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奏對
朝會上的正式接見,趙匡胤只是禮節性地慰問了一番南唐的近況,以及重申了兩國之間的友誼。趙匡胤希望自己在對后蜀和南漢作戰的時候,南唐不要扯後腿。李從善表示了對趙宋王朝的尊敬,以及帶來了李煜的保證,絕對不會趁機有所動作。
蕭左作為副使,一直沒有機會發言,不過對於這種正式的外交場合,他也不是很懂,便一直默默無聲站在一旁,趙匡胤在問話的期間不時打量了他幾眼。
官方性的禮節接見之後,當晚趙匡胤將會在集英設宴款待各國使節。蕭左一直皺着眉頭,心裏想着,趙二打算什麼時候出招呢?
散朝之後,蕭左以尋歡作樂為由,甩掉了李從善,悄悄跟上晉王。趙光義帶着蕭左,徑直朝趙匡胤的寢宮富寧宮走去。
趙匡胤想見一見蕭左摸摸底,一則是為了觀察一下蕭左這個人的品行,二則是想順便打探一下那位南唐國主的心思。
蕭左跟着晉王進得福寧宮,趙匡胤正在批閱奏摺。作為皇帝胞弟的晉王出入皇宮是不需要傳喚的。
“臣弟參見皇兄。”
“小人蕭左參見皇上。”
趙匡胤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兩人,淡淡說道:“起來吧。”
蕭左的心底有點忐忑,他局促地站在一旁,等着趙匡胤問話。可趙匡胤一直都在認真地看奏摺,把兩人涼在了一旁。
趙光義知曉自己的皇兄做了皇帝之後十分勤勉,事必躬親。做事有條不絮,有始有終,手上的事情沒做完,他是不會理身邊人的。
約莫過了那麼一刻鐘,趙匡胤終於把手上的奏摺看完,和顏悅色地朝兩人看了過來,“光義,你先下去吧。”
“臣弟遵旨。”趙光義知道自己的哥哥想親自考察一番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於是便躬身退了出去。
待趙光義一走,趙匡胤便淡淡地說道:“你叫蕭左是吧。”
“回稟皇上,正是在下。”
趙匡胤站了起來,走到蕭左身旁,又仔細看了他幾眼,說道:“朕很好奇,你為何會知道那首詠史是朕所作。要知道那首詩是朕私下所做,知道的人並不是很多。”
趙匡胤說得很隱晦,其實他做那首詩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準備陷害林仁肇而準備的。知道的人也就趙光義和直接參与畫像之事的幾個人而已。
蕭左居然知道,這讓趙匡胤既是意外又是大感驚異。他感覺自己有點看不透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難道這世間真有鬼神託夢之說?
而蕭左呢,聽得趙匡胤這麼一說,差點沒有被嚇死,想不到自己一時自作聰明,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背脊冒着冷汗,大腦飛快地思索了一會兒,穩了穩心神說道:“回稟皇上,小人當時之是猜測。”
“哦?”趙匡胤還以為蕭左會往鬼神上面扯,雖然對他這個答案不是很滿意,但總勝過用一些鬼話來糊弄自己。“依據如何?”
凡是猜測,都不可能是無的放矢,大抵都會有一定的依據。如果憑空臆想,那就是扯淡而不是猜測了。
蕭左不疾不徐地回道:“小人初讀陛下詩作,大概其中君臨天下的氣勢。如此傲視群雄之作,放眼當今天下,江南諸國苟安已久,北漢附庸契丹,而契丹已為南下逐鹿中原之力,唯有陛下,才有這樣的氣魄來一統河山,故而才有此猜測。”
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雖然免不了有點拍馬屁的嫌疑,但確實也是當今天下的大形勢。天下雖然四分五裂,除了中原一直連年征戰,諸國之間一直很默契地相安無事。
而中原歷經五代,禍亂不止,民生凋敝,其財力並不比江南諸國強大。但同時對於久不休兵事的江南諸國,新生的趙宋王朝在兵備上面卻極有優勢,再加上趙匡胤的銳意改革,杜絕了地方擁兵自重的情況,雖然犧牲了一部分皇權,但卻是穩固了王朝的統治。如此上下一心,只要稍微有點大局觀念的聰明人,都能看出來趙宋一統天下的決心以及底氣。
趙匡胤很滿意蕭左的答案,嘴角勾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朕聽晉王言及你想投效於其麾下?”
