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番外4
有可能會有一個小時的延遲,過一個小時再刷新一下就好哦“栓柱,二梅,這是準備去哪兒呢?”
這條路是谷堆村去往小高村和不坡村的,當然,要再往遠了走還有四梁村,丘庄,但那就走得太遠了,那邊的村子跟這邊的幾個村子結親的不多,所以走親戚也很少見。
原身李梅是個寡婦,平時的交際來往不多,跟劉老杈一家也就是認得,李栓柱卻是跟劉老杈挺熟悉的,有時候路上走得實在飢了,也去他家討點飯吃。
“和俺二姐去小高村一趟。”
劉老杈也沒細想,這李家跟老高家沒多少來往,這個節骨眼上去小高村做甚,他家的幾塊田都被禍害了,他也是今早上見西王莊的人在外頭逮蝗蟲,這才知道了這東西還能當吃,這才一家子都出來,但這也有些遲了,好些蝗蟲啃完了地里的青苗就一路順着去了,可惜了,那會正是好逮的時候!
不過也沒辦法,誰叫他一家子單門獨戶的呢?
劉老杈還當栓柱是走得累了想要討水,“要不進屋坐坐喝口水?”
栓柱搖了搖頭,衝著劉老杈招手,“不用不用,老哥,來來,俺跟你說個事。”
李茹站在一棵樹的蔭涼下,她就衝著劉家大嫂和劉家小子笑了笑,打了個招呼就沒再吱聲,等着栓柱跟劉老杈說完話。
劉家母子倆只顧着划拉能吃的,也顧不上說閑話,李茹眼睛就看着地面,盡量不多看這母子倆的模樣,免得哪天這家人沒躲過,她想起來更是難受。
看着栓柱說完話,拍了拍劉老杈的肩膀,就往李茹這邊來。
李家兩姐弟又一道走在了山間的大路上。
劉家大嫂把手上的蝗蟲扔進麻袋裏,直起了腰,見栓柱他們的背影正好轉過了山岰,瞧不見了,就問劉老杈,“他達,栓柱跟你說甚來?”
劉老杈眉頭擰出了疙瘩,悶聲悶氣地說,“一會兒回屋說。”
栓柱說昨兒他去了一趟東平村,聽說那河東有好些地方都遭了災,跟河西交界的地方,有些小村人口少的,就遭了土匪,搶完糧還殺人,遭害的都是單門獨戶的人家。如今咱河西也遭了災,說不得也要鬧土匪,他家這個地方,太平的時候還好,這一有啥事,離得最近的西王莊都有好幾里地,也沒個幫手……最好,看是在哪個大村裏頭有親戚,借住過去,等過了這亂時候再搬回來也成。
他這一聽心口就堵上了,栓柱倒是真好心,可是這搬家是容易的?
他家住在這崖下也有十幾年了,那石頭屋,石頭院,石頭碾滾,石頭磨,多少家當,都是他親手一點點打磨出來的,呼拉一下舍了,那能往哪兒搬?
再說他家在這幾個大村裡,也沒甚近便的親戚啊!
他本就是河東逃荒來的,他媳婦倒是西王莊的閨女,可他媳婦的親達親娘早就不在了,只有個叔伯兄弟,佔了他媳婦爹娘留下的田和房,因為這兩家鬧成了仇,早就不來往了。
去西王莊,可不就要看那家仇人的臉色?
可要是不搬,栓柱說的在理,萬一真有人起了歹心,他家這三口人胳膊還能擰得過大腿了?
劉老杈看着自家兒子,十八歲的小伙兒個頭已經比得上自己,他娘已經託人給他問了親事,就是他們家單門獨戶不好尋媳婦,可光憑他兒這人才也不用愁,實在不行還能尋個河東過來的……劉老杈一邊想着事,一手捉着蟲,一不留神就使過了力氣,把蝗蟲捏成了泥。
去小高村的路雖然都差不多是平路,不難走,可不斷的上坡下坡繞山樑子也很是枯燥,山裏的風景原本還不錯,可遭了蝗蟲之後,只有幾種蝗蟲不吃的草木留下了來,看着也着實地棲惶,好容易看到前頭坡上一棵雙手合抱的大柏樹,李茹頓時鬆了口氣,終於到了。
小時候李茹最喜歡來小高村玩。
這個小村子特別符合小孩子心裏的那種童話田園的印象。
彎彎的山岰,環抱着一院石屋,在石屋的邊上,有一口活水井,裏頭的泉水甘甜清洌,不似別處的喝下去總覺得有點怪味道。屋前田地里種着蘋果和山楂樹,雖然很久沒人打理都荒了,可秋天的時候還是能摘到果子,那果子的味道比在超市買來的要好吃得多。
石屋的房后,繞行幾百米就有個天然的溶洞,溶洞裏流出細細的泉水,在山間蜿蜒而下,匯成了一個小水潭,水潭邊上長着四季長青的山芫荽,揪下一片來都能生吃。
水潭上方的坡地還有一院廢棄的石屋,斷壁殘垣,荒草滿地,也是小孩喜歡探險的寶地。
那還是快一百年後的模樣呢……
李茹朝下院石屋走去,這條熟悉的小路倒沒有多大的變化,屋前那棵蘋果樹都已經在了,山楂樹大概是後來種的,屋前的田地這會都啥也不剩,幾個男人正悶頭整理着,像是要挖出根來,再接着種一岔莊稼的模樣。只有幾個小孩兒和婦女,手裏拎着布袋在地楞邊逮着蟲。
“二梅嬸?栓柱叔?”
