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也是毫無音訊
這位柏克森博士稍微停頓了一下又緩緩的說道:“我曾親自見過一位長老,他瞑目安坐、不衣不食、不入不出、不起不卧達數月之久。而追隨他的弟子,也達數百人之多。我聞訊后,帶足乾糧,好奇地仔細觀察了近一個月。
於是,我從歐洲帶來的傲慢無禮而又無知的粗濁習氣消除殆盡。
我又曾於靈鷲山深處,得遇一位老者。他說:‘歐洲學者心量狹窄,不肯將其學術思想及研究所得傳授給我們,以為這樣可以使我們靈思、智慧僵化,從而滅我印度文化、滅我印度人種。他們那裏知道,印度人的智慧、寶藏,遠比歐洲學術思想豐富,要豐富千萬倍!你不傳授我,我也不傳授給你。我們自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自有不可思議的效果,這是你們所望塵莫及的。’
老者又說:‘我今日讓你增廣眼界、開啟信心,想帶你到一個常人所不能到的處所,你想去嗎?’我欣然同意。
於是,我隨老者直入山中。至一懸崖峭壁之前,老者用掌擊崖三下,崖石應聲裂開,成了一道大門。洞內一片漆黑。老者步入,我冒險跟進。
行了幾步,但覺光明漸起,心底清涼,沁人肺腑;快樂恬悅,得未曾有。
在我四處張望間,一聲巨響,崖石大門關閉。門雖已閉,但洞內光明依然。行一里許,到了一座廣博、嚴凈似乎無邊無際的豪華巨宅。
階牆陳柱、門窗几榻,都是七寶彩石所成,富麗堂皇。建築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美輪美奐。宅中藏書極多,有論天像、地體類的,有論天地人物、神識靈性、修證方法的……本本博大精深、玄微奧妙。拿歐美學術思想之大成就與之相比,簡直黯然無光!
我最感奇怪的是岩門關閉后,洞內又無火,光明從何處來呢?並且這光明使人不可言喻地心安自在。
老者似乎又知我心中所想,道:‘你懷疑什麼?這是我的凈土,光明是我所發。你我宿世有師徒之緣。知你緣熟,今生當證聖果,特地來度你,啟你信心。好了,你可以回去了!’
岩石門自動開啟,隨之出洞。
我至誠恭敬,啟問老者是誰,回答說:‘你至仰光大金塔前,自誓出家,着袈裟、依沙門、做佛弟子,稍後自知,將來且更能相會。’說畢,隱身不見。
這個時候,我在印度已住了三年,遵老者所囑,赴緬甸仰光大金塔,繞行禮拜,自誓唱言:我柏克森,始從今日,歸依佛陀,永不歸依天神鬼物;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歸依佛法,永不歸依外道典籍;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歸依佛僧,永不歸依外道門徒、惡友邪黨;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不殺生;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不偷盜;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不******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不妄語;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不飲酒;
我柏克森,始從今日,盡形壽,日不二食、長坐不卧、不蓄鬚發、不積財寶。並遙禮靈鷲山老者為師,凈除鬚髮、圓頂赤足,披袈裟、持僧缽,村市乞食、山林宴坐。深信因果,護持戒行,勤行三十七道品。
博士先生們,我已於禪定中證得初果阿羅漢,並蒙吾師授記、認證。師並說,不久我當證得四果阿羅漢。我現在已經知道,我的老師就是釋尊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
歐美人只知追求、享受,被事變物變之所左右,雖有外露智能卻無觀照之明,實可憐憫。所以,我回來就是希望諸位智能仁勇之士,能得聞佛法,共游無上真正之道。不久,我將返回吾師之凈所,請各位珍惜此難得之人身,勿使空過。本人已出家為僧,請勿再稱我博士,叫我柏克森比丘就好了。”
(註:柏克森比丘在仰光出家,他的落髮、乞食、宴坐、禮塔的照片,散見於東南亞、台灣、日本。又曾製成明信片流通。台灣基隆靈泉寺的善慧法師,就曾親見過柏克森比丘)
眾博士聽后,有馬上表示接受的、有懷疑沉思的、也有面呈不悅而欲予強辯的。
薩蒂爾博士說:“柏克森比丘,你似乎意猶未盡,可否將你自己的信、解、行、證,最簡單扼要地介紹一下,特別是你所證得的真理。”
柏克森道:“善哉!薩博士,汝問甚佳,我如實答。我之所修所證,是獨到寂滅、究竟圓滿的。所謂心行處滅、語言道斷,這是無法用語言文字去形容表達的。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聽後會令你猶如大旱遇甘霖、漂溺大海遇舟揖、黑暗見光明、森林迷路而獲救、垂死病人遇救命特效藥一般。
佛法說:人人皆有佛性。人皆有‘從生至死,從死至生,生生不生,死死不死’而永恆存在的性身靈命。
人,又會隨着各自所造不同的業,得到不同的報。造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的業,得生人天;造殺生、偷盜、***妄語等惡業,而墮為畜牲、餓鬼、地獄。善惡因果,報應不爽,絲毫不差。業果相續,業果不昧,無始無終。
因此,造業受報而三世流轉,在六道生生死死、輪迴不息。宇宙間,世界無量、眾生無盡,這就是人生也是宇宙真理。”
天文學家歐拔說:“不對!我認為沒有其它世界,也沒有天仙鬼神。人死了就是死了,沒有轉生、沒有輪迴、也沒有轉世苦樂罪福報應!你說人生有永恆存在的生命,我不信!”
柏克森說:“你是研究天文的,太空中的日、月、星辰及地球,你說是人世呢?還是天界?”
歐拔回答說:“地球是人世,虛空諸星球是別一世界。”
柏克森道:“宇宙是浩翰無窮的,人類的智慧對宇宙所知極為有限,極其不合理、不合科學的。按照佛法,沒有無緣無故的,一切事與物必定有它的因、有它的緣。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的。如是因,如是果,善惡苦樂之報,絕對不虛。
死後斷滅,一切歸於虛無,這種論調佛法斥為‘斷滅空’,是惡見、邪見。萬萬不能有這樣的邪知、邪見,絕對要放棄這樣的思想,否則對自己有大害,不能得見真理。”
法學博士亨利史諾說:“柏克森比丘,你說有前生後世、有轉生罪福,我還是不能相信。我有個堂弟,自少與我最投契。他病危時,我曾囑咐他:‘你無惡不作,必墮地獄無疑。你我至親,我信任你,你若墮了地獄,一定要回來告訴我。’堂弟滿口應承,不久命終。但至今三年了,卻毫無消息。而且,也從未有死後墮地獄而回來報信的。因此,這種理論不足信。”
柏克森笑道:“你是法學博士,甚有法律知識。譬如有人,在他國嚴重犯罪,被判重刑。犯人向法官求情,要求放他回國,告別親友后再來受刑。博士,獄官會放他回來嗎?不放他走,他又怎能回來報告呢?同樣道理,你堂弟墮地獄,地獄的閻皇、鬼卒,又怎會無故放他回來報信呢?”
倫理學博士艾格士發言:“比丘,我也有一至親,一生篤善樂行,道德純良、克己助人。他命危時,我囑他:若得生天上,千萬記得回來向我報告好消息。他也已死了多年,也是毫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