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水稻

水稻

學名:OryzasativaL.;英名:rice

禾本科,屬鬚根系,不定根發達,穗為圓錐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穀物。稈直立,高30~100厘米。葉二列互生,線狀披針形,葉舌膜質,2裂。圓錐花序疏鬆;小穗長圓形,兩側壓扁,含3朵小花,穎極退化,僅留痕迹,頂端小花兩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僅留外稃位於兩性花之下,常誤認作穎片。穎果。原產亞洲熱帶。是世界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水稻播種面佔全國糧食作物的1/4,而產量則佔一半以上。】栽培歷史已有6000~7000年。為重要糧食作物;除食用穎果外,可制澱粉、釀酒、制醋,米糠可製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業及醫藥用;稻稈為良好飼料及造紙原料和編織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藥用。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約1.2米,葉長而扁,圓錐花序由許多小穗組成。所結子實即稻穀,去殼后稱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幾乎整個東亞和東南亞的人口,都以稻米為食。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后逐漸向西傳播,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除稱為旱稻的生態型外,水稻都在熱帶、半熱帶和溫帶等地區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種子播在準備好的秧田上,當苗齡為20至25天時移植到周圍有堤的水深為5至10厘米的稻田內,在生長季節一直浸在水中。收穫的稻粒稱為稻穀,有一層外殼,碾磨時常把外殼連同米糠層一起去除,有時再加上一薄層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澤。碾磨時只去掉外殼的稻米叫糙米,富含澱粉,並含約8%的蛋白質和少量脂肪,含硫胺、煙酸、核黃素、鐵和鈣。碾去外殼和米糠的大米叫精米或白米,其營養價值大大降低。米的食用方法多為煮成飯。在東方、中東及許多其他地區,米可配以各種湯、配菜、主茶食用。碾米的副產品包括米糠、磨得很細的米糠粉和從米糠提出的澱粉,均用作飼料。加工米糠得到的油既可作為食品也可用於工業。碎米用於釀酒、提取酒精和製造澱粉及米粉。稻殼可做燃料、填料、拋光劑,可用以製造肥料和糠醛。稻草用作飼料、牲畜墊草、覆蓋屋頂材料、包裝材料,還可制席墊、服裝和掃帚等。稻的主要生產國是中國、印度、日本、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泰國和緬甸。其他重要生產國有越南、巴西、韓國、菲律賓和美國。上個世紀晚期,世界稻米年產量平均為4000億公斤左右,種植面積約1.45億公頃。世界上所產稻米的95%為人類所食用。

水稻喜高溫、多濕、短日照,對土壤要求不嚴,水稻土最好。幼苗發芽最低溫度10~12℃,最適28~32℃。分櫱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適溫30℃左右;低溫使枝梗和穎花分化延長。抽穗適溫25~35℃。開花最適溫30℃左右,低於20℃或高於40℃,受精受嚴重影響。相對濕度50~90%為宜。穗分化至灌漿盛期是結實關鍵期;營養狀況平衡和高光效的群體,對提高結實率和粒重意義重大。抽穗結實期需大量水分和礦質營養;同時需增強根系活力和延長莖葉功能期。每形成1千克稻穀約需水500~800千克。

生產遍及除南極以外的各大洲。

中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據浙江餘姚河姆渡發掘考證,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裏就已種植水稻,比泰國還早千餘年

中國著名的小站稻主產於天津市,它是在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引進的品種在小站地區試種成功,後來經天津南郊的高莊子李氏大地主改良后成為今天的小站稻,它口味好,成飯後鬆軟可口,成為天津的主要糧食產品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它曾經做為四舊品種停種了很長的一段時間,改革開放后又在天津南郊大面積種植。

近年,我國北方大面積地區乾旱少雨,淡水資源嚴重缺乏,使水稻的種植又一次受阻,已經好幾年沒有人種植水稻了。

水稻種植

早稻:清明插秧(4月份),7月份收割;

晚稻:7月下旬-8月上旬插秧,10月下旬-11月上旬收割;

晚稻收割后馬上種小麥,3月下旬-4月上旬收割;

收割完后又進行早稻插秧。

水稻、小麥的生長期大楷在100-110天之間,收割后再種下的休田時間較短。

閩南海拔較高的山區,一年只有兩熟,不種小麥,有些比較缺水的山田,一年只有一熟,即單季稻。

水稻又分雙季早稻和晚稻、一季稻(中稻)、再生稻等。其分佈很廣,北至黑龍江漠河,南至海南島的崖縣,西至新疆,東至台灣和黑龍江和三江平原,低至東南沿海,高至海拔2600的雲貴高原都有水稻栽培。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是我國水稻主產區,占我國水稻種植面積的90%以上。目前的水稻種植可分為六個大區:

我國的六個稻作區:

東北半濕潤早熟單季稻作區黑龍江流域以南、長城以北地區,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東部地區。主栽品種以早粳和特早熟早粳為主。該區大於零度積溫3500-3700度,年降水量350-1100毫米。稻作期一般4月中下旬-9月上旬至10月上旬。

西北乾旱單季稻作區地處大興安嶺以西的北方大部地區,包括內蒙古西部、新疆、寧夏、甘肅大部。品種主要是早熟早粳、中粳。該區大於10度積溫2000-4500度,無霜期100-230天,年降水量小於400毫米,大部地區氣候乾旱,光能資源豐富。稻作期一般4月-10月。

華北半濕潤單季稻作區地處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東南部、山東、山西、河南大部、安徽和江蘇淮河以北地區、陝西中北部、甘肅蘭州以東地區。種植品種以粳稻為主。誠地區大於10度積溫4000-5000度,無霜期170-230天,年降水量580-1000毫米以上,東春乾旱,雨量大多集中在夏秋。

