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回京護駕
崇禎十七年,七月中旬,江戶城。
李宏宇沒有住在德川家啟的天守閣,而是住在了軍營里,畢竟江戶城剛剛拿下市面還不太平,軍營里是最安全的地方。
其實,天守閣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城高牆厚易守難攻,不過那裏畢竟是幕府將軍的住所,相當於大明的皇宮,李宏宇要是住進去的話無疑就犯了忌諱。
所以李宏宇就選擇了軍營,而讓德川家啟依舊住在天守閣,也算是履行自己善待其的諾言。
這天,李宏宇正在軍營里跟諸位將領議事的時候,一名士兵急匆匆送來了一份急報,當他看完后臉色頓時就是一變,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神色。
雖然李宏宇的心裏早有準備,但當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他一時間還是有些難以接受,這份急報是崇禎皇帝所發,急招李宏宇率軍回京勤王。
原來,就在李宏宇籌備攻打倭國戰事的同時,在西安建立大順國的李自成於五初誓師東征,僅僅半個多月後就攻佔了重鎮太原城。
六月中旬,李宏宇攻打江戶灣的時候,李自成攻克了寧武關,守關的將領周遇吉力戰而亡,家眷悉數殉難。
由於在寧武關損失慘重,故而李自成下令屠城,寧武關被殺得雞犬不留,屍橫遍野。
就在屠城的當天晚上,大同總兵姜遣人向李自成投降,宣府總兵王承胤的降表隨後也抵達。
當李自成率領大順軍開進宣府時,宣府城的百姓由於聽聞“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宣傳后對大順軍是熱烈歡迎,舉城嘩然皆喜,結綵焚香以迎。
面對李自成的大順軍所展現出來的摧枯拉朽之勢,京城朝野皆驚,誰也想不到大順軍的進展會如此順利,更想不到沿途的明軍爭相投降。
因此,崇楨帝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薊遼總督王永吉、昌平總兵唐通和山東總兵劉澤清入衛京城,並號召在京勛戚官僚捐助餉銀。
與此同時,崇禎皇帝顧不上李宏宇正在指揮征討倭國的戰事,下發了公文調李宏宇率水師進京勤王,這個時候他所能指望上的也唯有戰鬥力強悍的水師了,李宏宇成為了他最為信任和依賴的人。
崇禎皇帝相信,就算大明所有的官員都投降了逆賊李闖,那麼李宏宇也絕對不會那樣做,肯定會率軍與李闖血戰到底,保衛大明的江山社稷。
李宏宇很清楚如果不是倒了萬般無奈的境地,崇禎皇帝絕對不會調他回京護駕,因此他準備執行崇禎皇帝的調令,率領兩萬水師趕往天津港,同時從朝鮮調兵進入倭國加強威懾。
“娘子,這裏的事務就拜託你了。”離開的時候,山下櫻子率領眾將在江戶灣給李宏宇送行,李宏宇沉聲叮囑山下櫻子,“如非必要,切勿再動刀戈。”
李宏宇與山下櫻子生活了這麼些年,自然清楚山下櫻子的性格,山下櫻子對那些叛徒或者不肯歸順的人從心慈手軟,這與她童年的精力有關。
雖然山下櫻子並不是水師在倭國的最高將領,但她是李宏宇的妻子代表了李宏宇的權威,並且是水師的元老之一,故而水師的那些將領肯定以她馬首是瞻。
李宏宇並不只是想要攻下倭國就算了,還要治理倭國讓其為他所用,所以就不能亂開殺戒,這個時候就需要收攏民心。
“妾身記下了。”
山下櫻子聞言微微頷首,隨後關切地望着李宏宇說道,“相公,京城局勢危急,相公要多加小心。”
說實話,山下櫻子並不願意李宏宇前去京城護駕,李自成的大順軍一路上如入無人之境,沿途明軍爭相刀戈,在短短的時間裏就打到了居庸關,這說明大明的朝廷已經不得人心,李宏宇去了的話難免要跟大順軍開戰,這樣做根本就划不來。
山下櫻子原本就不是大明的人,因此對崇禎皇帝並沒有多少忠心,聽聞大順軍兵力超過了十萬,她擔心李宏宇此番前去會有危險。
有句話話說的好,大廈將傾獨木難支,大明已經爛到了骨子裏,李宏宇就算是拼盡全身的力量也很難讓其起死回生。
“娘子,匪軍這次來勢洶洶,沿途的官軍又無恥刀戈,以至於人心思變,恐怕不等相公抵達天津京城就會淪陷!”
李宏宇知道山下櫻子是在擔心他,於是嘆了一口氣后說道,明軍很顯然已經鬥志全無,再加上那些想要保全性命的文武官員暗中私通李自成,別看京城城防堅固恐怕屆時起不到絲毫作用。
“相公,要是皇上遇難,你該如何行事?”
