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是晉江自帶隨機章節~妹紙們看不到正文的話請等等~
入春已經一個月,樹上枝條漸次抽出了青綠嫩芽。京中近日開始轉暖,河上半夜裏結起來的一層薄冰到了中午就會在陽光下漸漸化去。
如今正是太陽最大的時候。過了晌午,人們用膳后習慣於去歇午休。街道慢慢安靜下來,待到最後的語聲也散去后,不遠處卻響起了馬蹄踏地的嘚嘚聲,中間還夾雜着車輪碾壓路面的聲音。
一名眉目清雋的錦衣少年當先出現在路中央。他策馬快速而行去到街邊,下來急急地繞了一小圈后就又上馬循着原路折返回去。跑出沒多遠,幾輛車子繞過轉角駛了過來。他就沒再繼續前行,勒馬靜候在路邊。
待到最前頭那輛輕便精緻的小馬車經過自己身旁,少年拉穩韁繩驅使着駿馬跟了上去。并行后,他抬起手中鞭子輕巧車壁,口中喚道:“阿音,阿音你快來看。”
半晌沒有動靜。
他再次道:“阿音,莫不是睡著了罷?來看看,我有好玩的給你。”
伴着他的接連輕喚聲,車窗上掛着的帘子總算是微微動了。不多時,帘子被掀起,一張小臉出現在了車窗內。
女孩兒約莫六七歲大小。圓圓的小臉,皮膚很白,粉雕玉琢的極其討人喜歡。最吸引人的是她那雙眼睛,像是汪了一潭水,甚是惹人憐愛。
阿音的視線在少年身上溜了一圈。並未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后,她抬眼去看少年,“二哥,你又騙我。”
她聲音甜甜糯糯的,讓人一聽就心裏止不住得歡喜。
俞林安唇角揚起了愉悅的弧度,眉梢一挑笑道:“我騙你作甚?不信你看。”說著就把手伸到妹妹跟前,攤開給她看。
他慢慢放開五指,想着用掌心中的鮮花來給妹妹個驚喜。可他如今也才十歲,手不算很大,加上剛才策馬時候拉韁繩和揚馬鞭,不自覺地就使上了力氣。原本應該十分好看的花朵被他這樣一握已經花瓣軟爛花莖歪折。
俞林安十分沮喪,趕忙收回了手,扭頭撇向另一側,“還是別看了。”
雖然剛才只鬆開了一剎那的功夫,可阿音已經瞧見了他手中之物。那種花是他們小時候在京城裏常玩的,到了江南后卻是見不到。
阿音笑着趴在車窗邊,軟聲細語地道:“我要看。二哥你送我吧。”
俞林安扭着頭不答話,五指收攏緊緊握着韁繩。
阿音就繼續叫:“二哥,二哥?”
這時候車子另一側的另一個少年已經開了口:“阿音,莫要在這般叫了。回了家裏可不要叫錯。不然的話祖父祖母怕是要不高興。”
他身量比俞林安還要稍高一些。兩人五官有三四分相似,只是俞林安慣常帶着笑意,他卻雙唇緊抿成一條線。
雖然他瞧着不苟言笑,可阿音不怕他。阿音在這邊看不到他只能聽到聲音,就揚聲道:“大哥你放心好了。我定然不會叫錯。”
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妹,三年前跟着父親到了江南任職。幾個月前臘月的時候父親收到了調令,任命他為九門提督。新年一過父親就急忙趕回京城上任了。
當時天氣還冷着,父親捨不得她們受凍,就讓她們等開了春再收拾行裝過來。
說來這次調任也有些奇怪。父親少時本是皇上的伴讀,兩人感情很好。當初臨離開京城前,皇上曾私下裏說過讓父親在外面歷練些年頭再歸京。可如今不過才一任三年就將人給調回來了,倒是有些稀奇。
不過聖意難測。
許是皇上改變了主意也說不定?