皇帝的話說得很有水平。蕭左差再次感受到跟皇帝打交道,如果心臟不好隨時都有可能被嚇死。之前蕭左向趙光義表明心跡,欲投靠趙宋,但又想留在金陵做情報工作。而汴梁方面留在金陵的情報部門直屬上司就是趙光義。
趙匡胤沒有說你是蕭左是想投靠我,而是投靠趙光義,這麼說起來也算不錯。但這話一說,難免有歧義。皇帝最忌憚的就是手下人結黨營私,這個問題一時間讓蕭左吃不準趙匡胤的心思。
就蕭左所了解的歷史來看,趙氏兄弟一直情同手足,並沒有暗生嫌隙,起碼在趙匡胤死之前根本就沒有懷疑過自己的弟弟有不臣之心。再者而言,當年趙匡胤之母杜太后臨終遺言金匱之盟,皇位兄終弟及。有這麼個護身符保護,趙匡胤也不會去猜忌自己的胞弟。
可眼前趙匡胤這麼問,難道是看出了趙光義的野心?蕭左頓感為難,權衡一番,最後只得說道:“小人只為這天下一統,亂世早日結束盡一份綿薄之力。”
蕭左覺得無論是對趙匡胤,還是趙光義表忠心,這都是一件對自己很不利的事。他偷眼看了看站在門口的內侍頭子王繼恩,又看了看趙匡胤,才勉強說了這麼個高大上的理由。
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表示出自己只是效忠趙匡胤,說不好被那位很可能被趙光義收買了的王繼恩聽去了,日後趙光義當了皇帝難免對自己秋後算賬;如果順着趙匡胤的話往下說,又很可能惹來他的猜疑。蕭左清醒自己有一個高尚的師傅,讓他能靈光一閃,避重就輕想到了這麼個答案來堵趙匡胤的嘴。
趙匡胤聽完不置可否,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蕭左,於林仁肇一事,你有什麼看法。”
蕭左心裏暗暗叫苦,知道趙匡胤這是想借自己對反間林仁肇這事的態度來考校自己。他完全沒有想到進得這個大殿才一刻鐘不到,趙匡胤就給自己出了三個一般人很難回答的難題。果然能當皇帝的,都特么不是一般人吶。
站在當權者的立場,用反間計除去一個敵國將領無可厚非;可是站在蕭左一個剛投效過來的外臣,這個問題就太難回答了。如果說皇帝你這計謀用得好用得妙,那不免在趙匡胤心底留下一個賣友求榮的印象,畢竟蕭左以前身份是南唐的臣子,林仁肇跟他還是同殿之臣;如果說皇帝你這計用得有點不地道,那後果更嚴重,估計自己在趙宋就真的沒有啥前途了。
“啟奏陛下,小人以為,陛下此計甚妙。”蕭左強裝鎮定,死死地咬着牙齒說道。
“何以見得?”趙匡胤的目光之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色,不免對蕭左的人品有點疑慮。
恰巧蕭左偷偷抬頭看到了趙匡胤臉上的異色,心裏忍不住埋怨,你說老子容易嗎,不這麼說,保不齊你馬上就翻臉把我攆出去了。
“陛下此計可謂天衣無縫,只是小人以為,要掃清南唐最後的障礙,並不一定要除去林仁肇。”蕭左字斟句酌,謹小慎微地說道。
“是嗎?”趙匡胤很平淡地問道,看不出喜怒。
蕭左深思熟慮,覺得這也不為是救林仁肇的一個機會,於是他還是決定豁出去,不再管趙匡胤的反應,便大膽說道:“皇上,林仁肇乃一名不可多得的將才。方今天下,我大宋的敵人,不是江南諸國,也不是北漢,而是異族契丹。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對我中原富庶虎視眈眈,野心不小。燕雲十六州之事,乃我華夏之奇恥大辱。大宋一統天下是歷史必然之選擇,而契丹之崛起不可小覷,必將是將來之大敵。”
見趙匡胤一臉凝重,沒有打斷自己的意思,蕭左便放下心來繼續侃侃而談,“故而小人覺得,我大宋如今需要做的不僅是結束唐末以來四分五裂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儲備人才,修兵備以防契丹。”
作為將領出生的趙匡胤,曾經跟隨柴世宗征伐過契丹,深知契丹鐵騎給中原帶來的強大的威脅。蕭左說言,也是他心中一直以來的憂慮,所以他才會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戰略方針,準備一統江南之後,便準備伐北漢,然後蓄勢收拾契丹一勞永逸。
但對於林仁肇,趙匡胤並不是不欣賞,只是他看得很透徹,這是一個不可能為自己所用的人。特別是前不久林仁肇對李煜的那番勸諫,更加堅定了他除去林仁肇的決心。
“朕也甚至林仁肇是一個難能多得的將才,但是其迂腐之氣甚重,其人與我大宋無緣矣。”趙匡胤嘆了口氣,並不覺得蕭左能有什麼好主意能夠讓林仁肇歸降。
“陛下,”蕭左見趙匡胤語氣堅定,普通一聲跪了下去,“小人有一言,不知是否能稟於皇上。”
“你且說。”就憑剛才蕭左一番契丹威脅論,已然說道了趙匡胤的心底。現在的蕭左,在他眼中算是基本通過了自己的考察,不算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輩。
“林仁肇雖然愚忠,但其忠心是建立在唐國存在的基礎上的,只要唐國滅亡,他便沒有依託。到時候只要假以時日,動之以情,林仁肇必能為陛下所用。”
“但是林仁肇不除,必是朕南下江南的一大障礙。”
“陛下,小人無甚大才,但在金陵,卻也能借李煜之手,解除林仁肇的兵權,將其閑置,便為陛下掃除了這一障礙。”
自從決定要救林仁肇開始,蕭左便已經為如何說服趙匡胤不行反間計多番思慮。此時向趙匡胤道出這番建議,是他權衡了自己現在的能力以及顧忌趙匡胤所想之後的結果。
果然,趙匡胤一聽眼前一亮。如果換了其他人對他說這番話,定會惹來他的嗤之以鼻。但蕭左卻是又有所不同。
首先,蕭左明面上的身份是南唐的出訪副使,雖然其他金陵的官職不顯,但能擔當此職的人一定是深得李煜的信任,這是蕭左能成功迷惑李煜放棄林仁肇的基礎;其次,經過剛才的一番試探,趙匡胤相信蕭左有能力把李煜蠱惑住。
只是,趙匡胤還有一點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蕭左這個人對自己的忠心。
“朕又如何信你?”再也沒有了試探,趙匡胤直言心中所想。
“小人不求名,不求利,此番投於陛下,一則是知陛下將來必一統天下,成為一代明君,再則,小人此番前往汴梁,只為救一個人。”
“救何人?”趙匡胤疑惑不解地看着蕭左,那眼神很想把他看透。
“林仁肇。”蕭左淡淡地回道。
趙匡胤笑了,笑得很開懷。而蕭左心也徹底放了下來,他知道自己已經取得了趙匡胤完全的信任,自此之後,一條前途光明的大路就展現在自己眼前,等待着他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