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5.第2902章 秦明青南大戰,水軍的優越性

2975.第2902章 秦明青南大戰,水軍的優越性

第2902章秦明青南大戰,水軍的優越性

第2898章:秦明青南大戰,水軍的優越性

第六次中原大戰的導火索,其實是大秦兵分三路伐明。

也正是大秦這一舉動,引起了曹魏和趙宋的警惕,繼而引發魏宋明三國結盟,聯手共抗大秦,這才開啟第六次中原大戰的序幕。

這場戲一開始的主角是秦明兩國,戰場的中心也是中原東部的青南地區,但隨着三國聯盟的成立,不但主角從秦明變成秦魏,戰場中心也轉移到了西部的兗州。

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曹操被虐的那麼慘,也是替朱棣抗雷了。

要不是三國結盟,使得大秦不得不將注意力,從朱明進行轉移的話,朱棣的下場或許會比曹操更慘。

對此,朱棣自然也是心知肚明,他深知三國聯盟之中,任意一國倒下,其餘兩國都無法獨存。

所以,在青南戰事陷入僵持之後,朱棣毫不猶豫的從後方調來大量援軍,甚至是把牛莫忘都派去支援曹魏了。

魏宋明三國之中,曹魏遭到四路秦軍的圍攻,壓力最大,朱明遭到三路圍攻,壓力第二,而宋國只有一路,壓力最小。

面對蘇定方、諸葛亮、周瑜,水陸三路秦軍的進攻,朱明所面臨的壓力其實並不比曹魏小多少。

但由於三國聯盟之中,明國的國力本就最強,兵力也最多,足足四十萬,所以就算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可對曹魏的支援也依舊極大。

除了支援軍隊和將領之外,之後曹魏因戰事損失過大而擴軍時,朱明甚至還向曹魏提供了糧草支援。

就盟友而言,如此之大的幫扶力度,朱明無疑是合格,朱棣這個隊友也做到了極致了。

反觀趙宋,僅僅只面對薛仁貴一路秦軍,可在具備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將近三個月都未取得戰場上的優勢,屬實是有些太丟人了。

趙匡胤打不贏薛仁貴,主要還是因為雙方騎兵數量差距太大了,而前期的失利導致宋軍失了先機,所以才遲遲拿不下薛仁貴,甚至還會被其逼入險境。

當然,作為盟友,趙匡胤也是合格的,他一面率軍擋住了薛仁貴的攻勢,一面還分別向魏明兩國都派去了援軍。

趙宋趙奢所率的這路援魏宋軍,才進入兗州就被韓信所阻,之後又被亞瑟所阻,以至於在兗州戰事上沒有起到多少作用,僅僅只是接應到了撤軍的曹魏殘軍,但張須陀和袁崇煥所率的十萬援明宋軍,卻是在青徐戰場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大秦與朱明在青徐之地的大戰,雖不如秦魏兗州大戰打的那麼激烈,但也同樣是規模極大的一場大戰。

朱明作為三國聯盟中實力最強的一國,足足擁有四十萬精銳大軍,而且還處於防勢,面對蘇定方、諸葛亮、周瑜水陸三路三十三萬秦軍的進攻,理論上應該佔優勢才是,可事實卻是全程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原因就在周瑜的八萬水軍上。

秦軍主攻方向由東轉西,雖讓朱明在天時上勉強扳回一局,但哪怕是處於防守方,也依舊不佔據地利,而原因則是青徐淮海防線太長了。

漫長的海防線使得大秦水軍輕鬆攻入明軍腹地,從而破壞明軍後方的後勤補給,這也逼得朱棣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來防備周瑜的水軍。

別看開戰至今周瑜並沒打幾仗,但所起到的作用卻是無比巨大的,哪怕他什麼都不幹都能起到震懾,並牽制住足足二十二萬的明軍。

明軍用來防備周瑜的兵力多了,那用來對抗蘇烈和諸葛亮的兵力自然也就少了。

這也是趙匡胤不得不派袁崇煥,以及張須陀,各率五萬援軍,共計十萬援軍前來支援朱明的原因。

宋明聯軍足足五十萬,其中朱明四十萬大軍,趙宋援軍十萬,秦軍的總兵力則是三十三萬,雙方交戰的總兵力也達到了八十八萬大軍。

這個數字可不算小了,都快要突破百萬大關。

宋明聯軍在兵力方面比秦軍足足多出十七萬,可在三路秦軍的水陸兩棲攻勢下,饒是徐世績、徐達這樣的當世名將,在戰爭初期也表現的有些難以適應。

蘇定方從青北殺來,諸葛亮從冀州殺來,這兩路本就壓得宋明聯軍喘不過氣,而遊離大陸之外的周瑜的八萬水軍,更是猶如懸在聯軍頭頂的一柄利劍,隨時能落下,讓整個青徐的朱明聯軍都膽戰心驚。

徐達和徐世績哪怕能擋住正面戰場上的秦軍,可周瑜卻總是突破聯軍海岸線的薄弱點,進而揮師進逼聯軍大後方。

周瑜也不是真的要和蘇定方諸葛亮前後夾擊朱明聯軍,畢竟水軍上岸後會戰鬥力大減,而前線朱明聯軍又有重兵,一個不慎反而有被擊敗的風險,但僅僅只是擺出這幅姿態,就足矣讓前線的聯軍心驚膽戰、投鼠忌器了。

面對這種劣勢情況,朱棣在和范增、李岩、姚廣孝等謀士商議之後,也還是找不到太好的解決辦法,最終只能在琅琊郡佈置十萬守軍,在東海佈置了八萬守軍,而朱棣自己則親率五萬精銳機動軍時刻警惕,一旦發現周瑜率軍上岸就立刻火速支援。

