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想你[修錯別字]

64 想你[修錯別字]

趙政並沒有在雍城停留,一路趕回咸陽,入了咸陽宮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興平便急忙忙進來稟報了,“主子您可回來了,相國書房求見。”

趙政匆匆凈了手臉,興平邊把干帕巾遞給他,邊低聲稟報,“相國的奏報和拜帖已經送過雍城好多次了,老奴都給擋了回去,只是這大半年的不見人,朝臣和太后那邊都有些起疑,老奴估計相國要是再見不到主子,只怕要親自往雍城跑一趟了。”

趙政點頭應了一聲,呂不韋着急着找人有何事趙政心裏大概也清楚,無非就是新法改制的事,呂不韋嘗到了甜頭,自然是一心撲在了上面,想乘機一改到底。

趙政進了書房,呂不韋高興地迎上前來行禮,倒沒有立馬就談論正事,反倒拈着鬍鬚笑道,“王上在雍城一呆便是大半年,羨煞老臣也,若不是朝事繁忙,老臣都想隨駕去雍城修養一番了。”

趙政此行收穫頗豐,除了遊覽天下景色,遊玩了雄奇偉壯的雄關天險函谷關,見識了魏武卒精銳彪悍的步兵陣和大梁固若金湯的城池之外,還結識了韓非等法家弟子,得了鄭林王澤兩位計然派的有能之士。

鄭林與王澤也沒讓趙政失望,沿途的路上就送了份大禮給他。

趙政因傷口還沒有完全痊癒,回程的路上便做行商打扮,一行人三五輛馬車,十幾個護衛,自然是引起了盜賊匪寇的注意,在齊國境內還好一些,多半秦真領着護衛們三兩下便解決了,等進了楚韓魏秦四國相互接壤的邊境、上了出入幾國的必經之路梁蝹道以後,劫道的亡命之徒便多了起來,雖說這些匪寇不是精兵護衛的對手,但也讓人煩不勝煩,行程也耽擱了不少。

趙政本是吩咐秦真帶兵一路清理了,鄭林和王澤卻提了個建議,先是讓秦真帶人把一路的劫匪打得俯首帖耳,再把梁蝹道上的劫匪們彙集起來,凝成一個小編隊,各方簽訂盟約協商好了以後,就不做劫匪了,讓他們在合適的位置設關卡,向路過的行商們收取一定的銀錢物事。

這樣一來,劫匪們便成了護衛,沿途護送行商和路人,保證他們在梁蝹道上一路平安通行。

秦鳴常年奔波各國做生意,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妙處,當場便激動地拍案叫好了,稱讚鄭林王澤兩人高才,說此計甚妙,商人來往各地出入各國,低價買進貨物,高價賣出,相比起行商贏得的巨大利益,買個平安安安穩穩的從梁蝹道上過去,這點銀錢實在不算什麼,他們花得樂意,兩方皆大歡喜。

趙政當時便允了,派王澤留置野王,與秦真秦鳴一起,着手處理這件事。

秦鳴看見了利,趙政想得更遠,梁蝹道是商人遊走各國之間的必經之路,秦國暗地裏控制了這條線,除卻能掌握天下商人銀錢的流向之外,這條道以後還是一條方便之道。

精兵護衛都留下給秦真秦鳴用,趙政輕裝上路,帶着鄭林連夜奔波,讓興平回咸陽宮等着,沒去雍城,直接往咸陽城趕來了,在朝臣起疑前回了宮。

他這位為朝事殫精竭力的呂相國,估計是一收到消息便來求見了。

呂不韋朝趙政行了禮,將手裏的文簡遞給興平傳給王上,樂呵呵地回稟道,“老臣不負王上所望,請了綱成君輔政,已經把歷朝歷代最為棘手的功臣王族案理出個章程來了,請王上過目。”

呂不韋提的都是些秦國曆朝歷代留下來的難案疑案,其中有三條與歷任秦王有關。

第一是重修商於郡的商君府,建商鞅祠,准許百姓民眾祭祀商鞅;

