可能讓人類有強大的動力發展至今的。這一點為父的《天演論》中早有闡述。兒子,你是張家的長子,未來也將是張家下一任家主。但你的責任卻與為父不同。為父是要將一個沒落的家族重新振作起來,重新發展起來。而你則要維持着一個已經很龐大的家族,最低也要做到維持不變。在國內戰爭已經結束,對外戰爭將成為主題時,你是否能維持住張家在北疆,在并州,在馬邑的地位呢?你是否能讓張家在將來的戰爭中繼續發揚着為父這個時代獲得的常勝將軍的威風呢?自古以來,名將的後人似乎就沒有能夠青出於藍者。王翦的兒孫雖然不錯,可是與王翦相比相差甚遠。項羽勇猛過人,但在智慧和心機上差了項梁何止一籌。最倒霉的就是趙括,死了不算,還得到一個紙上談兵的惡名。震兒,你作為張遼的兒子,你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父親!”張震站不住了,轉過身急呼道。
張遼一抬手,止住長子的話,轉身說道:“不要急着許諾,更不要賭咒發誓。回去好好想想,等想明白了再告訴為父也不遲!”(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