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治國綱要(下)

第二十七章 治國綱要(下)

叔孫通是薛人(今山東費縣),年輕時跟孔甲學習儒學,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老師說他“學儒術而知權態”。秦二世時為待詔博士,在陳勝吳廣起義時,由於趙高專權,秦二世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真實情況,於是就想繞開趙高,就把一些儒生召集起來,問他們對如今的戰事看法如何.那幫人一見老大問話,自然情緒激昂,要二世趕緊發兵平反,秦二世臉色不太好看,而問到叔孫通,他卻說一幫小蟊賊,不足掛齒,那些縣尉就可以把他們消滅.秦二世又問了其他的人,有人說是反了,有人說只不過是賊而已.於是,秦二世把說反的人都收押了,說賊的人都放了,還重賞了叔孫通,並升他為博士.

對於秦二世掩耳盜鈴的做法,叔孫通自然知道沒有什麼好下場,就和他的弟子溜之大吉了.

先回老家跟項梁混,後來又跟楚懷王混,後來又跟項羽混,最後才投靠劉邦,反正當時的大佬級的人物都混遍了.別的不說,就這功夫,咱們真值得學學.

第一次去見劉邦,叔孫通峨冠博帶,十足的儒生打扮。劉邦小混混出身,見他這打扮自然十分厭惡。精明的叔孫通立即明白了,以後再見劉邦時就換成短裝,一副劉邦家鄉人打扮的模樣。劉邦看得順眼,心中就有了幾分好感。此時的叔孫通,只向劉邦推薦一些綠林好漢、行俠壯士,卻不舉薦自己的弟子。他從老家帶來的100多弟子不幹了,鬧意見。叔孫通告訴他們,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現在正是打仗之際,老大需要能打仗的人.等將來國家太平了自然有你們用武之地.

劉邦手下大都是大老粗,如今有這麼個善解人意的主,自然很高興,封叔孫通為博士,號稷嗣君.

前期叔孫通都在韜光養晦,都在等待時機.

還是那句老話:機遇總會降臨到有準備的人的頭上

前201年,劉邦在定陶稱帝.劉邦廢除了秦朝的繁苛的儀法,一切從簡,但帶來的後果也很糟糕,史記載: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或把劍擊柱.

剛開始劉邦還挺高興,覺得大家能放的開,可是時間長了,也開始擔心起來.叔孫通準確的把握了老大的心思.

“儒生雖然不能攻城掠地,但可以安邦治國,,我可以召集魯地的儒生,制訂朝儀”

“那不難吧?”劉邦擔心這幫粗人,跟他們將朝儀,那是對牛彈琴.

“遠古的禮儀是有點繁,我可以結合秦朝禮儀,然後可以弄個合適的”

於是叔孫通就召集了30多個儒生,在加上自己的弟子100多人,演習的個把月,就邀請劉邦來看,劉邦一看覺得不錯,就令群臣也來學習.

真正的演習是在兩年之後,前199年,長樂宮建成了,農曆十月(漢以農曆10月為一年的第一個月)諸侯群臣都來朝賀元旦,大戲開演了.儀式由叔孫通主持。天亮之前,司儀引導群臣按官職大小,依次進入殿門:武將列西邊,面向東:文官列東邊,面向西;數百名侍衛官兵各執兵器旌旗,守衛在殿階兩旁。數千人在殿內外井然有序,悄然無聲,一切安排就序,高祖才傳令乘輦出房,侍衛官兵執戟傳聲唱警,諸侯王至年俸六百石的官吏,按九儀(周禮,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之禮依次上前奉賀,個個震恐肅敬。朝禮完畢,又置法酒(指禮爵,不能喝醉)。諸侯群臣侍坐殿上,彎腰仰首,按照尊卑依次起來給皇帝賀禮。酒過三巡,司儀說“罷酒”,則全都停止。如有舉止行為不合禮儀的,由御史立即拉下去,聽候處理。自始至終,沒有敢大聲喧嘩和狂飲失禮的。

劉邦一見這幫大老粗,現在居然都彬彬有禮了,樂的腮幫子都疼了,不停的感慨:奶奶的,老子直到今天才知道做皇帝真他媽的過癮.

於是,叔孫通被封為太常,位列三公,還得了500斤黃金的賞賜,他都分給了自己的弟子.同時,眾弟子也都被封為郎官,於是,眾弟子拜服.

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撰寫了《漢儀十二篇》、《漢禮器制度》、《法令傍章十八篇》等儀禮法令方面的專著。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說李斯制定了封建官場的九品中正制和封建王朝的法律藍本,那麼叔孫通就開創了封建王朝的禮儀藍本,從此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跪禮在中國橫行了近2000年.

當然後世對叔孫通的評價也各種各樣,我也就不在多嚼舌頭了.

另外,也許從叔孫通身上我們卻看不到儒生的迂腐,倒是看出了儒生的權變.其實,儒術本來就是權變的學問,就是玩政治的學問.但如今我們談儒術就談論語,其實論語只不過是孔子語錄而已,和真正的儒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個問題我們在後面介紹董仲舒的時候在詳細談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風煙大漢四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風煙大漢四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 治國綱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