第二是為武安君白起平反,洗刷他當年的抗命之罪,建立‘白起祠’行國祭民祭;

第三準許甘茂遺族回秦國,甘茂之孫甘羅有才,許之入丞相府為屬吏。

旁的那些雖說也棘手,但不像這三條事關先王,質疑先君先王的決議,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只怕少不了。

趙政擱下手裏的文簡,問道,“朝臣們怎麼說,蒙驁蒙武王琯尉繚他們,可有疑問。”

質疑先君先王,這是在動搖宗法宗制的根本,呂不韋敢提出來,本身膽子便很大了。

趙政心下微凝,修改政令當真不是一件易事,呂不韋提出的這些還不算涉及國政根本,每一條實施起來卻都阻力頗多……

朝政上的事,若當真出了亂子再做打算,只怕有辦法,也只能看着喘氣了。

呂不韋聽趙政問得肅然,便笑道,“王上不必憂心,說服朝臣通議新政雖說廢了點力氣,但老臣磨了幾個月,如今好歹是成了,對百姓們也算有個交代。”

呂不韋這話說得新奇,因為秦法不用對百姓交代什麼,秦國的律法政令,也不會為百姓考慮什麼。

呂不韋向來主張獎勵農耕,讓百姓休養生息,朝政思想與法家不同,他多了解一些也無妨。

想到此趙政便問道,“相國著書立說的事,可有些眉目了?”

呂不韋愣了一下,行禮答道,“老臣招募了學子賓客,擇日便開始整理編著了。”

信陵君魏無忌失了權勢,他養的三千門客也要有個新去處,呂不韋發了求才令,這些食客們紛至沓來,都被收在丞相府了,趙政開口道,“東臨書舍是寡人讓王青安排開設的,相國著書立說,不若領着士子門客過去那邊,這樣一來方便編書者查閱文籍,二來也可吸引天下士子入秦,一舉兩得。”

東臨書舍很有名氣,至少在咸陽乃至秦國很有名氣,來東臨書舍的士子這幾月越發多了,每日人來人往高談闊論,規模已經可觀了。

呂不韋即驚又喜,激動得有些忘乎所以,站起來重複了一遍問,“當真是王上開的?”

東臨書舍咸陽城裏誰人不知,呂不韋去過幾次,感慨書舍主人高義之時也生了結交之心,現下知道了是新王設的,欣喜之情可想而知。

趙政倒也不怪他失禮,點頭道,“相國也可看看,若得有才之士,推舉上來即可。”

呂不韋樂得合不攏嘴,不住拂須笑道,“王上高義大才,東臨書舍此等賠本的生意,老臣是決計想不出來的。”

呂不韋這誇的便是董慈了,趙政眼裏有了點笑意,有才之士價值千金,他手上有的是錢,花點錢養着書舍,一本萬利。

提起有識之士,呂不韋倒想起一人,當下便回稟道,“老臣門客里有一個小吏名為李斯,楚國上蔡人,此人頗有才學,見解獨到,是個有識之士,老臣想將此人引薦於王上,王上若哪日有空,可以到老臣府上坐坐,老臣所說真假與否,一看便是。”

秦真秦鳴等人與李斯結交過,李斯才幹如何趙政早先便知道了,現下聽呂不韋這麼說,便點頭應道,“即使如此,明日晚間,寡人便過府相擾了。”

呂不韋聽趙政應允了,心情舒暢之餘,想起在上將軍家裏喝到的美酒,又行了一個禮,樂呵呵目含期待,“老臣聽聞王上那有齊楚醇香美酒玉蘭陵,不知老臣能有幸嘗一嘗否?”