阿音這樣想着,還不忘了和另一側的兄長做保證:“四哥你放心好了,我斷然不會記錯。”家裏祖父祖母安好,自然未曾分家,三房孩子要一起序齒,大房二房那邊還有幾位堂兄在。
俞林琛在旁淡淡地應了一聲就沒了旁的話。
他一向寡言,俞林安和阿音早已習慣了。如今□□正好,兄妹倆看哥哥不吭聲,又見路上沒什麼行人,索性就把那側車窗帘子撩了起來悄聲說著話。
“阿音,你說爹看到我們,高興不高興?”
“那是自然。”
“阿音,你說爹看到我後會不會誇我騎術精進了?”
“我倒是覺得爹爹會考你這個月的課業。”
“……好吧。”
俞林安的一腔熱情被妹妹最後一句給徹底澆滅了。他這才記起來,父親臨走前確實說過,見面的時候要考考他。於是他接下來一路都沒了說話的興緻,一直在拚命想着前段時間夫子到底教給他了些什麼。
這麼回憶着,不多時就到了俞家大門前。
兄弟倆將駿馬交給了門房的人,阿音由婆子扶着下了馬車。兄妹三人這便去到緊跟在阿音車後頭的那輛車子旁靜等。
不多時母親程氏下了車。看到恭候着的兒女們,程氏笑道:“你們怎麼不先進去。”她五官秀美身材窈窕,雖然已經是三個孩子的母親了,可依然風姿不減當年。
阿音去拉程氏的手,“四哥五哥說了,咱們一起過去,好給爹爹個驚喜。”
俞家三房夫妻倆一向感情很好,程氏也是想念自家相公,聞言笑着點了點頭。
旁邊扶程氏下來的俞家婆子有些為難的開了口:“三老爺如今不在家裏。”
“不在?”程氏很是意外。
俞林安和阿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今兒早晨父親還遣了人去郊外的莊子上接她們,說是他特意告了假留在家中等着她們。怎的如今卻變了卦?
可他並不是會變卦的性子啊。
俞林安脫口而出:“該不會出了什麼事吧。”
“別胡說。”俞林琛輕喝了一句,但是他的眉間也已經微微蹙起,“若是有事,祖父會讓人和我們說的。”
“是婢子多嘴說錯了。”婆子趕忙笑道:“剛才宮裏來了人,把三老爺叫走了。這才沒能等着。”
程氏聽聞后安心下來,領了兄妹三人一路說笑着往裏去,順口談論着府里這幾年的諸多變化。
大夫人和二夫人領了孩子們在垂花門等着,看到程氏她們過來,都欣喜不已。夫人們上前和程氏相攜着往裏行,少年們和少年們湊到一起,女孩兒們則找了阿音說話。
俞老太爺和俞老夫人正在堂屋裏喝茶。原本兩人還一左一右的坐着,後來俞老太爺聽聞人已經到了就有些待不住,當先起身朝外行,“我瞧着外頭院子裏的花不錯,去瞅瞅。”
雖然說的是花,可他走着走着就去到了院子外頭,也不管那些花了。
俞老太爺一路走着,不多時就聽到了歡笑聲。老人家稍稍分辨了下,從裏頭聽出了個甜甜糯糯的聲音,花白的眉毛就揚了起來,腳步也不由得加快。
“祖父!祖父!”
