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倭島投降
關志義一揮手,特戰隊的人就把間人皇女、蘇我乳娘、阿倍小足媛推到了前面。
沒有化妝的三個女人顯得很憔悴。
天天被揉,不僅身體、心理受到了摧殘,就連容貌也丑了不少。
關志義對着小德添皇說道:“你什麼你?你明明就沒有說,讓我把這三個女人交給你。想想也是,她們三個天天伺候我的士兵睡覺,想必你也覺得噁心是吧?”
阿倍仲麻呂精通漢學,他站出來說道:“原來是大唐的俊傑,不知該如何稱呼郎君?難道大唐的英雄豪傑就是如此對待女流之輩?”
自從蘇我遠智娘順從了關志義之後,許多倭島的情報都被他打探出來了。
關志義說的:“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吧!為了防止世界被破壞!為了守護世界的和平!可愛又迷人的關志義大俠降臨這個世界……”
不等他說完,阿倍仲麻呂就說道:“你亂七八糟說些什麼,某在大唐也待了好幾年,怎麼聽不明白你說的什麼?”
“你懂漢話,我要是猜得不錯,你就是有名的阿倍仲麻呂吧?對了,你女兒挺不錯,你懂滴。”關志義說。
他這麼做就是為了打擊倭寇的士氣。
你想想,當士兵知道自己的添皇陛下連自己的皇后、皇妃都保不住,他們會怎麼想?
阿倍仲麻呂在島國也是聲名赫赫,但是他的女兒卻被人擄走。
你說有人相信他的本事嗎?
小德添皇實在忍不住了,他怒吼道:“給我殺了他!!”
“殺!”
看着源源不斷湧來的敵人,關志義笑了。
要是倭寇堅守難波城,他還真的無法短暫時間內拿下。可是要在城外對戰,他還真不害怕。
“三段射!”
關志義大聲的喊道:“一隊瞄準,二隊預備。”
“一隊射擊、後退,二隊瞄準,三隊準備。”
他一邊後退,一邊指揮道。
連串的命令得到精確的執行。關雲、關雨、呂友峰這些親兵在就接過了指揮棒。
一隊以關雲的行動為指針,二隊看關雨,三隊跟着呂友峰學。這才是關志義敢大喊的原因,因為特戰隊根本就不是他在指揮。
曾越的手一抬,弓弩手也迅速的分好隊開始攻擊敵人。
“砰!”
“嗖!”
槍聲、弓弩射擊的聲音,在難波城外響起。
身穿特製鎖子甲的雇傭兵、特戰隊員,就算被敵人的流矢射中也基本上不會受傷。
倭島的刀雖然能砍傷人,但是要砍死任何一個戰士,那都是不可能滴。鎖子甲的防禦能力可不是說說而已。
反觀倭寇,他們的盔甲雖然堅硬,可是弓箭手根本就不攻擊軀幹,都朝着咽喉、腦袋射。
特戰隊的子彈倒是沒有故意避開鎧甲。只是倭寇薄薄的鎧甲,哪能承受住子彈的衝擊力。
當倭寇倒下了盡一萬人,而關志義的手下還沒有一個傷亡。阿倍仲麻呂忍不住了,他說道:“我們認輸,我們認輸。”
他是個聰明人。
小德添皇如今離難波城城門還有一百步,要是關志義他們不放手,添皇陛下絕對回不了皇宮。
他這邊認輸,在和關志義糾纏幾句,說不定添皇就逃掉了。
關志義會如他的願嗎?
“好啊!你們竟然認輸了。那麼咱們接下來,是不是該談談如何處理善後呢?”關志義似乎不知道阿倍仲麻呂的陰謀,朗聲的說道。
關雲、關雨端着槍,瞄準正準備後退的小德添皇,說道:“你要是敢動,老子崩了你。”
小月立馬給他們翻譯。
關志義搖搖頭,心說:“老子還說放小德添皇回去,然後把周圍的搶劫一番呢?看來是不行了,算了就用另一個策略吧!”
阿倍仲麻呂說道:“這位郎君,似乎你的手下也不怎麼聽話啊!”
“老子沒心情和你廢話。告訴小德,讓他立刻下令倭島投降。所有笨州島的活人,全部都集結到難波城來……”關志義把自己的安排說了出來。
關志義帶着蘇我氏姐妹入住難波皇宮。
在關雲他們的監督下,倭寇的鎧甲、武器都被收繳。糧食、金銀珠寶都被都被統一安排。除了添皇和一眾臣子之外,倭寇想要吃飽那是不可能滴。
關於收編的問題,關志義把倭島的士兵分散關押城外的大營。
他的士兵就佔據難波城,同時監視小德添皇、中大兄皇子和阿倍仲麻呂等臣子。至於女眷,不好意思,士兵們被默許,可以當著這些倭島大臣欺負他們的妻女。
這是個黑暗的深夜,無論是添皇還是他的臣子都被一鞭子狠狠地抽在臉上。
蘇我遠智娘端了一盆熱水,幫剛入住皇宮的關志義擦汗。
“要回去看望一下父母嗎?”他溫柔的問道。
有歉意,才會一反常態的軟弱。有內疚才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
他的內心世界,蘇我遠智娘怎麼會明白。
小丫頭輕輕地給他捏着肩膀,說道:“算了,有什麼好看望滴。在倭島,女人就是貨物,想送給誰就送給誰。即便當初你不把我帶走,我也只是作為蘇我家的禮物送人。”
關志義說道:“那我陪你們姐妹逛逛街吧!”
有小德添皇的旨意,剩下的時間就是等待敵人的投降,不用考慮太多。
在抗戰的時候,添皇下令投降,也有士兵反對。關志義倒不是認為士兵全都會規規矩矩投降,但是他會害怕嗎?
從今夜起,會有不少於一千人的士兵值勤。要是倭島人有任何異動,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有人會擔心,天天這樣熬會不會出問題?
其實,八千多人輪流值勤,自然不會太累。再說了,難道戰場戰爭還會繼續很久?
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關志義放棄了大量自己的時間,陪蘇我氏姐妹閑逛。
而兩個聰慧的小丫頭也察覺了不對,但她沒有問,也沒有過度反應,就這麼靜靜地陪着關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