蘭陵美酒趙政確實有五壇,五壇皆是醇香渾厚的酒中上品,是王楠特意從臨淄弄回咸陽城裏的。

趙政原本也不好酒,只因是董慈釀造的,才將這酒收在了宮中,沒成想蒙驁求見,一鼻子就聞出美酒味了,老將軍開口詢問了,趙政便給了一壇,只怕他這位呂相國聞過味,知道此酒的出處,念念不忘追過來了。

文臣武將一人一壇,倒也齊全,趙政應允了,讓興平去搬了一壇,呂不韋樂得合不攏嘴,鬍鬚都要給摸下來一大把了。

五壇酒又少了一壇,趙政想他是不是寫信給董慈,讓她多釀造一些送回咸陽城來。

呂不韋得了美酒,樂得精神歃爽,抱着酒罈子聞了聞,忍了忍還是忍不住朝新王開口了,“此酒聞之醇香厚力,乃是絕世美酒也,老臣可否再多得一壇?介時也好請蒙驁蔡澤兩人一起暢飲一番……”

“…………”隔着罈子泥封,他這位紅光滿面的相國是如何聞出來醇香厚力的。

這是他的王后釀給他的,給出兩壇已經是仁至義盡,再多是沒有了。

趙政無視了呂相國火熱渴望的眼神,面不改色地開口道,“沒有了。”

呂不韋面帶遺憾,不過能得一壇今日已是收穫頗豐,呂不韋抱着酒罈子笑道,“無妨無妨,一壇也足以,多謝王上,不過往後王上若再得此酒,可一定給老臣留一些,有名酒作伴,不怕請不到好友過府遊玩,哈哈。”

趙政:“…………”

呂不韋走了以後,興平忙上前道,“一路奔波,主子還是先去歇息一會兒,明日再去拜見太后也不遲。”

趙政點了點頭,吩咐道,“詔令朝臣,明日一早臨朝,文武群臣皆到章台宮議事。”

趙國君王趙偃着李牧領二十萬精兵攻打燕國,勢如破竹,不到半月的時間連取武陽和方城兩座大城,攻勢迅猛,打得燕國上下措手不及驚慌失措。

趙偃派李牧出兵,這也是趙政趕回咸陽城的原因之一,兵事的消息方至咸陽城,秦國出不出兵便成了必議之事。

出兵自然不是為了救燕,而是北上東進,乘趙國國內空虛攻打趙國,此事可不可,有無利益可圖,尚且再議。

興平跟着趙政回寢宮,在鬱鬱蔥蔥的青石路上走了一陣,見周圍沒人,便忍不住低聲開口問,“姑娘在臨淄可還好?”

趙政應了一聲,回了寢宮便把婚書和詔令都給了興平,吩咐道,“你看完便收好了,暫且留中不發,時機到了再拿出來公之於天下。”

興平接過去看了,見裏面是蓋了印章的婚書和詔令,心裏喜不自禁,看着自家主子比之前舒悅不少的神色,捧着典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笑道,“老奴恭喜主子得償所願了。”

趙政聽得一笑,得償所願倒也未必,但董慈既然願意邁出這一步,他有的是辦法將她收入囊中,不急於一時。

趙偃派李牧攻打燕國的消息一傳回咸陽,朝野上下都沸騰了。

戰國已無義戰,到處都是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範例,整個咸陽城都知道秦國又有擴充土地的機會了,趙政方才一坐下來,上將軍蒙驁便出列行禮道,“李牧率軍北上與燕相爭,且每戰每勝,定然不會立刻收兵回城,趙偃將李牧從邊關抽調了出去,晉陽西陽防守薄弱,臣等趁機攻打此二城,定能大獲全勝。”

上將軍蒙驁說完,前將軍王翦,蒙武以及謀臣尉繚皆附議,只以綱成君蔡澤、相國呂不韋為首的一應文臣,都是沉默不語,未說可,也未說不可。

這便是不怎麼贊成了,趙政便問道,“綱成君如何看?”