這聲音既歡快又喜悅,俞老太爺聽聞后綻開了笑容,彎身伸出雙手。
阿音小跑着撲倒俞老太爺的懷裏。
俞老太爺一把抱起她來,掂了掂,“喲,沉了。沉了不少。”
大夫人楊氏在旁道:“可不是。三年了能不沉么。”
“沉了好!說明我們阿音好好吃飯了。”俞老太爺將阿音放到地上站好,“阿音聽話了,祖父有獎勵。”說著就朝一旁看過去。
一位媽媽趕緊上前來,將手中的匣子捧到俞老太爺跟前。俞老太爺將裏頭的東西拿出來給阿音戴上,“這是祖父給你的。你好生戴着。”
阿音低頭一瞧,原是個赤金花絲嵌寶瓔珞圈。說實話這東西用料很足,剛一壓到脖子上阿音就感受到了那沉甸甸的分量。
但看這瓔珞圈做工精緻華美漂亮,她就開心起來,也顧不上什麼重不重的,努力挺直了被壓的小脖子開心的朝着老太爺道:“多謝祖父。”
其他姑娘看到后暗暗驚詫。祖父什麼時候準備的這個禮物,她們可是一點都不知道。且她們都沒有這麼精緻的瓔珞圈,這可是獨一份的。
姑娘們有的渾不在意,有的臉色不太好看,望着阿音時就連笑容也淡了下來。
俞林琛發現后,朝俞林安看了眼。
俞林安四處環視着,了悟,嚷嚷道:“祖父你可是偏心,我們都沒有,只阿音有。”
那幾個女孩兒這才想起來不光是她們沒有,就連剛剛回來的兩位少爺也都沒,臉色稍微舒緩了些。
俞老太爺吹着花白的鬍子對俞林安道:“你們是阿音么?不是就不用要了。”說著笑眯眯地對小孫女伸出手,“來,祖父牽着你。”
阿音上前握牢他的手。俞老太爺慢悠悠走着,阿音在他身邊邁着小短腿跟着。
俞林安想想,心裏也有點不是滋味,悄聲和俞林琛說:“老爺子忒偏心。”
俞林琛淡淡的看弟弟一眼,“我也偏心。”
他這話說得明白,他也是向著阿音的。
俞林安摸摸鼻子沒話說了。
因着三夫人和三房孩子們的歸來,晚上家裏擺了宴席。
阿音是家中孫輩的女孩兒里最小的,也是最得寵的。老太爺以她年紀小不用避諱為由,拉着她和他一桌坐了。老人家拚命往孫女碗裏放好吃的,生怕她吃不飽似得給堆了一座小山。
正當席間氣氛美好和樂的時候,丫鬟匆匆來稟:“老太爺,老夫人,三老爺回來了。”
聽聞這話,三房人就齊刷刷地放下了筷子欣喜地望向了門口。
阿音也好久沒見爹爹了,想念得很,眼巴巴地看了過去。
受冷落的俞老太爺見小孫女不搭理自己,不樂意了,冷着聲音問起那罪魁禍首:“到哪兒了?趕緊過來吃飯。”也省得小丫頭總惦記着她爹。
丫鬟還沒來得及回話,帘子撩起,俞三老爺已經大跨着步子走了進來。
他已過而立之年,氣度如松身姿挺拔。只不過此刻他眉目冷肅步履急促地快速行着,倒不似平日裏那麼沉穩儒雅,反倒是多了幾分凌厲氣勢。
到了屋中被食物的香氣圍繞着,俞三老爺腳步一頓,忽地反應過來此刻屋中有許多人在,忙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給咽了回去。
朝妻子兒女微微頷首示意了下,俞三老爺走到老太爺跟前,轉而說起另外一件事來,“娘娘說春日到了,要家裏的女孩子過兩日進宮去賞花。”
而後他再次望向了女兒,“娘娘特意叮囑過,阿音也去。”
阿音知道俞皇后近來身子不好,就撇去了路途中那些奔波勞累之處,專撿了路上的趣事來講給俞皇后聽。
小姑娘說話的時候眼睛晶晶亮,描述所見所聞生動形象,不多時俞皇后就聽得入了迷,眼中的笑意也越來越深。
俞皇后又問了她一些有關江南的事情,阿音也一一答了。