朱棣的應對方式雖愚笨了點,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穩。青徐海防線雖長,但其實也就琅琊、東海、廣陵三郡之地。

其中廣陵郡地處江淮,遠離青南戰場,就算秦軍在此登陸,也根本無法威脅到聯軍後方,

所以,聯軍真正需要防備的地盤,其實只有琅琊和東海兩郡,而重中之重則是琅琊郡。

徐州最北部的琅琊郡,北接青州,西連泰山郡,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也正是因為如此,朱棣在琅琊郡足足放十萬守軍,一是力保整個琅琊郡的安全,從而保證前正面戰場的安全,二是琅琊離青南戰場也不算遠,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支援前線,能夠起到互為掎角之勢。

真能這樣的話,琅琊郡的十萬大軍不但能防周瑜,還能隨時加入徐達徐世績的軍團,對抗蘇定方和諸葛亮的大軍,可謂是一舉兩得。

可朱棣想的很美,但實際操作下來卻發現,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

周瑜水軍的機動性太強了,一個月三十天的時間,他能發動十五次登陸作戰,而且一觸即走,絲毫不拖泥帶水。可聯軍對此卻不能不管不顧,而每次周瑜殺來,他們都必須拿出應對策略來。

在周瑜的疲兵戰術下,琅琊哪怕有十萬守軍,也還是被折騰的疲憊不堪,只能堪堪自保,就更別說是支援青南戰場,所以徐達和徐世績也只能靠自己。

不得不說,如今各國雖都在大力發展水軍,但重視程度依舊不足,而通過青徐之戰,水軍在沿海地區的優越性,算是被周瑜給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周瑜八萬水軍的威脅下,徐達和徐世績那邊就是打的再好也沒用,青徐戰場甚至隨時都有崩盤的風險。

一個多月的大戰打下來,坐擁五十萬聯軍的朱棣,卻被三十三萬秦軍逼得險象環生,這種憋屈感實在是讓人難以言喻,同時他也意識到一日不解決周瑜的水軍,那麼聯軍就一日無法取得優勢。

為了徹底解決周瑜這個大麻煩,朱棣和麾下謀士商議再三后,決定不再避戰,準備聯合宋魏兩國水軍,合三國水軍之力,,共同向大秦水軍發起決戰。

魏宋明三國之中,宋國水軍力量最強,明國次之,魏國則最弱,但三國加起來也不如大秦。

也正是如此,在面對強勢的周瑜水軍時,聯軍水軍一直都採取避戰策略,同時猥瑣發育、積蓄力量,這才給了周瑜在東部沿海肆虐的機會。

可讓朱棣怎麼也沒想到的是,水軍對陸戰的影響竟然會這麼大,周瑜的一系列行為嚴重影響到正面戰場,再讓他這麼搞下去的話,可能力量還沒攢夠,前線就要徹底扛不住了。

所以,哪怕明知這場水戰打不贏,朱棣也必須要打。

朱棣的這一想法,也得到了趙匡胤和曹操的支持,他們也不求能打贏周瑜,只求拼個兩敗俱傷,讓其沒法繼續威脅聯軍後方即可。

所以,為了打好這場水軍,三國召集了全部的水上力量,甚至連嬴州的水軍都招了半數回來,算是將吃奶的勁都給用出來了。

最終,宋國出動四萬水軍,明國出動三萬五千,魏國出動一萬,勉強湊了八萬五千水軍,來迎戰周瑜的八萬大秦水軍。

雖說在人數上,聯軍比秦軍多五千,但水戰看的可不是人數,而是戰船、裝備、訓練以及統帥。

朱棣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在認真對比雙方的力量后,發現無論是攻擊、防禦,還是速度,大秦水軍都在他們之上,真進行決戰的話,聯軍一方好像毫無勝算,就連拼個兩敗俱傷恐怕都夠嗆。

這下子朱棣也有些進退維谷了,可箭已經在弦上了又不得發。

關鍵時刻,明國軍師範增獻上了條毒計,那就是故意暴露破綻,讓朱棣以身為餌,將周瑜誘至東海近海再進行決戰,到時水陸兩軍相互配合之下,就算無法擊敗周瑜,但和其拼個兩敗俱傷還是可以。

不得不說,范增的這條計策還是相當毒的,聯軍一方無法抵禦嬴昊的誘惑,哪怕明知是在釣魚也還是會上套,而秦軍一方自然也無法抵禦朱棣的誘惑,畢竟他可是聯軍三王之一啊。

范增自然也不想讓朱棣冒險,但如此惡劣且無解的局勢下,確實沒有比朱棣更好的誘餌了。

對此,朱棣也沒有任何不滿,畢竟要是敗了的話,明國也就不會存在了,他也會失去一切,為此冒點險又怎麼了,所以果斷同意了范增以身為餌的計策。

為了讓周瑜中計,朱棣還特意演了一齣戲,他故意爆出沿海城市贛榆守將馮國用的岳父,因貪腐和倒賣物資而被下獄治罪,從而引發了馮國用的不滿繼而反叛,而他自己則將親自率五千大軍前去快速平叛的消息。

贛榆縣位於東海郡的東北角,再往北就是琅琊郡的西海縣,而西海縣又是明國的大鹽池,是明國的稅收大縣之一。

一旦贛榆縣有失的話,那西海縣就會不穩,會對明國的經濟,以及食鹽供應,都造成比較重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贛榆縣附近的近海海域,也沒有適合藏軍的地點,所以將此地作為決戰地點的話,也能最大程度上打消周瑜的懷疑。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之巔峰召喚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之巔峰召喚
上一章下一章

2975.第2902章 秦明青南大戰,水軍的優越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