見君王相詢,蔡澤出列行禮道,“臣以為此時出兵不妥。”

趙政點頭示意他接著說,蔡澤道,“一來臣以為可等一等,便如蒙驁所言,趙王得了甜頭豈會就此罷兵回城,李牧驍勇善戰,燕國兵敗如山倒,危機之下,燕王勢必派來使朝秦國求救,介時咱們發兵相救也不遲。”

蔡澤一番話說得蒙驁等一干武將頻頻點頭。

蔡澤笑了笑道,“二來趙國畢竟是東方大國,這些年雖說勢微了,但朝中上下也不無戰將,除卻李牧這一員戰將外,廉頗老將軍也還尚在,他在軍中威信極高,一呼百應,若是領軍回守,只怕秦軍也討不到什麼便宜。”

廉頗年紀雖老,卻勇猛果敢多有智謀,並且領兵作戰多年,經驗充足老道,他若當真與廉頗對上,勝負尚且難說,四分勝六分敗,只怕他還不足以抗衡廉頗。

蒙驁皺眉,朝蔡澤拱手相詢,“蒙驁知曉輕重,只是據蒙驁所知,趙偃不喜廉頗,老將軍目下未領任何軍職。”

蔡澤聽得搖頭,尉繚上前接着解釋道,“上將軍有所不知,趙偃此人性情不定反覆無常,廉頗又一心準備着報效趙國征戰沙場,趙國當真有兵禍之事,趙偃被逼無奈無人可用之下,勢必登門相請,廉頗老將軍忠心報國,自然是一定要出山迎戰的。”

尉繚說著沉思了一下,“廉頗李牧兩人當真棘手,此番出兵,咱們只怕撈不到什麼好處,便是能撈,估計也是些小魚小蝦,不值一提。”

王琯亦是出列贊同道,“尉繚此言然也,雖說背後趁虛而入爭漁翁之利乃是兵家常事,但說起來畢竟不好聽,打不到些好東西,白白背了個無恥偷襲的名聲,反倒是得不償失了。”

蒙驁和王翦對視一眼,兩人皆是點頭,朝蔡澤等人應道,“諸位言之有理,我等清楚了。”

年前蒙驁曾領戰攻打韓國趙國,兵事方歇,此時正該是修生養息的時候,呂不韋亦不贊成此時出兵,聽了朝臣的話,便朝趙政行禮道,“臣附議。”

戰事議至此處,已經算是定了,秦國此番作壁上觀,暫且也只能如此了。

因着趙政多時不在,朝中積壓需要他過目的政務很多,出兵與否諸如此類的頭等大事商量完以後,接着便開始商議些尋常的政務,翻來覆去也就是慣常的那些。

國尉府要錢要糧的,置粟內史駁回哭窮的,豆丁大的小事朝趙政稟告來稟告去,雖是各司其職分內之事,卻也相當較真,非得要爭出個子丑寅卯不可。

趙政多半也只是聽着,見他們吵得實在厲害,這才出聲定奪,等朝堂上的聲音漸漸平息下去,一整日的時間都過了,外面天色都暗了下來。

臨近退朝,掌管宗廟祭祀的林奉常又站出來行禮了,“回稟君上,王陵的工事圖已經繪製好了,下臣有一處相詢……”

趙政點頭示意他說,林由風神情有些惴惴不安,連聲音也低了一些,“王后陵寢向來陪置君王旁側……王上的陵寢,當真不建王后的寢墓么?還請王上贖罪,下臣以為,這……這不合禮制,請王上三思……”

林由風在朝堂上提出此事來,未必沒有想讓朝臣勸勸君王別讓他胡來的意思,果然林由風這話一出,王琯尉繚當下便出列勸了,引經據典,口若懸河說得頭頭是道,結尾都吊著五個字,請王上三思。

趙政心下有些不悅,沉聲道,“此乃寡人私事,無需列為肱骨棟樑操心,林由風你只管照吩咐做事便是,其餘人朝事之餘若有空閑精力,不若想想如何對付廉頗和李牧,若如此,寡人心悅之。”

武將對此事本就漠不關心,聽了這話倒也沒什麼,王琯尉繚等人臉色便有些發紅,朝趙政行了禮,立在一邊默不作聲了,顯然是不怎麼同意君王出格的行為。

蔡澤出列打了個哈哈,朝趙政行了禮,話卻是對王琯等人說的,“諸位也勿要着急,王上畢竟年歲少小,離加冠也還有好些年,加之這幾年王上身側空無一人,心無掛礙尚不知事,等過幾年便好了,現在還不必如此心急,陵寢先照王上的意思建,介時若想改,將旁側的隔間改出來便是……”