“江南很不錯。”提起這個,俞皇後有些悵然,“當年我去過一次,只可惜沒玩多久就回了京。”
說罷,她和阿音又說了會兒話,這就讓小姑娘去御花園去尋其他人玩了。
看着阿音遠去的背影,俞皇后的思緒慢慢飄遠。
她今日特意讓阿音過來一趟自然是有目的。這和三年多年的一件事有關。
那時候俞正明還沒有去到江南,俞家三房尚在京中居住。那年的夏日裏,冀行箴忽地病了,卧床不起,連日高燒不退。
這可愁壞了俞皇后,喊了太醫們輪番看診。可是冀行箴非但沒有好起來,反倒是病得更重了些。
在冀行箴又一次燒起來后,太醫一個個的都搖起了頭,只說是希望這回能夠挺過去。
俞皇后聽聞消息后當場暈倒。
俞家的老太爺和老夫人緊張不已,命人進宮看望。來的剛好就是三老爺和三夫人,兩人把阿音也帶了來。
彼時俞皇后已經醒來。她生怕俞正明他們過了病氣,不讓他們靠近冀行箴的床前,甚至沒讓他們進屋。
可就在俞皇后和俞正明他們說話的時候,段嬤嬤急匆匆來稟,說是五姑娘跑到太子殿下那邊去了,攔都攔不住。宮人們怕吵到太子,不敢和五姑娘說太多。求皇后給個准主意。
俞皇后和俞正明夫妻倆急忙過去看,卻見阿音正趴在冀行箴的床前,好似在和他說著話。
程氏生怕阿音衝撞了病重的太子,好生訓斥了阿音一番又趕緊把她帶離了屋子。
說來也怪,自那一刻起,冀行箴的病竟然慢慢好轉了。先是降了體溫,而後慢慢康復。
後來俞皇后問起此事,冀行箴只說阿音給他口中塞了一片茶葉,其餘的他也不知。
雖然一片茶葉應當是小姑娘的玩笑之舉,但不管怎麼樣,說阿音給行箴帶來福氣讓他痊癒也好,說阿音誤打誤撞不知怎地幫忙把行箴的病氣趕走了也罷。俞皇后是認準了那事兒是阿音幫了忙。
所以俞皇后就想求了陛下封阿音個鄉君,賞她些封地。
可當時如果立刻做這事兒的話,有些太過惹眼了。俞皇后就將這事兒稍微擱了擱。結果那年的冬天,俞正明就被調去了江南。阿音自然也跟着去了。
如今小姑娘回來,俞皇后就又想起了這事兒。
可是今日瞧見了后,俞皇后愈發喜歡起阿音來,覺得只封個鄉君好似不太夠,就打算和皇上商量下,看看能不能讓皇上給封個縣君。
*
阿音雖然很喜歡去御花園玩,但一想到冀行箴也在那個地方,她就有些遲疑。
那傢伙看着文質彬彬的,其實道貌岸然得很。沒惹了他還好,一旦惹了他,可沒什麼好果子吃。反正宮裏沿路的景色也不錯,不如在路上多走走,能和他少待一會兒也好。
這樣想着,阿音的腳步就慢慢緩了下來。又思量着要不要轉一條道走,免得這條路太短走不了太多時候。
正當她猶豫着要去選旁邊那條岔路時,岔路另一頭忽然出現了一行人,正步履匆匆地往這邊兒來。
當先那少年不過十三四歲大,身材中等,帶着微笑看上去十分得平易近人。
阿音認得那是大皇子冀符,萬分不願意和對方碰到,於是果斷繼續朝着自己剛才前行的方向走去。而且還特意加快了步子,免得對方走得太快而遇見。
結果一個不小心行得太快,好似才過了一轉眼的功夫,御花園就到了。
*
御花園中春.色初現,梅花開得正好。冀行箴信步而行,不時地回頭看着。
他知道母後身體不妥,想必私下裏說話也講不了多少時候,小丫頭不多時就會往這邊來。可他等了半晌沒見到人,就和身邊的內侍低語了幾句,遣了過去看看究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