山下櫻子覺得李宏宇言之有理,李自成的快速推進以及沿途明軍的投敵必將對京畿的官員將士產生巨大影響,恐怕沒人有跟大順軍拚命的心思,因此鄭重其事地問道。
“如果能找到皇上的子嗣,相公將擁立其登基繼位。”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后說道,“倘若皇上的子嗣悉數遇難,那麼相公唯有靜觀其變。”
“大人,屆時屬下就擁戴大人登基為帝,平復亂世。”這時,一名立在山下櫻子身旁的將領不由得沉聲說道。
“對,這天下就應該由大人來坐。”其餘將領聞言紛紛開口表示支持,他們都是李宏宇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自然對李宏宇忠心耿耿,希望李宏宇成為九五之尊。
而且,放眼大明,論功績和資歷,又有誰能夠與李宏宇相抗衡。
“不得胡說,皇上尚在,你們這是陷本官於不忠不義。”李宏宇聞言頓時眉頭一瞪,開口呵斥道,不過心中卻倍感欣慰。
這些將領的態度自然就是水師乃至海關司人員的心態,這會使得以後的事情變得簡單順利許多。
“好了,大家也是為相公着想。”將領們聞言頓時閉口不語,誰也不敢反駁李宏宇,山下櫻子見狀笑着打起了圓場,她肯定能看出來李宏宇雖然呵斥但並沒有怪罪的意思。
“你們呀……”李宏宇嘆了一口氣,望了一眼現場的諸位將領,抬步走上了海龍號,與碼頭上的山下櫻子等人揮手告別。
與此同時,京城,乾清宮,上書房。
“回皇上,軍餉有着落了,太師府的管家剛才捐獻了二十萬兩的財物。”
崇禎皇帝正在皺着眉頭端坐在案桌后陷入沉思時,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快步走了進來,神色欣喜地向崇禎皇帝說道。
“二十萬兩?”崇禎皇帝聞言頓時微微一怔,神色顯得頗為驚訝,這也太多了一些。
“稟皇上,整個太師府值錢的東西已經被變賣一空,太師府的管家說了,此時正值國家危難之際太師府理應以身作則,毀家紓難。”
“唉!”
崇禎皇帝的神色隨之變得激動了起來,望着王承恩不無感慨地說道,“如果朝臣們能像李太師一樣忠心為國,大明何至於此?”
王承恩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自從李自成的大順軍進駐宣府以來,崇禎皇帝為了確保京城的安危放下身段希望京城的文武百官能募捐出一筆銀兩,以補上拖欠守衛京城將士的軍餉,鼓舞士氣,等待各地勤王之師的到來。
近些年的戰事已經掏空了崇禎的內庫,戶部的國庫更是早已經見了底兒,崇禎皇帝希望朝臣們能同心協力度過眼前的難關。
可結果令崇禎皇帝倍感失望,雖然他低下了皇帝高貴的頭顱希望募捐,但面對他的募捐提議,京城的皇親國戚是一毛不拔,滿朝文武裝瘋賣傻。
相對於官場上官員們的冷漠,民間的百姓則自發地進行了捐款,雖然他們的錢少但至少表明了一份心意。
據史料記載,有一名年過花甲的老人來到戶部捐出了自己畢生積攢的四百多兩銀子,崇禎皇帝得知后頗為感慨,賞了那名老人一個錦衣千戶的職務。
跟這名捐出全部身家的老人相比,朝廷的文武百官、皇親國戚的舉止就顯得頗為不堪。
內閣首輔魏藻德作為京城百官之首,僅僅捐了五百兩銀子,而崇禎皇帝規定捐三萬兩銀子為上等,將受到他的親自獎賞,指望着朝臣們儘可能多的捐獻。
相對於文武百官捐獻幾十兩到幾百兩的敷衍行為,宦官的表現則顯得忠貞許多,宦官首富王之心捐了一萬兩,王承恩捐了兩萬兩,在捐款的總額上吊打滿朝文武。
雖然有一批文武官員捐獻出了銀兩,但更多的權貴則是在哭窮、耍賴和逃避,根本就不想掏一分錢出來。
為了表明自己沒錢,有的官員竟然把自家的鍋碗瓢盆拿到大街上叫賣,擺出了一副不過日子的架勢,更有甚者在豪宅門上貼出售房告示,一系類的荒唐行為令人大跌眼鏡。
鑒於官場的捐獻不理想,崇禎皇帝思來想去決定要在朝臣們當中樹立一個榜樣,而國丈周奎就進入了他的視線。
崇禎皇帝知道周奎有錢,這些年周奎憑藉著國丈的身份可是撈了不少油水,用富得流油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原本,崇禎皇帝認為周奎身為國丈與大明的皇室休戚與共,在這種危難時刻肯定會伸出援手。
因此,崇禎皇帝派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徐高上門拜訪周奎,先把周奎從伯爵進封為了侯爵,然後傳達了崇禎皇帝的口諭,希望周奎能在文武百官中帶個頭,捐獻十萬兩銀子。
誰料周奎聞之後立刻躺在地上打滾撒潑,哭得死去活來,自詡為一個勤儉節約的清廉官員,最後還是周皇后相勸,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捐出了一萬三千兩。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周皇后給了周奎五千兩銀子希望他能一起捐出去,結果周奎只捐了三千兩,把另外兩千兩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因此,太師府的這二十萬兩銀子着實是扎眼,也令崇禎皇帝倍感欣慰,至少大明還有李宏宇這個忠肝義膽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