蔡澤說得有理,文臣們臉色都好了不少,王琯尉繚便朝趙政行禮道,“還請王上恕罪,是下臣等僭越了。”

美人相伴之事天下哪個男子會拒絕,呂不韋亦覺得新王是年紀小了,他不想在這件事上忤逆趙政,便也點頭笑道,“此事不急。”

趙政不發話,興平見差不多了,便喚了聲退朝,臣子們都行禮退下了,章台宮裏空空如也,興平面帶憂色,忍不住問道,“莫不是姑娘有什麼錯處,主子才不與她修陵寢的。”身為王后,死而不入寢,這等辱名之事,姑娘知道了怎麼承受得了。

趙政起身出了章台宮,想着興平與董慈交好,為避免他說漏嘴了惹得董慈誤會,便開口解釋了兩句,“她是要與我合葬的,要旁的陵墓做什麼。”

這便是要姑娘陪葬的意思,興平聽得心下駭然,停在原地半響回不過神來。

趙政吩咐道,“你得空時去林由風那裏把陵寢工事圖拿過來,我先看看再說。”

這到底是情深還是殘忍,興平即想不通,也分辨不出,不過眼下也沒時間讓他想,因為自家主子吩咐他去備車,呂相國有請。

趙政到的時候呂不韋已經在門外候着了,呂不韋樂呵呵的把趙政迎進了廳堂,裏面李斯起身行禮,“李斯見過王上。”

呂不韋除了備下美酒之外,還準備了三名執酒的美姬,趙政示意李斯不必多禮,便蹙眉示意婢女下去,掃了眼呂相國,緩緩開口道,“吾等議朝議政,還是勿要女子在此侍奉了,呂相國若需人執酒,逕自留下一人便是。”

朝堂與家宴的差別便是談論政務之時也可瀟洒快意,不過新王不好美色,呂不韋也只好讓美姬下去了。

李斯心裏倒是一笑,雖說喜好美色也是一件分流雅事,但慕艾少年的君王不為美色所動,畢竟能讓人多喜愛兩分,李斯便伸手朝趙政邀請道,“王上請。”

呂不韋隨趙政坐下,幾人已是相識,呂不韋也不必引薦,坐下來便逕自飲酒為樂。

蘭陵酒的醇厚清香在廳堂里散開來,趙政朝李斯呂不韋舉了舉樽,飲了一口問,“燕趙兩國起了戰事,燕國的使臣還沒到咸陽,韓然的人先過來了,割了兩座城池,說是為避免池魚之殃,特來秦國尋求庇佑的。”

韓國為小國,周遊搖擺在各大國之間,夾縫裏生存實在不易,原先跟個魏國跟垮了,現在跟在趙國後頭混,它與燕國並不接壤,趙國打燕國它撈不到便宜不說,趙王還發令讓他出兵出力出糧長途跋涉一起攻打燕國,韓然左右搖擺,便想出了改換門庭依附秦國這麼個好主意來。

“有人送白食上門這是好事。”呂不韋笑道,“韓然此人很有些‘奇招’,臣下敢直言,韓國再給他這麼玩下去,不用蒙驁出手,韓王自己便能把韓國葬送出去。”

呂不韋所言之意,趙政與李斯都清楚,韓王韓然喜好安樂,只求安然度日,每每夾在各大國之間搖擺不定,只是這位胖乎乎的君王也有腦袋靈光的時候,一旦他頭腦靈光起來,想出的點子皆是赫赫有名,其後果之驚人,每每都讓人匪夷所思。

如此奇特之人,縱觀整個戰國七雄,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

呂不韋飲了一口酒,愜意地贊了一聲道,“就說長平之戰,當年白起將軍想奪上黨,韓然抵抗不過,不老實投降不說,還主動將這塊兵家必爭之地獻給了趙王,美名其曰‘遺禍大幫’,結果挑起秦趙兩國長平大戰,自己捲入其中丟了上黨野王等地不說,還累及趙國兵士折損四十五萬之眾,這事從頭至尾由因至果都是奇哉,老夫聽之聞之,可算是大開眼界……”