李茹站在那兒,其實心裏是有點忐忑的,不管是老祖宗李梅,還是穿來的她,這會兒跟老高家平時沒多少來往,這冷不丁的上門,還真有點尷尬。
栓柱更是覺得人家老高家日子過得好,人丁又多,他們上門來就跟是巴結一樣,更不好意思張嘴,這會就落在李茹後頭,等着李茹開口。
幸好還有個李茹臉熟的,先招呼了她們一聲。
李茹一看,可不就是那天在河坡上見過的大林?
這會兒大林身邊還跟着兩個小的,跟梯隊似的,一個七八歲,一個三四歲。
三個男孩兒都是老高家標誌的圓圓腦袋,濃眉大眼。
石林領着另外兩個小男孩,也從另一個方向走過來,這兩個孩兒都是五六歲模樣,倒是一個女娃都沒有。
小高村果然是男丁多啊!
“二梅嬸是尋俺娘?還是俺奶奶?”
大林挺懂禮的招呼着客人。
雖然說他也有點奇怪這麼這個時候上門來了,平時二梅嬸也不怎麼跟他家打交道啊?再說這蝗災剛鬧過,家家都灰心喪氣,那不坡村還有氣得上吊的老人呢,怎麼二梅嬸還來串門了?
不過也多虧了二梅嬸,那天在河坡給他們講了好多治蝗蟲的法子,鬧蝗蟲那天他和石林就跑出去點火打蟲,大人們起先還說他們瞎胡鬧,後來也跟着一起,因為家裏人口多,這蝗蟲啥的倒是弄了不少,也能抵些糧食吃。
在田裏幹活的人都朝李茹看過來,李茹很有些不自在,“你娘在屋不?”
她現在面對的是自家姥姥的親爹。將要見面的是曾姥爺的親娘,就已經足夠了,再去見老奶奶,這輩份,都快算不清了……
果然這個年代的孩子們,就是比現代的小公舉們吃苦耐勞啊!
李茹在大學裏學的是旅遊專業,這專業其實是她自己挑的,她就喜歡旅遊戶外。後來畢業工作了,她回了沁城附近的小鎮工作,那小鎮名叫護國鎮,因為出過一個護國將軍出了名,她畢業那會兒,正好護國將軍府被保護開發成了旅遊景點,因為開發的晚,那裏頭的建築啥的都還是原汁原味,古香古色的,一時間客似雲來。
李茹就是這家旅遊公司的導遊之一,她的工作就是為來訪的遊客講解護國將軍府的各種歷史和傳說,倒不需要帶團。但她休假的時候就閑不住了,不是跟着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來個三日騎行,就是來個森林徒步穿越……說起來,她的體力和耐力也是很好的,穿越回了一百年前,又做體力活鍛練了這麼久,但走這段去南嶺的路,還真是有點吃不消!
而且這山連着山,滿眼都是野樹荒草,有時候路都被橫生的荊棘給遮得啥都看不見,還得用手裏的鐮刀來開路,這個活就都是李栓柱來做,有時候侄子小占也頂上一會兒。
李茹就慶幸自己說服了李栓柱,不然她只知道太姥姥當年是在南嶺藏了糧食,可她也沒去過南嶺,哪裏能認識路?綿花和小蘭就更不用說了。
李栓柱用鐮刀挑起一條黑花蛇,手腕一甩,就將那呲牙咧嘴的蛇給甩到了溝下。
這已經是路上遇到的第七條,還是第八條了?
李茹悄悄地撫了下胳膊上起的雞皮疙瘩,從前她徒步過的那些山裡,哪見過這麼多的蛇?果然是原生態,自然環境好啊!
“二姐,前頭就到了甜水泉,咱在那歇歇。”
“行!”
李茹點着頭,心裏偷着鬆了口氣,她哪知道什麼甜水泉,老祖宗留下的故事,一代傳一代,不可能那麼細,連個泉水的地名都有。