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無情打擊

第八十三章無情打擊

丞相被放倒了,從此朝廷上下對晁錯更刮目相看。

御史大夫陶青被升為丞相,從此就開始了西漢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丞相一般都是從御史大夫升上去的。至於陶青,這個人歷史記載非常少。這一點我非常奇怪,整個《史記》和《漢書》對一些當朝的大員基本都立傳,尤其是做到丞相級別的,但陶青沒有,為什麼?唯一能知道的就是他老爹陶舍是劉邦的老功臣。

於是晁錯就破格被提拔為御史大夫,破格到什麼程度?他連個侯都不是,這使他成為漢朝為數極少的沒有爵位而直接位列三公的主。

晁錯對削藩那是吃了稱砣-鐵了心了。前154年,他又上書了,這次矛頭還是指向了吳王劉濞。以前一方面漢文帝對他的態度曖昧,令一方面他也沒有什麼權勢。所以漢文時代他也只隱約指出吳王應該削。如今自己位列三公了,還有什麼不能提的呢?

他正式上書要求削吳王劉濞了,理由是:前面吳王因為太子的事,詐病不朝,安律當斬。可是文帝不忍,賜予几杖,本想讓他改過自新,不料這小子變本加厲,反而更加驕橫。開山鑄錢,煮水為鹽,招天下流氓之徒密謀反叛。如今看來,削他他反,不削他他也反。削他,他早反,則禍小;不削他,他遲反,則禍大。

文帝不是不想削,而是自己沒本錢。至於削了早反,不削遲反,這個邏輯更看不懂了。反正晁錯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就是要削並逼他反。但是反了會有什麼後果,估計他也沒有想清楚,甚至到死他都沒想清楚。

前面改改法令,立立規矩也就算了,畢竟是人民內部矛盾,好解決。如今可好,你剛上台就開始搞敵我矛盾,劉啟也覺得有點棘手了。

那就聽聽大家的意見吧,於是劉啟開始召集會議了。其實會議是搗漿糊的好地方,好的可以搗成壞的,壞的也可以搗成好的,有的事可以搗大,有的事可以搗小,關鍵是看老闆想怎麼搗。

會議參加者有公卿,列侯,宗室成員,清一色的大員。能混到大員級別的當然眼神的好,一看是晁錯提出的意見,大傢伙開始掂量了:要是同意吧,吳王真反了,到時候鎮壓成功了還好說,要是不成功呢?要是不同意吧,晁錯誰敢得罪啊。於是乎,基本都保持沉默。

劉啟很奇怪,行與不行你們總該表個態,不能一直這樣划水吧。

這時候有個人跳出來表示反對,原來是竇嬰。

敢提反對意見的,尤其是敢反對反對晁錯的自然是有兩把刷子的,原來這竇嬰是劉啟老媽竇太后的侄兒,屬於皇親國戚。正是由於這層關係他被任命為詹事(主管皇后,太子家務,副部級)。

劉啟也不傻,知道削吳王那是自討苦吃,見有人反對了就立即搗搗漿糊,把這事糊弄過去了。

吳王沒有削成,但另外個人卻是可以打擊一下的,就是吳王的相袁盎。

袁盎前面漢文帝比較賞識他,但是在淮南王劉長事件中袁盎表現的很不地道,明明知道漢文帝那點小九九,可他偏要點破,弄的漢文帝很不爽。正好匈奴14萬人進攻隴西,殺了隴西都尉,漢文帝就就把袁盎給發配過去做新任的隴西都尉。到了隴西,袁盎又惹麻煩了。袁盎這個人有個很大的長處就是好士,也就是喜歡交結俠客之類的人。在隴西他任然保持了這個傳統,對手下的士兵特別好,弄的士兵們“皆爭為死”。

劉恆有看不下去了,這哥們如此得人心,要是哪天和匈奴聯合起來,那還了得。就把他弄到齊國去了。本來漢文帝對齊王劉襄兄弟就很忌憚,還好劉襄死的早,沒把他怎麼樣。劉襄的兒子齊文王繼位,但這哥們在前165年就掛了,無子,國除。

後來,劉恆思念劉肥功勞,就把他剩餘的六個兒子也都封了王,劉將閭為齊王,劉志為濟北王,劉賢為淄川王,劉雄渠為膠東王,劉卯為膠西王,劉辟光為濟南王。請記住這些人,他們在吳楚七國之亂中都將隆重登場。

立了王就要派相過去,這是漢朝的定律,於是袁盎就有了份新的工作:齊相。

也不知道為什麼,沒多久袁盎又換了份工作:吳相。那時候劉濞的反形以具,袁盎的主要工作當然是勸他不要反。袁盎可是天下名士,不反其實對劉濞好處是大大的,反正他做的是土皇帝,誰也不用理。反叛成功與否,是有概率的,要是反叛失敗,自己練老本都得賠進去。所以,他本意不願意反,既然袁盎代表黨中央來給自己遞話了,劉濞樂得順水推舟,對袁盎也相當的不錯。

但是晁錯有想法了。

晁錯跟袁盎那是針尖對麥芒,誰都不賣誰的賬。

也不知道在何時因為何事,倆人就結下了仇恨。從此,只要有袁盎的地方晁錯就避開只要有晁錯的地方袁盎就避開。(兩人未嘗同堂語)

如今,晁錯是想方設法逼劉濞反,但袁盎老說劉濞不會反。弄的晁錯很鬱悶。終於晁錯對袁盎下手了,手段當然是大小報告,理由是袁盎收受劉濞的賄賂。

於是袁盎就被貶為庶人(平民百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煙大漢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風煙大漢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無情打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