李斯見過韓王韓然,印象中就是個脾性溫吞肉呼呼笑起來看不見眼睛的小胖子,此時聽呂不韋將長平之戰的來龍去脈理了一遍,心裏亦覺得韓王此人,腦子異於常人。

呂不韋接着道,“再有他想出來的‘肥周退秦’之計,把土地送與周王室,合兵攻秦,結果把存活八百餘年的周王朝搞沒了不說,自己也失去十二萬軍士,韓國自此疲弱不堪,再也無力與他國抗衡了。”

韓然的‘奇思妙想’趙政也親自領教過,疲秦之計。

韓王韓然派治水大家鄭國入秦興建水利工事,企圖消耗秦國的人力物力。

這件事趙政查過內情,因興修水利確實是秦國所需,秦國也正缺這麼一位厲害的治水大家,韓然遞給他給好枕頭,他自然是得接下了。

割肉飼虎,趙政想。

李斯點頭總結道,“韓王這是割肉飼虎。”

“咱們大秦不是趙國之流,韓王他敢給,咱們就敢收。”呂不韋朗聲笑道,“世上如此奇特之人,老夫只見過韓王一個。”

趙政聽得一笑,世上如此奇特的人,迄今為止,他見過兩個,一個韓然,一個董慈。

韓然敬獻土地人才與其他大國,結果只是助長大國更強悍地吞噬自己的國家。

董慈,董慈到底是沒想過要與他長久在一起,一步一步往後退,退無可退便隨了他的意順了他的心,她依然不願留下,也不願幫他生兒育女,卻十分順從並且盡職盡責的他要什麼便給什麼。

她是想等着有一日他厭棄她了,她便自由了,可惜了,她所有的溫柔以待,貼心蜜意,只會讓他想要得到更多。

逐漸積弱的韓國就是她的下場。

趙政把胖嘟嘟驚慌失措的韓然和粉嘟嘟同樣驚慌失措的董慈並排放在一起,兩個一樣蠢笨如牛地蹲在地上,那場面若當真有,是挺好笑的。

呂不韋看着走了神並且不由自主輕笑出聲的年輕王上,心說這真是前所未有,呆了一下狐疑喚道,“王上?王上?”

趙政回過神來,點頭回道,“韓使節後日入咸陽城,便由相國好好招待一番了。”

呂不韋應下,品嘗着樽里的美酒,聽着趙政與李斯交談。

趙政朝李斯問道,“天下勢,先生以為何也?”

李斯早知秦王會有問起國政的一天,他事先便準備過,也一一推敲過可實現可行,他本人心裏也是這麼想的,當下便肅聲回道,“時機至也,成大業也,吾王勿要錯失矣。”

李斯話說的簡單,但趙政聽明白了,李斯的意思是時機到了,現下是一統大業的最好時機。

這與趙政心裏的想法相契合,趙政心情舒悅,朗聲笑道,“政恭聽先生教誨,還請相教大業之計!”

李斯才能如何,趙政事先便知道了,此番言談也是心照不宣,李斯提出的‘先滅韓,以恐他國’正是趙政心中所想,設法緩和與齊國燕國的關係以實現遠交近攻也是趙政心中所想……

兩人一番交談之後,一時間只覺君臣政見切合如一,當真妙趣無窮,趙政最後相詢問,“政晨間正頭疼廉頗李牧二人,有此二人在,攻趙難矣。”

李斯聞言道,“君王若不嫌棄李斯卑鄙無恥,李斯便說上一二。”

“此事說起來也簡單,離間君臣之計最合用。”李斯也未等趙政呂不韋說話,便接着道,“李牧是威名赫赫的戰將,但他曾說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言,惹得趙偃對他心存不滿……至於廉頗,廉頗乃先朝老臣,趙偃本就不願用他,趙偃此人頭腦昏聵,自己沒什麼主張,好聽信讒言,王上可派人收買他的寵臣郭開,郭開與廉頗本就有私怨,重金收買並許下高官厚祿,郭開定然能盡心儘力,此事便成了。”