西南濕潤單季稻作區地處我國中西部及高原地區,包括四川、湖南西部、貴州大部、雲南中北部、青藏高原河谷地區。水稻垂直分佈明顯,低海拔以秈稻為主,高海拔以粳稻為主,中間地帶秈粳混栽。該區大於10度積溫3000-6500度,年降水量500-1400毫米。生長季180-260天。稻作期3月下旬-10月。

長江流域濕潤單雙季稻作區地處南嶺以北、秦嶺以南、包括江蘇及安徽中南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盆地、陝西和河南的南部。早稻品種多是秈稻,中稻品種多為秈型雜交稻,連作晚稻和單季晚稻以粳稻為主。該區大於10度積溫4500-6000度,水稻生產季210-260天,年降水量700-1600毫米。

華南濕潤雙季稻作區南嶺以南,包括雲南西南部、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省(區)。種植品種以秈稻為主,山區也種粳稻。本區大於10度積溫6500-9000度,水稻生長季260-365天,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或以上。

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

中國農業有着悠久的歷史。農業起源於沒有文字記載的遠古時代,它發生於原始採集狩獵經濟的母體之中。在我國的古史傳說中有所謂‘神農氏‘。據說神農氏之前,人們吃的是爬蟲走獸、果菜螺蚌,後來人口逐漸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開闢新的食物來源。神農氏為此遍嘗百草,備歷艱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辦法,終於選擇出可供人們食用的穀物。接着又觀察天時地利,創製斧斤耒耜,教導人們種植穀物。於是農業出現了,醫藥也順帶產生了;同時人們還掌握了制陶和紡織的技術。這種傳說是農業發生和確立的時代留下的史影。現代考古學為我們了解我國農業的起源和原始農業的狀況提供了豐富的新資料。目前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農業的遺址,遍佈在從嶺南到漠北、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的遼闊大地上,尤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最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種粟為主的農業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餘姚河姆渡以種稻為主的農業聚落,以及稍後的陝西西安半坡遺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縣彭頭山、道縣玉蟾岩、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發現距今上萬年的栽培稻遺存。由此可見,我國農業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農業已經相當發達了。

從世界範圍看,農業起源中心主要有3個:西亞、中南美洲和東亞。東亞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國。中國原始農業具有明顯的特點。在種植業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為主、南方以水稻為主的格局,不同於西亞以種植小麥、大麥為主,也不同於中南美洲以種植馬鈴薯、倭瓜和玉米為主。中國的原始農具,如翻土用的手足並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穫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現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特色。在畜養業方面,中國最早飼養的家畜是狗、豬、雞和水牛,以後增至所謂‘六畜‘(馬、牛、羊、豬、狗、雞),不同於西亞很早就以飼養綿羊和山羊為主,更不同於中南美洲僅知道飼養羊駝。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原始農業是從採集漁獵經濟中直接發生的,種植業處於核心地位,家畜飼養業作為副業存在,隨着種植業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又以採集狩獵為生活資料的補充來源,形成農牧採獵並存的結構。這種結構導致比較穩定的定居生活,與定居農業相適應,豬一直是主要家畜,較早出現圈養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較晚。同時,我國又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總之,中國農業是獨立起源、自成體系的。中華文明建立在自身農業發展的基礎之上,一度流傳的所謂‘中華文明西來說‘不符合歷史實際。

從中國自身的範圍看,農業也並非從一個中心起源向周圍擴散,而是由若干源頭髮源匯合而成的。黃河流域的粟作農業,長江流域的稻作農業,各有不同的起源;華南地區的農業則可能是從種植薯芋類塊根塊莖作物開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區的農業也可能有不同的源頭。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礎上,我國農業在其發展過程中,基於各地自然條件和社會傳統的差異,經過分化和重組,逐步形成不同的農業類型。這些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成為不同民族集團形成的基礎。中國古代農業,是由這些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農業融匯而成,並在他們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發展的。這種現象,可以稱之為‘多元交匯‘。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可以分為六個發展階段:

(一)農業技術的萌芽時期

新石器時代(距今約10000—4000年以前)中國農業大約起源於一萬年前。它是在採集和漁獵經濟中逐步發展起來的。農業的產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農業技術的初步形成時期

夏、商、周(約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這一時期,中國發明了金屬冶鍊技術,青銅農具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產。水利工程開始興建。農業技術有了初步的發展。

(三)精耕細作的發生時期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大變革和科技文化大發展時期。煉鐵技術的發明標誌着新的生產力登上了歷史舞台,鐵農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動了農業生產的大發展。

(四)北方旱地精耕細作技術的形成時期

秦、漢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這是中國北方地區旱地農業技術成熟時期。耕、耙、耱配套技術形成。多種大型複雜的農具先後發明的運用。著名農學家賈思勰寫作大型農業百科全書《齊民要術》。

(五)南方水田精耕細作的形成時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術配套技術形成。水田專用農具發明與普及。棉花在中國逐漸推廣。出現眾多農書。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農業同時獲得大發展。

(六)精耕細作的深入發展時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這一時期中國普遍出現人多地少的矛盾,農業生產向進一步精耕細作化發展。美洲新大陸的許多作物被引進中國,對中國的農作物結構發生重大影響。多種經營和多熟種植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方式。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農業以高科技應用為基礎,取得了更為輝煌的成就。中國以只佔7%的土地,養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農業科技方面,中國發達國家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已經從1949年20%提高到42%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警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三國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