戰國無義戰,各謀所需,趙政與呂不韋都不是迂腐之人,當下便點頭允了這條計策,擇日安排了。

秦國爵位等級皆靠功績評判,李斯現在無功無績,趙政便是再賞識,也不可能現在便封賞他。

趙政想了想便道,“董慈從臨淄給先生帶了些東西,正巧在宮裏,明日還勞煩先生進宮一趟,你我二人還可細說細說。”

呂不韋在旁邊聽了便奇道,“原來通古你竟是認識小友董慈,小姑娘竟是跑去了稷下,進了學宮,還與通古相識了,真是厲害之極,與通古相識,恰也是通古與秦緣分之妙也,哈哈……”

李斯這是頭一次聽說董慈是個姑娘家,想着這姑娘寫得一手好字學識淵博不說,性情還十分堅韌特別能吃苦,這在女子身上太少見了。

李斯心裏即覺得震驚又覺得古怪,震驚是覺世上竟有此等的小女童,古怪是因為董慈在臨淄開了能招攬天下士子的書舍……

李斯不由朝趙政行了一禮問,“斯還敢問王上,董姑娘可是王上的下屬?”若是,這佈置的意義就太深遠了。

董慈是趙政身邊的家奴呂不韋是知道的,他正想點頭便聽自己的王上用略帶愉悅地語氣說道,“董慈是寡人的王后。”

呂不韋咳嗽了起來,一聲接一聲咳得面紅耳赤,白白浪費了一口好酒,他原本是想說點什麼,想一想又覺得是董慈似乎也理所當然,一時間倒也不知是該勸誡還是該恭喜了。

李斯則更震驚,派自己的王后潛伏進別過國都,開書舍吸引天下的士子讀書人,大肆招攬人才,這膽子也太大了些。

趙政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起身朝李斯告辭,末了朝還在愣神的呂不韋道,“寡人的王後方才答應與寡人成親,所以相國若是得了美姬美婢,自己受用了便是。”

趙政說完便領着興平回了咸陽宮,興平伺候着主子洗漱完,見主子處理完政務便靠在床榻上出神,手裏無意識把玩着什麼東西,神色莫辨。

露在外面熟悉的絲線一看便知道是兩顆小乳牙,不用看也知道是姑娘的,興平便笑道,“主子何不給姑娘寫封信,人到了總歸要報聲平安的。”

趙政看了興平一眼沒說話,興平再接再厲勸道,“姑娘一個姑娘家,靦腆羞澀些總是難免的,現在又一個人外面,離得遠了,不常常來往,總該要生分了……”

小奴隸可不是什麼靦腆羞澀的人,她火熱得很……趙政不由自主想起了董慈火熱調皮的舌,定了定神,吩咐興平拿絲帛來,筆墨伺候。

興平高興地應了一聲,抬了個小案幾放到榻上,絹布鋪好了,研好墨擱好筆,笑得頗為體貼,“主子慢慢寫,老奴這就去歇息了,主子寫完把案幾挪到一邊,明早老奴再來收拾便是……”

趙政也就寫了兩行字,裝好了讓人送去臨淄了。

董慈收到信的時候正在學宮裏給一個立志要做太史的小師弟講學,董慈帶他已經帶了有一段時間了,之所以這麼有耐心,是因為這個小師弟是研究天時星象的。

魯仲連子收藏的文籍里有這類的文獻,恰巧董慈也看得懂,對這方面多少也了解一些,便把他帶在身邊了。

小師弟名叫鄧東,很是勤奮好學,前幾日還給他觀察到了彗星,鄧東激動了好幾天,每日拚命查史料,觀察,記錄,一點都不嫌枯燥,他高度的探索精神和學習精神感染了董慈,董慈跟着鼓搗了一好長一陣子,搞得荀子和韓非哭笑不得,說她果真如李斯所言,心無定性。

送信的還是王楠,連着信送來的還有一大包東西,董慈打開信看了,絲帛上最左側寫了幾行字,‘阿慈給我做一身衣服。’

董慈心說趙政穿得王服,那麼精細的刺繡眼花繚亂,給她八輩子她也做不出來,她的針線活也就將將能看能表達她的意思罷了,做王服,她還沒那麼高的能耐。

想來趙政也知道她的情況,信下面還接了一句,“寡人知道為難你了,所以先把回信送回來,外袍你可慢慢做,先把寡人的貼身衣物做好,鞋襪一併準備了,一個月之內讓王楠送到咸陽城來。”

董慈哭笑不得,絲帛是好長一塊,他寫了這兩行字,後面空白着的多半是留給她回信用的,董慈眼尖的在文字後面發現了一個‘呂’字,眉目糾結地想了一會兒,老臉不由一紅,是她想的那個意思罷?

王楠見了董慈就臉紅不自在,董慈明白是因為之前那些火辣的信被他看見了的緣故,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要臉的怕不要臉的,董慈面上一片淡定,就跟什麼也沒發生過似的四平八穩,漸漸的王楠也自如起來,董慈這才鬆了一口氣。

王楠比之前整潔精神了許多,董慈看着那個呂字,心說趙小政還是太年輕,想親親她都表達得如此內斂含蓄……

董慈嘿嘿笑了一聲,心說陛下你還是太單純了,讓你的女朋友董慈大人給你看看,什麼叫真正的飛吻……

董慈問小婢女要了點唇脂,先在唇上塗滿了,拿了絲帛按在唇上,再拿開就就在上面留下了個完美的唇印,董慈仔細端詳了兩眼,哈哈笑了兩聲,心說再多的字都是多餘的,還是畫說得更清楚一些……

董慈本是想將絹布裝起來密封好便給王楠的,后又想起這幾年有件重要的事發生,她也記不太清究竟是幾年幾月,便打算跟趙小政提一提。

董慈在絲帛上寫到,“阿政,進來若是有一個自稱是釋利房的沙門僧進咸陽城來見你,便立即寫信告之我一聲,我會回咸陽城一趟。”

之前董慈本是不準備見這位第一次把佛教帶入大天[朝的始祖了,但現在她跟趙政是這種關係,有條件見一見她便想見一見.

釋利房是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派來中原的,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到了美陽城,接着便進咸陽城來見秦王了,只是畢竟是宗教信仰,難免帶了些神了佛了的,趙小政不信任他們,給他們安了個‘胡教’妖人的名頭,打入地牢關起來了,等趙政想起來把人放出來,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美陽城在先秦乃至漢朝都是都城通往西域的第一道門戶,以後很多傳教的高僧都是從這條路來的,是一個很具有傳奇色彩的城鎮,有一種傳說,佛祖的舍利埋在這裏。

佛教流入中國,這是一件大事。

董慈之所以關注它,是因為釋利房帶了很多的經書,整個世界遺失的經書可是太多了,董慈希望能在釋利房這裏有些新發現。

董慈寫好了信,又發現通篇都是請趙小政幫忙的,覺得有點不好,便提筆補了幾句,“謝謝阿政,阿政,我在臨淄很好,最近得了魯仲連子的書庫,書舍里人很多,我便又擴建了一間,另外還設了一個比武比劍用的場地,最近也慢慢有人過來比招了,我看了很多精彩的對戰……”

董慈絮絮叨叨補了一些,佔了絹布一大半的位置,這才停了下來,把信密封好教給了王楠,想說的話太多了,要是全都寫上,那還了得。

王楠這麼快便得了信,驚喜的朝董慈行了禮,笑道,“多謝姑娘,屬下這便回咸陽城,姑娘保重。”

董慈點頭應下了,等王楠走了,便接着做自己的事了。

作者有話要說:實在太困了,有錯別字跟作者菌說一聲,明天更新晚上十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在秦朝當部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我在秦朝當部長
上一章下一章

64 想你[修錯別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